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行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人类最优秀教育方法的探讨--连载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9 01:41:15 | 只看该作者
民間信仰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連道家哲學和道教也分不清,還摻進來一些民科心理學的東西,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1: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海豚一家 的帖子

“修之身其德乃真”真是金玉之言,没有达到解读慧智文章的能力,就不要妄论,笔下有善恶,遗毒之害,不要误了子孙,其恶则甚。记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数风流人物-----请您睁大双眼。

[ 本帖最后由 行一 于 2009-12-11 14: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8:31:40 | 只看该作者
现行智能教育法的反思(2)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在智能思维模式大行其道的这一人纪末期,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却诞生出自己的直觉法思维模式,也就是图像思维模式。他曾经尖锐地批评学校智能教育的局限性。他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能忘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学到了其他的东西,才算是教育。”这段话非常地经典,要求能够忘掉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学到了其他东西,才算是教育。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是他个人的深切体会。那么,学到了什么样的“其他东西”呢?如果用智能教育和慧性教育来进行判断的话,那么这个“其他东西”就是慧性教育。慧性自我教育获得的真知,才算是教育。

他的批评,虽然并未能对西方智能教育的体制产生一种革命性影响。但是,由于他那非凡的科学成就对人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的思维模式才开始得以被世人重视和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人类智能演绎、归纳、推理、思维模式方法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误区性。但是,我看了一下、浏览了一下,西方对爱因斯坦图像思维的直觉法研究,仍然跟他们以前的智能方式大同小异,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型的研究、认知。

比如说,对脑科学的研究,就将整个科学研究完全局限在人体这个几斤重的大脑里面,还是缺乏全局观和系统论。只有东方的道德根文化,那才能够真正窥破爱因斯坦图像思维直觉法的真谛,使智能教育有可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误区,使智能教育能够具备科学创造潜力的可培养性,只是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和运用。发现了,我们首先可以在自己身上,在我们的家庭,在有助于提高我们民族素质的幼儿园、学校、班级里面进行运用。

爱因斯坦的图像思维直觉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从来都没有断灭过,没有绝迹,只是长期被儒学智能教育的“独尊儒术”所排斥和限制,未能重新登上文化教育的前台。道学文化教育的承传中,在每一个修身、修真学子实践的全过程中,由于是内求法的运用,几乎所有的内观过程,全部都是图文思维的运用、采用和直觉灵感的捕捉。所以,黄老思想的修身,如果离开了内观,离开了图文思维的运用,那么几乎是寸步难行。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古代的河图洛书、易象太极、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丹鼎炉火的全息图文情景,其实全都是诞生于“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这个“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取诸于身”,就是运用了内观的图像思维法而诞生出来的。因而,道学的承传教育,丝毫不能脱离在体内对它们运用图文思维和直觉灵感的慧观性捕捉。可以说,离开了图文思维法,就不会存在道学教育的承传和应用。

因此,当我们研究爱因斯坦的天才成因时,与其跟在西方学者身后,亦步亦趋地、鹦鹉学舌般地进行纯智能性研究,还不如研究几千年前自己祖先早已固有的道学根文化。其中的结论,将会更符合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性。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排斥西方的研究成果,相反,更应该西为中用,但是我们应该站在中华传统根文化基础之上,去进行洋为中用,用中解西,而不是用西解中。因为如果单纯停留在智能研究的框架之内,如果脱离了老子解析的“知其白,守其黑”的认识和最佳研究方式,也就不可能在我们双眼所能看到的白境中,得出最真实而又正确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8:35:46 | 只看该作者
现行智能教育法的反思(3)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通过几次的探讨,我们已经明确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基本是三大类和五个形成阶段。我们只要掌握好性慧思维、慧智思维、智能思维这三大类思维模式的本质和形成过程,也就不难诞生出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最正确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儒学土壤当中成长而从未接触过道学文化熏陶的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存在着第四种“智慧思维模式”,而被我们疏漏了呢?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黄老修身学说的实践者们千万不可以被改良儒学所创造的这个“智慧”一词所蒙蔽。你可以用它,但是却要看穿它,看穿“智慧”这一个词的实质。我们民族的教育,其实已经被这个“智慧”一词蒙骗了几千年之久,而不应当再被继续蒙骗下去。要想以智驭慧,那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智能独尊的鬼蜮伎俩。这种方式,比西方智能文化对慧性的压抑还要更为狡黠。西方的慧性思维(闲暇思维法)与智能思维(逻辑推理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分裂是一种决裂式地断开,看起来有点儿泾渭分明。至今,我们看这段历史,还是有一种非常直接的感觉,西方人的心胸非常直接,不会转弯。要分裂就分裂,说到桌面上。但是,我们再看东方的慧性道学向智能儒学的转变,那却是一种经过乔装打扮、粉饰遮掩的转化,很不容易被人们所直接窥破其中的“天机”。

人类的慧,是与生俱来、先天具备的生理特征,只是每个人的慧性全都被后天的智能压抑而封闭。并且,每个人的压抑封闭程度并不相同,其实只要教育方法正确,并且尽早进行,就能充分展开慧性。后天智能是先天慧性的天然之敌,如果后天智能没有“善”、“正”、“德”这三大元素对智能意识进行“中气以为和”的调控,而放任我们每个人的后天智能对慧性的驾驭,那么人类的慧性只会成为智能所建立起来的“劳改营”中的被改造者。让智能充当“管教干部”,而且还是非常严肃的“管教干部”,而让慧性成为被劳教者。这样一来,人类也就不可能真正发挥出慧性的作用力和功能。

如果承认具有“智慧思维模式”,无异于是在运用西医学说来解读中医学说,是所谓的“西中结合”。前段时间,国内之所以沸沸扬扬地展开那么热闹的反对中医学说的一股逆流,实际上,归到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项目当中,就可以看到,是我们中国人在用自己的后天智能思维模式,在解读我们祖先的慧性教育模式;是想用西方的智能医学,取代中国慧智结合的生命真相科学。如果那样做,就是很典型的一种“西中结合”的方式,不仅难以正确解读,相反只会将中医改造得体无完肤和面目全非,最终只会使中国丢失慧智结合型教育的一块领地。其实,保护好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医,也就是在恢复好中国道德根文化当中慧性教育的一块安全岛。

儒学对道学的解读,就是一种典型的以智解慧。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忘怀,还是在走这条错误的老路。以智解慧、以智驭慧的所谓“智慧”暗箱式操作,妄图把慧性剿灭在无形当中,这就是一批所谓的“科学斗士”所要达到的唯智为上、消灭慧性的目的。其实,这只是历史的重演。我想起,小时候老师所说过的,只要把中国的《春秋》读透了、读破了,世界历史的真相全部就都在自己的心腹之中。的确是这样,实际上是一种重演。因为以儒解道,在历史上同样是产生过惨痛的巨大损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18:27:49 | 只看该作者
打开传统文化宝库,揭示慧性生成奥秘

和玄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西方科学家早就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生命科学引领世界的世纪,现在全世界已经掀起了学习汉语汉字热潮。可以预料,我们的民族复兴,一定是建立在生命升华、民族慧性提升的基础之上。“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熊春锦先生新著《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别把孩子教笨了》,首度揭示人类心脑秘密,阐释人类思维方式回归之路,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之门,揭示了人类慧性生成之谜。
      一、智与慧的奥秘
    智与慧的奥秘,简单的说,智是后天学的知识,慧是通过心阳开发大脑质层完成的。当代教育唯智能为用,把慧给丢得一干二净。而知识、智能只是人的大脑皮层的肤浅开发。人的大脑好比一个鸡蛋,大脑皮层好比鸡蛋皮,在整个鸡蛋来说,占的面积非常小。我们普通人甚至连最外边的这层皮也用的很少,即使是爱因斯坦也只利用了整个大脑的15%左右。而大脑质层好比是蛋白包裹着的蛋黄部分,那里储藏的才是人的先天慧性,这里的先天慧识比后天智识要胜过百倍千倍,但她只有通过心中的阳性能量才能开发利用。爱迪生所说的1%的灵感和牛顿受苹果的启发而产生的伟大科学创造,就是心阳灵光的那一现。如果我们注意有效地抑制对后天智识的盲目追求,主动保护和培育先天慧性,做到以慧驭智,慧智双运,就能进入人类大慧大智的理想境界,培养出最优秀的杰出人才。

二、提升民族慧性的可贵探索
      众所周知,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立身处世、为人修养)资源、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哲学资源、语言资源,是中华古文明领先世界的根本源泉。同时经典诵读也是祖先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汲取经典智慧最有效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孩子从小便要开始背诵许多经典和诗文。尤其是宋朝以前,主要以教育孩子诵读“经”为主,因此诞生了许多博学的慧智型人才,产生过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领先于世界的民族科学技术,使我们民族科学技术在十六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辉煌盛世——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不仅是物质极为富足,最根本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高,社会高度和谐,才使得万国来朝。而这些鼎盛文明赖以产生的前提,就是来源于黄老学说思想和慧性思维方法。朱元璋因袭唐高祖李渊认同大圣哲老子为祖先,并以《老子》作为治世的经典,开创了明朝初期的兴盛,但他后来推行朱熹的《朱子理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从此远离圣人,远离经典,智慧难开,自己把自己一闷棍打倒了。
近代西方也在被人类的归宿问题所困惑,他们有感于我们中华民族在十六世纪以前在各个领域都远远超过他们,从而认识到我们祖先的大智大慧。因此纷纷把目光盯在我们民族的传统经典上,尤其是看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老子《德道经》和上古宝典《易经》,他们发现《老子》富含着营养人们丰富的精神能量,他们从《老子》和《易经》中迸发出慧性灵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莱布尼兹正是从这两部经典中获得了二进制的灵慧而发明了计算机。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曾经说:“中国文化是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欧洲近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输入有直接关系。”总之,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科学家通过研究《老子》、《周易》和孔学,结合他们自己长期直觉与灵感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的丰富经验,从中吸聚了丰富的营养,启迪出许多新原理、新思想、新学说、新发明,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另外,通过对以色列、日耳曼等民族的教育研究我们发现,他们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经典,如《古兰经》、《圣经》等,用于教育孩子,启迪慧性,因而在科学发明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是开发民族大慧智的根本途径
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是先生领着孩子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读经、背经,这种教育方式被我们现代人误认为愚腐,其实这正是我们民族优秀于西方的教育方法——道德实践内求法,在诵读过程中进行经典文字和图像的内观,是诞生我国古代大智慧的摇篮。我们承传祖宗们的这个慧性图文思维教育方法,无疑是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慧智双运人才,从而达到复兴民族的目的。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中 “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德,是指道德品格与道德能量,是超越宗教观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黄帝内经》讲:“天德养神,地气养形”。生命双重结构的精神系统,最好的精神食粮就是道德;“上善治水”,唯有道德才是真正的上善能量。只有道德才是高质量培育、滋养慧识生成和迸发科学创造力的上善能量。德的品格性形成和德性能量的充分获得,是精神系统获得圆满发育成长的基础,是慧识与智识同步开发提升的前提和根本,是科学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同时也是解决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佳药方。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以道德文化之根——两经一书为主,这就是《老子•德道经》、《易经》和《大学》。在此基础上,配以辅助教材《七小经合璧》和黄帝四经等其它具有上善属性的经典。通过内观诵读这些富含道德能量的经典可以启动心神系统的心阳神和打通心脑通道,开发大脑质层之先天慧性。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理念,通过一些中小学校的试点应用,证实了这一方法对培养孩子们道德的心灵和开发智慧具有真实不虚的效果。近年来,浙江玉环的中小学校已经完成了从试点到基本普及,此外全国各地很多的试验学校都取得了道德教育的丰硕成果。这说明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真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教育的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8:53:06 | 只看该作者
[tr]生命的道德真相1——善粒子
发布:常乐
媒体:心地家园  作者:韩金英
2009-4-22 10:55:23
       《道医学》的隆重推出,让人感到我们都是大道的儿女,道医学区别于普通医学的地方,就是道与医疗的关系,道与我们身体的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悟道,根本就没有资格给我们看病。本书作者深入的慧观,带我们第一次会见了本来的自己,道德就在我们身上。
        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高能量精微物质,充满宇宙太空,养育滋润着天地人万物,德是道的基础物质元素,人通过德的品格而获得德的能量。道生德而为炁,德一之炁朴散为五:仁义礼智信五德之炁,分别主宰着人体五臟和它们的子系统。德能在人体内的分布在肝含仁德与木相应;心含礼德与火相应;脾含信德与土相应;肺含义德与金相应;肾含智德与水相应。人体某种德性品格的缺失,必然导致其中相对应质元炁的缺失而产生疾病。

        仁德居五德之首,仁善是紧密相连的,本书作者以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人体细胞质,发现了至今科学界用仪器还无法看到的“善”粒子,这种圆轮状物质,是一种决定和影响着精神与肉体健康的关键性物质,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发现了人类本性的根本物质的特征是这个善的颗粒,它决定着生命中细胞寿命的长短、代谢机制的旺衰,体液的长治久安,是健康长寿的本源,故将其命名为“善”。
    由于这种善的细胞颗粒源生于道,畜养于德,所以老子告诫人们:“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只有尊道贵德,人人体内皆都具备的这一物质,才能充分发挥出生理功能,贯彻于生命的始终,成就修身的最高境界。细胞质中的无相圆态“善”性的颗粒状结构体,与德一能量具有极佳的亲和性,一旦见之,则修身能够进入生命体深层次的完整再造阶段之中。老子提出的“上善治水”观,对于细胞而言,正是运用这个善的物质,治理改变细胞内液的质量和细胞间液的品质。
        人类的贪欲私心、妄想执着,严重地压抑和破坏着细胞质内这个善性因子对每个细胞的良性功能,使它们难以发挥出健康长寿的作用。所以老子提出了:“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的谆谆劝导。因为只有实践和保持着言善、行善、心善才能使每个细胞质内的善因子充分发挥出生理功能。所以老子告诫人们“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只有全方位地高度重视细胞质内的这一慧观物质,使它直接获得德一能量的滋养,思想言行,举止动静,全都符合这个善性细胞颗粒的特征,才能充分确保善性颗粒充满活力,从而对命体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善”粒子是我们生命最精微的、最本来的成分,当人做善事,做大善事时,观察身边这样的人,他们都非常精神,守善就是守生命之本。看熊老师讲课的一个片子,外国人做实验,故意掉一个东西,看刚会走路的孩子做何反应,小孩子本能地走过去,捡起来递给掉东西的人。不会说话的孩子处于先天状态,人的先天本性就是善。作为成年人,有诸多的知识、欲望,如果还能保持善的本性,那就是找到了自身的神性,那就是与道同行,与德合一,与天合一,自然就有最伟大的天地的能量场的加持。
        这是人生本来就该有的享受,可惜,现实中只有少数率先觉悟了生命之道的人享受其中的快乐。他们大都是一些成功人士,看中央电视台地震捐款的感人场面,画家范增捐一千万,右手一直捂在胸前,《艺术人生》采访问他当时为什么捂着胸,他说,我要向下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冲锋了,一名画家已经像一尊神一样伫立在我们面前。神没什么了不起,就是在我们的细胞里。神也不是什么迷信,西方科学家正在用科学证明神的存在,丁肇中率领上百位世界顶级科学家,有几十个国家出资研究的项目就是宇宙中的“道”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理论界还抱着发达国家旧的科学不放,人家已经进展到对人的精神体神的科学研究,人由身心灵三部分组成,我们的理论只许说身心,灵在主流媒体是不准提的。我们每天无数次地使用的感觉,都是灵的语言,感觉在生命才在,灵是我们生命的主人,肉体只是灵的房子,居然不让提灵,这是多么荒唐的逻辑,多么可笑的愚昧。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而无以为也;”仁善在无为、自然本来的范畴,与德一几乎相等,几乎可以说善就是一,一就是生命最大的根本,得了一就得了一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指大脑,地指腹部肾水能量,浴指肉体,德一能量充满身体。侯王是性体中最大的神,见到他,身国中的亿万性体都听他调动。
        老子《德道经》五千言,蕴藏着其妙无比的“其一”(其,箕的古字,字的本义是去芜留精)从而能够“得一”,并且在得一的基础上进入“守一”的生命科学原理。把握住了细胞质内的善性颗粒状因子的激活、升质应用。上善治水,得其一而万事毕。所以自古以来,长期坚持诵读老子《德道经》,就能够使人们从亚健康恢复到精神旺盛,并且能够自调细胞的节律而治愈众多慢性疾病。长期坚持诵读五千言,还能使人洗心涤欲,淡私净贪,庶转贤,愚转智,智转慧,令人精神面貌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道医学》的问世,其影响在国外将比在国内大,国外的医学界、科学界对熊老师这部著作的重视,一定超过国内。在生命本体道德上论述健康与疾病,这在世界是领先的,基于数千年的中华道德根文化之上的《道医学》,会令世界仰慕,因为老子是人类生命科学的最伟大的导师!


[/tr][table=560][/table]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10-2-25 22: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3 21:01:28 | 只看该作者
如此说来,应该让孩子读《德道经》,而非《道德经》。哪里可以买到《德道经》呢?可否告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3 21:12: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4 00:14: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准备好好再研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1:55:06 | 只看该作者
人类智识的进化与回归(4)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熊春锦

亚里士多德以自己的后天智能全面研究了形式逻辑理论,制定了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组成的“三段论”为主的逻辑推理体系。在17世纪,笛卡尔进一步强调理性的演绎法之后,不少西方哲学家便认定只有演绎逻辑才能给各种知识以必然而普遍的理论基础。但是,正如庄子所言,这种“去性而从于心智”的纯后天智能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不足以定天下”,这种思维方式并不能使人们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结论,在后来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情况就必然会“益之以博”,使思维方式向复杂的方向继续发展,从而弥补人类抛弃性慧内求法、纯用后天智能的天然局限性。也就是说,瞎子与瞎子之间的结论应当进行互证、应当交流,从而使结论更为完整,更为接近事物的本质。

人类智识中的智能在发展的第二阶段中,由于人类欲望与私心的屏障作用力,已经完全使人类不能直接获得德一的能量,只能由于品格的不同和高低的差异而获得相应的德一子系统中的部分能量。人体内性体系统的阴阳分化已经全部早已完成,并且进入了魄力和智力全面上升的过程中,阴长阳退形成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后天智识,此时已经完整而全面地使用六根,进入六根被智识运用的精细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近代培根的归纳法,是在发现演绎法大量不足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思维方法。

培根激烈地批评了亚里士多德一派人的演绎至上论,认为演绎逻辑推理“并不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三段论并不能用于科学的第一原理,而用于中间公理也是无效的……因此它只能强迫人同意命题,而不能把握事物”。《培根?新工具》认为,“只有根据一种正当的上升阶梯和连续不断的步骤,从特殊的事例上升到较低的公理,然后上升到一个比一个高的中间公理,最后上升到最普遍的公理”。培根还强调,这种归纳法不只是要用来发现公理,并且还要用来形成概念。培根的归纳法思维方式,虽然弥补了亚里士多德演绎法思维方式的一部份缺陷,使人类的智能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但是,由于仍然抛弃人类固有的性慧系统,因此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真理和客观规律。人类的思维方式“益之以博”,不断寻找新的出路,进行自我完善,在综合了“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方式,进行运用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自然发展到第四阶段,也就是必然的过程。

人类智识的第三阶段,是一个智能日趋完善的时期。在德能的获得方面,智德能量的发掘与获得以及应用成了主体。从而使智能明显增加,并且得以强化,日趋完善。而人的性体系统中,阴强阳弱,本性真我和阳我的活动力,对生命的影响力处于弱势状态。智识对前六根的运用日益娴熟,导致六根乱动,精气神的消耗则明显加重。这是第三阶段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第四阶段:现代爱因斯坦的直觉法诞生。

演绎思维方式和归纳思维方式,代表着人类后天命智系统中思维方式的一种展开与汇合,但是因为人类性慧基因主动运用的缺失,必然使其创造性不足。爱因斯坦,从自己的亲自体验中,发现了直觉在创造中的巨大力量和作用。发明家爱迪生,也同样发现了灵感具有神奇作用的这一现象。这就必然会诞生出新的智能思维方式,简称之为“直觉法”。直觉法的诞生,非常符合老子“反也者,道之动也”的预见,因为灵感与直觉全部都隶属于人类的性慧基因系统。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10-2-25 22: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10 , Processed in 0.2043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