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行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大慧大智哪里来

 关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1:34:20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教育与老子教育的区别(1)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我们来分析一下孔子教育与老子教育的区别。中国人被汉代改良的智能儒学忽悠了几千年,只知有智能儒学教育而不知有慧性道学教育。一提到老子五千言,大家对此可能都有体会,社会上不明历史的人还以为那是道教,是宗教内容。有的智能思维者,则强行将老子与五斗米道等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问一下,在中国汉代末年才诞生的道教,采用东周末年诞生的老子五千言,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成了道教吗?会有这样奇怪的事情?我们家里的祖父就是这样变成自己的孙子的么?我看,如果你在自己家里将爷爷叫一声乖孙子,我看,当父亲的是肯定要扇你耳光的,怎么能如此界定老子的五千言是道教呢?连道学、道家、道教都弄不懂,怎么称得上是一个中国人呢?这三个范畴是不同的,可见我们现在的教育失落的内容太多了。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汉代的五斗米道教,当时是用五斗的大米来作为入其教的凭信,要是依照我们现代很多人的这种智能逻辑推理经验而言:哦,入道教是用的大米,那么大米也是道教,从此就应当不再吃米饭以示拒绝它。不可能因其用过哪个东西,然后你就再不使用它。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宗教,其实只是这一个人纪智能文明时期自然大道必须诞生出来的对人类引邪归正、对狂妄发展的智能进行一定制约的一种显道教育规范形式而已。在中国文化史中,由于道德根文化的深厚底蕴存在,中国的宗教并不雷同于西方宗教,我们不应当将两者扯在一起,混为一谈,以西解中。近代中国的教育全盘西化,属于没有宗教的洋腔洋调,的确存在众多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国家历史中的文、史、哲全都不甚了了;反过来,对西方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就这样,糊里糊涂装了一脑袋,老子说“虚心实腹”,我们肚子里却没有一点真东西。人家苏东坡当年,梅雨天时还跑到外面在躺椅上晒肚皮,人们问他晒肚皮干什么,他说:你们晒书,怕发霉了,我的知识全部装在肚子里面,所以我要晒晒肚皮。你看现代人,谁知道自己的学识装在自己的腹中,是满腹经纶呢?现在的人,都会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自己聪明,而不知道真正的学识,是要通过“虚心实腹”来实现、来完成的。可以说,学校所学无用,自学又杂而不精,也就开始像老虎一样耀武扬威,坚持己见,对一切进行怀疑指责。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现代人由于历史导向的原因,在教育领域,只知道存在着由皇帝赐封的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既被封为“圣人”,还被封为“至圣先师”,“至”和“圣”全部兼得。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些封号是否名符其实,但是对于“万世师表”的内涵,我们则必须厘清一种现象。孔子,他是轴心时代慧性教育向智能教育转折期的必然代表人物,他是中国智能儒学文化教育的万世师表。孔子这位智能教育大师的出现,以及儒学教育的形成,虽然在汉代经过汉武帝的主持和宰相田玢的全面努力以及董仲舒的全力迎合,彻底地取代了黄老学说的慧性教育,但是却并不能掩盖在智能儒学文化教育形成之前,在中国2500年以上的漫长文化历史中,长期客观地存在着慧性道学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9:05:18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教育与老子教育的区别(2)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慧性道学教育的万世师表代表人物,当仁不让是伏羲、黄帝、老子。这其中,在慧智转换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师表,则是老子。老子的五千言,就是慧智转换这个历史时期拨乱反正的指路明灯,也是人类智能文明结束时期指引人类重新由智转慧的最佳教科书。

在汉代诞生的智能改良型儒学教育领域,由于长期将老子的教育思想边缘化、异端化,而人们也听之信之,未能确立老子是一位最伟大教育家的历史地位。虽然儒学难以抹杀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历史事实,但是却始终不容许确立老子是教育家的地位。教育家的地位不确定,其教材就可以否定。并且,大造老子思想是出世思想而不是入世思想的谬论,通过这些手段以期巩固智能儒学在国家教育领域中的绝对统治地位。他们完全忽视老子自己的教育思想论述,充耳不闻,视之不见。

老子五千言中明确指出:“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老子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气势磅礴,极其鲜明地代表了他的慧性道学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表达着“益损教育”的终极关怀目的。这个终极关怀的目的,一个“德”字就高度概括了,与儒学那种读好书、当官发财、只为一己私利而学,思想、境界和精神范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的终极关怀目的,就可见一个圣人的慈悲胸怀。老子五千言中,全面论述了以善修身,以正修身,以德修身,并将修身归德作为检验的标准。老子的教育思想,以德育为本,以修身为基础,开慧益智,培贤育圣,将教育逐层级地溶入到个人教育、家庭教育,展开于社区教育,扩大于国家教育,推广于普世教育。它完全是一种全民道德教育思想,而并非出世观念。所谓“出世”观,完全是智能儒学强加给老子的不实之辞。历史上,强加于道学的不实之辞的确是太多了。

老子曾经指出:“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社会的智能思维模式中,有一条经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么,我们就比较一下孔子和老子的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思想。我们在不否认孔子教育思想是人类智能的优秀教育思想的前提下,进行一种类比、对照。

老子的慧性道学教育观,是慧智双运型教育,丝毫不存在排斥和拒绝智能教育的现象。老子的教育思想方法中,本身就包含着“为学者日益”,这五个字其实就是智能教育;而“为道者日损”,同样是智能规范。他的慧性教育,是藏在这两个智能教育的后面。因为人类的慧性高度符合大道客观规律,根本不需要去教育,只要把后天的识神真正教育好了,它就出来了。它一出来,你就能知天识地,知道生命的真相,知道你为何而生,应当如何而活,将来如何去死,都一清二楚,这个慧和性根本不需要人类去教育。的的确确,真正需要教育的是人类的识神,是这个“首焱”需要教育。像许多道学慧性教育成功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可以访问一下那些成功者,他们是慎之又慎,所“慎”的是什么?慎的就是“首焱”的顽固性、执着性、痴迷性,慎的就是“首焱”产生的私心、贪欲。

通过这个“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慧智同步,也就自然地在并行提升,进而解放了自己的慧心,慧灵就会导智,圣人之治的绝学方法,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地形成了。老子的慧性道学教育观,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尊道贵德,“以百姓之心为心”。治学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20:31:27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教育与老子教育的区别(3)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孔子的智能儒学教育观,原儒形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代表着人类在进入慧性被完全屏蔽时期以后必须恪守的智能学习方法。虽然历史上老子和庄子都曾经批评过他的思想,但都并不是彻底地否定。因为人类智能时代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和过程。孔子教育学的名言,是“学而时习之”“思而不学则殆”。这一教育学的名言,是高度符合单纯进行人类左脑记忆开发教育的至理名言。而且,他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规范着智能教育的基础和方向。所以,孔子的原儒智能教育思想是社会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符合着社会的必然需求,因而成为儒学智能教育、左脑智能开发教育的一代开山宗师。

但是,汉代的改良儒学,违背了孔子所创立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篡改。不仅提出了反人性、违背生命平等的三纲学说,而且对教育发挥的则是:知识越学习的多,积累的资本就越多,功名也就愈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海无涯苦作舟”,智能学习成了自找苦吃,不达目的誓不休,由此而诞生出“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刻苦的自虐式的学习方式,都是为了积累知识,从而“屯货居奇售帝王”,以换取一官半职。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像在宋明的时候,他们直接就这样公开在教育中倡导。孔子对智能教育的创立和奠基,却为他的后来者铺平了胜利成功之路。汉代以后智能儒学的受益者,最终都是名利双收,于己、于家、于国皆有利。其实,改良儒学教育的目的,是巧妙地顺应和满足人类的私心贪欲,促生、促成人们的执着与妄想。

改良儒学,在抛弃了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原则以后,虽然以孝道立教言,却并未超出家庭的小私,并非大公。儒学的仁爱,无法步入“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天下为公,缺乏普世价值的终极关怀和众生平等的胸襟。像汉朝提出的三纲五常,就将中国长期禁锢在与西方教育、社会体制格格不入而落后一个台阶的窘境之中。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完全失去了老子所提倡的那种众生都是道生德养的平等观,在道德面前人人都应当平等,用道德来保持人类的平等。他违背了这个原则。因此,智能儒学教育的这种培养模式,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十年寒窗为做官,名利场中争短长。”一旦获得了名利以后,那就拼命维护,去争夺,演出了一场场反复登场的忠奸互斗,你死我活,粉墨登场,轰轰烈烈。皇帝则用名利作为法宝,将儒士们玩弄于掌股之间,收为鹰犬而用,苦难的始终是平民百姓。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智能教育,在汉代经过全面的改造,终于成为智能文明社会时期的总代表,成为智能思维法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原儒,是中国智能教育学的导师,但是要注意智能教育法并非慧性思维法、慧智同运的教育法。他所开创的儒学智能教育,虽然是优秀的,却并非最全面和最正确的。与西方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所创立的西方智能教育内容相比,就存在着孔子的继承者们并未能将智能教育全面地推进和发展,而是停留在原地,将原儒改造成皇家的御用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恰恰又正是中国教育界导致整个社会落后于西方智能教育的原因。因而智能教育的世界中,绝无所向披靡的天才,只会存在攻无不克的团队。中国汉代的儒学界,正是这样的一个“优秀”团队,他们运用孔子的原儒思想,经过削足适履的改修,迎合皇权需求,成功地登上了独尊的宝座。

所以,历代国器在手的皇权者们全都极力推崇孔子,借用道学对人类品质分类法的名称,用“至人”、“圣人”对孔子进行褒扬。在当今世界的今天,人类对于左脑智能思维局限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明朗化,正在自然地寻觅着慧性右脑思维的回归,我们也应当正确地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不应当让儒学唯智教育法遮蔽住比智能教育法更符合大道自然规律的老子慧性教育法的复兴。

老子的慧性教育观与孔学不同的重点,是老子提出的“益损”教育之法。

“益”,是“善”、“正”、“德”的智能教育培养,是大脑皮层有序化的整理,是益于智能意识建立正识、正意、正觉、正念的学习积累;

“损”,是弱其志,转化清除体内怒、悲、喜、恐、思五志的生成,规范和制约智能意识中的三个体元联合起来产生“恶”、“邪”、“魔”三种心识、意识、智识的可能性,全面清除智能意识的代表识神阻挡心阳丹元,顺利进入大脑右侧办公室里,开展正常慧性工作,主持最符合生命客观规律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2:0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26 21:21: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不同德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19:42 | 只看该作者
慧性教育重在实现心脑合一
时间:2009-12-13 20:03来源:《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作者:道德知音采编 点击: 240次
慧性教育重在实现心脑合一 一、科学认知大脑( 左右脑的局限性 )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认为:右脑记忆量是左脑的 100 万倍。 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认为:右脑是祖先脑,储存了人类 500 万年在进化过程当中所积累的智慧,赋予人以直觉、灵感、顿悟、创意等。其信息量,为左
  

慧性教育重在实现心脑合一
一、科学认知大脑(左右脑的局限性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认为:右脑记忆量是左脑的100万倍。
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认为:右脑是祖先脑,储存了人类500万年在进化过程当中所积累的智慧,赋予人以直觉、灵感、顿悟、创意等。其信息量,为左脑的十万、百万乃至千万倍以上。
从进化的角度看,低等动物只有右脑,没有左脑,高等动物才分化出左右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这是大脑皮层信息的储存。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大脑质层藏识库储存着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
以左脑(大脑皮层)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是单色调的,因为左脑是以利害得失和愉悦感情统治的世界,用非常狭隘的视野观察人生和社会,人们难免迷失于纷纷扰扰的现实社会。
右脑(大脑质层)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巨大宝库,学会用右脑思考,就会基于人类亿万年遗传信息考虑问题,因而更豁达,视角更宽广。正确使用右脑,人生才能更加充实美好。
最近,美国脑神经学家吉尔·泰勒博士,在亲身经历过左侧大脑中风以后,总结出人类启用右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地说,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开发大脑质层、启动阳我心神的重大意义。
大脑右半球的感觉,使得自身的能量和周围的能量相结合。我们都是一个个互相联系的能量体,如同一个家庭。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兄弟姐妹,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而且,此时此刻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不知道我从哪里开始的,将从哪里结束。……我能分辨出来的只有这种能量,我觉得自己非常巨大而且非常膨胀,通过这些能量,我马上感觉到很美妙。”
平时,左脑总是在思想个人琐碎的问题,小我私识也是制约慧识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左脑废用以后,右脑却出现大爱、大我的精神体验,超越自己身体的界限,达到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正如吉尔·泰勒博士所言:“多花费一些时间,来运行我们右脑中深深埋藏的和平系统,我们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和谐,我们的星球也会变得更加安宁。”
小我与大我”、“小爱与大爱”、“自私与大公”的精神状态,与我们是启动右脑还是左脑思维有关,与是阳我心神主理工作还是阴我心神主理工作有直接关系。
现代科学将大脑皮层、质层、核心三层结构混为一团,而以左右脑强行论之,偏离了系统论和一元论。
大脑皮层、质层、核心层,这三层结构具有统一性、分层性、左右共构性。
左脑、右脑思维特征的明显不同,现代医学的认定还仅仅局限于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由左右大脑的主宰者——阴我心神和阳我心神品质的本质不同所决定,也是启动和开发大脑皮层和质层信息的不同所定。
在研究如何慧智双运、提高自己智能水平时,必须要集合到道德修养问题来进行全面的认识。心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二、大脑的主宰(心脑关系)
《黄帝内经》:“心为神臟,脑为神腑”。心脏是心神的宅舍,大脑是心神的工作区。心臟内的心神,才是人类大脑办公室内的真主人。
近代心臟移植手术中的神奇案例
,佐证了心神的客观存在:
英国《每日邮报》(DailyPost)报导,美国马萨诸塞州赫尔市47岁女子克莱尔·希尔维亚(Claire Sylvia)相信移植人的特征会随着心臟一起移植。
患者著有《心臟的改变》一书。
大脑的开关总枢都在心区,它们的联接是由气路开关控制。
这一修真生理学上的奥秘,还未被现代科学所揭示。德慧智心脑教育,必须抓住修心的根本。修养道德心灵,为慧智大脑提供充沛的能量。
脑科学研究的重点,不应放在大脑这个硬件如何升级和更新换代上;而应将研究和开发的精力,投放在对软件心神提升品和质的努力之中。心为神宅,脑为神府。在精气神三元之中,把握住心阳丹元、心阴首焱这个一体两面整体性的品和质的提升,使软件具备善、正、德的优秀品质,才是根本之法。
三、心神分类
中国有句成语:三心二意。人的确有三个心神、两个意神。
三心:真我心,叫真信之心;阳我心,叫正觉之心;阴我心,叫识神之心,就是阴我之心。
二意:阳意;阴意。(实际上,背后还潜藏着真意,也是三个。)
⒈心藏神。心神,共有三个:阴我心神,也叫识神(首焱)、阳我心神(丹元)、真我心神(自性佛/道)。
⒉心神在大脑工作时,主持着神经系统各种各样的生物反应,包括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良性弧和恶性弧的反射。
⒊三个心神在大脑中,分别有不同的腑区(工作区):
阴我心神“首焱”,在大脑中的工作区是大脑皮质区,
也就是整个大脑的表层区域都属于它的领地。
①阳我心神“丹元”,在大脑中的工作区是大脑中间质层区,它处于整个大脑皮层区的深层之中。
②真我心神(自性佛/道),在大脑中的工作区是大脑的核心中央区,处于整个大脑的中央位置,也就是丹经中所说的泥丸宫。
③阴我心神在心宅中的位置,处在胸中心场的外层,将阳我心神和真我心神包裹在它的内层之中。它在脑腑中的位置,分布在大脑的表面层,覆盖着整个脑组织的表面,包括沟回之内。
四、心神品性简介
⒈阴我心神 首焱:
主理人体的“有为”理念,后天行为过程;运行的是逻辑思维模式,是智识逻辑反应。
由三个方面综合而成:一,历史记忆烙印的释放;二,从父母的遗传继承而来;三,最主要是通过后天的长期学习逐步积累而形成。也称为后天意识思维、主观思维、客观思维、智识思维、尘浊思维、凡欲思维。
⒉阳我心神 丹元:
主理人体的“无为”理念,先天行为过程;运行的是灵感思维,无为相应,心慧反应。
由三个方面构成:一,原始祖性的一点灵光真性;二,历世尘中反复聚散的灵光;三,攒簇五行和合四象培神后,师教、师赐的慧性真知。常将这一类的思维称之为灵感思维、潜意识思维、下意识思维、灵性思维、慧性思维。
⒊真我心神 (自性佛/道):
主理人体的“自然”理念,道性行为过程。
详细内容(略)
五、修心的意义
⒈对健康的意义: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别无不从心而发。”
心神功能的优劣决定着心脏机能的好坏,左右和影响着精神系统以及整个人体脏腑功能的兴衰。
净化调整五脏的实质,使五脏的生理机能和功能,向道的外显德性上转化。德化五脏,是为了向五脏的道化性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五脏中这种五德的净化与德化,能够产生集约升华,富集于心中而产生整体性的德性,从而主宰心身整体系统。
⒉对慧性的意义:
慧性灵悟,是经过阴我心神中的阳性区,进入阳我心神区和真我心神区而建立一个通道系统。以此为始,链接于其它各系统之中。在大脑中,则是大脑皮层左右思维区中符合大道特性的良性思维区的建立、形成和扩大。
所以,慧性灵悟是否能够产生和形成,取决于阴我心神区和脑中工作区内阳性区域的面积大小和能量高低。
人生观的改变,是根本性的改变 ,是建立符合自然的道生观的前提。
心区和脑区的浅层皮层,建立正见正识区,产生良好的生化生理作用,使大脑表层皮层与内层深层的通透性、交融性,进入一个崭新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有为与无为、后天与先天的同步性、稳定性,将会明显提高。
坚持正修正悟,心中脑内负面的东西才能比较彻底地在皮层中被清理出局,被及时删除掉。阴我智识心神被净化,其思维被正向性的良性思维所主宰,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为树立“道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在整个大脑浅层区和皮层区整理出了大量的空间,阳性区域随之扩大,这样就为“有为”和“无为”的真正链结,建立强大的通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同气相求”,这种表层的阳性质变,必然与大脑深层(中间质层)所在的阳我心神的阳气,产生共振与互渗。通过这一区域稳定的紧密链接,最终阳我心神必然全面透发,灵慧之性全面启动,实现开悟。
六、认识意识
意识,则是指脾神在大脑中的工作属性。脾神,同样是一气含三,存在着一真、一阳、一阴三位。
后天的意识,由阴性脾神“妄意” 所主持;先天的意识,由阳性脾神“常在”所主持。
意识,具有极强的“中性”特征。善与恶、正与邪的取舍,全在于心神这个母所释放的信息能量作用力。
阴我心神(识神)首焱,决定着和左右着意识的“中性”变化。意识本身的“中性”浮动变化,则受平时“为学者日益”内容正邪的影响和制约。
眼、耳、鼻、舌、身、意六大前识之根具有的生理功能特征,是既接收,也外散(表达),具有双向功能。
六根中的意识,又对眼耳鼻舌身五根具有总揽而调度的功用。这一功用,具有极其鲜明的双向性:一方面,全息性地在大脑皮层这个整体的“相”上,整合着阴我识神首焱和阳我丹元的各类“办公”意见指令,使这些工作指令有序化和准确化;一方面,及时迅速地传达给眼、耳、鼻、舌、身,进行具体执行与展开。
前五根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同样会在这个“相”的系统中进行信息处理整合,然后反馈给首焱和丹元进行处理。
当首焱和丹元未上班或脱岗时,还会自动依照既往的工作“经验”、处理习惯,“自动”式地及时作出反应,处理各类信息。
由此可见,六根前识中的意识,就是生命体中的一个巨大的信息处理中枢站,相当于电脑中的CPU。因此,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信”字即将意识的本质囊括干净。
七、心脑合一
“心”,处于生命的实相中;“意”和“脑”,处于生命有相中。只有破掉了相,才会知道其中的奥秘。心脑合一的教育培养,全凭心意下功夫的生理特征,需要整体把握住“心”和“意”这两个环节。
心,为一身之大主;意,为一身之承载。心与意和谐,在大脑中的工作分工有条不紊,各尽其责,中气为和,身国内则会建立起一个符合道法的内环境,最有利于确立起以道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的自然法则。
身国众生,在心意统一、符合善正德的管理机制中良性生存,则必将安居乐业,万众一心,同赴德道,使修身(内修)和开慧(外用)同步进入佳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0:15:43 | 只看该作者
汉字科学性的五个表现方面(1)
中华德慧智教育门户网 www.dehuizhi.com
熊春锦

这次国内两会期间,反应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国家开始重视国学了,重视道德根文化复兴了,其中包括文字,对简化字提出了还应该回到繁体字上来,因为五十年代进行了汉字的简化,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这是有道理的。虽然在这次会议上,两方辩论得不相上下,反对方也略占上风,但是给我们传递了信息,就是道德根文化复兴的洪流已经势不可挡,逐步地在向前推动着。我相信,在今后国家主持的会议上,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是可以实现的,因为的确简化字给人类精神文明的教化起到了坏作用。十年内逐渐回复正体字的提议,向我们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随着国家对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视,我们已经按照“反也者道之动”的自然规律,踏上了重返人类道德高峰的里程。汉字将继续以与社会道德风貌相适应的字体字形,记录这一复返过程。
汉字的科学性,实际上有五个方面。
1.汉字的道德内涵
汉字反应的是造字时的道德风貌,是造字初始的道德风貌、人的道德品格、道德能量分布的情况在人们心灵当中的一种直接反应的记录;再一个,就是反应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的现象、文化思潮的一些特点,实际上都在这个文字里面,在文字里面就有反映。我们现在有谁知道“文字”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个“文字”的意思。我们现在知不知道“文字”是什么意思?能解释一下“文字”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吗?有同学认为:文字的“文”,原义是人类在当时古代的活动当中记录自己的一些历史也好、事件也好,实际上是指图案的意思。比如说,刻在鼎上面的这些图案,慢慢转化为中国以前的甲骨文,这是指“文”;而“字”,它原义是指后代,这个字从原始造字的时候,上面的“宀”是屋顶,下面的“子”是孩子,实际上是指的家庭里的后代。也就是说,对一些事物的记忆,把它记载下来的时候,这也算是自己的后代。就是说,这个字的原义逐步从后代就衍生为我们对某些东西记载所需要留下的痕迹,就被理解为现在的含义,就是“文字”。这样理解也是对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延伸,再扩展一下就更容易全面掌握它。“文”在古代,第一是指的画图;第二,是用象形的脉络、纹路、纹路的纹、象形的脉络来描述;“字”,它含的意思就比较广。在这个基础之上,然后延伸出来的多种方法。像甲骨文,我们还是根据具体字来分析,比较有意思。
“道”字的演化:
“道”字,从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繁体到简体,最早期的“道”,中间下面是人的头部,头的上方是一个气路象意符,几条脉络与天相通。四边外围的几笔,象征四通八达。会意:人通过头顶的气路,与自然相感格,四通八达,毫无滞碍,明明白白。天人合一的状态,就是道。
头上面有个眼睛,是指的天眼,天眼上面要冒气,头顶上要跟天连起来,它上面这个气路象意符,在功夫界称之为“外丹脉”,是双螺旋结构,跟天相通。
第三只眼睛开了以后,就可以看得到,中间一根柱子,外面像DNA的双螺旋一样,直通天上。当能够保持与大道相通、与天相连,源源不绝获得天德的能量滋养自己的肉体和身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处在道之中;而且,这种能量还可以向四周散发,帮助四周的人,使这些人能够轻虚起来,飘起来。人们的精神都飘飘然然的,带来愉悦、快乐,这是甲骨文所表达的“道”的意思。这反应出当时人们的慧识处在一种全开放的状态,能够观察到,能够望到,所以就很容易创造这样一个字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9:43:1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眼中的精神食粮
时间:2010-02-10 04:07来源:道德知音 作者:道德知音 点击: 77次
知音图文思维案例 孩子眼中的精神食粮 我最近连续在教几个孩子尝试呼唤心神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今天来了一个不诵读的孩子家长,她的儿子七岁半。我问她儿子,是否可以看到体内的两个性体,他说看不到。后来,又问他是否看到额头有光?他说有。然后,把光引导到心
  
知音图文思维案例
孩子眼中的精神食粮


我最近连续在教几个孩子尝试呼唤心神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今天来了一个不诵读的孩子家长,她的儿子七岁半。我问她儿子,是否可以看到体内的两个性体,他说看不到。后来,又问他是否看到额头有光?他说有。然后,把光引导到心脏那里,就看到两个0岁的婴儿。
孩子说:一个男孩,是穿紫色衣服;一个女孩,是穿绿色衣服。让两个孩子都上到大脑里,男孩去了右边大脑,女孩去了左边大脑。这个孩子的首焱比较活跃当姐姐,丹元当弟弟。我们诱导孩子诵双一章,丹元在睡觉,首焱一边吃饭一边诵读。后来,首焱要求吃冰棍,丹元不乐意。首焱就反复要求按照自己的来。结果,这个男孩就反复地说“今天要听首焱的,我要吃冰棍。”我们建议孩子的母亲赶快开始诵读老子的经典,并且放《德道经》录音给孩子听,及早进行教育。
另外一个女孩子曼曼是九岁半,她的母亲诵读,曼曼不诵读。她也是在母亲诱导下,孩子开始进行内观,立刻看到了丹元和首焱两个性体。两个性体都是胖婴儿,穿着红肚兜,红肚兜上面绣着金色鲤鱼。一个孩子梳着冲天辫,是男的;一个孩子梳着女孩子的发髻。要求孩子呼唤丹元的名字,丹元的冲天辫就动了。要求曼曼带两个孩子上大脑,男孩上了右脑,女孩上了左脑。然后,给两个性体各自送了一根蜡烛和一枝莲花。曼曼高兴地说:“两个婴儿在吃烛光晚餐呢。”
后来,母亲在作五德餐饮的时候,曼曼说:看见《德道经》的能量进入体内,转变成米饭,上面还有蔬菜(但是没有肉),两个婴儿一人一碗吃得很认真。吃完了,两个性体就开始玩皮球。据曼曼说,皮球也是《德道经》变的。玩够了,他们就开始坐着。曼曼说,两个婴儿花很多时间坐着,也睡觉,或者玩。曼曼妈妈听后,惊讶地说:道德是精神的食粮,原来这么直观。
曼曼意识到《德道经》可以变成米饭养育自己的两个婴儿,能给婴儿当饭吃以后,就开始经常主动给他们默诵双一章,一边诵一边观察,和豢养电子宠物一样有趣……
曼曼自从能够看见丹元和首焱后,有时候很沉默,妈咪有点担心,就问她:曼曼,你能看见同班同学的丹元和首焱么?曼曼沉默很久以后说:他们的丹元和首焱,都是面黄肌瘦的,像七魄里面的“非毒”一样,情况都不好,有的还像鬼。所有的人都这样。只有自己和妈咪的是好的,白白胖胖,天天吃好的。
妈咪说:他们读经书么?
曼曼说:王老师要求大家读《孝经》,可是那没有用。
妈妈听了沉默不语,觉得非常心痛。
妈咪说:曼曼,以后如果只有我们两个人是好的,那多孤单啊。
曼曼不说什么……
点评:
在三维的有相世界中,人们的教育所遵从的是人类的二级法则,所缺的正是大道的惟一、惟德性法则的选取标准。因此人类在二级法则中,也就必然具有阴阳、正反的二级选择标准。
人们除了法律规范性的选择外,还存在着精神领域的自我选择。因此,在对与错、好与坏、优与差、阴与阳之间,有对比才有鉴别,才有优选,才有自我抉择,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正确的方法,才具有普世关怀的价值。
慧性思维法,所打开的正是人类通往大道第一法则的坦途。
人类深陷于智能意识的狭隘时空中,难以窥见大道的真相和明白大道的第一法则,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选择。那么,孩子们童真中的真知灼见,也许是对智能惟识的成人们的一种最好的教益。
普通书典诵读的效果,与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效果进行自然性地对比,进行事例和案例的点评分析,都是应当进行的措施,从而使更多的成年人明理,使更多的孩子们受益,则是家庭之幸、国家之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25 , Processed in 0.11482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