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贤妻良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美国办家庭学校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3:5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11-26 11:50 发表


小思思的学习自主性越来越强了,真是让人钦佩,那些方法也真可爱。对了想问一下,Signatures 5是什么学科,能给简要介绍一下么,麻烦了。


是5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包括:精读、写作、语法等等。

这么晚还没睡?还是已经起来了?真是勤奋的好妈妈啊!感恩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6:50:42 | 只看该作者
11-25-2009,礼拜三

上午我去查经,思思爸要去购物,给Warren二世的父母,老Warren夫妇做美食,我
只好带着思思去。

我跟思思说,趁我查经的时候,她可以跟Erin家庭学校的好朋友玩,但至少读完2本
书,读第三本书时做一张新词书签,我查完经就带她去Petco向店家要免费的doggy
treats(一种狗点心)。

结果她光顾跟好朋友玩,没有完成任务。查完经后我带她到Petco边上去读书,让她
完成任务再去要doggy treats.

她读书的地方很美,我跟她说,在喷泉水流边读书非常好,能吸纳好多负离子,释
放电子污染带给我们的正离子。她坐在小桥上,读书累了,就喂鱼、看鸟洗澡、看水中乌龟。








午餐喜乐做的是生奶酪甜菜沙拉,这生奶酪是意大利非常著名的Parmigiano Reggiano,
这盘是思思的。




下午思思跟狗妈一起去给狗买食物 ,又跟她一起准备感恩节的火鸡大餐。我觉得思
思跟着她的忘年交学做美国感恩节的传统大餐,是很好的,虽然她不吃。


思思跟老Warren夫妇相处也很好,我很高兴她这么会与老青少交往。


晚餐我们和Warren全家一起吃的,我说我是百分百生食,只吃了蔬菜沙拉,没有吃
他们的美食,他们也都尊重我的习惯。

晚上爱抚着思思的头发,她在音乐中入眠。

[ 本帖最后由 贤妻良母 于 2009-11-26 16: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9-11-27 11:10:58 | 只看该作者
思思的写作老师真好,那样的教育方法也挺好,学习了,看来我的亲子朗读还要坚持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贤妻良母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2:1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草木年华 于 2009-11-26 19:10 发表
思思的写作老师真好,那样的教育方法也挺好,学习了,看来我的亲子朗读还要坚持下去!


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4:47:59 | 只看该作者
跟狗公狗婆狗爸狗妈一起过感恩节

11-26-2009,感恩节

我们的早餐,思思爸说这是他一生中做的最好吃的smoothie。


上午思思上图书馆网站看电子书,听朗读:
1、A Bee In Your Ear
2、Enemy Pie
3、A Noodle Up Your Nose

然后思思帮助狗妈做美国传统感恩节大餐,用刷子在火鸡上抹调味料,是思思做的,
思思还做了Jelly-O-Pie饼。

思思跟狗公狗婆都有美好交通,还教他们玩了中国扑克“跑得快”。

这是我家过的第一个美国传统式的感恩节,感谢狗爸狗妈狗公狗婆!思思和爸爸都
吃了感恩节大餐



























我仍然是百分百生食,只吃了沙拉。


饭后我们用手洗碗,狗妈说因为盘子是银的,不舍得用洗碗机洗。

狗爸和思爸去Best Buy彻夜排队,明天是黑色礼拜五,任何东西都是大减价,狗爸需
要买台电脑,只需499美金就能买到,能省700美金。我们洗碗后去看他们,给他们
送帐篷,希望他们今天晚上能顺利熬过。车上我们一起唱古典赞美诗给神听,狗公
狗婆教了思思美国传统游戏,是狗爸小时候玩过的。思思说了好多美国笑话给他们
听。

看到Best Buy门前那么多帐篷,那么多人在排队,觉得他们真疯狂啊!思思见识了
这一切,希望这个感恩节是她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今晚思思跟我一起睡,愿思思高兴,好好享受母爱!

我上网写日记发文章时,思思读书,做新词书签。我现在要赶紧搂她睡觉去!

[ 本帖最后由 贤妻良母 于 2009-11-26 23: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别有风味的感恩节挺有意思,看了美食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9-11-27 15:12:58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旧帖专辑-1.45

发表于 2003-5-8 18:08  

26.宇宙的起源和科学家的信仰
我过去以为,我相信现在很多学生、学者仍然以为,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最客观、可靠的,因为科学家是不偏不倚、完全公正地从实验、观测数据中得出结论的。不幸,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姑且不论那些不时被暴光的伪造实验数据的丑闻。对一般科学家而言,由于世界观和信仰不同,在科学研究中总会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重视或偏爱自己所预期的结果,会接受和坚持那些证据并不十分充分、但符合自己世界观和信仰的假说或理论。真正要做到客观、公正,敢于在真实面前修正自己的观点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在宇宙起源的研究中也看得很清楚。
不少受人文主义影响的科学家坚持宇宙永恒、自然演化的无神论观点。在红移现象被发现、推测宇宙在不断澎涨的假说提出后不久,爱因斯坦推出相对论。当别人指出相对的公式中含有宇宙澎涨结论时,爱因斯坦不接受,以为自己的计算有误,所以特引进一个宇宙常数以消除宇宙澎涨或收缩的可能性。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一时疏忽,而是他不相信宇宙有个开始。以至他最后公开承认失误,接受了宇宙在澎涨宇宙必有个开始后,心里仍感到别扭,他在和朋友的通信中说:“宇宙澎涨之说,对我有点刺激。”“承认这些证据的可能性,似乎不合理。”但这位科学巨匠是值得钦佩的,他毕竟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宇宙澎涨获得充分证据后,伽莫等科学家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大爆炸论的假说,但不受科学界青睬。在四十年代末期一批物理学家提出宇宙衡态论(Qteady State),认为宇宙虽在澎涨,但宇宙可以从一个尚不知晓的地方不断产生新物质(可能是氢),以填补宇宙澎涨后留下的空间,使宇宙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此假说并无充分的事实依据,但因它既能解释宇宙的澎涨这个事实,又表明宇宙不需要有个开始,因此立即获得科学界的广泛支持。可见,世界观有时比事实更重要。
现在,大爆炸理论已站住脚跟,衡态论已失去优势。但仍有科学家不愿接受宇宙有个开始的结论。于是又有人提出一种新的假说,循环论( Oscillating Theory)。这个假说承认宇宙是由大爆炸而来,宇宙在澎涨之中;但由于万有引力,有一天宇宙不再澎涨,进而开始收缩,密度和温度不断增高后,复变成原始火球,于是又发生大爆炸。如此澎涨、收缩,周而复始,所以宇宙仍然没有开始。循环论也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李志航在《科学对基督教的挑战》论及循环论面对两大难题。第一,除非宇宙的物质再增加十倍,否则没有足够的万有引力可以阻止宇宙的澎涨。第二,根据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宇宙具有不断澎涨收缩的周期,每一周期中光子对核子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如果宇宙无尽地澎涨——收缩循环,今天光子对核子的比例应是无限大,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但也确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宇宙起源中进一步认识了神。因发现大爆炸余留的微波幅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彭兹雅(Penzias)就公开表示,圣经的记载和当前天文学的最佳科学佐证不谋而合。当美国著名的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的科学家于1992年发现大爆炸遗留的微波幅射是那样均匀雅致,那样精美绝伦时,他们说这好象是亲眼看到了神一样!神一直借着《圣经》和大自然向人们启示他自己。凡真诚寻求真理的科学家都能认识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贤妻良母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9-11-27 15:15:08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旧帖专辑-1.46

发表于 2003-5-8 18:10  

27.1953年,生物界发生了两件大事
米勒的实验
1953年,生物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发现了去氧核醣核酸( DNA)的双螺旋结构,揭开了生物遗传的秘密。另一件事是米勒(Stanley L.Miller)从无机物中制造了氨基酸等重要的生命所必须的物质,被认为是支持生命由无机物逐渐进化而来的“无生源论”的重要科学证据。
米勒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他模拟人们认为的在生命出现以前的原始地面气层的成分,在一个烧瓶中加入氢气、甲烷和氨等还原性气体和水蒸气。将烧瓶密闭后插入两支电极,通电后可以产生电火花。七天后,他烧瓶中收集到一些有机物,其中竟有几种氨基酸!他的实验结果轰动了科学界。因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按恩格斯的说法,“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有了蛋白质,生命的产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米勒的实验所揭示的也许就是生命从无机物起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证明生命是进化论而来的。四十年来,米勒和其他人用类似的实验方法,利用不同的能源,如紫外光、高温、震动波等,从还原性气体中获得了更多种类的氨基酸、葡萄醣、核醣、核酸所含的几种硷基等生物体内含有的重要有机物。
然而米勒的实验并不象当时许多人预想的那样,拉开了创造生命的序幕。相反,对米勒的实验的意义,人们提出愈来愈多的质疑。比如,关于反应物的浓度问题。米勒实验中所加入的反应物(各种还原性气体)的浓度远远高于原始气层中这些气体的实际浓度。反应物浓度低,则这种由无机物生成有机物的合成反应就难于进行,或者一旦合成后立即又会分解。
有人指出,按米勒和他的同事们所假设的原始气层环境计算,米勒实验中制成最多的甘氨酸的分解速度比合成速度快,因此在原始大气层中形成的甘氨酸的97%在抵达地面之前就分解了,剩下的少量甘氨酸要扩散到三十英尺深的深海中才不致被紫外光破坏。
再则,有人推算,米勒实验中的电火花在两天内提供的能量相当于原始地球表面四千万年所接受的能量的总会。也就是说,米勒在烧瓶中观察到的化学反应,在实际原始气层中是难于发生的。
李志航在《科学对基督教的挑战》一书中说,“怪不得连从事此项研究的Brooks与Shaw两人都得承认:‘这些实验宣称是无生物的合成结果,实际上却是借着有高度智慧与活生生的人精心设计而成功的。”’坚持进化论观点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84年出版的一本书内也坦承道:“我们能不能有一天研究出导致生命来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就算一个活细胞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仍不能证明自然界在数十亿年前采用同样的步骤。”
然而,米勒实验遇到的最严重挑战却是关于原始大气层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没有氧气存在。由无机物合成胺基酸等的实验也是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的。如果有氧气存在,这种合成作用或者不能发生,或者分解作用超过合成作用。
近一二十年来关于原始岩石及太空研究的资料指出,地球的大气层中不一定含有大量的甲烷、氨气等还原性气体,而且有含氧的可能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人驾驶的海盗号(Viking)太空船在火星登陆后发现,火星没有生物存在,但火星却有氧化性的气层。因而地球的原始气层中含氧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虽然对于大气中含多少氧气才能完全阻止氨基酸等有机物的形成尚无定论,若地球的原始大气层中确实含有氧气的话,米勒等人的实验的意义就当完全重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贤妻良母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9-11-27 15:16:48 | 只看该作者
贤妻良母旧帖专辑-1.47

发表于 2003-5-8 18:11

28.DNA的形成
DNA的形成
退一步说,即使米勒等人的实验确实在原始大气中实际发生过,也就是说,假定氨基酸等能在原始大气中由无机物产生,这离生命的起源仍然还有遥远的距离。生命有许多特点,最主要的是要有新陈代谢( metabolism)和繁衍后代(reproduction)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来自于DNA的功能。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由基因调控的,而基因则是DN A的片断。除少数原核生物(主要是植物病毒)靠RNA繁殖外,绝大部分生物都由DNA的复制进行繁殖。所以,要产生生命,首先要产生DN A(或RNA)。最简单的生物噬菌体(专门吃细菌的病毒)就主要是由一个外壳和内含的DNA分子组成的。但DNA的自然形成面临着两大难关。
DNA本身并不复杂,是由四种不同的核甘酸相联而形成的长链。复杂的是DNA分子中这几种核甘酸排列的顺序( Sequence)。 DNA正是借着这四种核甘酸的不同排列顺序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并由此产生不同的生物及其他生命所必须的化合物。我在第一章提到的那样,这四种核甘酸在DNA分子中不同排列组合的可能性之巨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然而这些巨大的排列组合的可能性中,只有一种可能性是可以产生第一个生命的。自然产生这一正确组合的可能性之小就不难明了了。
梁斐生在《真金不怕洪炉火》一书中引用过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根博士( Manfred .Eigen)的演讲中所说的话:“一个含有221个核甘酸的分子,其复杂程度的数学量等于这些核甘酸所能形成的不同排列的总和一共是4221(4的221次方)或者是10133(10的133次方),”而“10105个这样的分子就足以充满整个宇宙!”这10133次随机组合之中,只有一次组合是可以产生第一个生命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让这10105个分子随机组合,组合的速率为每秒一万次(104),假设宇宙的年龄为三百亿年(1018秒),那么,从宇宙形成到现在,一共可以产生的组合方式是10127次(10105X1018X104),还不足以产生一个有正确核甘酸排列组合序列的DNA分子!
根据美国太空总署的资料,最简单而“有生命”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四百个氨基酸。也就是说,需要至少由一千二百个核甘酸组成的DNA分子使该蛋白质能够产生。人们在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中看到的DNA分子,含有几千个,而不是221核甘酸。可见,无论宇宙的年龄有多长,“进化”速率有多快,单靠随机组合而产生第一个生命所必须的DNA分子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其次, DNA分子形成时,需要一种叫DNA聚合的蛋白质,把一个个的核甘酸连接起来成为DNA分子。但我们知道,蛋白质要在DNA链上的基因的指控下才能合成。象“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在第一个生命产生之际是先有DNA分子呢?还是先有这种DNA形成时所必须的蛋白质(DNA聚合)呢?答案是,必须两者同时形成,缺一不可。凭机遇单是形成DNA分子已几乎无可能,更何况还要靠机遇同时形成DNA聚合。如果一定要用进化的、随机产生的观点来解释第一个DNA分子的形成,未免太牵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贤妻良母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9-11-27 15:20:28 | 只看该作者
思思学的新词好难呀,偶一个也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4:2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8 mtryshy 的帖子

好感动啊!荣耀归给永生上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6:38 , Processed in 0.102089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