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天天记录下学习的内容,一方面女儿放假后一直比较松懈,状态大不如前,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不好,我自己也是身心俱疲,想做的好,又随时在变化调整中,忙乱中没有来记录。
神奇树屋进行到第七本的第八节,《between the lions》看到21集一半。小乌龟没顾上看。这些天能顾上孩子的时间有限,后面的一周没办法陪着她了,我们俩主要在一起学加州和做计划了。一方面试着带孩子了解学习加州的内容,一边商量着她自己时做哪些事情。
加州语言
Can Pat Jump
一方面因为工作忙,回家很晚,陪同学习的时间紧张,我一上来就拿着教材教她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觉应该自己先做好准备,一方面可以节省中间停顿的时间,另一方面,因为孩子还没适应课前课后学习要求的做法,如果自己准备,可以随机穿插在故事中完成,效果会比今天的情况更好。
课中问题的回答女儿回答的简单,为了引起她开口回答的兴趣,由她看图给我讲故事。What makes you special?女儿的想法是Everyone is the better one thing than me.这个话题很好,利于孩子理解和树立自我评价的意识,我们聊了好一会,从她自己,到其它人看她的,又聊到每个人都是special的,都有获得尊重的权利,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别人,也聊到了special不仅是性格、外在好多综合的唯一,更重要的special是内在和思想上的。
Pam and Sam
先准备一个生词本,遇到不会的单词要求她自己记在小本上。孩子没有做过英语书写,连字母相互的位置都没做好。(脱离了英语本,在白纸上就高低不齐了)正好让她有个练写的机会。为了让孩子不拘束于回答问题,提议学习中尽量用英语对话,不要怕错,不要顾虑是否汉译英,能说多少说多少。告诉think and compare 、带着问题学习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也可以思考出很多细节。先拼读,后跟音频拼读后跟读。说出其中PHONICS适合的单词。念及作者一页时,讲了作品写作或表达时要有prupose,读一个故事如果能理解了作者讲故事的purpose,才是真的理解了故意的意义。这个孩子理解,她自己写作文时也有注意,希望她多养成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孩子有些适应了后面的check,她有备而来,进行得顺利。
Our Best Days
Nonfiction、photographs试着不告诉她意思。女儿感觉第一个是猜不出来的,第二个想的差不多。然后讲给她意思,然后讲给她有些词是可以通过上下文和线索去试着先想意思是什么,然后再验证。要慢慢练习这样去做。A sentence tells a complete thought.借机提醒从最开始阅读学习时就要朗读时去理解它的complete thought 。
Yes,I can!
story structure,我们用中文讨论了几句,一方面在阅读时要能清晰故事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写作和做事时也要建立顺序的概念。In a Rhyming Story,女儿马上肯定地说,This story is not a Rhyming Story,她复述了原文,说明她的理由。
I Can!Can You?
讲了enjoy doing的用法。think and compare和story structure已经适应,复述时让女儿以讲给我一件事的方式来说,不是原文复述,换人称来讲。
最后问了她这个故事里她能想到什么。她说Lots of things we can do,but some things we can’t do. Little
pigs can’t swim,they jump into pond,they will (be少了)died.First we have to think what we can do,next we can (to多了,这里也用should更好)think how to do it,last we should do it by our best.( structure用这了J)
Run!Jump!Swim!
cheetah犹豫不决地拼读,说出来的是对的。flipper猜出了意思。问了孩子一个问题,What helps kids move?为什么是helps,不是help.“就是呀,我还奇怪呢。”借此给它讲了句子成份,决定谓语的是主语,不会是宾语。接着讲了一般现在时态的语法,强调女儿总会出错的第三人称单数。读到Writer’s checklist,女儿的回答太完整了。于是就三个问句讲了一般疑问句的句法,最后点了特殊疑问句比一般疑问句只多了小小的一步,讲了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回答。
Growing up
I am a big kid
I can be me.女儿犹豫了一下。me是宾格做宾语。以前曾全部讲过主格,宾格,所有格,感觉孩子更容易弄不清,所以想遇到一个说一个,放在句子里又只有一个,这样方便孩子记。不多讲了。
How you grow
真是很喜欢这本书里关于文章知识点的提示。word order和topic让她读了两遍。读后女儿对structure提出小意见,觉得这故事是说了三部分,babies,kids,grow-up,也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三部分。文无定法,这样理解也很好。:)
除此,做了语言部分的练习册开始的部分,让她知道有哪些内容,做些什么。
加州科学
因为教材还没到,最近工作安排也紧,打印的是Cali Science Readers G1。在科学的学习上,我们远不及做到深入和多方面联系的父母和老师,打算让孩子了解性地先知道这门科学的内容,也想让自己知道孩子在这项学习中的情况试着摸索。
学习了Cali Science Readers G1中的《Animals and Plants live together》、《Environments》、《What is Weather》、《Different Environment》、《Changing Solids,Liquids,and Gases》、《How Things Can Change》、《Life in the Bay》、《Needs of Plants and Animals》.方法是先拼读,再听录音,再跟读,然后做课后练习。拼读大部分正确,不对的不多。读了几本感觉她适应了,再在练习时加了让她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是写一个缩小的小短文。我担心她注意语音顾不及阅读的理解,从提问和课后练习的情况看,她是边读边明白意思的。有时她在自己拼读时会自言自语一声,哦。从学习情况看,科学类的生词是主要的拦路虎,虽然文章大部分词她会,还是出现了许多她不知道的词。其中有试着让她去猜的,后来她也不要知道中文这个动物怎么说,指着图说,就是它叫这个!另外,这部分内容和故事类的用词造句有所不同,最初在说或写时孩子不自信,然后在我们学习中对遇到的一些表达和词语搭配需要的就提醒一下。各本的课后作业不一一列出了,开始是口头回答的,没记,后来有她写的,有我记的,基本也是文章内容的改写。
因为可能几天不能在孩子身边,我们想尽可能一起多学一点,在我不能陪她学习的时候,由她先做复习,自己喜欢看的话就先自己学。有些担心这样学法孩子会不喜欢,今天却是最近她学习状态回归最好的一天,她说喜欢这样讲百科的书,就是这些动物植物的名字太多了。晚上很懂事帮我收拾带的物品,我催她快点睡觉,女儿睡前说想再和我看会书,因为明天就见不到我了。一会又自言自语说起今天看到的《between the lions》绕口令,她说不下来,说说就想起舌头打卷的事笑起来。“I need you,mum.”“嗯”,抱着她。“妈妈,这句是哪里的,你知道吗?是降世神通第一集里的”(她就看过这一集,是过节时随她喜欢去选看动画的时候)。然后就用英语说起来,证明是那里的,“不过我改了一点,我变成I need you,mum.妈妈,我今天好些了吗?我是不是让……失望了?”“没有,不会的,别担心,你学的很好。你只要专心去做到你自己,就会得到别人真正的看待。”宝贝这才安心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