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79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祝论坛6周年,育儿有方大家学,(幼小衔接5-7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5 10:3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甜蜜的负担,和大家分享交流你的育儿经验,说说你的故事,帮助大家减轻负担,生活更加甜蜜。

请大家在相应的帖子内跟帖回复,灌水贴一律删除

请大家给自己喜欢的参赛帖加分,能否得奖可能就在你弹指之间哦!

奖项设置:精品奖:每个年龄阶段3名 (威望60,金钱600
                 入围奖:每个年龄阶段5名 (威望40,金钱400
                 参与奖:参与者均有奖       (威望20,金钱100

幼小衔接(5-7岁)这是最近的热门话题,请大家就怎样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献计献策。

[ 本帖最后由 zyfh 于 2009-10-9 22: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wangakai + 2 + 2 我参加了3-5岁的活动,可我还想同时参加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6 23:45:01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正上一年级,现在正学拼音。我们是南方人,自己本身说普通话就不标准,所以对于拼音,我让小儿提前跟电脑学,再跟老师学。现在他的拼读已过关。这让我省心不少,提前预习课本知识,把不懂的问题带到学校,再跟老师学,小儿把这招学会了。
   我特感谢这个论坛,总能在这儿下载到好东东,让我能学以致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yfh + 10 + 10 谢谢参与!沙发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8 14:39:45 | 只看该作者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识字量 ,有人说是听课习惯,有人说是懂得守纪律。幼儿园很重视这个阶段,在大班就给孩子增加识字、拼音和作息习惯培养,生怕自己园的孩子到了小学,被小学老师评价为素质差,水平低。小学也很重视这个阶段,开设了学前班,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

        一年纪的老师很累 ,把一群散散漫漫的孩子培养成半军事化管理的学生,是很费精力的一件事。对孩子和善吧,小孩子就会跑到讲台前要老师抱,而且是一群小孩子。对孩子严厉吧,他们又实在太小,会吓哭,会有心里阴影。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年纪最难教。

        我把我在孩子二年级刚开学,我在家长学校结业典礼上的发言稿贴出来,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

                                                                   借力打力

                                                                              ----就“如何教育好孩子”抛砖引玉



从孩子上一年级起,我和丈夫就同时入学了,除了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进修外,还翻看了不少资料,也请教了不少“过来人”。但是孩子还是常常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我们伤脑筋。回想一年级的生活,我们俩可以用“焦头烂额、手足无措”来形容。不过,经验来自于成功,智慧来自于失败,我们在一次次的跌撞过程中得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借力打力!


首先,是借老师的力。老师是孩子们心中神圣的一员,老师的话比圣旨还灵。刚入学时,为了让孩子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我们要求她自己准备学习用具,她很不习惯。晚上玩到睁不开眼睛,匆忙洗漱就睡了,早上起得晚,慌慌张张装一通就上学去了,经常丢三拉四,害得我还得给她送过去。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效后,我一脸惭愧地去找老师,请教该如何处理。老师耐心地听我述说各种问题后,很有把握地说:“您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一点她就会通的。”果然,当天晚上,孩子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把书包收拾得井井有条,早早上床睡觉了。神了!原来老师找她谈话了,指出生活自理是一种能力,上学不光是学习书本,写作业,学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相信她一定能成为生活上的小能手。孩子得到了老师的信任,感到自己突然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就开始用“大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了。怪不得人家说“千点万点不如名师一点”,我们从这件事中也学会了经常和老师沟通,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自己,也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合力。


第二,是借小饭桌的力。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将孩子送到了小饭桌,解决接送的后顾之忧,其实这也是我俩偷懒的办法。没想到这成了我们加强孩子教育的好办法。作为独生子女,孩子一直在父母和老人的宠爱中生活,显得有些娇惯和任性,我们对此一直非常头痛,总是嘀咕“咱们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啊”。在小饭桌,她和很多同学在一起,这个问题竟然迎刃而解了。唐姨耐心诱导,反复教育孩子们要忍耐。比方说:这么多同学相处,有时候哪一个同学多得到一些东西,多得到好处,都不要争,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点嫌弃、一点挫折,也不要一直闹情绪、苦恼,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将来能成就一切事业的力量。唐姨还教他们背诵“弟子规”,孩子们都不甘示弱,学得非常认真,晚上回家孩子还要反复背诵温习,并告诉我那是什么意思。在祖国经典蒙学的启迪下,孩子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团结友爱、重修养、讲信用、平等博爱、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唐姨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恩观念。她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孩子们要从小培养,感谢社会的恩惠。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孩子们的财富,有助他开创未来的美好前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所以,送孩子去小饭桌的第一天晚上,孩子放好碗筷后说:“我吃完了,爸爸妈妈慢用,您做饭辛苦了,谢谢爸爸妈妈!”,我们真是又惊又喜,对唐姨又是感谢,又是佩服!


第三,借其他家长的力。孩子做作业慢,我们一直以为是因为她还小,大了就好了。一次开家长会,齐老师请家长们谈谈育儿经验,我真是大开眼界,很多孩子在十分钟内写完了作业,还有精力做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后来,老师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比如去颐和园、自然公园、爬长城、摘桃子,我趁机与其他家长沟通,学习他们的育儿经。昊昊的爸爸耐心地给孩子讲沿途见到的各种事物,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我想到自己只是把《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厚厚的几大本往孩子书架上一堆,真是惭愧呀!张宝宝的妈妈对孩子课本了解得可真多,还分析了孩子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真不愧是老师呀!和家长们的接触使我得到很多收获,每个家长都象一本好书,让我百读不厌。除了育儿方面的学习,家长们还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老师呢。有的人英语好,可以带着孩子们做英语游戏;有的人书法好,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情;有的人是军人,答应带孩子们体验军旅生活......

第四,借助社会的力量。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资源共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借助社会资源的力量,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比如社会上的专家,各种有专业特长的人,把他们请进班级,既能拓宽孩子的眼界,也能提高家长的整体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我们在Chinaren校友录上开设了“快乐三班”网页,成为大家交流、发布信息和资料共享的平台。我只要有时间就到上面去转转,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亲切。大家分享旅游的快乐,交换有用的网址,有了这些热心的老师和家长及时提供帮助,我好像多出了几十双眼,几十双手,不用什么都自己在网上苦苦地搜索了。我们还建立了“三三教育论坛”,与其他班级、学校,甚至其他城市的家长沟通交流信息,探讨孩子教育的话题。


孩子不仅仅是自己的,因为他将要成为社会的公民,他是全社会的财富。我不能由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的浅薄而耽误了孩子,所以我要借助于我身边的力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孩子打好基础,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二年级三班学生家长

2006年9月10日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zjwanglin + 1 + 1 精品文章!
cuijlmsm + 1 + 1 学习一下。
nncao + 1 + 1 我很赞同。
好好,妈妈爱你 + 1 + 1 我很赞同。
cn579 + 2 + 2 一下子通读了你的三篇文章,真好啊!热 ...
zyfh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10 22:11:32 | 只看该作者
新手进来学习一下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11 20:23:03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快5岁了,上学前班。感觉上了学以后生活起居、学习各个方面都比幼儿园有了很大进步。3楼说的很对,学习了。个人认为这个阶段大人要对孩子多用心,养成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大人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方法对,孩子有进步,大家都开心。论坛里好东西真不少,大家慢慢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1 21:59:22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正好刚上一年级,真担心她学不好。上来向各位学习,对于拼音和生字书写顺序,我也是让小儿提前跟电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0-13 14:38:56 | 只看该作者
儿子6岁,按说要上一年级了,正因为学前没有好好学习,一些字节不会拼,测试的老师建议还是让明年再上,怕跟不上课孩子大人都累.也是我这当妈不上心,生活学习上都没有照顾好,所以现在经常来这个论坛,也学到不少经验,现在每天放学后都先写完做业,然后玩15分钟滑板后吃饭,吃饭后在电脑上学10分钟拼音,再看15分钟训练光盘(眼弱视),慢慢培养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告诉他一年级的同学应该怎样怎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zjwanglin + 1 加分给弱视孩子的家长啊,哎
zyfh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15 12:47:15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刚过五周岁,突然有个想法,想让他上小学,今天去考试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关,如果成功我就好好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17 13:53:59 | 只看该作者
幼小衔接是一个阶段而不是仅仅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事,所以,家长们第一要做到的是,不急不躁。学校老师的意见要听取,但是不能一味盲从,要知道,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就在老师“告状”的一瞬间被摧毁殆尽。

我的孩子幼儿园上的是外教跟班式的英语班,孩子的语感练出来了,可是也养成“自由散漫”这种小学老师极为不认可的上课状态。因为外教上课时不要求坐正、手放好、腿并拢,孩子们围成一圈,蹲着、站着、趴着、跪着什么姿态都有,只要你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不影响别的孩子听讲,怎样都行。到了小学,40分钟里,像个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不动,女儿无法做到。但是,我没有过多的责备孩子,只是在每天到家后,仔细问她,你今天举手发言了么?甚至规定举手次数,只要做到,就给与表扬+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上课发言越来越踊跃,为了发言,她听课也越来越认真,开小差的时间都没有了,呵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二年级,孩子刚开始写字,作业速度慢很正常,不要一个劲催促,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及焦虑。可以给孩子一个限定时间,完成了给与小红花表扬,一周统计一次,达到多少颗可以给与一定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要提醒孩子减少每个字之间的磨蹭时间,分心发愣的时候给与及时督促。慢慢培养孩子又快又准确的写好作业。

预习工作要跟上,每天孩子没有入睡前,建议各位家长不要开电脑,更不要一门心思扑在上面,让孩子自己做作业,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暗示。每天带着孩子将第二天的内容预习好,网上有许多同步教案,家长可以先看看,给孩子预习重难点。第二天,孩子到课堂上,由于知道的比较充分,跃跃欲试的要把知道的讲出来,一方面促进其认真听讲,另一方面也让她有种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拼音不需要家长费心,孩子一般很快就能学会。倒是数学的口算,应该经常带孩子练练,为以后的复杂计算打好基础。

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有有失偏颇的地方,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学习一下。
zyfh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21 09: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yfh 的帖子

我的宝宝今年5岁半,由于小时候,没有人带,早早便送去幼儿园(1岁6个月).所以提前完成幼儿园教育.大家都主张上一年学前班,才上一年级.因为孩子年龄小.可是宝宝已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早已完成了50以内的加减法.识字量也远远超过了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看过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教材后,我冒然把孩子送读一年级,为此,我矛盾很久.我怕自已所走的这一步是错的.有人说,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实质上,家长已提前当了孩子的私人老师.为此我很困惑.在家已学会,在学校能专心听讲吗现状是,从拿到一年级课本的那一天,我的宝宝对我说,唉,妈妈,这么简单.我都会了,不信你看,谁便拿一题,我都可以做给你看.我一句话也说不出.老公在旁说,我说吧,学那么多干吗?她以后到学校能听讲吗........不知道,大家碰到过这种情况,没有?我该继续往前还是原地踏步了?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有同样的顾虑
zyfh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4 , Processed in 0.228057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