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5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数学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7 19: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媛媛读了一年级,她还是比较开心的。起先看着快乐在她脸上写着,我们做父母的也很开心和满足,女儿还是比较乖巧的。
??可是上周考了语文和数学,语文96,班上47人排名第6;过了两天,考了数学,86分,全班排名26名。而且被老师抽了掌心。语文考好了,觉得天经地义,毕竟我们是有早期阅读的。可是数学就成了我心头上的一块饼,这两天就在琢磨数学和奥数。不知怎么,每天媛媛回来,见她就是做语文作业,从来没有数学作业。我们这儿毕竟是小地方,可以说1-3年级的老师基本都是代课转正的,数学老师我见过,就是那种中年农村妇女的形象。(哈,没有一丝贬低之意)记得以前,有在一些论坛上看到一些一年级小学生需要速算的培养,于是这两天好好的研究了一下,不过还是没有什么头目。
??为什么在心里会有恐慌呢?
??因为我和媛爸都是文科的。
??记得小时每逢家中吃橘子时,爸爸都会出出算术题考考,可是印象了算的不是很好。读书后,慢慢到了四年级,数学学起来就就得吃力了,以致数学慢慢成为一个心病了,高一,每逢考数学都会特别紧张,都要查查风油精提神,不过到了初二,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数学的兴趣却被培养起来,有时数学还能考全级第一名呢。一直到初三,数学学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了。可是到了高中所有的理科全线崩溃,真的是差得一塌糊涂,幸好读了大学,远离了数学的魔掌,可是虽然不用跟数学打交道了,可是在生活中,却发现自己做事缺少逻辑思维,凭感性做事,有一次,一个比较好的同事说我,做事没有什么条理性,这是第一次被人指出来,此后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可能就是这个刻骨铭心的学生时代的记忆,让我的焦虑不由体现出来
??媛媛的阅读算是从0岁开始的,数学方面的训练有最初了《奇思妙想学数学》,多湖辉,6岁段的逻辑狗,和一套台湾的《新蒙氏动手玩数学》和《绞尽脑汁》和德国迷宫,和《卡尔数学》可是这个卡尔数学没有物尽其用,却被媛媛和安安当成了过家家的玩具了。
??对数学的恐慌还有一次看了央视的一个节目说一个高中女生,在写作方面已经小有名气了,可以被称为文学青年了,可是数学也是学得一团糟,女学生的母亲担心死了,生怕女儿连大学都考不上。
??最后就是女生的数学多多少少都会让人担心的。
??媛媛目前的10以内的数还需要呗手指,就是这点有点让我挂心。不过记得皮亚杰说过,幼儿这种行为不见得不好,(我记不清怎么说了)。
??如果现在安排口算,担心时间不够用,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国家儿童地理》,两三天一课,进度比较慢,因为想充分的利用它的VCD所以,在做练习册时,都是边听天做的,所以速度没法快起来。预计这学期学完提高级和流利级。在辅以原版书,希望学了一年半后有所突破。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希望能按计划进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颀颀妈妈 + 3 + 3 孩子已经入学了, 建议尽早补短. 把最基 ...
hq1966 + 10 + 10  不必太过焦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8 11:57:56 | 只看该作者
从来不知道孩子的成绩在班上排第几名,我们这边不给排名次。其实想知道问下老师大概可以知道的,可是孩子的试卷很少满分,看看错的地方基本都是粗心,估计在班上就是个中等位置。另外我觉得低年段的孩子错了自己知道了会改了就行了。所以我基本上是自己会改了了就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8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属于偏科。
中文阅读比较多,正常。
外语占用时间比较多,就不正常了。
国家地理入门级一周2课听全碟还是比较占用时间的。
提高级和流利级也没有必要一学期学完,辅以其它资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一个系统低中高年级的课程都在低年级学完。元元小朋友上5年级了,英语超棒,接触资料很多,目前还只是同时进行流利级。

究其原因是对数学不重视,对其它科重视。
上学了,孩子要均衡发展,不要偏重哪方面太多。
家长做个时间统计,平衡一下各科学习。

现在一年级的孩子接受早教的多,一般可以进行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不用手指头。
想想识字那么多,听读外语那么多,10以内算术还用手指就不协调了。

其实算术不难,有空家长就口头考一考,不让孩子用手指,习惯就好,熟练就快了。
建议每次学习外语后,利用学外语的1/4~1/3时间练习算术。低年级自己
买几本书,在家做点习题,3年级上个奥数班就可以。家长弄不明白就找个好家教。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9-28 18: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越觉得焦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8 20:34:40 | 只看该作者

  一些概念的形成
  需要孩子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后
  很多生活场景的不断重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不是很理解版主的意思,能否解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9 11:01:22 | 只看该作者
觉得奇怪的是你给他启蒙了那么多数学,她现在10以内的还要掰手指数,感觉就是数的概念还没建立起来的样子,有点奇怪什么原因会这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可能女儿对数不敏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9 11: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彤妈加油站 的帖子

东西用多了就会杂,哪个也没有深入。一些东西花里胡哨的,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实在。
赚小朋友钱的东西太多,迷宫啊,右脑啊,都是不太稳当的东西。看看图,热闹一下就是了,不要依赖他们,分散精力。
给孩子买个黑板,或者准备纸和笔,天天操练,强度上去了,2个月后当刮目相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从昨天起已经在进行10以内的口算训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9 13:2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媛媛妈2006 于 2009-9-27 19:49 发表
数学方面的训练有最初了《奇思妙想学数学》,多湖辉,6岁段的逻辑狗,和一套台湾的《新蒙氏动手玩数学》和《绞尽脑汁》和德国迷宫,和《卡尔数学》可是这个卡尔数学没有物尽其用,却被媛媛和安安当成了过家家的玩具了。
...


这是数学训练吗?

乱七八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恳请老易具体指导,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29 13:33:26 | 只看该作者
最基本的数量结合没搞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媛媛妈2006 + 1 + 1 谢谢版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5:08:02 | 只看该作者
从昨天开始,已经开始10 以内的口算了。有些数字还是需要掰手指。
其实前面提到的那些益智书籍,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可能没有彻底利用。其实女儿的逻辑思维不错,就是到算术的东西就不知道为什么就要掰手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5:23:5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过数学是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过早开发,那么只会是事倍功半的,好像还有说,小学入学前只要会10以内的加减法就足够了。而学前班的第二学期没去读,在家放养着,要不就是看看书,和妹妹安安玩那永远不会腻的过家家游戏。我呢,也忽视了这一块的训练,往往人如果在哪一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就会越往那方面钻研,就比如套书了,数学就这样被我忽视了。

记得一位台湾的读经教授说到,如果孩子一开始接触经典就读《论语》,那么数学肯定不用怕了。我家是没有读经的习惯,可是我想说的是,不是不阅读面广,阅读量大的孩子理解力就强呢,运算只是数学的一方面,之后就会有应用题,而学生到高中后,人人都有一个计算器,那么口算也只是在低年级数学中才重要。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别听那个副教授胡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40 , Processed in 0.160345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