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438|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曼中文阅读] 不要用珠心算,杜曼,七田真等右脑的东西(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3 12: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ek0o.html
我现在需要一些时间,从头至尾把自己的思路梳理一遍。
目前没有大块时间可用,所以现在只能简单说几句。

以前我们对于一些神奇现象多是抱着不相信的态度,认为那不过是魔术一样骗人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神奇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快速翻书,瞬间记住大部分内容,有些孩子(但并非全部)
的确能够练出这种能力。再有就是速算能力,像那个智障少年的例子

练过杜曼,七田真,珠心算的孩子,有一些会出现一些比较神奇的能力。

现在问题的焦点不是这种神奇的能力能不能练出来。而是这种能力练出来以后的用途是什么?
能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吗?能让孩子的记忆力,数学能力提高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
另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会与学校,幼儿园或者家长的正常教学方式发生冲突。

简单说一下这种冲突。

因为两者用的脑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障少年的视频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这个孩子算术的时候更多是用颞叶(这里姑且称之为为右脑,实际上右脑是个通俗的说法,学术上有较大争议),而正常孩子主要用额叶(这里姑且称之为左脑,实际上左脑的组成可能要更复杂一些)。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我们没法一边写字一边用脚画圈。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也是这样,
用了右脑的思考方法,就不能同时用左脑的思考方法了。

珠心算儿童遇到的情况非常典型,很多老师反映珠心算的孩子反而不好教,
因为这种孩子习惯的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由于左脑的思维方式实效性更大,那种右脑的思维方式逐渐被放弃(淘汰)。
所以,不论练过右脑的孩子以前表现得多神奇,最终还要走上左脑的发展轨迹。

(萧愚注:我这里不是说右脑不重要,右脑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类学科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数学,阅读这些学习内容而言,显然是更偏向于左脑的领域。每个脑区要各司其职,不要越权,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有些孩子,只能用右脑算术,不会用左脑,这往往是大脑有缺陷的孩子。就像有些孤独症患者或者那个智障的少年。失去了左脑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不得不用右脑进行计算。

杜曼本人就是研究这些脑伤儿童的,他开发出来的所谓数学方法(小圆点),

利用了脑伤儿童左脑有缺陷,不得不用右脑的原理。看起来神奇,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表演性的能力。并不是真正有用的数学能力,也不能真正改变脑伤儿童的命运。

正如我博客里那个走进科学的视频,那个智障少年的确具有神奇的速算能力,
但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智力障碍并没有改变,命运也没有改变,只是给大家添了一些谈资而已。

杜曼又把这套方法移植到正常儿童那里。也是利用了婴幼儿左脑发育还不完善,更多用右脑的特点。
但是,正常的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左脑会逐渐发育起来(语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随着正常教育的介入,他会逐渐用左脑进行思维,阅读,算术等等。

这样,他的婴幼儿阶段练成的右脑算术的能力就会逐渐消失。我以前说过,如果不消失反而是大问题,这意味着孩子的左脑发育有问题。既然这种能力会消失,当初花那么大工夫去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甚至,这种思维习惯如果过于强大,或者家长忽视了孩子左脑的及时开发,及时提供营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诚挚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再信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了。
就是有多大的诱惑,有人在前面进行多少神奇的表演,也不要去信那些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本身只具有表演价值,没有实际价值,甚至,会损害实际能力的获得。

以前很早就说过这个话题,搞早期教育要走正道,那么多正道,你做得怎么样了?
你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走正道,别走歪门邪道,无论有人在那里怎样卖力的表演,夸耀自己孩子的神奇,
我现在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

这些孩子早年的时候越神奇,也就意味着他们走得弯路越大。
走的弯路越大,就意味着改正错误越艰难。

作出这个判断不是我一时拍脑袋,
我五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些东西,从怀疑到一点点地求证,
请信任我的智商和职业素养。

现在只能简单写这么多,未来有时间会详细阐述。

附:一些比较理性的杜曼家长的思考

我的孩子从10个月开始杜曼,至今已过去9个月,每天坚持闪字卡。等发现所有的她能理解的单词都闪完了以后,开始闪三字经和唐诗。每天看大量的自制PPT。虽然她现在的词汇量非常大,虽然她(满19个月多)现在已基本能够独立朗诵出所有的自制书和PPT,虽然她现在能够很快的阅读,虽然我感觉她非常棒,但我越杜曼越害怕,因为我开始担心这种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和后续的艰苦道路。

担心之一:她现在阅读的方法接近于摄像式记忆,比如,教了她“花生”这个词,她记住了这个单词的影像,而并不知道这个单词是由“花”与“生”组成,而对于“生”这样的没有特别意义的字,如果单独挑出来,她并不会读,她也只会说“花生”,或是“学生”。摄像式记忆,当我们不会的时候,我们追求她,但等她离你很近的时候,突然害怕起来,她真得科学吗?难道以后AMY阅读的方法要和别人完全不一样,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只是象一个图片一样地印在脑里,而非逐字地阅读和理解。谁能给一个科学严谨的关于摄像式记忆的评价。

(萧愚注:这个问题已经谈过了。照相记忆不是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只有表演意义)

担心之二:我的孩子现在只是19个月大而已,可她已经读了这么多的文字和小故事、三字经和部分唐诗,按照这样下去,等到了3岁,会读完唐诗三百首和其他诗歌,到上小学的时候,她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这是一个很少部分孩子走的路。这条路太难走了。为什么我要为孩子选择这样一条路。我感觉迷茫。

现在,孩子进行闪卡,大人和孩子都觉得是一件比如吃饭和睡觉一样的普通的事。谁也不想就这样停止了,每天习惯性地让孩子快乐地摄取知识,也就那么几分钟。可是,真是担心,会不会反而耽误了孩子。

(萧愚注:直接危害不可考,间接危害有不少)

昨天回家,测试了一下孩子,发现她确实基本是背下来整个句或整个词。在白板上,写下她曾读过的长句,她迅速马上读起来,如果是不曾读过的长句,尽管她认识其中的每一个词,她也读不出来,或读不完整,需要提醒才能一点点地读完。由此推定,我觉得她会读自制书和PPT,是基本于整句的背。

(萧愚注:这种阅读方式不是正常的阅读方式。当然,如果这种能力能够保持一生,也许可能走出一条独立的人生,成为卓尔不群的照相记忆天才。可惜的是,这种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不消失的话,反而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另一个家长的担心:

我就是有这么一个担心,女儿现在喜欢很快的翻书,一本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翻完.

她翻书的过程是这样的:她看的每本书都有她喜欢的一个图,仿佛整本书就是为这一个图而看的,快速地翻到她喜欢的那一页,然后指给我看,自己也欣赏一会,然后再快速地翻完其他的.有时候她拿我给她买的书说:"念念",若我真是按照书里的内容一字一字地念,她就很不耐烦地把书扔掉,我一般都不给她念,也是快速地帮她翻,翻到她感兴趣的一页她会"叫停",然后我给她介绍一番,接着剩下的就是快速翻了.

看flash也是喜欢看快节奏的,慢悠悠的那种不喜欢,很快就会把目光转移.

我的担心是将来上学,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孩子的,到时候我家女儿会不会对老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或者说觉得上课是浪费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梦也孑然 + 1 + 1 精品文章!
xiaoxiaomama + 10 + 10 谢谢转来这篇老易版主的文章!
feifeilove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17:05:37 | 只看该作者
萧愚老师的文章。呵呵,看样子你也进了他的博客啊!我感觉他分析的很有道理!以前我也迷恋杜曼和七田真。不过后来我看了很多的博客,再加上萧愚老师的文章,我对早教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早教真的不是单纯的教教知识这么简单!不过最近因为刚怀孕,上网时间短了,还没来得及看完他的全部博客。对了,假如有机会你可以去新浪一个叫:博雅讲谈的博客看看,博主的儿子14岁考进了北大。虽然我觉得他儿子的经历没有复制性!不过他的博客上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大众化的东西,而且主要是讨论情商的东西。具有复制性!希望以后多多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4 13:17:24 | 只看该作者

迷惑

看了,感觉有点迷惑了。。。也许,当端正了杜曼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亲子游戏,适当地开发了右脑,而附产品才是学会了算术和阅读,这样理解,会更释然一些。。。
至于,残像记忆,是对文字的背或理解,都不重要了,因为,最初的指读式认字,不也是靠背的吗?只是,我们经常性地将实物和字结合,可能更利于字决的理解,这也是可以借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anganfan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4 13:27:05 | 只看该作者
对大脑的发育没有深入研究过,左右脑不是能同时开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14 17:30: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杜曼,听过很多不同的声音。因为这篇文章转到了杜曼版,就谈谈自己对于杜曼的个人感想。更多的也谈不了,呵呵,不具备那个理论水平。

我杜曼的初衷,真是想训练出孩子的照相式记忆功能。我从小最怕背东西,别人轻轻松松能背下的,我却要费老大的劲儿。就因为这个原因,高中我选择读理科,要是没得选,必须背地理和历史,我想我会死掉的。呵呵。我有个同事就有右脑照相记忆功能,任何书,她不用读,只需要翻看,然后临到用时,脑海里就是相关知识点所在的书页的图画。所以,如果孩子记忆力好,那学习起来该轻松多少啊,简直如虎添翼嘛!我知道记忆力好不是唯一的,不是决定性的,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法更为重要。所以,从来也没把杜曼当作全部。只是通过自己孩子身上的实例,觉得杜曼有他的道理,比如给予孩子大量的信息刺激,孩子自己会从事实中总结规律。所以走上了杜曼之路。

但我不得不说,由于孩子早教起步晚,一岁四个月才开始,之前没有任何对书本、文字的接触,孩子完全是从零开始培养对书本和文字的亲近。所以杜曼一开始走得异常辛苦。也由于自己方法不当,时间不够,直到目前,孩子也没有表现出“照相式记忆”功能的迹象。所以,我倒是没有上述妈妈们那些担忧。其实,就算没有杜曼,如果早教了,孩子也可能超前于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内容,孩子也有可能出现上面的“问题”。这个时候,我想,就该妈妈出面跟学校、老师协商了,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是杜曼的问题。

对于杜曼,我觉得我和孩子的收获是:

一、尊重孩子的感受,无论早教、学习都是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时光;
二、不考孩子,相信孩子;
三、圆点卡为孩子建立数量的概念;
四、自制书给孩子带来另一片天地,这片天地里,可以上演别人的生活,也可以上演孩子自己的生活,孩子喜欢这样以自己做主角的书的形式。
五、孩子爱看百科卡,很好的建立了类别的概念;
六、培养了孩子的专注性。当然,这一点不仅是杜曼之功,亲子阅读、游戏、画画也培养了孩子的专注。

所以,我想说,无论做什么,不要偏执,不要过度就好。那么多早教理论、方法,多听听,多看看,觉得有道理的,就学习,没有道理的,不采纳就完了。 但最最重要的是要找对适合自己孩子的,别人孩子管用的,自己孩子不一定好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每个妈妈,才是最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那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感到茫然,就不会陷入那么多的纷争和矛盾。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9-14 16: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13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yingyingwu0510 + 1 + 1 我很赞同。
子云008 + 1 + 1 说的非常好
恬静的人 + 1 + 1 我很赞同。
moondream3003 + 2 + 2 我很赞同。
lianganfan + 2 我很赞同。
梦也孑然 + 1 + 1 好爱你啊! 说的老实话,正如我想说。。。
昭昭找宝 + 1 + 1 我很赞同。
bamboo8009 + 1 + 1 同意
呵呵妈 + 1 + 1 赞同。
ygf666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4 22: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lac_v 于 2009-8-13 04:14 发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ek0o.html
我现在需要一些时间,从头至尾把自己的思路梳理一遍。
目前没有大块时间可用,所以现在只能简单说几句。

以前我们对于一些神奇现象多是抱着不相信的 ...现在问题的焦点不是这种神奇的能力能不能练出来。而是这种能力练出来以后的用途是什么?
能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吗?能让孩子的记忆力,数学能力提高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什么叫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连作者本人都拿不准,还处于猜疑状况.可见作者对杜曼的了解不过如此而已.这样的文章一点科学严谨性都不具备!
相反,文章里充斥着意气用事,什么"歪门邪道",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人家格连杜曼(GLENN DOMAN)博士,1940年开始对人类潜能的研究,怎么到了中国和"歪门邪道"沾上了边!这就是作者的"智商和职业素"?
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对杜曼抱猜疑态度,大可不必对孩子杜曼,因为不杜曼一样可以成才,一样可以上大学!
如果你想杜曼,尽量按杜曼的方法尽早去做,大可不必理会那些声音,不然一事无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梦也孑然 + 1 + 1 谢谢参与!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4 22:23: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真是获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5 19:51:10 | 只看该作者
“搞早期教育要走正道,那么多正道,你做得怎么样了?
你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我想关注杜曼、七田真的父母一定是对早期教育非常重视的父母,杜曼七田真只是生活中的很小一部分,每天只有几分钟,其它大量的时间是进行着作者所谓的“正道”。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恬静的人 + 1 + 1 我很赞同。
moondream3003 + 2 + 2 我很赞同。
梦也孑然 + 1 + 1 特别赞成:杜曼七田真只是生活中的很小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27 00:29: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8-14 09:30 发表
关于杜曼,听过很多不同的声音。因为这篇文章转到了杜曼版,就谈谈自己对于杜曼的个人感想。更多的也谈不了,呵呵,不具备那个理论水平。

我杜曼的初衷,真是想训练出孩子的照相式记忆功能。我从小最怕背东西 ...




小小妈总结得真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27 15:1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_qi2001 于 2009-8-15 11:51 发表
“搞早期教育要走正道,那么多正道,你做得怎么样了?
你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我想关注杜曼、七田真的父母一 ...



确实是这样,杜曼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3 20:39 , Processed in 0.08272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