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65|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识字是如何成为问题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9 20:4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5岁前或识字敏感期之前识字有没有必要?这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讲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我们目前在学校里学的许多知识,
你说学这些东西有没有必要?许多知识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如果站在一个纯理论的立场,真空的立场,过早识字的确是没什么必要的。

但是,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进了学校以后,想让老师喜欢,让老师夸奖
自己聪明,让做作业没那么痛苦等等。问题就来了。

别的孩子提前识过字,相当于考试作弊,你没有,你就相对落后了。
虽然以后还能赶上,但理论上如此,心里总会有一些不舒服。
更何况人家已经在起跑线上领先,如果别人一直不松劲的处处领先下去,
给家长造成的心理负担不小。

所以,在抢跑效应下,识字的必要性就凸显了。

2

早识字对孩子的发展有没有害处?理论上没有任何害处,如果出现问题的话,肯定是方法问题。

最近听到了一个比较雷人的说法,来自小巫的博客,说识字有害脑神经云云,所以不宜识字。
看完这段我忍不住笑了,用脑科学吓人是老易经常用的手法,不过那只是吓吓杜曼家长什么的。
这种武器可不能乱用。

只有那种极端的识字法才有害脑神经。不过这种极端的识字法一般都是配套的,有识字,有百科,
有算术等等。所以不能说是识字有害脑神经,而是那些错误的早教方法。

小巫的本意也许是想打击杜曼这类识字大法,可能觉得不好直接开口,所以板子一歪打到了识字上,
这下问题就严重了。识字是无辜的,有问题的是方法。

识字本来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我最近发现问题比较严重。
有个朋友跟我聊他教孩子识字的方法,一说我就知道他被人带沟里去了。
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

本来,没人规定识字的数量。你愿意认500个,认1000个,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但现在有人开始鼓吹用了某某法,几个月能认3000-4000字,
而且识字法开始了奥林匹克竞赛,开始玩更快、更高、更强。

甲说自己的方法能认3000字,乙就说我的方法能认4000,
甲说自己的方法认4000字只用三个月,乙就说我的方法只用仨星期,
甲说自己的方法能让孩子读《白雪公主》,乙说我的方法能让孩子读《三国演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竞赛?因为要从你口袋里拿钱。

如果我说我的方法就让你认1000个字,基本上就没法在市场上生存了。

3

那么,孩子在读小学前究竟应该认多少字?我个人的意见,500到1300个字足矣。

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是500字,下册是800字,一共是1300字。

孩子认了500字,然后,你上网站找到一年级课本,打印下来,孩子就可以读了。
保证不会遇到生字。因为所有字都包含在这500字里了。

如果认了1300字,上下册全打印,很完美的阅读教材。

这就是课本的科学性,它是识字,阅读二位一体的,是系统的学习方法。
不像有些识字法,教完识字后并无配套的阅读教材,
说孩子认了4000字就可以读《三国演义》,那不是笑话吗?理论上是能读,
但那不是真正的阅读,那是在《三国演义》里找字读,是找字游戏,不是真正的阅读。

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我的孩子三岁便认了3000字,读完了《三国》《水浒》《西游记》。

请问那是真读吗?如果说假读的话,我认识500字的时候就读完了上述名著。

请大家一定注意,汉语的“读”是跟西方语言的“读”有时候并不是重合的。

西方语言是拼音文字,是先掌握语言,然后再根据拼音规则学会单词发音,
然后就开始阅读了。这个时候,语音和语义是一体的,是实实在在的阅读。

但是,汉语不一样。汉语的字、音和意思往往是分离的。

你能把汉字的声音发出来,并不代表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有人说,我可以猜啊。如果靠字的读音就能猜出意思来,这不是神童,简直是神仙了。

就拿《三国演义》为例,这书不仅仅是书面语,而是还是古白话的书面语。

你在平时的口头交流中根本就没法习得这种语言,请问你如何去猜?

一般来说,那种声称三岁认识三千字的都是能认读音而已。没法教意思,
因为汉字必须跟词组合在一起才能有意思,单独的汉字除了最简单的单字词如“山”“马”“牛”
之外是根本没法教意思的。如果教词,一本三国里的词汇就是近百万,别说三岁,三十岁都未必搞得定。

所以,我在这里可以十分负责任的说,那些声称三岁就能读《三国演义》的神童百分之百都是忽悠,
是假读,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阅读。

所谓识字,也只不过是把字读出来而已。这种识字,由于汉字音、义非一一对应的特性,实战意义并不大。

所以,识字超过1300,基本都是浪费时间的瞎胡闹。

4

有人也许会说,我让孩子识字不是要抢跑,而是让孩子自主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这个说法我是支持的。
但是,在理论上学龄前是不是一定要自主阅读是有疑问的。可能由家长领读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孩子自主阅读的
效率比较低,孩子养成了错误的阅读习惯也未可知。而大人做出喜爱读书的表率,给孩子读书听,这本身也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而且即便是自主阅读,也需要家长精心选择阅读材料,那种脱离孩子认字实际的材料只是让孩子假读而已。


5

其实500个词基本上就够了。前面说,提早识字的一个目的是让孩子在学校里更适应一些,轻松一些。那么,这500个字,孩子可以吃一个学期的老本了。下学期的800字,也许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解决,不必在学龄前。毕竟,随着孩子大脑越来越成熟,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学龄前花十分力气掌握的东西,上学的时候可能五分就搞定了。

6

具体的识字方法其实很简单。记住,学龄前识字没有必要用方法,凡是打出各种旗号这方法那方法的全是忽悠。
你研究过吃饭用什么方法吗?走路用什么方法吗?没人研究,因为实在是太简单,简单到不用什么方法就能搞定。

之所以提出各种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你掏钱。而为了让你掏钱,先给你设定一个困难的目标,比如,你本来让孩子认500个字就够了,他说你认3000个才行。或者用那些假读的神童的例子忽悠你,说某某用了我的方法,三岁就认了三千字,读三国,后来考入了某某名牌大学。这全是不着边际的忽悠。

考名牌大学跟早识字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识字怎么简单呢?因为你这是在中国,汉字到处都是,你想躲都躲不开。

你跟孩子在街上走,到处都是汉字的标牌,字号。
你跟孩子进了超市,到处都是商品名称。
你家订了报纸,报纸上有各种标题,
一会儿电视打开了,电视上怎能离开汉字?
再有,给孩子念书,读画报,念绘本的时候,指着汉字告诉他读音。

这些东西,足够激发孩子对于孩子的兴趣了。
除此之外,我们从功利的角度来做一件事,把前面提到的一年级500字拎出来,
放在word文档里排版,找些硬点的纸(如300克的名片纸),打印成卡片,一张A4的纸打6张,
如果想再大点打四张。

卡片做好了,就跟孩子玩一些闪卡游戏。记住,这个闪卡是左脑闪卡,不是杜曼的那种右脑闪卡。

左脑闪卡不仅仅读声音,还给孩子讲意思,组词。
这500个字,排列组合,能组不少词,就是不能组,口头说也可以。

比如,看到“相”这个字,就说这是照相的相,相片的相,
让孩子读这个字的时候,也说,是照相的相,相片的相,
这样,音,行,义是三位一体的。

孩子想阅读了,就把一年级的课本给他读。很快读完了,
看看孩子足够聪明,然后就挑战一年级下册的800词,如果你的孩子语言天赋不错,
就挑战二年级,挑战拼音,然后到了一年级的时候,甚至五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阅读了。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没人特定的任务。有的孩子晚熟,500字足够了,
有的孩子智力早熟,那就一级一级的挑战下去。

最没谱的做法就是没头没脑的往脑袋里塞几千个字,然后等着这些字在脑袋里悄无声音的蒸发。

7

有人说,孩子提前学了,上课时不专心怎么办?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专心?专心本来就是违逆孩子天性的事情,
有人说专心是练出来的,这纯属无稽之谈,专心是大脑成熟的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专注能力会不断提升。

当然,有的孩子会有注意力缺陷(ADD,ADHD)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可不是坐在教室里
练专心就能纠正的,需要特殊的治疗。

话说回来,我们辛辛苦苦地让孩子提早识字,目的不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课堂上轻松一些,
有不专心的资格吗?

8

永远记住,虽然我们的教育存在各种问题,但课本还是本。围绕课本有各种资源可供选择。
比如,点读机,各种录音,各种软件,各种教辅等等。

不仅仅是识字和阅读,还包括英语。都要把课本充分利用好,用足,用透,用到极致。

9

识字本来不是问题,但在一些人的鼓噪下成了问题。
希望本文能够帮大家把问题看得明白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7 金币 +37 收起 理由
wanyi77 + 20 + 20 纯粹支持。
yayafamily2008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gajidouma + 2 + 2 感同身受。的确如此。很多人的确是放着 ...
shanlon + 2 + 2 前面很有道理, 但是提前读课本这个结论 ...
linanmeng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7-29 21:16:4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支持孩子上学前学课本,现在有非常多的图画书,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7-29 21:22:51 | 只看该作者
上次看到有个284字表,《幼儿画报》这个杂志据说都是用这个字表的,能搞完这284个字,就可以先订这杂志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29 21:24:42 | 只看该作者
这杂志的好处是,一旦有超过这字表以外的生字就用其他颜色表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7-29 22:37:01 | 只看该作者
赞成老易这个帖子里的基本观点

确实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识字,是仅仅认识了那个字的发音,而不了解那个字的意义,说白了就是一个映射关系,或者叫做死记。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我一个朋友,他的孩子识字主要是家里的人抱着在大街上认招牌和各种标志,因此人的子和实际有一个关联,孩子三岁后就开始自己阅读,因此认的字都是了解其意义的。

所以老易说的对,不能简单的说早认字是好是坏,而是要看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以致用才是最关键的。

老易说早认字类似作弊,我倒是不太赞同,因为事实是……

早认字对于上学并没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这个作弊没用。

关于5岁以下是认字的敏感期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事实上是,5岁以下的孩子,越小越能接受那些枯燥的、无意义的东西,那个年龄的孩子不敏感,因为他还没形成完整的思维。

而大一些的孩子,认字主要通过关联,通过字词之间的联系,因而那种枯燥的干认字方法不再被认可。

真正孩子对于识字敏感的时期,还是在6-10岁而不是5岁以下,所以5岁以下是敏感期的说法完全不是事实。

从2岁开始,花了很大精力认识的字,6岁的孩子,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每天一部分的语文课,就可以全部掌握了,其效率远远高于早识字的,其原因是因为它使用了更合理的方法。

上学前是否有必要500字,大约也没必要。

举我自己孩子的例子,我孩子上学以前没有专门认过字,字肯定是认识一些的,认识多少我也不清楚。

上学以后开始认字,现在一年级上完了,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优秀,他们班上不乏早识字的,和我儿子比起来未见有任何优势。

我一直坚信早跑根本没必要,关键是在适当的事情,用最正确的跑的方法才最好。

俺家儿子晚跑了好几年,但他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他就可以超越那些早跑的孩子,因为他已经到了适合于识字的年龄,而且他学了马上就使用。只是儿子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喜欢用拼音来替代汉字,不管他写什么,只要可能,他都要把不会写的字去查字典或者问我们,而不会用拼音去替代。

我知道儿子目前会读会写的字,已经远远超过了课本上包含的字了,但他们钱还没有开始进行独立的阅读呢。

我也不知道很多字他是从那里认识的。


所以关于识字这个事情,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莫要人云亦云。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7-29 22: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我很赞同。
Lppbb + 5 + 5 俺孩子也是稀里糊涂就认了一堆字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23: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qqyou 的帖子

基本观点殊途同归。

关于认500字的问题,应该说是一种投石问路的手段。

如果孩子比较早熟,接受能力强,就可以通过这500字发现孩子的潜力,可以跑快一些。
如果孩子比较晚熟,就慢一点,等着孩子成熟一些之后再加大力度。

至于2楼觉得读课本不合适,我觉得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每个人可有自己的选择。

另外,我建议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要频繁的给孩子认字。
认字就是认字,给孩子读就是读,两者尽量别掺和在一起,破坏读书的乐趣。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fhyhwb1 + 2 + 2 赞同,我女儿也是不知道怎么认识的一些 ...
zty1122bb + 2 + 2 500都多,200满够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7-29 23:26:4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专心?专心本来就是违逆孩子天性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7-29 23:33:52 | 只看该作者
幼儿画报真是本不错的杂志,我家孩子是从婴儿画报开始一册不落地看到六岁多点呢。

象QQ的孩子一样,我们在孩子上小学时也不知道他究竟认识多少字,反正没有刻意地教过,但因为从他还不会走路开始,带他上街总会跟他讲路上的招牌、广告什么的,加上婴儿、幼儿画报上的故事反复读讲,他上小学后很快数学就不用听老师念题了。

孩子的教育,识字也好,手工也好,其实都是要靠家长耐心地日复一日地做些“简单机械劳动”来累积的,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整来认几千个字,真要管用,中国不人人都可以当王蒙或者王朔般的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29 23:3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7-29 23:23 发表
另外,我建议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要频繁的给孩子认字。
认字就是认字,给孩子读就是读,两者尽量别掺和在一起,破坏读书的乐趣。


小易这个说得非常正确,读故事就读故事,然后把一些字做成卡片,象打牌一样和孩子在其他时间来玩游戏,孩子就会认得又快又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30 00:35:51 | 只看该作者
从功利的角度来做一件事,把前面提到的一年级500字拎出来
不用拎一年纪的   幼儿园小小班  小班都有很简单中文儿歌阅读教材
一般那时候小朋友都是不认识字   在看图背儿歌(有插图,知道意思)   老师一般从中班才教点识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25 , Processed in 0.08605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