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的化学反应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6-11 14:00: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顶一下,觉得易版的理论性很强,有启发性,大部分好象很对,但是这个我也想要金条,“少投入大产出”我想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6-11 14:41:1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命运带来金条,是金条带来命运。

应该说大多数知识都有成为金条的潜力,就像做菜一样,任何原料都有可能成为一盘好菜,
关键是做菜人的手艺,思路。

简单以英语单词这种知识为例,今天背几个,明天背几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天记住几个,又忘了昨天的,阅读能力不行,口语能力也不行,
这种学习就是典型的没有在积累金条。

如果用正确的方法,让学习围绕着能力的培养,学习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能力,
那么,那些不起眼的点滴的知识积累就变成了一种财富的积累。

让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想法没错。
但天文的知识浩如烟海,地理的知识也一样,世界上的植物就有成千上万种,
就像孔乙己一样,知道回字有几种写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知识学习的深度,广度,要有所控制,把握好度。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
太深超出理解能力,太广超出记忆能力,都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由知识激发起阅读兴趣,从中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一种有益的积累,而如果教学方式以单向讲述(灌输)为主,
孩子的能力培养体现在哪里呢?



以上不是我说的,是易版在另一个贴子里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nnfield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6-11 14:50: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此贴。大家提问很多,还不见楼主解惑啊。
     happy_99 对孩子喜欢读科普书产生的问题,对我们很有用,是个及时不错的提醒,非常感谢。我儿子也是超级喜欢看科普书,没人表扬鼓励他,他像是和其他男生一样,天生的就喜欢看。打击过都没用。
     不过,我觉得happy_99 说看这类书“孩子仅在记忆力这项能力上得到了发展”,我觉得不尽其然。孩子在看的过程中好问,喜欢思考动脑应该也是一项重要的收获吧,其意义远胜于一点知识的积累。比如,看到蚊子吸血,他会思考蚊子吃的是毛细血管的血还是静脉动脉的血(这类问题提的很幼稚,但表明他在思考看过的百科内容,看过的内容,又在生活中激活了) 我们出门玩的很多,跟漂亮的小汽车的尽心的方式不同的是:我很少主动灌输知识点,而都是儿子在观察、体验中提问,我再解答,事实上,绝大部分我无法解答,于是和孩子约定,等回家了一起查资料。
    对于知识,我的作法是:不主动输入,等孩子产生兴趣点,让他自己探索,一起看书、查资料找到答案。我不想把饭菜嚼烂了喂给孩子,我让孩子想吃什么自己找着去吃。当然,我这么做也是有前提的:孩子的天然产生的兴趣点特别多、特别广。(比如化学元素,我们二岁多就涉及了,不是我硬灌的,是孩子的提问涉及了大量这方面的内容)
   老易提出的很多知识孩子懂得了没什么意义以后会遗忘,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们更要警觉,因为咱阅读的主力是科普书(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从不代他挑选阅读的书)不过,我觉得儿子很多看过的知识点忘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这些他全经历了自己产生疑问产生兴趣、主动想了解、参与找答案,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过程。过程最重要,是这样吗老易?

[ 本帖最后由 whyouth 于 2009-6-11 15: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漂亮的小汽车 + 2 + 2 孩子收获有多大,只有家长最了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6-11 14:55:49 | 只看该作者
老易给家长提了一个难题:获取哪方面的知识才是有用的。而我在上楼是对老易的理论提出一点:获取的过程、方式是不是也很重要呢?不同的方式应该有不同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6-11 15:25:58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晚了,妈妈却还在制作小乌龟的MP3,很辛苦的.
不过易版的提议实在很好,妈妈宝宝都喜欢小乌龟.”
漂亮的小汽车,不好意思提个请求,硬盘吃紧,我把电脑里下的小乌龟的给删了,在淘宝上买的碟看的,还能否请你做好后上传一下,或者放在纳米盘上,谢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hangxinwen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5:3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6-11 14:50 发表
我觉得儿子很多看过的知识点忘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这些他全经历了自己产生疑问产生兴趣、主动想了解、参与找答案,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过程。过程最重要,是这样吗老易?
...


如果是孩子主动去阅读,这已经是在积累金条的过程中了。
即学习兴趣,求知兴趣。这个过程中记住的东西是副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6-11 15:49:39 | 只看该作者
想了想,让他背元素周期表来听,他默了默,说:“知道了,是铅要重些,它排在铜的后面的。”
-----------------------------------------------------------------
好像元素周期表的排序和密度没有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2 + 2 与原子量有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6-11 15:5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bale 的帖子

我们以前偶尔看看小乌龟,最近根据易版的推荐,
决定颠覆以前的方法,当作教材来说。

把整篇的文章切成一句一句,或一小段一小段,让孩子跟读,语音会很棒的。
我只做了第一集的五分之一,因为孩子这几天先学这五分之一。


这方法真不错,孩子才读了五六天,第一集五分之一的内容已经能自己看着教材熟练地读下来了。


我制作的可能不是你要的那种吧,我只切了十五句。到PENS OR NO PENS。
还没太弄明白呢。


注:教材----指自己制作的WORD文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6-11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woodhead 的帖子

木头你说得对,元素周期表里的排位与密度不是对应关系,金属的密度还除原子量外,还取决于原子堆积方式等。看来有必要给孩子纠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6-12 09:06:2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还有那么多的人参与讨论。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16:14 , Processed in 0.09446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