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的化学反应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6-9 21:3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梧桐雨 的帖子

下一个准备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是"文明三"
然后是"模拟城市"

我给他讲故事的原则是,只要他愿意听,我就愿意讲.无所谓多少.

如果孩子拿个地球仪让妈妈讲,妈妈应该讲什么呢?不能总是讲地球是圆的,讲定位,讲气候,讲地势,讲南北极吧,时间长孩子也不爱听.

我想,与其他孩子交流的内容主要不应该是靠家长来教,
而且他们从来不缺少交流的题材,
家长只需要讲一些如何相处的原则就行.

而且看地图,学历史的孩子比比皆是,
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经年畅销陪我们渡过童年的读物.
孩子知道这些怎么会曲高和寡呢?

我有中学历史地理全套课本.
春秋战国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书中二页轻描淡写带过.
高中更是分了文理科.
所以,学校是不会教这些的.

幼儿的故事讲了不到一千也有八百本.,
现在在逐渐缩小幼儿故事比例,
加大少儿故事的比例.
童年的故事当然好,
影响性格,留驻回忆,

今天下雨,有些冷,孩子们没能到院子里玩,
于是在我家里大摆特摆.东面是多美的高速公路组合,西面是几个紧急动员基地,南面是多美火车城市.靠边是多普乐积木搭的公路与保龄球.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三个孩子玩得热火朝天,童年应该是这样吧.

我觉得他玩得实在是太多了,
每天别人去补课,他在院里玩,
陪完3岁陪5岁,陪完5岁陪7岁(上小学要写完作业8点半才下楼)
9点多还不上楼.
近来打算规定8点半必须上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9 22:5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漂亮的小汽车 的帖子

"我给他讲故事的原则是,只要他愿意听,我就愿意讲.无所谓多少."
故事的类型,选择是他要求的吗?恐怕是你的选择吧,似有贪多嚼不烂之嫌

“如果孩子拿个地球仪让妈妈讲,妈妈应该讲什么呢?不能总是讲地球是圆的,讲定位,讲气候,讲地势,讲南北极吧,时间长孩子也不爱听.”
地球仪上的国家,符合童趣的故事也不少啊,不是只有历史,植物,阳光,动物好像也不少

“我想,与其他孩子交流的内容主要不应该是靠家长来教,
而且他们从来不缺少交流的题材,
家长只需要讲一些如何相处的原则就行.”
这的看是多大的孩子,

“幼儿的故事讲了不到一千也有八百本.,”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用,讲了这么多,孩子也是伶牙俐齿了,很佩服你。

我们大问题搞错了,你说的童年和我说的童年年龄不符

“我有中学历史地理全套课本.
春秋战国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书中二页轻描淡写带过.
高中更是分了文理科.
所以,学校是不会教这些的.”
是的呀,学校也侧重了,它也明白不会培养面面俱到的全才,什么功课都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有的只需要有个了解就行了,

玩的东西太多了,小孩站在一起看蚂蚁都能看一下午,动手、动脑、动口才是现在5岁孩子需要的本领。

我也是觉得你教叮叮的太超前了,事实类的太多了,不过术业有专攻,有些事是不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9 23:53:13 | 只看该作者
上周日和两个小朋友们一起去河边玩了一天,
我们一起拦水筑坝,捉小鸟,困鱼.修了带地下暗流的沙堡.
我教他们做了两河流域的沙盘,
然后小朋友们一个修黄河,一个修海河,倒水,终于冲积出了华北平原.
这就是事实类的积累,在现实中有趣的应用.
我觉得挺好玩的,小朋友们也特别喜欢玩,没考虑超前的问题.

前面二战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事实类知识最好用点带面的方面来学.
而且我讲东西,从来都是问一答十举一反三.(当然要提前备课,或者说宝宝,妈妈也不太明白,晚上我们一起查一下)

赐也闻一以知二,
却希望吾儿也闻一以知十,

希望版主把你的金条让我看看,
多看几条.

想知道版主往自己孩子脑袋时装哪些事实类的知识

这么晚了,妈妈却还在制作小乌龟的MP3,很辛苦的.
不过易版的提议实在很好,妈妈宝宝都喜欢小乌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10 07: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漂亮的小汽车 的帖子

事实上,我认为易版版所说的金条是某种能力,以某些知识为载体,升华出来的能力,比如说你给孩子讲二战历史,孩子能在你讲的基础上理解并思考某些战争行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一种可贵的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当然我不确定对5岁的孩子提这要求是否太高了,因为我家的连理解这段历史的能力都没有 ,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但是我并不很清楚如何培养这些能力,还请大家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6-10 08:2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颜妈妈 于 2009-6-10 07:16 发表
事实上,我认为易版版所说的金条是某种能力,以某些知识为载体,升华出来的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
想升华,一定要靠大量的积累才行。
我也想只给孩子积累精华的东西。
但由于妈妈的水平有限,
实在不知道应该积累些什么才是效用最高的。
以前易版提过古典诗词,
这个一直在进行,
但其他的呢?

易版一直提倡用最小投入到最大产出,
怎样才能只给金条呢?
我还是关注金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6-10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小易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小易的文章都是以理论见长,具体的措施呢,还得多看看校长等人的贴子。现在看来,小汽车家的措施也很管用哈,所以,强烈建议:

小易、校长和小汽车们联合起来写点东西,那就理论实践都齐全了。

回头来说这个“金条”的问题。
俺家也没找到金条,但发现了小易说的这个问题,所以在孩子四年级时开始停止购买科学类的书籍。为什么?孩子以前看科普类的书看得很多,这臭小子记性还好,看了不忘,所以,走到哪里,提到什么东西,他啥都知道,进海洋馆去不看鱼,却喋喋不休地告诉你啥鱼游得最快,啥鱼飞得最高……但旁人听见孩子一开口,顿时觉得孩子聪明得不得了,居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于是乎,对孩子的表扬如钱塘江的潮水滚滚而来,孩子听多了,也就飘飘然起来,更是逮着科普书看个没完。
您也许会说:“这不好吗?很好嘛。”
不,事实上真的不好。这些知识都是属于对记忆力的考查,孩子仅在记忆力这项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其他能力却没有任何提高,反而又在性情培养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真的是得不偿失。综合考虑后,我们自“可怕的科学”这套书以后,再没买过科普类的书,仅仅是他自己在学校订了“我们爱科学”。

看了小易这个贴子,想了这几天,有点点想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哈。

我觉得小易提到的能力培养,肯定需要在有一定积累以后进行,进行的方式可以是借用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引导孩子学会运用自己积累的这些知识。举个例子:

前两天去买热水器,老板介绍水管时,说有两种,一种是以铜为内管的,一种是以铅为内管的,后者重。我们当时不能确定究竟哪种重,便叫来臭小子问,他也不知道,因为没有哪本书里讲过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让他背元素周期表来听,他默了默,说:“知道了,是铅要重些,它排在铜的后面的。”

孩子在背周期表时,仅是为了和同学们比赛谁背得快背得多,并没有想过这表表有什么用。但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明白了周期表的排序与原子量有关系,而且越往后的原子量越大。

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后,他就会慢慢体会到在生活中应该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这些“化学元素”用起来,让他们发生反应,就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但是,其实这“体会”也是通过很多事件的经历“积累”起来的。

但是,俺现在发现要逮住这样的机会来让孩子学会运用知识,对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真希望自己能象颀颀妈一样耐心,象校长一样有心,象小汽车一样尽心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hubaichun + 10 + 10 学习一下。
颜妈妈 + 1 + 1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6-10 09:34:19 | 只看该作者
不太觉得易版有孩子。易版的理论是借鉴,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有启发性,但是易版缺少实践修正完善他的理论。

引用易版的话“一个体系,经常得到复习,照顾。才不容易由于孤立无援而被大脑无情的剪除。”
所谓的金条该是指能经常得到复习照顾的技能或知识。

再引用一下:“而知识最佳的效能是化学反应后的结晶。就像酿酒,淘金一样。知识在完成提炼“能力”这一伟大使命后,可以光荣地被遗忘,被剪除。”
没有葡萄哪来酒?事实类知识是葡萄。

我其实有点不明白,什么知识不是事实类知识?0-6岁孩子的认识都是通过事实啊,易版确实可以指教一下。

再引:“许多抢跑的孩子,实际上做了大量低效的知识积累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龄,随着遗忘高峰的到来,这点儿优势便荡然无存。”
我不觉得优势的不存在是因为之前的积累和遗忘,而是由于没有重复和再积累,这也是版主说的体系需经常复习,照顾。那些孩子只是做了短跑准备而不是长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6-10 10:02:11 | 只看该作者
小汽车是个特例,她为孩子做了全面准备,很少有妈妈能做到。我倒是挺想建议她将自己的事实类教学出本书的,我想买啊。

我觉得她做的事实类教学就是沙金,符合能经常复习照顾的原则。在有这个的基础上,等孩子到二三年级时可能会对那些地理,历史有自发认识,自己找书,一部分他不感兴趣的被遗忘了,感兴趣的被加强,成为金条,这是的金条还不是九九金,只有在他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选择最后才纯金。

其实我认为不是每个孩子不同,孩子小时候基本你给什么他接受什么,是每个孩子的教养者不同。我做不到象小汽车那样费心,做不到“经常照顾复习的原则”,所以历史,地理是有问才答,会重复不扩展,琪也不感兴趣。买的《儿童地图绘本》《环球旅行》都兴致淡淡,只是刚买时看一下。

琪唯一感兴趣的是三十六计,电视里放动画片,然后自己找了书看,有一段时间一直在说,只是幼儿园是没有人和他交流这个的,时间长了,兴趣过了也淡了,现在常说的只有一句“暗渡陈仓”,他的理解是背着别人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6-10 10:29:31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用什么载体出现呢,可以是文理类,可以是行为类,能学以致用的知识才是沉积的金条,学而不用就会大量遗忘,抢跑的孩子知识面很广,根据遗忘规律是会很快消失,这就是不用的结果。

学过“毛遂自荐”能用的孩子有几个?学过“天降大任与斯人的”多,能用的有多少?能把学过的知识用到实际,在从实际中升华就是沉积,而不是大量的灌输,啥是素质教育?啥是应试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什么都要有个度。

“小汽车是个特例,她为孩子做了全面准备,很少有妈妈能做到”。
能来到这里的家长基本上都是重视孩子教育的,很少有不准备的,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6-10 11:46:43 | 只看该作者
你,你,梧桐雨,可别打击我啊!

我一直觉得做到象小汽车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备课,每天坚持,很多家长都做不到,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是理所当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梧桐雨 + 2 + 2 呵呵,是不是视角不同吧,我咋看的都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16:12 , Processed in 0.17452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