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小羽同学的语文胡乱读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1-3-9 14:01:20 | 只看该作者
小羽的古文观止读得怎么样了?话说我看小羽读古文,我们也弄了一本放在床边装样子,到现在只读了《岳阳楼记》《阿房宫赋》《爱莲说》和《陋室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1-3-9 15:55:2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用心的好妈妈,学习了

真是用心的好妈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1-3-10 16:10:02 | 只看该作者
丁丁好厉害啊!既然有这么好的基础,让丁丁试着写写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4:21:54 | 只看该作者
抄袭一点博客内容。

吟诵调大战Percy Jackson

最近我一直迷吟诵,每天放《我爱吟诵》光盘听,听到入迷处自己还跟着吟一吟,大概我的调子不太好听,小羽在旁边总是冷嘲热讽,我吟得有那么难听么,这不是在打击我的积极性么。冷嘲热讽不算什么,后来人家还有意见了,说是我的调子影响他听Percy Jackson了。确实,两个机子一起放音是很吵,这边厢《诗经,木瓜》悠扬婉转,那边厢Percy Jackson在上天入地,哇塞,一般人是没有两者兼听的定力的,在这种状况下我只能忍痛让步,把我心爱的吟诵关掉,没天理呀。

好几个群友都反映吟诵调像鬼叫,拖长声,不好听,想不通好好的诗词为啥要这么鬼叫着读;我老公的评价稍微好一点,说是像和尚念经嗡嗡嗡哼哼哼,他竟瞎说,和尚念经有平仄么,分四声么?不管这帮反对派如何挖苦、嘲讽,我自岿然不动,照样听,照样吟,用老公的话讲,我这是陷进去了,我这劲头要是用来练法论功也能成高级骨干。

我就不觉得吟诵难听,听过陈琴吟诵《木瓜》、《乌夜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后,我就开始到处找陈琴的吟诵和素读讲座视频。光听吟诵调本身你很难领会吟诵之美,只有在完整地听完一堂吟诵课,知道这些调式的来龙去脉,并且跟着学吟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吟诵诗词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我现在才明白,古人,不对,应该是五四以前的人吟诵诗词歌赋时摇头晃脑、拖长声调是有原因的,人家真的是乐在其中。

啰嗦半天其实我就是想说,诗词、韵文甚至散文都是可以吟诵的,把吟诵方式适当地引入到儿童的古典文学学习那是大有好处的,注意啊,我说的是适当,凡事过犹不及。吟诵有助于记忆,给你一首诗词,吟出来就比干读有感觉,你一边吟,一边找调子,定了调子又琢磨如何给加工一下,让整首诗词听着更流畅更动听,这么三吟两吟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沉迷进去,对一首诗你都进去了能记不住么。用陈琴的话讲,语文课就是文化课,文化课也可以讲好,试想,上课有音乐听,有节奏打,有平长仄短可吟,这节课能没意思么,孩子会不喜欢上么。

昨晚我牛刀小试和小羽童鞋共吟了《诗经,卫风,木瓜》,听了两个版本的吟诵调,一个是陈琴的,我比较喜欢;一个是徐教授的,小羽喜欢,说是调子更简单,只有平长仄短,平高仄低,没有尾音的花腔(花腔指的是陈琴的“永以为好也”的“也”字的长长的转折音)。不服老不行,我听音频无数遍,最后离了音频还是记不住调子;小羽只听了三两遍就能吟下来,调子也不错,当然他自己也不太谦虚,总觉得自己吟得好,不肯反复听音频。

对吟诵我是抱着玩一玩儿的心态,没敢奢望真能学会它,这东西太难了,要掌握好诗词格律才行。这几天我在看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每次看几页就停下,看太多了就懵,啥也记不住,需要看一点消化一点。前几天光看“诗韵”这一章就觉得头大如斗,平水韵太多,记不住,古今体诗的用韵也让我眼花缭乱,今早看“诗的平仄”分类也吃不消,种类太多记不住。以后还是分专项,先找一首诗,比如五绝,就光看五绝的用韵和平仄,然后再跟着音频来吟。诗词格律这东西能领会一点是一点。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3-12 08: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14:23:53 | 只看该作者

看小语名师博客有感及自己亲子共读的一些想法

最近断断续续地一直在看几位小语名师的博客和相关文章,脑子里大体形成了一点思路。

韩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容易复制。她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一是小学语文课本,韩老师只用两周时间就能给讲完;二才是重头戏,上的全是课外内容,也就是海量阅读真正体现的地方。我关注的是她的《论语》、《上下五千年》,以及一些古诗词。教学方法也挺有意思,几句话就可以概况,韩老师自己的总结是:听录音、朗读、简单理解,课堂口头练习(投影显示练习内容),看着挺简单,但其中大有学问,因为我不是语文老师,所以不用抠得太细。在这里我关注的是课堂口头练习这一块儿,准备练习其实就是备课过程,做练习就是学习词语积累、写作积累的过程。韩老师是个实在人,把一些课堂实录都写了,甚至包括一些练习,让仰慕她的人很容易弄清楚她的教学思路。

陈琴老师的博客我也常看,这是一位蕙质兰心而又有悲悯情怀的可敬的老师,她的教学内容我也大致能了解清楚,但她的教学风格是很难模仿的,比如她的吟诵法就会难道一大片,你不懂古诗词格律根本没法教;再有就是她深厚的古文学功底,讲诗词声情并茂,这个咱也学不来,幸好,她总强调学生以“读”为主,并没有让学生过深理解诗词的内涵。对语文课文她在二年级好像要用8周的时间讲完,比韩老师用时多。但我看了她二年级学生的教学进度,阅读量真大呀,课内课外需要下大工夫才能完成。

还有徐东梅和看云的东西我也看,可惜这两位的博客很难找。徐老师在做“亲近母语”这个事业,已经做到教育产业化了,对我来说,可借鉴的东西不多,当然,《亲近母语》这套书我买了,准备给小羽读下去。

那么我从这几位名师身上能借鉴什么呢?

首先,还是海量阅读,其实从小羽一上学我就做到这一点了,家里的书堆积如山,小羽的阅读量很惊人。但是经典阅读这一块儿我做得不好,《论语》、《古文观止》,还有一些诗词断断续续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好。最近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还是以《古文观止》为主,穿插一些诗词和国学启蒙读物,现在看的是《声律对韵》.

其次,亲子共读方法要调整一下。我和小羽课外读这些东西不像语文老师上大课,不需要弄太复杂的教学方法,但就像韩、陈老师强调的,小学生还是以读为主,朗读不可废。另外一个需要加强的就是练习了,我也准备采用韩老师的口头练习做法,弄些文章填空,口头做一做,另外看拼音写词也得用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花妈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1-3-11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前辈提到的韩兴娥老师,还有陈琴老师的博客确实非常好,应该仔细琢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婧珂妈 + 2 + 2 依依俩俩爸爸,你好,能否帮忙提供下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1-3-14 07:47:37 | 只看该作者
又看到了小羽妈妈的更新,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1-4-28 21:17: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受教!反观我家小朋友,没有精读的安排,海量的阅读感觉对阅读理解及写作的提高不大。另外,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请教,不知道是否安排有一定的新闻及时事的阅读或是评论?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孩子似乎生活在真空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1-7-18 22:11: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1-11-18 09:16:1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提到的这些书我也都卖了,论语背了2遍停工了。有时候早上他吃饭时我反复给他读,看他反应不大。这样不知道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46 , Processed in 0.08084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