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antianli 于 2010-1-15 12:53 发表 ![]()
小羽妈妈要更新哦,等着学习呢
呵呵,这就来了。最近两天小羽被课外班给累着了,上英语课的时候只打瞌睡,羽爸又开始念经:孩子没有童年了,孩子没有童年了。所以我就没好意思再让小羽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怕落下个残害儿童的罪名。尽管如此,小羽还是学了新课文。
石碏谏宠州吁。第一天小羽就是正音和朗读,没有看详细的注解,所以他也讲不出什么有趣的“语录”来。我倒是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看了在线版的《东周列国志》才发现,《古文观止》里选的这几段短文就是个引子,后面还有好多离奇曲折的情节呢,前两天我一直泡在网上看,自己也有点入迷。后来又看到一段赏析文章,写得真是有趣,在这里也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作者是不是很有幽默细胞。 天下父母无不知溺爱孩子有害!但他们只知道有害而已,至于害有多深,害有多大,他们没有真正的了解。更不知“宠禄”过度是大恶之源。有宠则必有恶,近三千年前,卫国大夫石碏对国君庄公一家发出过最危险的警示! 卫庄公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中最幸福的男人,身为国君,权势的满足自然不必过多夸耀,他的出名也许是因为他有一个历史上有名、美得倾国倾城的妻子。 庄公的妻子庄姜,是“齐东宫得臣之妹”,姜姓,因为嫁了庄公,所以叫庄姜。因为生得太美,《诗经》中卫人因其而作《硕人》为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千百年来,对中国古代美女的一切泛美之辞莫高于《硕人》中对庄姜的描述…..庄姜到底有多美? 春秋的时候,一个越国女子在溪边浣纱,“手如柔荑”,鱼儿见了这么美的女子,忘记了游水,结果沉到水下去了,这个女子好象叫西施;西汉元帝的时候,一个宫女以汉家公主的身份,远嫁到漠北的匈奴,在和亲的路上,天上大雁见到她凝脂般的肌肤,以为是和田的美玉,飞下来想要看个究竟…..这个女子应该是王嫱;三国时期,一个纤弱的女子被赋予了离间奸相董卓和猛将吕布的重任,风仪亭下,秋月当空,女子“螓首蛾眉”,愁云上锁,掩去了皎洁的月色,她自然就是貂蝉;唐朝开元年间,御花园中,一个宫中美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百花为其她丽色所羞,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这是让”三千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现代的女子,纵然可以在照片上留下千般美丽,万种风情,但是在我们“经千年历百炼”的文字中,保存下来的对倾国倾城之美的形容,在《硕人》中“极矣”! 庄姜没有能为庄公生下孩子,但这并不能丝毫影响这个王侯之家的完美,庄公的并不缺乏王国的血脉传人,其中比较出众的是后来即位的桓公和公子州吁。这时的庄公,无上的君权、不尽的财富、极致的美人,和美的宗室,芸芸的子嗣!登高一呼,其意气之盛,举天下之豪杰又有何人能与之相争!然而,庄公身后,即位的桓公,这个庄姜的养子,后来被庄公的另一儿子州吁杀害。而篡位不久的州吁,很快又为卫国有正义感的大臣们送上了西天!天堂到地狱的转变,源自庄公生前对儿子州吁的溺爱!文中讲述了公子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弗禁”。文中讲述了大夫石碏对庄公进行了归劝,这次进谏非常有名,足以为天下父母引以为戒!成为教育后代的至上信条! 石碏的谏言有三。环环相扣,入情入理。深入地分析了由“宠”导致灭亡的必然性。其一,“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说明骄奢淫逸来源于娇纵溺爱;其二、受宠爱就会变得骄横,骄横就不会安于自己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就会有怨恨之心,心生怨恨就不会安分守已;其三,从此以后,地位低贱的就会欺压地位尊贵的,年纪小的就会想办法凌年纪大的,关系疏远的就会找机会离间关系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小的欺凌大的,淫乱的就会破坏有道德的。如此这般,祸事就注定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