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栏】点评《卡尔维特的教育》(1)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9-29 08:13:13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楼主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看了多少遍?(光明日报版的)

但是从楼主写下的文字可以看出,没有吃透《教育》里的一些思想,或者有断章取义之嫌。老卡尔威特确实不太赞成孩子太小的时候与他人玩耍。但有两点:
1、不赞成孩子过早的社会化并不代表不赞成孩子玩耍。相反,老卡尔威特为了培养小卡尔的兴趣可谓是煞费苦心。卡尔每天的读书时间其实不超过1小时。而且我觉得孩子太早社会化(或在其世界观没有形成之前社会化很容易受到外界更多不良的影响。)


2、老卡尔并不是一直反对孩子交朋友,当孩子的世界观初步形成之后就可以教朋友了。那时虽然也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不会是根本性的,并且是可以改正的。

我想这就是老卡尔的思想所在。而楼主则全盘否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9-29 09:32:1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读过卡尔维特的教育,曾经也觉得很好,但现在不这样认为了。

搜索一下wiki,找到这样的叙述: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rl_Witte
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Karl Witte (born July 1, 1800 in Lochau; died March 6, 1883 in Halle) was a German jurist and Dante Alighieri scholar.

He was the son of a pastor Karl Heinrich Gottfried Witte who encouraged a fairly intense program of learning. When Karl Witte was nine, he spoke five languages.[1] On April 13, 1814, at the age of 12, he became a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Giessen in Germany.[2] As a result, Witte was list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as the "youngest doctorate", a record that still stands.

His father wrote a book about educating his child.[3] This book attracted criticism and soon fell into oblivion in Germany, but in China, the book became a bestseller at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Millions of Chinese hope that their children using Witten book to be a genius. The name "Karl Witte" is changed to "Carl Weter" when translated from Japanese.

In his own right be began his reputation as a Dante scholar in 18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9-29 09:43:03 | 只看该作者
翻译(虽然很蹩脚,只要能大致明白意思就成):

红字部分:该书在德国广受批评,很快被人遗忘。

蓝色部分:但在中国,此书于21世纪初成为畅销书。数百万中国人希望用威特一书,使他们的孩子成为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9-29 11:45:33 | 只看该作者
The name "Karl Witte" is changed to "Carl Weter" when translated from Japanese.

难怪我搜索Carl Weter,搜不到英文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9-29 14: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jiangying 的帖子

人家是德国人呢,咋会起个英文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0-2 19:27:4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在中国大受欢迎,是不是与我们的文化有关系呢?那位大虾指教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0-14 19:06:2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伪书,长见识了。不过确实也有可以参考的部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28 , Processed in 0.1708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