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chn6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徐远方父亲的悔恨:我不该令孩子过早思考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4-15 01:49:06 | 只看该作者
挫折教育看来现在很重要,这个孩子贱养是一个道理。从小要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看似很大的问题,日后看看可能什么都不算。人要往前看,不要老停留在别人亏欠我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4-15 10:45:2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孩子对父母就是全部,但对老师只是几十分之一,家长应该对孩子更关注,更了解,更亲密,但从开始写检讨到自杀,时间肯定不会短,家长的责任不可推卸!女儿都拿刀子去学校了,还不休学或者转学,干什么去了?

当然,那个老师更让人痛恨,但都于事无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4-15 11:06:3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要教会孩子,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重要,生活的挫折,遇到挫折时的心态和方法。正如上面有人说得,这辈子都无法预料到孩子会遇到怎么样的人,所以还要给孩子很多方法,计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4-15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教一个孩子和教很多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
做父亲和做老师的感受是不同的,父亲有足够的耐心来教会孩子明白,包括明白自己的错误,而老师没有,老师是一种职业,老师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温顺听话,最好有一种程序可以统一操控。

老师这种极端的方法只会毁了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4-15 17:35:4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还是有问题,尽管父亲的教育方法很先进,但他忽略了任何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心理的后盾防线,可是孩子在写了那么多检讨后,孩子却不把这些讲给家长,让孩子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悲剧,如果孩子跟家里说了,家长未能及时解决孩子的问题,也是家长的失职;

当然,那个万恶的老师也是一个导火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4-15 17:53:57 | 只看该作者
环境的悲哀。不过这个小孩也有点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4-15 21:41:23 | 只看该作者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4-15 23:00:1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不强,越是一帆风顺越是要注意心理建设,长长的一生离不了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4-16 11:11:1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和家长本人也有关系。
他也许给了孩子很大的自由成长的空间,但是忽略了培养孩子比较强韧的内心,或者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为什么他没有早早发现呢?
老师固然有很大的问题,不过孩子到初中了,我觉得家长应该开始引导孩子慢慢接受社会,学会在自己的想法和外部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4-16 18:4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4-14 16:23 发表
我很奇怪,每次这样的事情发生,都有人骂老师,骂学校,却几乎没有人指出这是家庭最大的失职.

任何国家和地方,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并不是中国教育独有的问题,为何仅仅中国的老师和学校因此按骂

去年有 ...



老师死多少人?学生因为老师因为学校又死了多少人?

如此说来,老师不该死?学生就改死,僵硬认为就是家庭最大的失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与在家里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知道的事情又能知道多少,有多少自杀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的缘故?

老师一句话足杀死人

挫折教育也好,生命教育也好     看起来都像是纸上谈兵的教育,远没有某些经历更能让人坚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水晶孔雀皇冠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41 , Processed in 0.082811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