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chn6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徐远方父亲的悔恨:我不该令孩子过早思考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14 19:13:31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做父母的,以为不对孩子以过多要求,所谓的“家庭教育应当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家庭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不要成为父母和孩子的负担和痛苦”,孩子在学校、面对外面的世界时也会没有压力,也会同样健康和快乐。

这个例子就是反证吧。

我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与鱼儿倒是有几分相似,但儿子的潜质和我的耐性却完全不能与鱼儿和鲸儿放在一列。但起码儿子学习成绩也算是名列前茅,因为成绩好,做别的什么都会充满自信。我想这与自己一直以为锲而不舍的调教不无关系。

也是正是因为这位父亲对孩子的无所要求,导致孩子在学校也有了散漫,且这么许多的检讨书,做父母的一点都不知吗,怎么早不做沟通呢。

这学校也够变态。

人已逝矣,多说无异。不过旁人看过,应当有所想法。

[ 本帖最后由 ealain 于 2009-4-14 19: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annfield + 2 + 2 最后2分了
xiaoyun69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4-14 19:27: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悲剧的起源是这位家长忽视了学校等外部环境对孩子影响,一味地按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对老师不恭顺服从所谓的有自己主见的孩子,必定会让孩子感觉与除了家以外的环境格格不入,这样的孩子心理会有很大问题。学校与家庭,一定要努力平衡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4-14 19:28:40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不等于要培养小愤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4-14 20:1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greenbee 的帖子

首要的责任在学校,改进却要从自己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4-14 20:23:05 | 只看该作者
从文章标题看,徐远方的父亲将问题归结为令孩子过早思考?如果孩子是思考的,会这样对待写检查吗?这是用百倍的对自我施暴,来反击一倍的别人对自己的施暴——这应该决不是思考后做出的事情。一种仅仅是有些不妥的行径,被一种更不妥得多的对待弄得不可收拾了。瑜珈说的盐城的那个案例我也早看了。那个孩子也应该说是有过度反应。

谈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和谈家长的责任,完全是两种意义上的。前者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水平,但是却是非人格意义上的东西。后者是人格意义上的,谈到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则更是自我提升意义上的。我想两种批判不应互相取代。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4-14 20: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4-14 20:24:01 | 只看该作者
会思考的小孩不一定都会自杀吧,应该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家长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4-14 20:35:4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孩子教育的失败,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们不单要给孩子快乐成长的机会,也要给他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孩子带着父母给的天真眼光到冰冷的社会现实面前去碰壁,那种惨痛,怕不要比苦水里泡大的孩子更加强烈?

生活已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

父母何不和孩子多作沟通,防患于未然,消除问题于萌芽状态?
说真的,如果需要,我绝不介意和老师拉拉扯扯眉来眼去,给孩子创造一个有足够尊重的小环境——并且,我做任何事,都一定会和孩子深度沟通,让他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是他的子女遇到类似的情况,他的解决方法如何。。。
这,也是我十分看重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形成他的人生哲学,让他走上社会的时候,不是一个懵然无知仅仅胸怀天真梦想的毛头小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4-14 21:36: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可恶,

我看这不是过早教会孩子思考, 而是只教孩子半桶思考,还教得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4-14 22:38:2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事情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甚至是家长, 有很多人都是对子女非常不了解.
自杀的诱因, 有些时候是看得见的. 于是人们都去评论那诱因去了, 而忽视了真正的原因.
比如说, 忧郁症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导致自杀的疾病. 在中国, 没有非常丰富关于忧郁症的统计数字, 在美国, 大概没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吧.
“。。。Anyone, regardless of age, gender, race,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can suffer from depression . It is estimated that 19 million American adults suffer from depression every year. Depression is not a weakness or a character flaw—it is a real medical illness.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may differ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symptoms may include a persistent sad mood, lack of pleasure in activities, change in sleep or eating habits, or a feeling of worthlessness.

The causes of depression are not always clear. It may be triggered by an event or for no apparent reason at all. Genetics may also play a role in not providing your brain with enough serotonin.

Dealing with depression can be challenging. But it is treatable with medicine and therapy. The good news is that with proper treatment, 4 out of 5 patients will improve. ”
所以, 我们不但要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 更要关心家人的精神健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i5 + 2 + 2 我也觉得事情不简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4-14 23:18:1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粪青不怕,但不能带着孩子一起愤
一个人爱好仇恨不怕,不要把仇恨传给下一代。
能反思已经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42 , Processed in 0.08910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