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教育以差生为中心,中国教育以优等生为中心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3-10 19:4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0 16:47 发表
美国的孩子长大后即使当工人也能过得比较好,教育分化很大,可是随着信息化的加剧,很多高中生毕业后,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影响到了资本家的利益,才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令出台的原因.
...


这个不是你写的么,你不用阶级这个词,又要改用职业这个词,更让你的立论难站住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9:4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0 18:49 发表
如果儿教论坛能选人大代表,我绝对不投你的票


你的立场已经很明显了,你代表的不是弱势群体,
所以也没指望从这里拿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snowman0322 + 1 + 1 我投你票,不过估计你的法令很难真正实行。
wangtutu + 2 + 2 我先投你的票,别变成天才论就投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3-10 19: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这个和阶级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3-10 19:4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0 19:41 发表


你的立场已经很明显了,你代表的不是弱势群体,
所以也没指望从这里拿票。

我啥时候进入强势群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3-10 19:51: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太理想主义了。中国的国情,啥时候有弱势群体的位置?教育怎可能一枝独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0:2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scotang 于 2009-3-10 19:51 发表
这个太理想主义了。中国的国情,啥时候有弱势群体的位置?教育怎可能一枝独秀?


连理想都没有,还谈得上行动吗?鸵鸟主义更不可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iscotang + 2 + 2 敢于追逐梦想的老易令人钦佩,我被现实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3-10 21:58:3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有一个还是要提醒一下,老易还是应该做一个说明,题目的优等生和差生,应该是借用我们的词汇。真正在美国的学校里,尤其是小学,基本没有中国优等生和差生的这种明显区别,孩子各有特点,老师会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基本不会分成优等生和差生。哪怕一些国内去美国的朋友喜欢把美国的学校分为三六九等,但如果在美国问道一般的家长,他们可能会感到茫然。

中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远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老易 + 5 + 5 的确是借用,美国没有差生这个概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3-11 08:48: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这么争论下去是不会有结论的。资源向重点对象倾斜是出于效能的考虑,中国作为落后国家,教育上尤其要考虑这一点。平均分配资源则出于公平的考虑,中国作为贫穷国家,教育上也尤其考虑这一点。选择难不难呢?

城乡社会的二元化发展也是如此。城市的优先发展,有助于中国社会国际竞争中的效能提高;城乡形成二元,则完全不公平。如何选择呢?

还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是对矛盾,不会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有,早就采用了。毛泽东和梁漱溟当年的大仁政和小仁政之争就是这对矛盾的反映。

最近有慈善家提出大学招收富家子弟济贫,就是相对复杂的解决办法。简单的办法,一刀切的办法,是有害的,有时是害处极大的。比如说农村孩子英语教育条件差,因此高考考英语听力不公平——但简单处理就会落入道德陷阱。如果一刀切的解决,就会因为照顾公平,而彻底牺牲效能。

然而公平还是要讲,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及格水平以上时。但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不流于仅仅为了政治正确,如何避免形成妨碍效率的结构性问题,就是需要跟随解决的了。但楼主提出的残疾人下公交车的例子我读了觉得很温馨,我觉得中国可以仿照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3-11 09:09:55 | 只看该作者
说起公平这个事情,那就非常有趣了。

记得有一句口号,叫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几千年中国的历史证明,在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基本都是匹夫,那些既得利益者基本都去投降了。而国家兴盛的时期,基本就没有匹夫什么事情了。

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基本上就是均贫富,或者叫做分田地,也就是重新洗牌。

现在也是如此,赈济灾区也是穷人榜穷人。和应该负责任的国家却出位了。

由于中国的传统,奢谈公平是不现实的,最大的现实,就是让孩子挤入士大夫阶层,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基础。

所谓贫穷论我向来不赞成,中国和百年前相比,无疑是历史上进步最快的时期,因为不管愿意不愿意,现代社会的文化、物质文明都涌入了中国,和清末相比,中国人已经富裕多了,但理念方面却还落后甚多。一个家庭里面都不能给孩子公平,何谈一个社会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3-11 09:19:0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美国小学1~2年级要求每班学生不超过20人,3~6年级不超过30人。而中国平均数可能达到60。因此中国老师重点照顾到1/2或1/3就相当与美国老师照顾到全班的劳动量。

就我接触的范围来看,中国学生中前1/2或1/3往往受到赞许、青睐和褒扬,后面的则受到批评、白眼和贬抑,但老师往往对落后的学生花的时间也并不少,有时甚至更多。是态度上形成楼主所说的“中心”还是所花时间上形成“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3:17 , Processed in 0.09370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