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小小鲸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保持课程学习的兴趣(还是应试。。。。啊)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2-27 07:05:11 | 只看该作者
我问孩子最喜欢学校的什么课程,孩子的排序是:做中学、外教英语、数学、语文、体育、音乐、美术。

我问孩子最不喜欢学校哪些课程,孩子的回答是:英语(中国教师)。

语文、数学、音乐、外教英语课我都观摩过,老师(音乐课除外)确实不错,很能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音乐和外教英语没有作业。语文和数学作业量也不算少,不过孩子不反感写作业,也能很快完成(多数情况下在学校就完成了),原因很可能与教师人格魅力有关。

同样是英语课,孩子对中教和外教课的兴趣完全不同,我想除了可能的教师本身原因外(中教课没有观摩,无法评论),教材也是因素之一。中教的教材是清华版的,如果仅仅按部就班去学这样的教材,孩子很难有兴趣。外教课没有教材,只是针对中教课学习的进度和内容和孩子一起玩、说。另外,也可能是教材那点点东西,孩子早就会了,自然兴趣不大。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2-27 08: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这个要请教,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他为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2-27 08:5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2-27 04:06 发表
还是鲸鱼帮主有人气, 短短一个下午, 回帖就累到80啦。

好不容易看完, 感觉国内的小学教育, 就孩子的心智体能, 和国外的高中生有一拼。

这种教育, 从小学一年级就这样搞, 上它12年, 对孩子来说,  ...


不仅仅是鲸鱼帮主有人气,更因为帮主提出了一个很热门、很现实、很无奈、很沉重的话题。

收到了hi5的加分短信。谢谢,我不是一个有勇气的妈妈,只是一位无奈的妈妈。

hi5的帖子我都仔细的看过,看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同于国内的教育,还有可以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孩子们,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无语。

其实国内有的地方的教育改革也搞的不错。多年前,在王宏甲的《新教育风暴》里就提到过一位王能智老师,他为了新教育呕心沥血,成绩斐然。

以下摘自《新教育风暴》: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是在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制造大量厌学的学生,大量在高难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

他(王能智老师)得到一个深刻印象: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孩子在琢磨,他就会不错。


王能智发现:探究性学习必然导致学生的目光和兴趣越出书本。于是他引入校外实践活动。

王能智在心中深深铭刻下了一句话:永远都要记住,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学生们非常需要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在那里萌发。——有一千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任何成长中的孩子,最大的损失并不是考试丢分,而是自信心丢失。




教师们在教学中都会遇到不少厌学的孩子,还有一些顽皮、不守纪律的孩子,这是普遍的问题,所以要强调纪律,规范行为。而我们从郑保国、顾刚的变化中看到,他们的进步,主要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学生内部释放出求知的热情、琢磨的能量和探究的潜质。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女儿刚会走路、说话,我当时暗自庆幸,我女儿赶上好时候了,王能智老师的追随者那么多,教育改革的春风一定会在女儿上学之前吹到我们这里的……我充满了希望。从那时开始,电视、报纸、网络,我一直在关注着国内外的教育动态。确切的说,是看看我的祖国在教育方面将发生着多么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看到女儿为了几套重复做反复做的卷子熬到晚上10点,我什么都不说了。这期间,不会有人注意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心路历程。我算什么呢?一个普通女儿的普通妈妈。可是,却体现了我们的教育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 本帖最后由 thyxxc 于 2009-2-27 09: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这个名字第一次听说。不过道理倒是没错 ...
wangtutu + 2 + 2
hi5 + 2 + 2 是滴是滴, 说的在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2-27 09:00:1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作业很少,基本实现了半中半美。家庭作业一年级半小时左右(教育部规定是一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现在三年级也往往达不到一小时。上学期开学抄写生字量有些大,我也和老师沟通过,要求会写的生字(以听写检验)减少抄写量,老师同意,但说有些家长说作业少了。有时我和女儿说少抄,她说还不会写呢,就抄一些。作文一周不到一篇。预习有,但没有那么细——那是老师打重复战,课下来一遍课上来一遍,以牺牲孩子玩等为代价提高自己学科的成绩。但话说回来,对那些掌握课程内容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做是有利的。

也就是我个人认为还是杨振宁说的对:中国式基础教育更适合天资中常左右的学生;美国式基础更适合天资较优异学生——前者因为中国式基础教育使天资中常乃至稍差的学生也学会了读写;后者因为天资优异学生不需所谓勤学苦练,节余时间可拓展知识、能力和思考。

所以我认为中美学生应该来个大换班,将中国天资优异生送到美国,将美国天资中常及以下学生送来中国。若能如是,中美两国必将更加兴旺,中美G2可以建成,人类由此可以实现大同。

换个角度想,美国式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天资中常及以下学生,中国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天资优异学生。这对两国都没啥:美国将半文盲养起来,中国在发明创作方面依赖美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有见地、中肯之论。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9:2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2-26 22:45 发表
当初给孩子选小学时, 没多的考虑, 就是挑的离家近的,觉得近些方便照顾.
就没有想到为了孩子的学位去换套房子 .
孩子接受能力还行,再加上普通小学的生源比重点小学还是很有些差距,
孩子当鸡头到也不难. 他 ...

兔兔不是我们论坛的小兔家吧。。。
我不太赞成跳级,那种直线学习的方式,包括老易推崇的直线,这些直走高考的直线,我都不赞成。
从对应试教育的鄙夷到现在的迎合和赞同,这个过程的改变,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老师,老师的作法和观点,让我认同。
记得一位坛友发了一个关于美国大作业的帖子,有人质疑:在中国的中等学生,到了美国以后,短短时间就成为美国教育的佼佼者。为什么?难道我们的应试教育就这样不堪吗?,,我也赞成这一点,而应试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扎实,,,所以我更看重每个阶段的直线,这样才是应试教育的精髓,,如果只是看到高考目标,那就真是投机了,除了成为应试的机器,什么也得不到。。。。学得扎实,如果老师的目标是这个,我一定会配合。。。。但是学得扎实,就真的要下功夫了,而这样的苦功之下,让孩子保留兴趣和自学的动力确是最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扎实的知识、刻苦的品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9:3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2-27 04:29 发表
鲸鱼帮主说的作文, 是学校要求的, 还是自己加码的。
一天一片作文是够重的, 不如换成写日记, 找一些有趣的题目, 孩子感兴趣, 有话说的题目, 会不会好一些?
感觉老师也在分担责任, 将家长一起拖下水, ...

每天一篇作文是学校的作业,当然也可以写日记,反正是写作就好。最近是看图说话。
但是标准却是我的,,,在于老师来说,只要不是只写了一句话就行,区别只是老师给的星星的数量。。。。。但我现在,是把这个作业,认真地对待,,,,效果也是很显著的,目标就是,开发他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看了这个帖子,也有些启发,会调整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2-27 09:3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2-26 22:45 发表
当初给孩子选小学时, 没多的考虑, 就是挑的离家近的,觉得近些方便照顾.
就没有想到为了孩子的学位去换套房子 .
孩子接受能力还行,再加上普通小学的生源比重点小学还是很有些差距,
孩子当鸡头到也不难. 他 ...




兔兔是很厉害啊!她的小学是在老虫女儿读的学校。
还3跳5,成绩又好。真是全面发展。而且样样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9:4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2-27 09:00 发表
我们这里作业很少,基本实现了半中半美。家庭作业一年级半小时左右(教育部规定是一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现在三年级也往往达不到一小时。上学期开学抄写生字量有些大,我也和老师沟通过,要求会写的生字(以听 ...

我觉得中国教育适合知识的学习,美国教育适合能力的培养,,,中国的孩子在高强度的学习下有了扎实的根底,只要给他大开眼界,放松束缚,很快就能腾飞。。。。除非孩子没有这个放下束缚的机会。。。。。。。所以现在来讲,我对应试教育还是充满信心的,这个应试不是应对高考,而是打下扎实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2-27 10:0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2-27 09:39 发表
每一年出生的孩子中, 天资优异的孩子还是少数吧、 据万婴跟踪调查, 也就3%。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牺牲了这部分人的话, 那还有什么可指责的, 完全可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了。

3%是少数,但产值的97%可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97%的人可能只创造了3%的产值。这就是中美差距的原因和状况。

假设中国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3%就是45万,假设美国每年新增人口是中国的25%,则中国的3%放到美国 就是12%。克林顿十几年前新就任时说中国应该解放自己的人力资源我想就是指这个。

从产值看亦然。中国的97%的人创造了3%的产值,但由于人口是美国的4倍,因此中国的3%放到美国就是12%。

但我并不认为美国会玩中国的玩法,正如我并不认为中国会玩美国的玩法一样。因为教育文化教育体制由综合原因造成,因此一个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必然只有一种玩法。

另外我的估计中,中国受牺牲的不仅包括相当出色的3%,也包括比较出色的30%。这里的统计结果是没有什么严格界线的,只是为支持某种看法,而提出某种看法的目的是为了给人启发。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2-27 10: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2-27 10:0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2-26 14:22 发表
昨天收到老师发给家长的短信:请家长不要迷信轻松学习,快乐学习。。。。。估计是有其他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负担给老师提意见了。。。。
   每天的作业量最起码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如果考虑孩子的健康 ...


同是一年级,我们每天作业时间在30分钟左右,和小鲸鱼比一比,觉得很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2-27 10:1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2-27 10:00 发表

但我并不认为美国会玩中国的玩法,正如我并不认为中国会玩美国的玩法一样。因为教育文化教育体制由综合原因造成,因此一个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必然只有一种玩法。


既然现状如此,是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获得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坛子里的很多家长追求的,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用家庭教育加以补充。qsqsqsqs先生女儿的英文和古文方面的学习应该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54 , Processed in 0.08079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