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69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4 13:3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虫记(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 一 口 价:28.00
  • 运  费:平邮: 6.00元 快递:12.00元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jhtml?x_id=0db1&item_id=7e105f27b0757b847f96b5093e051690
  • 《昆虫记》的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盛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书中着重描写了昆虫这种“渺小”的动物的“灵性”。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昆虫的世界。作品中的人性化的笔法不断吸引着一代一代的大读者和小读者。

    目录第一章 我的工作和作场
    第二章 蜣螂
    第三章 蝉
    第四章 螳螂
    第五章 萤
    第六章 泥水匠蜂(即金腰蜂)
    第七章 被管虫
    第八章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第九章 两种稀奇的昨蜢
    第十章 黄蜂
    第十一章 蛴螬的冒险
    第十二章 蟋蟀
    第十三章 西绪旨斯

9234588.jpg (101.16 KB, 下载次数: 0)

92345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3:42:05 | 只看该作者
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是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他们从小就对德国文化和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出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热爱,于1806年开始深入民间,走访童话故事讲述者,搜集世代流传的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和传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加工,于1814-1822年间陆续出版了三卷《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
这些优秀的童话作品既是德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在它们问世后的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已经被译为全世界绝大多数民族的文字,在各国广为流传。它们被介绍到中国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这些童话的产生,虽然在时间与空间上,与我国当代读者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由于它们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想像力、优美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精神上、审美情趣上与我国人民息息相通,因而它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文学读物之一。
《格林童话》有着比较明显的民间文学的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弱者的同情,对为非作歹者、为虎作伥者、为富不仁者的尖锐批评和辛辣讽刺,语言通俗易懂,幽默纯朴。
本书所选21篇童话故事,具有民间故事的许多优点,字里行间充满对劳动人民、被压迫者的同情,对封建等级制度、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本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语言通俗易懂、幽默纯朴。

目录汉赛尔和格雷特尔
莴苣
森林中的三个小儿人儿
风雪妈妈
十二兄弟
七只乌鸦
六只天鹅
两兄弟
出色的猎人
金鸟
强壮的杰克
六好汉走遍天下
海兔
三片蛇叶
忠诚的约翰
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千兽皮
真正的新娘
铁炉子
铁杰克
小驴驹
杰克我的刺猬
神奇的桌子,金驴子和袋子里的棍棒
背包、帽子和号角
三兄弟
年轻的巨人
熊皮人
魔鬼和他的祖母
金山国王
什么都不怕的王子
水晶球
约林德与约林格
池塘里的水妖
菲切尔的鸟
布采梅市的乐队
聪明的艾尔斯
懒惰的哈里
三个外科郎中
聪明的小裁缝
小农民
大拇指
美女与狮子
睡美人
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哥哥与小妹妹
古怪的姓
青蛙王子
萝卜
巨人的三根金发
小红帽
牧鹅姑娘
灰姑娘
青蛙新娘
能干的四兄弟
五个仆人
白雪公主
怪胡子国王
……格林童话(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66.jpg (141.01 KB, 下载次数: 0)

92345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3:45:16 | 只看该作者
小说描写了鲁滨逊不顾父亲的劝阻,决心要过海上生活。开头几次航海经商很顺利,但有一次为土耳其海盗所俘,幸而脱逃,到巴西经营蔗田和糖厂。四年后往非洲贩卖黑奴,不幸在大海中遇险,船上其余的人全部葬身鱼腹,只有鲁滨逊一人脱险。他飘流到一座荒岛,一个人在岛上造屋、种麦、喂羊、造船。后来又从岛上的土人手里救出了一个将要被杀的人,作为自己的奴隶。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搭一艘路经荒岛的英国船回国。但他念念不忘“领地”,还专程来“视察”他“领地的居民”,并给岛上带去一些必需品,使荒岛变得兴旺繁荣起来。
这部小说体现了资产阶级初兴时期自由发展的时代精神,肯定了劳动的伟大和价值。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资产阶级个人功利主义的本质。鲁滨逊的形象,可以说是“真正的资产者”的典型形象。《鲁滨逊飘流记》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它突破了当时文学规范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它以第一人称和日记、回忆等形式,真实地描写了人物的行为、环境和细节等,开创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

目录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鲁滨逊飘流记(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

9234553.jpg (116.33 KB, 下载次数: 0)

923455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3:48:18 | 只看该作者
初读《安徒生童话》,简直难以置信这是一篇针对孩子的“童话”,是的,它符合童话的一切特征,虚拟、夸张……但,它又蕴含着一般童话所没有的深意:对人生,爱情执著无悔的追求,坚持的毅力及牺牲精神,正是这一点,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纪念这种高尚的情操,也纪念他们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在他开始写童话的时候,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过这样的话:“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得给他们写一点,让他们想想。”这段话也说明了安徒生童话的特点:他的童话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不只是写给他们读,同时还要让在他们旁边的父母“想想”。也就是说,他写童话不仅是为了要教育孩子,而且为了要教育他们的父母一成年人。在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他说:“我现在爱艺术,是因为艺术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写童话也是一种艺术,它“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那就是教育人民。
安徒生的童话不是一般民间故事和传说的转述,以“有趣”和“惊险”的题材为主,偶尔夹杂一些劝善惩恶和类似因果报应一类的宗教教义。他的童话立足于现实生活,并且,在这现实的基础上充满了他对人类美好未来所作的思想和愿望。他热爱“人”,当然也热爱“人”的生活。
 因为他热爱“人”,他就热情地颂扬“人”应具有的优良品质: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决心,牺牲的精神……《野天鹅》中的艾丽莎、《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以及本文中的“海的女儿”,就是他在这方面所创造的典型,这都是他理想中的“人”的缩影。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因为他热爱“人”,所以他才憎恨人间的黑暗和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贪禁、愚蠢、虚荣、骄傲……对于这些现象,他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批评对于统治阶级的愚蠢和挥霍,他总是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抨击。《皇帝的新装》、《豌豆上的公主》就是这样的作品。他把他们的丑态和荒唐暴露在读者面前,而他所用的语言又极其及生动风趣。
童话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安徒生的童话紧密地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结合起来。在《拇指姑娘》里对于拇指姑娘小巧玲珑体态的形容,都会让小读者觉得生动而逼真。而,成年人也不会认为这只是专为儿童们写的作品,他们对这样的作品也高度欣赏,因为安徒生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源自生活但经过提炼的语言,它更集中的表现出人民的智慧、生活气息和幽默感。如在他最早所写的一篇童话《打火匣》里,他用这样的句子来概括一个王后的形象:“她不仅会坐四轮马车,而且还能做一些别的事情。”所谓“别的事情”就是耍点小心眼儿,好不至于一个完全愚蠢的人物。
他的童话创作可以做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童话,也就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是在1835年到1845年这十年间写成的,也就是他在30岁到40岁之间写成的。一般小读者所爱读的故事,如《小意达的花儿》、《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夜莺》和《丑小鸭》等,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想像丰富、故事生动、语言活泼、诗意浓厚,最能代表他的童话创作的艺术,也是他在童话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1845年以后他开始写一种“新的童话”。所谓“新”,其实倒似乎有些“旧”。他减少了故事中的浪漫主义成分,而用比较直截了当的手法描写现实的生活,如《火柴的小女孩》、《影子》和《母亲的故事》等,就是这灯的作品。到了1852年,他干脆把他新的创作名为“故事”。《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和《园丁和主人》等,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们更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述,但它们又与一般的小说不同,因为它们仍然保持有某些童话的特色和幻想。总的说来,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的调子是低沉的、忧郁的。
他的这种发展说明,他越深入地描写生活,他就载感到苦闷。重重的矛盾纷纷出现在他的笔下,他无法解决。他早期作品中表现的那种乐观情绪,那种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时他自己也感觉到不过是一种“幻想”。
安徒生热情地盼望人民能过幸福的生活,一个光明正义的社会能在人间出现。他在现实的生活中既然找不出满足这个愿望的线索,那就只有求助于“上帝”了。所以“上帝”就在他的作品中成了一个经常出现的人物,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当然,他的上帝不是教会中的上帝——这一点从他刻画的那些人世间宣传“爱”和“正义”的化身。人间矛盾、困难和不平,只要提到上帝那里他认为就要可以得到解决。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那个小女孩,当有钱人在欢度除夕时,她却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冻得要死。这时安徒生让她亲家的祖母到来,把她迎接到上帝那儿去,也度一个快乐的除夕。但事实证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到底还是在街头的墙脚冻死了。安徒生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安是安徒生的苦恼。这种苦恼给他后半期的童话作品带来一种忧郁和消极的气氛。这是他的时代给他造成的局限性。排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他的童话创造中吸取许多营养。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他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文风,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仍能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目录沙丘的故事 
笨汉汉斯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小伊达花儿
拇指姑娘
梦神
坚定的锡兵
蝴蝶
树精
玫瑰花精
皇帝的新装
天国花园
小鬼和小商人
冰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夜莺
母亲的故事
光荣的荆棘路
丑小鸭
野天鹅
豌豆公主安徒生童话(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80.jpg (97.64 KB, 下载次数: 0)

92345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3:51:45 | 只看该作者
本丛书中任何一部英文小说的单词量均在12000字左右,几乎包括了全部英语常用词汇。为了保持阅读的兴趣和连续性,建议读者尝试着去抓句子的中心意思。此外,读者应充分利用中文译文。
本书的译文对照原文段落在同一页上配附,帮助读者方便和灵活地阅读,碰见生词和诲涩的句子时,读者即可与译文对照。对于个别难懂的段落,也不需费神推敲,可直接阅读译文。由于有了对照译文,读者免去了动辄查字典之苦,也能初探英语翻译之端倪。这正是我们精心设计的初衷。

内容简介《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仍备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神秘岛》中的主要人物共有五个,作者对他们并没有很多的正面描写,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深入,这些人物的性格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智慧冷静、坚毅果敢的工程师寒勒斯,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记者皮莱,心直口快、勇敢善良的水手彭克罗夫,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少年哈伯,忠心耿耿、心灵手巧的黑人纳布,此外还有改邪归正、忘我恭谦的罪犯艾尔通。

目录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神秘岛(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68.jpg (97.55 KB, 下载次数: 0)

92345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3:54:19 | 只看该作者
本书是凡尔纳一部引入入胜的小说,笔调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小说叙述了英国人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八十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书中不仅详细描写了福格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和他们所遇到的千难万险,而且还在情节的展开中使人物的性格逐渐立体化。沉默寡言、机智、勇敢、充满人道精神的福格,活泼好动易冲动的仆人等等。作品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多次再版。1874年由作者本人改编成剧本后,同样受到广泛欢迎。环游地球八十天 (英汉对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37:28 | 只看该作者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写的是少年维特崇尚自然、反对封建习俗,但却处处碰壁,屡遭打击。他住在一座僻静的小镇上,一为处理母亲的遗产,二为摆脱一场爱情波折所带来的苦恼。他逐步做爱上了朋友未婚妻,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烦恼。在他感到爱情无望时,便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教士。他就这样冷清地为爱情告别了人世。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目录上部
下部
附笔
编者致读者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72_b.jpg (22.4 KB, 下载次数: 0)

9234572_b.jpg

9234572.jpg (123.45 KB, 下载次数: 0)

92345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50:11 | 只看该作者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对法国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女主人公马格丽特原是以一个出身贫苦,美丽聪颖的农村姑娘,不幸在巴黎论为娼妓。由于她特别喜欢茶花,人们都称她茶花女,他早已厌恶了卖笑的可恶境遇,渴望过真正的爱情生活,在她生病期间,她认识了一个真挚爱她的中产阶级青年阿尔芒,并决心和她结成终生伴侣,但阿尔芒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硬逼马格丽特离开阿尔芒,马格丽特为了不玷辱阿尔芒家的门槛,只好再去忍辱卖笑,结果在爱情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悲惨地死去。这部作品充满了抒情和悲剧的气氛,有感人之深的艺术力量。
小仲马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作出深刻的揭露,《茶花女》也并不是以批判深刻见长,但是这部作品是从生活中来,又经过了作者的提炼,它比生活来得更高,或者说是被作者诗化了。在小仲马的笔下,男女主角都有着真挚的爱情。一个敢于牺牲自己而又处处为情人着想,另一个则一见钟情,强烈的嫉妒心也是他的爱情的深切体现,他的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相比较而言,马格丽特是更为丰满的一个形象,作者深入其人物的内心,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无私的优秀优质品质。茶花女(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9-1-24 14:54 编辑 ]

9234519.jpg (130.05 KB, 下载次数: 0)

92345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53:59 | 只看该作者
《简爱》是一部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的新颖小说。女主人公简爱的备受虐待的孤儿命运,她在寄宿学校里的8年地狱般的生活,她在做家庭教师时为维护妇女独立人格和争取男女平等所采取的种种坚毅 行动,以及最后自我牺牲地遭灾身残的罗契斯特结合等等,都在不同程序上跟作者的身世有关。但是小说的主要成就仍是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典型概括,女主人也是从这个典型现实中实现出来的具有叛逆特征的典型人物。
小说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是真切感人的心理描写和鲜明多样的对比手法。简爱的种种挣扎、反抗、痛苦、打击、都是通过她本人的内心感受抒发出来的,读来深刻而感人。又如小说把驯服安命的海伦•彭斯,安排倔强反抗的简爱的同室女友,在布鲁克哈斯神父向学生大谈应节衣缩食之际,让他的夫人和女儿服饰华贵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也收到了对比强烈的艺术功效。

目录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简·爱(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84.jpg (140.19 KB, 下载次数: 0)

92345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6:46:46 | 只看该作者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结构紧凑,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到处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在颂扬科学和民主的同时,小说表达了对苏格兰人民及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的同情和对英国人的反感,谴丽了资本主义世界“黄金热”、贫苦、失业和人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但是小说也有不足之处,如有对黑人的歧视,对新西兰土人吃人肉现象的渲梁等。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所描写的是格列耶凡爵士为了寻找在南纬37°的某个地方遇难的格兰特船长而作的一次环球旅行。在这位豪富的爵土的游船邓肯号在阿兰岛附近的海面上试航期间,水手们捕获了1条鲨鱼。这条鲨鱼的鱼腹竞藏着1只香槟酒酒瓶。从这只容器中取出1份毁损十分严重的文件;这份文件用英、法、德3种文字写成,正文只剩下一些残字断句,难以辨读。格列拥凡爵士、他的夫人海伦、他的船长约翰•孟格尔和他的表兄麦克那布斯等人,借助英、德文件中的几个字,终于勉强恢复用法文书写的文件。故事由此展开……

目录上部 秘密文件
第一章 鲨鱼
第二章 三个文件
第三章 玛考府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的提议
第五章 邓肯号出发
第六章 6号房的乘客
第七章 雅克·巴加内尔
第八章 途中的新成员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第十章 南纬37°线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
第十二章 在12000尺的高空
第十三章 下山
第十四章 救命的一枪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第十七章 潘帕斯草源
第十八章 寻找水源
第十九章 红狼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二十一章 独立堡
第二十二章 洪水
第二十三章 栖息在树上(之一)
第二十四章 栖息在树上(之二)
第二十五章 水火无情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中部 在路上
第一章 返回邓肯号
第二章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四章 打赌
第五章 百奴依角
第六章 艾尔通
第七章 出发
第八章 维多利亚省
第九章 维麦拉河
第十章 从墨尔本至散达斯特的铁路
第十一章 地理课的一等奖
第十二章 亚历山大的金矿
第十三章 《澳大利亚新西兰月报》
第十四章 少校的猴子
第十五章 百万庄的围猎
第十六章 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第十七章 富有戏剧性的事件
第十八章 阿兰岛
第十九章 四天的灾难
第二十章 艾登城
下部 食人族部落
第一章 麦加利号
第二章 到达新西兰
第三章 暗礁
第四章 业余水手
第五章 吃人的习俗
第六章 不善之地
第七章 新西兰岛
第八章 向北步行30英里
第九章 民族之河
第十章 山寨
第十一章 酋长的葬礼
第十二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三章 禁山
第十四章 巴加内尔的妙计
第十五章 腹背受敌
第十六章 邓肯号为什么在那里
第十七章 艾尔通•彭•觉斯?
第十八章 谈判
第十九章 夜里的呼唤
第二十章 玛丽亚•泰勒萨岛
第二十一章 有关巴加内尔粗心的最后一个证据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中英文对照全译本丛书)

9234582.jpg (139.17 KB, 下载次数: 0)

923458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33 , Processed in 0.12812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