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敢于开口”谈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6 18:4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1-6 16:57 发表
老易哦,你还真是高人,有一大仙,冷不丁见到孩子,就这么说过一遭,和你说的一模一样,两条路,好与坏,都是极端。

“一旦脱离学校这个体系他可能就找不到支点,会走歪路了”这句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怎么都不 ...


我好喜欢这个孩子,现在他的聪明是不容置疑的了,只需要家长的引导了

越是这样的孩子,越不喜欢走最常规的道理,做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因为他的确够聪明,所以叛逆

我建议让他把精力的一半放在学习上,另一半放在他有兴趣的东西上,很多时候,殊途同归,不是天天研究学校那些东西才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了,他的学习就差不了

而他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他很容易达到目标的学校学习上,反而不会脱离学校这个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6 19:16:33 | 只看该作者
你还可以这样做。把许多道理做成一个个表格。
让孩子每天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往这些表格上填写内容。
这样,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对孩子来说都成了观察和思考的对象。

大家能否来列一下, 有什么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20:11:24 | 只看该作者
“就是那些打打杀杀,漫无边际的空想,什么下水道80天奇遇记”

这孩子跟我小时候很像,我那时也写过什么武侠小说。。。
这都是正常现象。也许过了这个年龄段会想些复杂的问题。

这孩子看来想象力很丰富,看看能不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入到社会科学上来。
比如历史,地理,时事等。用有趣的知识包围他。

多试试,看看这孩子最终会喜欢上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细数阳光 + 2 + 2 撒大网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6 22:45:33 | 只看该作者
咱家孩子, 听得不少, 读得不少, 脑袋里装的东西不少.
可就是个说字,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说对于他.困难之极 .

就算开口说, 他还经常地说得词不达意.
就拿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举例:
昨天午餐时至少和我说了四次, 为什么烤鸡腿那样小,看起来没有切下来时大.  
我和他解释多次, 烤了后走了油,缩了水,鸡腿就小了.
可他还是要反复地问鸡腿为什么这么小?
不明白的人听了, 会以为他怀疑我的解释.所以才反复发问.
而我知道, 他真正想说的是, 没有吃够,想多吃一个.
孩子就是这样, 没有办法明确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让人听懂.

孩子说话这样的吞吐, 真是为他操心.

来这里向老易讨教, 有什么好招吗?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 10 鸡腿这个问题绝对不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
HMB + 2 + 2 我家小雨也这样。唉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00:4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颀颀妈妈 的帖子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还没怎么弄明白。孩子想吃鸡腿为什么不直说?也许未必是表达能力问题,可能是不好意思说?比较怕你?
你不妨多举几个例子,比如同学反映他如何,老师反映如何。也许他是因为怕你才这样的。

我仔细看了你盖的语文楼,提几点意见。

首先,你好像是以自己为中心设置教学科目。其实你不妨换个角度,以孩子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主选择听的东西,
看的东西。语文不像英语,英语可以不大照顾兴趣,但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还是需要考虑兴趣因素的。

有的孩子爱读小说甚至要偷偷打着手电筒读。兴趣来了,他是会自动自发的去学,而不用你去逼迫。

从心理学的依据来讲,人们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往往是他的认知能力能够驾驭的东西,如果超出他的认知能力,他就不会感
兴趣了。所以,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去读,就相当于因材施教。而你为他设置的课程,有时候是无法真正判断出他是不是
能够真正理解。比如,你说新华社那篇文章自己都看不明白怎么能让孩子读。实际上即便你看得很明白也未必代表孩子能够明白。

其次,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是说家长无可作为。你可以帮助孩子创设环境。比如给他提供不同类型的读物观察他喜欢什么。
此外,就像我在主贴中写的。你可以尝试让自己的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化一些,一些道理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得出,
未必一定要依赖书面文字材料。

第三,教学要系统化。每天或者每周设置一个主题。围绕着主题进行教学。你现在的课程设置比较机械,这不利于帮助孩子形成
完整的认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一个优势是综合,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各个学科分割得那么厉害,而你的教学不仅没有体现出
各个不同学科的综合,且连语文科目本身也做了切割。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综合的问题举一个例子:

比如听西游记的时候,不妨加入地理教学。让孩子对着地图看西游记的路线。出发点长安在哪里,终点印度在哪里,火焰山在现在的哪里。
孩子再大点其实可以讲讲佛教了。讲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所以唐僧才要到印度取真经。将佛教的义理,对中国的影响等等。

甚至可以跟文学联系起来,因为很多唐诗就要禅宗的理念,像王维的诗。

因此,听西游记的本身,就把地理,历史,文学,宗教等等知识都串到一起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系统。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这种教法在西方已经是主流,但在我国还需要时间。家庭教育不妨这么试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颀颀妈妈 + 3 + 3 太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7 07: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老易 的帖子

他是想象力丰富,老师总说他思维会跑了去,不喜欢跟着老师思维走,这可能是和看课外书有关系,容易外延。即使现在,老师上边讲,他也下边说。

  要说这个兴趣吧,一开始好像还有,但过阵子就不喜欢了,学过围棋,喜欢那老师,所以一开始学的很好,换老师了,就死活不学了。

  像历史、地理、时事这些东西,是一一直想让他喜欢的,大概这些东西枯燥,我引导又没跟上,不太喜欢,这孩子是这样的,只要一开始能接触了,就能慢慢看进去,但这一开始怎么渗透给他,我找不到路子哦。老易,给点药引子吧,历史的东西,孩子还能看、地理,时事很少接触

有时,实在没法子,我就把他爱看的一些童话书,给藏了,他时不时就拿这些历史书看几眼。
最近看明朝那些事儿呢,上下五千年这些不爱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7 08:51:51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还没怎么弄明白。孩子想吃鸡腿为什么不直说?也许未必是表达能力问题,可能是不好意思说?比较怕你?
你不妨多举几个例子,比如同学反映他如何,老师反映如何。也许他是因为怕你才这样的。


孩子是不好意思说, 或是怕我不敢说, 这个我真是没有想过 . 中午他回家后, 得认真地和他谈一下.
家里管教孩子的事情都是我在做, 所以总是我在批评他.
孩子的父亲从来不批评他,所以他和颀爸更亲近些. 我们家是严母慈父,完全倒了个.
我只是觉得孩子讲话拐弯抹角不好. 总不能让和他相处的人天天去猜他到底真正想说什么吧. 累都要把人累死.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不是这样说话的人, 不知孩子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我是特别担心他成人后, 依然如此.
如果孩子成了一个大男人,表达自己的意愿还会扭捏, 后果真是不敢想.  
所以想早点给他纠正过来.

孩子和同学们反映他如何, 这个不清楚. 看每学期同学们给他的评价, 都是说他很棒,什么问题都会, 或者是学习榜样之类.
但老师的评价比较客观. 几任老师都说孩子很很聪明, 学习很棒,知识全面, 但溶入集体不够. 希望孩子能胆子大些, 多和同学老师交流. 能更多地帮助其它的同学.
我想, 就是孩子在学校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愿意多说, 归根结底, 还是因为他不会说, 也不喜欢表现自己, 让老师们有了这样的印象.

[ 本帖最后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1-7 08: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 10 不愿表达自己最直接的原因应该在于他以 ...
HMB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7 09:02:4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你好像是以自己为中心设置教学科目。其实你不妨换个角度,以孩子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主选择听的东西,
看的东西。语文不像英语,英语可以不大照顾兴趣,但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还是需要考虑兴趣因素的。

有的孩子爱读小说甚至要偷偷打着手电筒读。兴趣来了,他是会自动自发的去学,而不用你去逼迫。

从心理学的依据来讲,人们对一样东西感兴趣,往往是他的认知能力能够驾驭的东西,如果超出他的认知能力,他就不会感
兴趣了。所以,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去读,就相当于因材施教。而你为他设置的课程,有时候是无法真正判断出他是不是
能够真正理解。比如,你说新华社那篇文章自己都看不明白怎么能让孩子读。实际上即便你看得很明白也未必代表孩子能够明白。

其次,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是说家长无可作为。你可以帮助孩子创设环境。比如给他提供不同类型的读物观察他喜欢什么。
此外,就像我在主贴中写的。你可以尝试让自己的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化一些,一些道理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得出,
未必一定要依赖书面文字材料。


语文学习依据孩子兴趣来, 我很赞同.
在语文阅读方面, 从前一直都比较放手.
书收得多, 孩子喜欢看什么就让他看什么, 喜欢听什么就听什么, 没有插手.
自从孩子五岁多能独立阅读后, 我所做的只是帮他选书和下载有声书.
孩子喜欢读什么书, 对什么更感兴趣, 这些我是非常地清楚的.
但发现, 孩子书是读了不少, 但效率不高, 收获很少. 才开始着急.
起语文楼, 也是开始改变从前的粗放, 希望能引导孩子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教学生活化, 这方面的确做得不足, 我还要好好想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语文,英语学习真的头疼啊。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7 09:18: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教学要系统化。每天或者每周设置一个主题。围绕着主题进行教学。你现在的课程设置比较机械,这不利于帮助孩子形成
完整的认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一个优势是综合,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各个学科分割得那么厉害,而你的教学不仅没有体现出
各个不同学科的综合,且连语文科目本身也做了切割。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点了咱的死穴. 在这方面我是最做不到的.  
读的书有限, 水平有限. 现在教孩子学习一些东西已经感觉力不从心. 需要准备很久. 在网上寻很久时间的资料.

把地理,历史,文学,宗教等等知识都串到一起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系统。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这个道理也少许的知道点. 看过一些网友晒出来的东西. 只觉得大家太有才了.
可是咱肚子里没有装过那些东西. 不会弄. 理工科出身. 人文知识苍白得可怜. 连中国的几个邻国都说不全 .
现在为了孩子来学, 也不知是不是老了, 看不进去. 拿着这类书看, 会打瞌睡 .
接触过的辅助教学材料里, 微软学生软件, 将各种知识串接上做得是非常好的. 可惜没有中文版本. 而我和孩子的英语有限. 现在还不能利用上.

孩子是站在父母肩上的, 父母不高, 不能指望孩子能有多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7 09:27:54 | 只看该作者
小狗熊的博客文章真的很精彩!!不吃文字的饭都有点浪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19 , Processed in 0.089009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