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5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31 14: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初中的时候迷上了诗歌,背了不少唐诗宋词,也自己写,
有时候把自己写的词跟一些名家写的词放在一起,
让同学来比较,说哪首词写得好。不过,我是不会告诉他
有一首词是我写的,就说两个都是名家写的,让他比较。
结果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我的词写得好。

另外一个游戏就是告诉他们有一首是我写的,让他们猜是哪一首。
他们往往猜错。

实际上我的词写得非常拙劣,但是,考虑到初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呵呵,着实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时候背的诗词不少都还记得。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东西经常不知不觉就溜达出来。

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原因触发了他,他就是突然就出来,

最喜欢的一段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说实话,这后半段,这个意思我是懵懵懂懂的,也就是说,意思是什么
并不重要,我就觉得这个音律节奏很舒服,是一种感觉的东西。

窦文涛让作家张承志形容一下草原的美。张承志说用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
他说那种感觉就好象那种美景已经成了你脑细胞的一部分。

多少年以后,他在草原上走,靠着对山峦起伏的记忆,愣是没有迷路。

细胞的一部分,是的,有些东西,你是终身难忘的,他已经成了你脑细胞的一部分,
而更多的东西,则是像沙滩上的城堡,逐渐了无痕迹了。

推理,逻辑,基本属于逻辑脑的部分,人还有一个直觉脑,潜意识脑,
或者就是左脑和右脑的分别。

语言既跟左脑有关,又跟右脑有关。当你随便聊天的时候,也就是不假思索表达
什么的时候,你用的是右脑,而你要想一想,想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某某的时候,
你用的是左脑。

这个话题就非常深了,也是非常微妙的一个地方。

我们承认,人有左右脑的不同,但是,许多教育骗子往往利用右脑的神秘性
大做文章,偷换概念,把本应该左脑完成的任务交由右脑来做。

比如,一个孩子数学不好,骗子会说,用右脑的方法搞一下就可以了。右脑
的潜力是左脑的几万倍诸如此类。比如孩子的阅读速度不行,好,用右脑方法
可以一目十行。孩子的记忆力不佳,好,右脑方法,提高百倍。

右脑成了一个筐,什么教育方面的疑难杂症都可以往里装。

骗子何其多。

三聚氰胺,其实不止牛奶里,教育界何其多。

不过不能因为骗子胡搞就否认了右脑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让左脑干左脑的活,
右脑干右脑的活。不夸大,实事求是。

小时候背东西的确是很有用的,记得吗?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的歌,旋律,歌词,这一辈子不会忘了。
如果你把诗词当作歌一样看待,也是很难忘的,其实,诗词
就是古代的歌,是要吟诵的。

无疑,背诵对于儿童来说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不过,问题又来了,三聚氰胺又来了。
有人在背诵上大做文章,什么都让孩子背,不管好东西还是垃圾。

此外,还要明确知道一点,“背”并不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资源。真正背下一个东西,那是需要消耗许多
内力的。这种背,不是那种沙滩上的城堡,而是要长进脑细胞里,形成长期记忆。

而形成长期记忆的重要一环,就是能够时常复习,时常从脑袋里溜达出来跟你约会一次。

如果记的东西无比庞杂,挤占了大量内存,能够有机会溜达出来的只会有少部分。
这道理很明显,比如皇帝有3000佳丽,能够得到他宠幸的有几个?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得到宠幸。

小孩背东西虽然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精挑细选,背真正的毫无争议的经典。
而且,要时常督促其复习,直到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什么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是因为这种东西已经进入了脑细胞,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了,
甚至说,已经变成物质了。

外语的学习是一个道理。

关于背什么,我这里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老易已经厌倦了是非的争执。有人觉得背某某有价值就去背某某,
有人觉得没价值就不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我这里只想提醒你的是,如果“背”是孩子的一种
资源的话,不要过度开采,涸泽而渔,要精挑细选,科学开发。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suyangchen + 2 + 2 学习一下。
瑜珈 + 5 + 5 谢谢你了
xylonhong + 1 + 1 老易的粉丝又多了一个。
wangtutu + 2 + 2 学习一下。
棠棠妈 + 2 + 2 精品文章!
9143in + 2 + 2 果然好贴,结论可以再完美一点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我申请加入粉丝团:)
qqyou + 2 + 2 精品文章!
果行育德 + 2 + 2 好帖!越来越觉得你可爱啦,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31 14:18:02 | 只看该作者
近来我成了你忠实读者了,好帖不断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31 14:20: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创作灵感层出不穷,源源不断。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31 14:33:4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你说的也很对,有时候那些外文的歌,歌词是什么意思也搞不清楚,但唱起来优美就做够了。

所以古诗词也是这样,其实以前的诗也是拿来吟的,词也是拿来唱的。

所以我本人也不太反对背这个

甚至三字经,尽管内容不怎么样,但读起来朗朗上口,既然孩子也听不懂,背背都没啥问题。

论语就免了,那个念起来实在是……,有人让孩子背那个,是心里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治天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5:01:40 | 只看该作者
阿Q,你说的我理解。

但是,背什么是大家的自由,你认为有害的,有人认为无害。
有的家长本身国学基础很好,将来也许会引导孩子走国学的道路,
所以这样的孩子多背无妨。

背多少算多,多少算少,没一个标准。

一个原则是,孩子背的某样东西能够脱口而出,不必贪多,
贪多往往会熊掰玉米,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31 15:46: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呀,初中时背的一些东西至今还能脱口而出,其实背你喜欢的东西也是一种享受呢!
最近老师居然要孩子背自己写的作文,说考试要考的!这彻底把我给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31 15:5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31 15:01 发表
阿Q,你说的我理解。

但是,背什么是大家的自由,你认为有害的,有人认为无害。
有的家长本身国学基础很好,将来也许会引导孩子走国学的道路,
所以这样的孩子多背无妨。

背多少算多,多少算少,没一个 ...


其实有害和无害也是相对的

也许说最终的目的和他最初的意愿会相悖,可能会比有害无害更加准确

很多条路,很多个方向,有的方向使自己开心,有的方向充满荆棘,很难说哪一个方向就是对的,就是错的

但是,人们可能会走一条路、向一个方向,却会里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远,也有可能会迷失了方向

到底是到南还是到北都不能说错,但是确实很多人的行为是错了,这是为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31 16:18:59 | 只看该作者

好观点

有启发,好想一个原则是,孩子背的某样东西能够脱口而出,不必贪多,
贪多往往会熊掰玉米,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31 19:28:04 | 只看该作者
背什么?说说也不妨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31 20:51:05 | 只看该作者
似乎在读经理论里说,记忆还有两种,左脑和右脑。左脑是快速记忆,也容易遗忘;而右脑记忆是长期的。

结合自己的经验,似乎颇有道理。自小到大,需要背的或不需要背的文章、诗词,大体上都很快都能背下来。可是过完一个假期,就全忘了。属于短期记忆好,长期记忆差的那种,可能俺就是左脑记忆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21 , Processed in 0.08728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