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超前,超前,又见超前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8-12-19 01:16:56 | 只看该作者
69楼,学校数学是脑残训练,你还那么看重,有时偶教奥赛与学校数学其实心里是很痛苦。但无何奈何。

声明一下,大米绝无攻击哪个孩子之意,偶是真的对学校数学有意见。累了,呼呼去!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3: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1:23: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8-12-19 01:09 发表


这个与是不是坏人有关系?你有杀人的心理体验?哈哈!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我什么和动物打交道呢?你个脑残,去问问论坛里的朋友,真是无知。



原来你知道的数学是这样。

然后再告诉你一下, ...


大米是个老师,还教数学呀!!

可后来怎么成了脑残了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请重看一遍楼上的文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1:54:3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大家都被我和大米的一唱一和给吓住了,怎么没人敢来说话了呀。

别怕别怕,据我了解,大米可是一个有气度好同志,不会为一两句话,就真的恨你的。他最喜欢和别人斗嘴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1 + 1 支持你的观点,可不敢拿孩子做试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12-19 12: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3 qqyou 的帖子

你俩慢慢打,我看看杜曼到底咋回事.

我在坛下载了杜曼的资料了,什么都有,还挺全的.我选了几个.
PPT的,觉得挺好的.
就是百科全书吗.小孩看看应该不错的.
好多知识我都不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00:2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8-12-19 12:21 发表
你俩慢慢打,我看看杜曼到底咋回事.



看来要让你失望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12-21 09:2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7 22:53 发表


其实有些人目的性很强,比如就是要让孩子10岁上大学,而且又采用相应的手段。尽管我不会这么做,但我并不认为他做的不对,毕竟是人家的孩子么。

可怕的是,为了这个目标,盲目的做一些事情,甚至采用了错 ...


等了两天,看楼上不打了,来悄悄露个脸。

我的意思是,长远的目的。不是短期的,也不是中期的,而且,对孩子一辈子如何期许。

比如说,10岁上大学,可以啊,可是人的一生不是到10岁就完结了吧?后面的呢?孩子后面的几十年,要如何走下去,走不走得好?家长就不考虑?

其实我感觉这和几十年前西方国家的一些讨论很相似。

如大学里学过的课文,渔夫和富翁的对话,其实见仁见智,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解读,当然也就会有各种不同的道路走下去。

贴一个别人的解读:

......  之一:
      西方有一个故事。一天,在海滩上,大富翁看见渔夫躺着晒太阳,便责备他说: "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多打点鱼呢?" 渔夫反问到:"打那么多鱼干嘛?" 富翁说:"卖钱啊!" 渔夫再反问:"卖那么多钱干嘛?" 富翁说:"有了钱,就能像我这样,有自由,有快乐,悠闲地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散步、晒太阳、。" 渔夫说:"我现在不正快快乐乐地躺在沙滩上吗?"

  中国古代也有一则相似的故事。据陈赣一《新语林》载:客有诣袁海观者,于门外遇一长发叟,御布衣,挟巨碗蹀躞阶下,问何为?曰丐耳。索碗视之,则精瓷也。问售否?曰:"以此乞食,不愿售。"客曰:"与若多金可乎?"曰:"丐舍乞食外不知更有他事业,需多金奚为?"客异之,入以语袁,袁速之入,问姓名籍贯,叟曰:"大地,逆旅也,万物,刍狗也,更何里居姓氏可记?公解人,愿勿以此下问。"袁方手持鼻烟壶,以援叟,叟亦探囊授袁,视之则乾隆朝御制古月轩壶也,不禁怃然。叟出,袁目送其去,叹曰:"此古之伤心人也。"

  一个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一个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乞丐,却都是追求本真的一种人,这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他们共同点在于:视金钱如粪土。用他们自己话说,就是要那么多钱干嘛。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比如那富翁,比如袁海观和他的客人,一生中都在犯着同一种错误:舍本逐末。我们狠命追逐的东西其实正是乞丐和渔夫所要摒弃的,我们追求的结果却正是乞丐和渔夫本身拥有的。我们的一生就像老驴拉磨一样,只是在重复地转圈,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却不知道起点本身就是终点。就这样,在物欲的追逐中,我们离这些本真的东西愈来愈远了。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能拥有许许多多东西,其实,就连我们一双脚板踏住的那一丁点土地,也不为我们所有。
==============================================================
......  之二:
     大家一定都听过渔夫的故事。从前,海边有一个渔夫,他每天上午会在海边和朋友聊天、打渔,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和老婆睡个午觉,晒晒太阳,在咖啡店来一杯咖啡,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很满意他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因为一个陌生人而打乱了。那天,有位富有的商人来到了海边,看到他打渔打得很起劲儿,跟他聊了起来,并且给了他一些人生的“教导”。
       富商说,“你以后不仅早上要打渔,下午也要打渔。”“为什么?”渔夫问。“因为这样可以多赚钱。”
  “然后呢?”“赚够了钱,你就可以买条船,雇用一些人来帮你干活。”
  “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有很多渔货,卖到各地去,赚更多钱。”
  “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买船队,到真正的海洋上去打渔,再赚更多的钱。”
  “然后呢?”渔夫搔搔脑袋。
   那个富商说,“然后你就可以退休,在家里每天过得轻松愉快,高兴打渔的时候就打渔,下午你就可以喝喝咖啡,和老婆孩子快乐生活啦!”
  渔夫微笑着说:“那样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啊!”
  你或许从很多地方听过这个故事,但是首先回答自己:如果你是这个渔夫,今天下午,你会做些什么?
   
  你会: A  跳起来继续打渔;        B 开始寻找更多打渔的机会?
  选A 的人:听完这个故事的你是不是会心的笑啦?生活有很多美,所以要享受幸福。是么?
  选B 的人,听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困惑,为什么我努力一番,还是回到原点呢?那我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呢?
  渔夫故事的谬误
  今天我来告诉你故事的另外一面。很多人会被渔夫故事迷惑,嘲笑那些努力生活的人——你们要的一切,都在你们身后,你还找什么?
  
  我想告诉你,故事里渔夫的幸福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觉。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没有竞争的年代,我们当然可以心安理得的在每天下午喝咖啡晒太阳,过自己快乐的生活,即使有一两天没有打到鱼,渔夫也会有快乐心宽的方法度过,等待第二天的丰收,这样的生活让人向往,像个喜剧。但是如果这个渔夫生活在我们今天?渔夫没有考虑到,他的渔船会破,他用什么多余的钱修缮?他的孩子会长大,他用什么来支付学费?他的父母也许会病倒,他用什么来支付医药费?他也许会生病一两个月,那个时候他用什么来生存?今天如果我们不懂得为明天准备些什么,在这个高风险的社会,一味的只看到今天下午,只会是悲剧。
  
  不妨看看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剧本。渔夫A 和渔夫B 同时听到了企业家的建议,一个下午继续去喝咖啡,一个下午开始打渔。不久,渔夫B开始积攒自己第二条小船,然后是自己的船队,然后是打渔公司。在奋斗了5年后,渔夫B终于也能开始喝下午茶——这个时候他的老朋友渔夫A,已经在午后阳光下嘲笑了他5年啦。
  有一天,一场风暴席卷了这个宁静的小海湾(这已经不是寓言了,想想这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停靠在岸边的船被破坏得很厉害,整个港湾连续一个月没有了任何鱼群。风暴过后,整个沙滩到处都是船的碎片……渔夫B 积极行动起来,他开着自己的船队转移到了另外的一个更加富裕海湾,他离开的时候从容自信——这次风暴让他损失了三条船,但是他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能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渔业公司。渔夫A在自己的小船边,这个可怜的渔夫失去了他唯一的小船,他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如何下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不是觉得很生气,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很多人的精神温床,也是很多穷人嘲笑忙碌的人群的有力武器。今天打破这个让大部分觉得安全和舒服的幻想,是想告诉你:自由是有强度、有宽度和有高度的。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强度却完全不同。一个经不起哪怕是一场病,一个却能够抗住一场风暴。看看今天在金融危机中间的公司,风暴过去才见彩虹,屹立不倒的,就是真正的高强度自由。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宽度也不同,一个只能继续打渔,一个有了一定的资本,也许能进入渔业加工业,船业,旅游业,或者心情一好买下那家很爽的咖啡店。
  渔夫A和B都享有下午喝咖啡的自由,但是他们的高度也不同,一个只能在捕鱼的行业有自己自由控制自己的收入,一个却能够控制自己海域的鱼产量,能控制自己捕鱼的种类与方法。
  今天下午,你准备做哪一种渔夫?你会追求哪一种自由?
=============================================================
......  之三:
     有一个富翁到海边渡假,他漫步海滩,遇到一个打渔人正躺在海滩上晒太阳。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嗨,你好!”
“你好!”打渔人懒洋洋抬了一下眼皮。

  “今天天气真好!”

  “是啊,天气不错。”

  “没下海打渔?”

  “回来了,收获还不小呢。”

  “天气这么好,收获又不错,干吗不多打一趟呢?”

  “为什么要多打一趟?”

  “那你就会有双倍的收入啊。”

  “那又怎么样?”

  富翁有点不高兴了,“如果你天天多打一趟,你不就富了?”

  “富了又怎么样?”

  “你就可以买艘大点的鱼船,打的鱼就会更多。”

  “那又怎么样?”

  “你的钱就会更多,就可以组织一个渔队,每天给你打更多的鱼。”

  “那又怎么样?”

  “你甚至可以买一架飞机,每天坐着飞机指挥你的渔队打渔。”

  “那又怎么样?”

  富翁是真的生气了,“那样你就会成为一个富翁!”

  “那又怎么样?”

  “那样,你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海边,看看大海,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甚至小睡一会,多惬意啊。”

  “先生,我现在正坐在海边,吹着海风,晒着太阳。对不起,我要睡一会儿。请不要打扰我。”

    绕了一个大圈,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否就会是最简单的东西来的呢?懒人的哲学,其实就是知足常乐。

    看到这也许你会有以下的想法:当我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时,我就会去实现我的理想,我可以去建很多学校,建很多福利院,等等,就象比尔盖茨、李嘉诚,其实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赚钱,他们都曾说过将来要把钱捐献给社会,这个时候,他们的赚钱,只不过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已经与我们的赚钱是两回事了。

      赚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吃饭而赚钱;第二个阶段:为了舒适的生活而赚钱;第三个阶段: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赚钱。 当你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时,钱就只是一个符号了,赚那麽多钱,还不一样是穿衣吃饭。当然,赚上一亿以上的金钱,可以奢华,可以浪费,也可以摆阔。但光为了这些而去拚死拼活,我个人认为是得不偿失。

    生活的全部不是金钱,而是工作与享受,金钱只是一种生活工具,一种象征符号而已。要知道,不管你生前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巨,死后还不样是一堆枯骨,或一坛骨灰。但是不同的是,有钱人是衣食无忧地享清福,有病不愁没钱看,出有车食有鱼。渔夫可能是闲暇散散心,过一会还要去出海打鱼,去与风浪斗争。这叫螺旋型发展,看似同样,其实本质不同。

      没错,渔夫晒的不是别的,正是太阳。商人也许一生的努力,但到头来来享受的,亦不过是在海边晒太阳而已,而一文不名的渔夫得来却毫不费功夫。懒人的哲学是:既然跑来跑去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还不如不动。既然努力工作到头来得到的只不过是晒晒太阳而已,不如现在就晒。

     人生也许真的是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但这就是我们呆在原地不动的理由吗?

      走在雨中不打伞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没有伞可打;一种人是有伞不打。前一种人为伞而忧心,后一种人为雨丝渗入发端的那份清凉而惬意。有些事情光看表面,似乎是殊途同归,但真正灵魂深处的心境却有着天壤之别。

      商人经过奋斗和努力,多少年后,功成名就,仍回到那片海滩晒太阳,而散懒的渔夫也在饥一餐饱一餐中依然日日晒太阳如故。于是海边的人看到天天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一个无牵无挂,一个浑浑噩噩。

      富人用富人的心态、穷人用穷人的心态去看待成功和失败,不能说富人的成功就一定是成功,穷人所谓的失败就一定是失败。渔夫要生存,而富翁要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10:44: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故事可以综合成那句大俗话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即使万一没有钱,还可以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8-12-21 11:20:30 | 只看该作者
歪了,歪了。

可不是想谈钱呢。

当然钱也是要谈的。不过在这里不谈

只是说,人对人生的看法很不一样,于是在教育上,也会有不同的期望,而因为这些期望,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

就象一楼举的例子一样。

或者,就谈钱,看看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
有人说,我们现在遇到的经济危机和美国的不一样。
美国的是由于过度消费带来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则是有点类似美国29年经济危机那样的,属于结构转型的危机。
面对这种危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能否成功?在中国呢?

嘿嘿,转回来,除了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到各人的教育方法之外,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其实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具体实施的。。。

当然,归根结底,我觉得这也就是人的命运吧——遇到什么样的老爸老妈,那不知是幸运儿还是倒霉蛋的小家伙10余年的生活就定了基调了。。。
一生怎么样都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13: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8 我爱飞飞 的帖子

哈哈,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你要说的,可以归于两个大问题

1、什么样算是成功了?
2、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倒是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解决第二个问题

人为啥活着?

过去的人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者为了传宗接代(所谓传宗接代,说白了还是为了老有所养)。再高的目标那时候实现不了。即使最普通的目标,也难以达到,所以儒家最推崇的就是节制欲望,其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几千年都没有多大的进步。

现代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目标可能更高一些,但终极目标也还是衣食无忧,让自己快乐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小孩子学习也是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父母工作挣钱也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其实经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现在没有时间,说希望老了可以出去走遍各地、可以博览群书,其实我觉得旅游和读书都不是他们的真正爱好,而不过是一个梦想,真的老了,他还会找借口去避开真正的行动。真的喜欢了,那现在就收拾行装出发。

一个人可以时时刻刻的去享受每一天的生活,而不为其他的事情去发愁,我觉得那就是成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真是的,干吗说得那么直白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8-12-21 13:30:06 | 只看该作者
别的不说,看到楼主说"老鼠"那段,要把我笑岔气
楼主绝对是搞笑超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4:12 , Processed in 0.08588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