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负责的第三章
10.北京(3/6)
一、字的扩展
1. 央:中心,正当中:中央。
恳求:央求。央告。
尽,完了:夜未央。
2.瓦: 用陶土烧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瓦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即瓦筒之头)。瓦匠。
3.庄:村落,田舍:村庄。庄户。庄稼。
封建社会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庄。庄主。庄客。
商店的一种名称:茶庄。饭庄。钱庄。
某些种类的赌博,局中人轮流为主:庄家。坐庄。
四通八达的道路:康庄大道。
严肃,端重:庄严。庄重。端庄。
姓。
4.严: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
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严。
郑重,庄重:庄严。尊严。
厉害的:严厉。严苛。
重大:严重。
姓。
5.阔:宽广,或指时间的长久:广阔。辽阔。阔别。阔步。高谈阔论。海阔天空。
富有,豪奢:阔气。阔绰。
粗疏,不细密:阔略。阔达。疏阔。
离别,分离:阔情。久阔。叙阔。
6.矗:直立,高耸:矗立。矗矗(高耸的样子)。
7.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8.周:圈子,环绕:周围。周天。周转。周匝(a.环绕;b.周到)。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游。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完备: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给,接济:周济。
中国朝代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
姓。
9.毯:厚实有毛绒的成片织品:毯子。毛毯。床毯。地毯。挂毯。壁毯。
10.似:sì
相类,像:相(xi乶g )似。类似。似是而非。
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
shì
〔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似”。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11.拼:连合,凑合:拼凑。拼音。拼接。拼写。七拼八凑。
不顾一切地奋斗,豁出去:拼力。拼刺。拼搏。
12.案: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同“按”⑤
13.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
14.迹: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15.厦:shà
大屋子:广厦。高楼大厦。
房子后面的突出的部分:前廊后厦。
xià
〔厦门〕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二、词的扩展
1. 央告:恳求。
2.央求:恳求,乞求。
3. 瓦当:古代檐口滴水瓦的瓦头,上面多有图案或文字。
4.瓦房:屋顶用瓦覆盖的房屋,多为砖墙。
5.瓦工∶用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房屋、烟囱或其它构筑物的工人。
6.瓦罐∶厚壁陶罐或瓶\泛指陶制的罐。
7. 庄户:北方称佃农为庄户、农户。如:庄户人;庄户人家
8.庄稼:农田里的禾麦作物。---庄稼长势良好
9.庄严:佛家语。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10.庄园: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
11.庄重: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
12.严办:从严处理或从严惩罚
13.严惩:严格或从严惩处---严惩不贷
14.严冬:极冷的冬天
15.严防:小心警惕地防范
16.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严格的规则
17.严厉:严肃而厉害;不宽容---严厉的态度、严厉的答复、一副严厉而近于凶暴的面孔
18。严师:严厉的、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严师出高徒
19.严肃:令人敬畏---严肃的表情 、∶认真---严肃对待
20. 阔别:长时间地分别;久别
21.阔气:豪华奢侈,也指这种气派
22. 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23. 碑文:刻在石碑上的文词
24.周报:按周出版的报纸---科技周报
25.周边:周围的边缘---周边国家
26.周长:圆、椭圆或其他闭合的曲线的周界长度
27周到:各方面都顾及到;周全---她的精明和周到
28.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地轮转。形容不断循环。也作“终而复始”
29.周会:机关、学校、团体每周一次的定期集会
30.周济:在物质上给以帮助;接济
31.周末:原指星期六下班后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
32.周年:满一年;标志重要意义的一年---建国十周年
33.周期: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钟摆的周期
34.周全∶周济成全,帮助
35.周围:在中心点的四周----周围没有一个人影
36.毯子:较厚的棉、毛织品,用来铺盖或悬挂装饰
37.似曾:好像曾经---似曾相识的面孔
38.似乎仿佛;有些像 ---他们似乎无所不谈
39.似是而非:表面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
40.拼版把顺次排列的铅字等依照书刊要求排成版面
41.拼搏:尽全力去争夺---敢于拼搏
42.拼凑将零碎的东西放在一起---她将硬币拼凑起来,准备买一个玩具
43.拼命:豁出性命去干某事
44.案板:厨房里切菜、切肉用的小木板
45.案件有关诉讼或违法的事件
46.坛子:大的球形罐;特指陶器乌尔夫罐
47.迹象:指表现出来的不明显的现象---失败的迹象
三、知识的扩展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的都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坐落在京城的中轴线上,加上皇家园林颐和园、万里长城以及著名的北京四合院恭王府等等,全市文物古迹达到7300多项,旅游景点200多处。
作为首都,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这个拥有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3.5公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空港;市内仅五星级宾馆就有近40家,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40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的8、9月份正值夏末秋初,最高温度在30℃左右,最低温度18℃左右。这是北京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天空蓝得一泻千里;如果站在紫禁城的高处,能够看到辽远的燕山山脉,既高朗,又静远,整个城市都显得格外大气、通透。可以说,北京既有古典风韵,又具时尚气息。
北京(Běijīng)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四面与河北省接壤,东南方与与天津市相邻。
北京是中国第二大城市(次于上海市),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中心,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全球只有极少数城市像北京一样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大英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八个世纪里,不论历史是否悠久,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等数不胜数的古迹也为这座城市添加了更绚烂的色彩。
北京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金融街早已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金融管理中心;北京CBD更是北京对外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等建筑也成了新北京的现代符号。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全世界的各色人种你都可以看到。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时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近2000万的旅客。
编辑本段一、历史沿革
[建于1420年的天坛是北京最为著名的建筑]
建于1420年的天坛是北京最为著名的建筑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距今70万年,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
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这座城市。苦难、屈辱、血泪,终于使人民起而抗争。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市名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蓟、蓟城、幽州、燕都、日下、幽都县、幽都府、燕京、春明、京城、燕山、中都、大兴府、元大都、汗城、北平、京师、宛平和北京。
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编辑本段二、地理环境
[深秋时节的什刹海银锭桥]
深秋时节的什刹海银锭桥
地理方位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城市面积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9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
北京市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华北地区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岩浆活动也很频繁。北京地区的断裂构造在北部山区主要有:怀柔县长哨营至密云县的古北口断裂带,在市界内东西长33公里,宽8公里;密云县沙厂至墙子路精被断裂带,市界内长约30公里,宽约20公里,破碎带最宽达200~300米;官厅山峡地区有门头沟区燕家台至沿河城断裂带和东灵山断层,长数十公里。平原地区凹陷隆起的边缘,都为大断裂所控制,如黄庄——高丽营断裂,永乐店——马房断裂。这些大断层之间往往分布着许多较小的断裂破碎带。活动大断裂带的拐弯、分叉、两端和交汇部位,以及有断陷盆地的地方容易产生地震。北京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至三河断裂带;石景山区八宝山至顺义区高丽营断裂带;河北省怀来县至延庆断裂带;昌平区南口至朝阳区孙河断裂带。在这些地带,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是活动较强烈的地带。
北京地区的岩性条件比较复杂,各类岩石(土)均有出露,大体上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和坚硬岩石(基岩)两大类。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其厚度从山前数米向东南逐渐加厚至数百米,主要为各类壤上、砂壤土、砂、卵砾石。坚硬岩石多出露在山区,主要有岩浆岩类(又称火成岩)、变质岩类、沉积岩类。
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北京地区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东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间盆地等。已探明储量矿产的有40余种,以煤、铁、石灰石等最为丰富,其次为大理石、硅石、花岗石及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错河五大河流,多属海河水系,大多发源于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汇入海河后注入渤海。水资源较贫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总量约有42亿立方米。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等水利设施。土壤一般呈垂直地带性分布,自高而下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性分布,由山麓至平原依次为褐土——碳酸盐褐土、潮土和沼泽化土;局部低洼地区有盐土,近郊分布有水稻土和菜园土。植物种类异常繁多,以菌、禾本、豆、蔷薇等科为优势种。原始森林植被为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已破坏无存。林地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松栎林、杨桦林、杂木林及灌丛等群落和果林、经济林为主。野生动物有兽类40种,鸟类20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5种。
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 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经过对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河北相关地区进行环境治理,北京的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一国之都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接处,对于维持东北这一相对独立而又极为重要的地理区域与内地的联系、维持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北京位于渤海沿岸,属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条件优越。最后,作为全国陆上交通总枢纽,北京与东南、华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都相当便利,京沪铁路一带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东部沿海平原地带,京广铁路则纵贯中国南北中轴线,同时又有京哈铁路贯穿东北。从地图上看,中国版图像一只雄鸡,东北和本部分别是头部和身体,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而新疆、西藏等地则是尾部蓬松的羽毛,北京恰恰处在咽喉部位,在心理上也具有中心地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