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94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来当回记者:猫姐姐接受《南湖晚报》采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9 22:4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f710100a7zz.html

袁小逸

在2008年的8月6日,四年前第一个来采访我的《南湖晚报》又来了,记者——沈爱君是一个很温和的阿姨。沈阿姨来时带了三个人,两男一女,其中一个叔叔手拿一个重重的大型照相机,另外两个也拿了纸笔。

他们来时,我还在睡觉,根本没有觉察到有人来采访我了。所以他们就先与Daddy聊了一会儿。我起来后,正拿着《诸葛亮集校注》看,这时,客厅里传来了Daddy的叫声“Angella! Come here and talk to the reporters!”我马上放下书本,应声而去。一到那儿,我看到
一个穿着黑衣服、扎着马尾辫的阿姨正微笑地看着我——她就是沈阿姨。我虽然心里知道她是来采访我的,但我就当她是外来的大朋友。因为要是我把她当成记者的话,她就没那么可亲可爱了。坐定后,她问了我些问题,如我开不开心,快不快乐,喜不喜欢在家里学习等等…… 下面就是我与沈阿姨的一段对话:

沈阿姨(下略为沈):Angella,我们能与你聊聊吗?
逸:当然可以。
沈:Angella,你在家里快乐吗?
逸:当然快乐!
沈:那你喜欢在家里学习吗?
逸:当然喜欢在家里学习,学校整天都在那里死记硬背,还做大量的考试卷子,都把人给做麻木了。比如说,我们这里有个叫Sally的女孩,她比我大几个月,本来在我这里英语角学习进步很快,就是她妈妈想要保留学籍,不得不回学校去参加考试,考得她头昏眼花的。虽然考得成绩很好,都是一百分或接近一百分,但她一点都不开心,感觉很没意思。
沈:你一般在家里看什么书呀?
逸:我一般看一些探险记或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战争题材的书,最近我要写关于三国历史的一些学术文章,所以我看了一些像《三国志》这类的书。
沈:你最近在写什么文章?
逸:我最近准备写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的真伪问题。
沈: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
逸:我认为应该是真的,但还不能下定论,正在研究。

之后沈阿姨又问我了一些我与这边的小朋友如Sally、Sunny、Benjamin(新来的一个男孩子,比我大四个月,但却比我矮了好多)玩得开不开心,又问我为什么他们给我取了一个“孟加拉老虎”的绰号。她又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即刻表示,我长大有好几个理想,第一个就是当“跨国公司的大老板”。

沈:还有什么呢?
逸:还有就是我想让中国强大起来,不要那么软弱无能。
沈:你Daddy以前给你选的两个目标你感兴趣吗?
逸:是不是“同声翻译”和“世界信息情报研究者”?
沈:是的。
逸:虽然“同声翻译”是个有价值的目标,但我感觉太被动了,不过是两人对话时听不懂对方就帮他们翻译一下而已。
沈:那你对“世界信息情报研究者”这一目标是怎么看?
逸:我感觉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它毕竟不被动,而且这样有助于中国的壮大。

这时,我看了看钟,已经是4:25了。Daddy就让我把《新概念英语1》拿出来准备上课。在我上课时,他们在一旁听了会儿,也询问了些学生,还拍了些照片, 就匆匆地赶回去发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2:52:33 | 只看该作者
《南湖晚报》关于我的一篇报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f710100a8q8.html

数学学到八年级了 初中科学考了80多分 还成了受欢迎的小老师
“神童”正照着博士父亲的设计前行


www.cnjxol.com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08年08月09日 12:58:29






“看着我的脸干吗?我脸上写着字吗?快点看着书本读啊……”昨天傍晚,9周岁的海盐女孩袁小逸脸色严肃地对桌子对面的一个小男孩这样说。她是当时在场的15名学生的小老师。

“3岁开始早教,6岁达到小学低年级水平,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2004年11月3日,晚报头版刊登了《博士父亲在家造“神童”》一文,报道了家住海盐的袁鸿林,揣着北京大学硕士和南开大学博士的学历证书,却专职在家培养女儿,立志提前七八年把女儿培养成博士。这随后在全国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不仅杭州的媒体大篇幅地报道,连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也相继跟进。“现代私塾”行得通吗?袁鸿林这样的育儿方法可行吗?

9岁了女儿小学毕业了吗?

按照袁鸿林的计划,女儿袁小逸在9岁时达到小学毕业生水平。今年的7月31日,袁小逸满9周岁了。从2004年以来的4年里,袁小逸的求学生涯快乐吗?是否达到了父亲的目标?这个暑假过后,她会“从众”去初中读书吗?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询问袁小逸时,小姑娘非常响亮地回答记者:“当然非常快乐!一定要说烦恼的话,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袁小逸一天的时间安排基本是:早上7点30分开始看书,到9点30分时,和父母或小伙伴们一起下楼玩20分钟,回来后开始做数学习题或练习钢琴,中午吃过饭后睡一两个小时的午觉,然后起来看书。如果父亲给其他孩子讲的课她感兴趣,她就坐下来一起听,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全懂了,就自己到房间里看书。

看什么书?袁小逸拿出一张父亲给的半年书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鲁迅全集》、《上下五千年》、《居里夫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因斯坦传》、《小狗钱钱》、《诗经》、《汉魏六朝小说选》、《诸葛亮全传》、《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英文《书虫》、《汤姆·索亚历险记》……有近20套。

除了看书、锻炼身体和弹琴之外,两年前她就在网上开了博客,今年6月份,她给自己订了未来5年的计划:一、写学术论文和札记,争取出版专集;二、写自传,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小年纪写的一本有趣的自传;三、待自传定稿后,把它翻译成英语,与世界上的朋友交流。

目前她达到了什么水平?博士父亲告诉记者:英语和文史功底应该超过了初中生水平,今年6月号的《语文新圃》上,刊登了袁小逸关于《木兰诗》的读书札记,旁征博引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例子,以“互文”这个古典修辞手法论证了此前人们对《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误读。目前,袁小逸正在考证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真伪问题,并已经写下2000多字的读书笔记。

那么数学和科学呢?父亲说,目前女儿的数学已经学到八年级,也即初二的水平。而科学这门功课,他除了给女儿买了全套16本的《科学探索者》外,还让女儿去听一位中学老师的科学辅导课。不久前,这位老师给了女儿一份初中科学试卷,女儿考了87分。老师认为女儿在科学这门功课上也完全达到了初中水平。

小老师当得顺手不想去学校“受累”

在袁鸿林家的客厅里,记者看到一大群年龄不一的孩子,最小的男孩浩浩才4岁,父母在广州,是寄养在袁鸿林这里的。当着记者的面,浩浩熟读了一遍《三字经》,然后跟着哥哥姐姐们读《新概念英语》,墙上一幅怡然自得甩着尾巴的水墨画《牛》也是出自这个4岁男孩之手。此外还有分别从成都、杭州、无锡等地寄养过来的孩子,“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个。”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一边让袁鸿林在家教他们,一边还去当地学校申请了学籍;也有两个和袁小逸同龄的女生的父母表示要让孩子和袁小逸一样在家学习,希望提前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文凭。

除了寄养的孩子外,还有一些是海盐县城和平湖等地的孩子慕名前来听课的,当中一名女生暑假后即将入读武原中学。袁鸿林开了英语、古文、写作、美术等课程,其中的英语和古文课程,一旦袁鸿林外出不能上课,就由女儿代替父亲执教。上周,父亲去舟山5天,5天的课就全部由女儿在母亲的协助下教完。一堂课每名学生收费20元,但是家长们来旁听后还是很支持孩子们来听课,孩子们对这个同龄的老师也表现得很服气。

“你觉得自己很不平凡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袁小逸的回答是:“我既不笨,也不聪明,我是个很平常的人啊!要说不平凡么,最多也就是当了几天老师而已!”针对父亲当初为女儿设计的“长大了当同声传译”的理想,女儿认为,这个职业没有创造性,“就两个人之间传传话,有什么意思?”对于另一个想法,即“世界信息情报研究者”,她认为还可以考虑,因为这样“有助于中国的壮大”。




http://www.cnjxol.com/xwzx/jxxw/ ... /content_79685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11:56:04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早报》:父亲开私塾 九岁女儿当老师 zt (2008-08-10)

父亲开私塾 九岁女儿当老师
博士父亲表示,女儿水平相当于初中生,21岁可望博士毕业

  父亲开私塾 九岁女儿当老师
  博士父亲表示,女儿水平相当于初中生,21岁可望博士毕业

  □陈斯音

  早报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一位扎马尾辫的小女孩扶了扶眼镜,面对台下在座的15个学生,老练地讲解起古文。

  女孩名叫袁小逸。2004年11月4日,早报刊登了《博士生辞职甘当“全职爸爸”》一文,报道了袁小逸的父亲、拥有北大硕士和南开博士学历的袁鸿林,将5岁女儿放在家中培养一事。此事当时引发了全国关于“现代私塾”的大讨论。当时,袁鸿林就断言,女儿不上学,但在9岁时应具初中知识水平。

  今年7月31日,袁小逸正好9岁。记者在袁鸿林家意外发现,她居然已经帮着父亲在给“私塾”里其他学生上课了。

  九岁小女孩当起私塾老师

  200多平方米的房子,袁鸿林将其中一半用来当“私塾”教室。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孩子,分别来自杭州、广州、成都、无锡等地,最小的男孩才4岁。“是父母把他们寄养在我这里学习的,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个。”袁鸿林说。

  在海盐当地和嘉兴平湖等地,一些小学、初中的孩子也定期来袁鸿林家中听课。他们的父母大多表示,希望孩子能提前获得知识和文凭。

  袁鸿林在家教授英语、古文、写作、美术等课程,每小时收费20元。每次袁鸿林有事外出,9岁的袁小逸就代替父亲教英语和古文。

  “记得我五六岁时,爸爸看我领读能力强,就让我领着那些小朋友读英语。”袁小逸说。她最拿手的是英文、文史两门科目。

  袁小逸上课时,非常注重领读。“我要求他们读出文言的语调,不能像读学校课文那样,干巴巴的,一点情感都没有。”她说。

  

  女孩在博客上贴教学日记

  袁小逸有自己的新浪博客,从她的行文当中,丝毫看不出是个9岁小女孩。在博客里,她时常会将自己上课的心得写出来。

  今年7月中旬,袁鸿林去舟山参加学术会议,临走时,他将教英语课的任务托付给了袁小逸。

  隔天下午4点,“英语角”准时开课。面对15个学生和5个家长,袁小逸摊开《新概念英语》,模仿父亲上起了课。

  “我先让他们跟着我读单词,然后给他们讲每个单词的字母拼读法,最后他们讲解课文。”小逸说。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对小老师交口称赞,“连在一旁的家长看得都傻眼了,一愣一愣的。”

  得知女儿表现优秀,袁鸿林又惊又喜。“她教的英语、文言和写作课程,其要求是相当于初高中程度的。走之前,我也不是没有担心,也曾问过女儿是否放掉一些课。但她却信心十足,说她能全部承担。”

  “我离开英语角五天,回来后第一堂课,我就问学生:我与小逸,你们喜欢哪个来上课?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喜欢她上课!看来,我得开始考虑退休问题了。”袁鸿林说。

  

  博士父亲教女自有一套

  “3岁开始早教,6岁达到小学低年级水平,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

  这是袁鸿林给女儿的培养教育制订的计划。他表示,女儿的英语、文史功底,应已经超过了初中生水平。不久前,女儿还在钻研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真伪问题,并写下了2000多字的读书笔记。她的数学、科学也学得不错。“之前有位中学老师给小逸做了一份初中科学试卷,女儿考了87分。”袁鸿林说。

  “在家上学的女儿,不仅能学,而且能教。这一点现在的学校当然做不到。而教与学的结合,对孩子的智力、能力、乃至情商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他说。

  4年前,眼见5岁的小逸成日压抑,“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袁鸿林便将她接回家中自己教授。对于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早在两三年前,就有反对者提出了质疑。

  海盐教育局副局长周锷曾表示,如此年幼的孩子,有没有必要超前学习,值得商榷。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发展心理学专家曹子方曾表示,学校的班级教育未必适应每个孩子,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中国人多,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尝试也未尝不可。”

  (1020201)


http://jrzb.zjol.com.cn/html/2008-08/10/content_342842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0 23:38:19 | 只看该作者
近日记者的前来采访,引起了英语角孩子们的很大兴趣。今日的作文课,我引导他们了解记者的新闻采访,同时也安排他们来写采访稿,学做小记者。看他们各自会拿出怎样的“报道”,来过把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23:20:30 | 只看该作者
猫姐姐再报道:媒体盯上英语角 (2008-08-11 21:22:26)[编辑][删除]

教育 媒体 在家学习 袁小逸 杂谈  分类:其他

自《南湖晚报》的《“神童”正照着博士父亲的设计前行》8月9日报道后,《今日早报》次日的跟进报道《父亲开私塾九岁女儿当老师》,在网上被广为转发,今日曾挂到新浪网的教育版头条,引来很多评论。



一些媒体突然感觉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话题,纷纷跟进。《成都商报》拟进行系列报道,一边进行电话采访,一边已派记者前来,将于明日傍晚前后抵达海盐。



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于今日下午出现在英语角。国内部记者姜鹏先生到时,我们正在吃晚饭。他放下沉沉的背包,就抓紧采访,在我眼中,他是个很友好的大哥哥,刺猬头,跟我的皮肤一样黝黑,体魄强壮,人看起来很忠诚憨厚。连晚饭也没吃,他就先跟Daddy聊了足足两个小时,又看了我怎么讲课,最后还拉着我与他聊了半小时。这个哥哥跟我的谈话,大概问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特别问了我以后的理想。他还说明天还要来,准备给我们拍照,因为晚上光线不太好。



浙江电视台少儿节目也给Daddy打来电话,约定过几天即来英语角现场拍摄,还将邀我们去杭州电视台做现场嘉宾。看来,媒体已盯上英语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f710100a9on.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0:06:11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成都商报》的报道 (2008-08-12 09:43:15) [编辑][删除]
标签:教育 媒体 现代私塾 袁小逸 彭也珂 杂谈   分类:现代私塾2

7岁成都女孩浙江读私塾有个9岁的小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04:3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女孩彭也珂今年7岁,正常情况下,她应该跟别的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上小学了。可如今,她却坐在浙江省海盐县袁鸿林博士开办的现代私塾里,和10多个孩子一起朗诵《古文观止》、学习《新概念英语1》。7月中旬,已具备初中生水平的袁鸿林9岁的女儿袁小逸更是给他们当起了英语老师。

  那么,7岁的彭也珂也能像袁小逸一样提前读完小学学业吗?她现在过得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里?记者电话采访了彭也珂和她的家人。

  她的家庭

  父母都是生意人

  外婆特别注重早教

  彭也珂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很少有时间照顾她。外婆陈庆英总说彭也珂是个“野孩子”,“非常聪明,就是好动”。由于陈庆英以前是幼儿园老师,因此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视。从彭也珂1岁半开始,陈庆英就经常买回字画让她识读,“基本上我读到哪个字,她就会拿起那幅字画”。此外,她还专门找来早教方面的书研究学习,“中国教育耗费的时间太长了”,她希望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也珂自发地爱上学习。为此她先后将彭也珂送到红运花园、成都花园附近的早教中心和都江堰光亚学校上学,“收效都不是很大,反而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她认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才是关键。

  后来陈庆英听朋友说,浙江海盐县有个袁博士,他的女儿袁小逸和彭也珂一样,也没上过学。袁博士主张启发孩子的思维,通过早期教育,建立自学能力。如今,9岁的袁小逸已经超过小学毕业生的水平,发表了诸多读书札记,英语口语也非常流利。袁小逸的成功,让陈庆英看到了希望。和女儿女婿商量后,今年5月初,便将彭也珂送到了浙江海盐县袁鸿林老师那里。

  在妈妈罗玲心里,让小小年纪的女儿远离父母,多少有些舍不得。“送过去三个月了,我们都忍着没去看她,希望她能快点成长。”罗玲说,他们这么做只是想让孩子更快乐地做自己,为彭也珂以后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培养她独立、阳光的一面。“她能在私塾上多久,我们做家长的就支持多久。”

  私塾生活

  刚刚入学

  课程排得有点紧

  在浙江,彭也珂每天的时间安排基本是:早上7点30分开始看书,到9点30分时,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楼玩20分钟,回来后开始写作文或做数学题,中午吃过饭后睡一两个小时的午觉,然后起来看书。(对于像彭也珂这样才去不久的孩子来说,看书时间要相对多一些。但对在这里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如果下午的课程是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可以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以后想当一名画家。”彭也珂告诉记者,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她现在对画画特别感兴趣。说起大自己两岁的小老师袁小逸,彭也珂谦虚地表示一定要向她学习。“我现在已经可以领读英语了。在私塾,我觉得很快乐。”彭也珂还说,现在老师要求诵读文言文,虽然她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很自豪,就像自己也是大人了一样。

  在昨天的作文课上,彭也珂自己选了一道作文题,内容是回忆她三个月来的求学生活。“我就想把我的学习生活写出来,告诉我外婆和爸爸妈妈。”

  各说各理

  个性化培养可以

  但不能急功近利

  成都金苹果国际美语幼儿园园长梦萍认为,一些私塾选用的教材都是经典教材,主张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当然也不排斥一些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她认为在注重孩子个性化培养的同时,还是要从兴趣出发。

  杭州市某教育机构何振老师的儿子目前也在袁博士的私塾里学习。他认为,儿子学了两年,有三大变化:一是快乐,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有学习的自由和自主权;二是身体的变化,他们体育活动多,身体素质特别好;三是真正喜欢上了学习与读书。

  现代私塾目前为止也存在不少争议。有专家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给适龄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保障,且和义务教育法有冲突。一旦孩子因家长的个性化教育被耽误甚至失学,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实习记者 宋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11:02:10 | 只看该作者
博士父亲开“私塾” 9岁女儿来讲课(图)  
2008年08月13日 07:54:4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荩小逸帮她的学生拔白头发

    新华网消息 新闻晨报报道,2004年,拥有北大硕士和南开博士学历的袁鸿林决定将自己5岁的女儿袁小逸留在家中培养。4年过去了,9岁的袁小逸已经开始在家中的“私塾”帮助父亲给其他学生上课了。

    海盐市区中心步行街一侧商铺3楼房间里,袁鸿林端坐在电脑前上网,客厅传来学生们朗朗读书声,一个面目清秀、稚气未脱的小女孩正在教学生们朗诵英文,她就是袁鸿林9岁的女儿袁小逸。

    这个小女孩看上去与她的同龄人并无差异,言谈之中也流露着孩子的天真和烂漫。但在她父亲的私塾里,她俨然已经是一位“先生”。

    面对记者,袁小逸毫不避讳自己的雄心壮志,“我13岁时要考少年班,然后保送到美国,最好读哈佛。”。



荨小逸的背后就是她的博士父亲

    [现场] 9岁女孩代父执教

    昨日上午,海滨小城海盐微风轻拂,董家弄步行街商家促销的音响声震耳欲聋,街边墙壁上挂着“哈利快乐英语角”的招牌,和周围环境显得不大协调。位于3楼的“哈利快乐英语角”正是袁鸿林创办的私塾,这是一栋2室2厅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客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张乒乓球桌。10点30分,新概念英语一班上课了,孩子们在乒乓球桌旁围成一圈,袁小逸指挥着学生们分别入座。这些学生大多与袁小逸年龄相仿,但也有几位刚刚小学毕业的高年级同学。袁小逸身材比较瘦小,稚嫩还没有从脸庞上退去,鼻梁上架着一副250度的近视眼镜。

    袁小逸领读第135课,文章是一组对话,话题是“你认为卡伦·马什会退休吗?”袁小逸领读的声音很大,语音纯正,语调变换运用得非常娴熟。袁鸿林在一旁为记者讲解说:“我的发音比较正,女儿跟我学,比许多英语老师的口语还地道。”

    袁小逸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她还不时停下来对刚刚朗读过的句子进行讲解。当读到“sixhusbands”时,袁小逸先翻译说“六个丈夫”。随后,袁小逸面带惊诧的表情望着学生们感叹:“6个丈夫,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语气夸张,引得满堂大笑。

    袁小逸领读时也有犯错的时候,一旦出现发音错误,她会立即更正,同时朝坐在课桌旁的母亲周碧均吐吐舌头,以示歉意。母亲周碧均一般不说话,主要负责帮助袁小逸维持课堂秩序。

    袁小逸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能熟练地驾驭新概念英语一、二册了,但三册还有一些难度。袁小逸讲课时,门铃声不断,母亲将这些学生安排在沙发上等候下一节课。

    刚刚从实验小学毕业的王昊然12岁,他也当过袁小逸的学生,他回忆起袁小逸在文史课上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史事,“她学得比我好,讲课感觉还可以。”

    “木兰纵马替爷行,逸儿执鞭代父诵”,袁小逸9岁生日这天,袁鸿林写下这行诗句作为贺礼。



小逸和她的学生合影

    [方式] 用教研究生的方法教小学生

    在海盐县城,袁鸿林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他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南开大学博士生学历,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后下海经商,因生意需要回到了海盐老家,而为了培养女儿,袁鸿林又放弃了经商。

    1999年,42岁袁鸿林中年得子,“爱小逸如掌上明珠”。然而,幼儿园老师给女儿的评语竟是“与小朋友正常沟通、在群体中正常表达似乎有问题”。

    袁鸿林告诉记者,2003年6月,女儿去那家幼儿园接近一年,但实际上这一年中袁小逸去幼儿园的时间只有半年,另半年不是生病,就是哭闹着不肯去。最终袁鸿林无奈地得出结论:幼儿园不适合女儿。  

    袁鸿林夫妇把袁小逸从幼儿园接回了家,他们欣喜地发现,一回到家,袁小逸也远离了医院。于是,袁鸿林决心开家现代私塾,“一方面可以自己培养孩子,另外一方面养家糊口,而且女儿不会缺少朋友。”

    袁鸿林告诉记者,家庭教学并非没有先例,homeschooling(家庭学校)风靡美国。袁鸿林并不回避私塾没有合法经营手续的问题。他介绍说,私塾开办前,他特意到海盐县教育局备案,但一直没有得到教育局的批准,“但教育部门也从不干涉,算是一种默许吧。”

    2003年暑假,袁鸿林在谢家路上租了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门面,“哈利快乐英语角”正式对外招生,女儿成为他的第一个学生。为了给女儿招募一些陪读的学生,袁鸿林专门张榜招收同龄和稍大几岁的孩童陪读,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免费招待饮料、零食等。

    袁鸿林给孩子们设置的课程门类非常广泛,包括文言、英语、日语、法语、美术等,文言文教材是《古文观止》,英语用《新概念英语》,“我的教学方法是居高临下,用给研究生上课的水平来教小学生”袁鸿林坦言,自己的教育方式并非适用于每个家庭,“我的教育模式,对家长的要求很高”。

    [规划] 13岁让女儿考大学

    袁鸿林对女儿的教育有一个设计:3岁开始早教,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21岁博士毕业。袁鸿林表示,9岁的袁小逸已经超过初中生水平,还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等学术能力,“我准备自己教她到13岁,然后考大学读本科。”

    袁鸿林也表示,对于未来的最终选择权在袁小逸手中,“如果她写书被外界认可,也不一定非要去读书”。在父亲的支持下,袁小逸开设了个人博客,她向记者介绍自己正在用中文写《我的自传》,“世界上应该没有我这么小就写自传的吧?”

    袁小逸告诉记者,她想以后上大学,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然后保送到美国,她的目标是哈佛。“接下来,我准备就诸葛亮《后出师表》的真伪写篇论文。”话出这名9岁的女孩,语气老到。

    袁鸿林私塾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不仅海盐县城报名的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而且还有来自上海、成都、杭州的孩子,家长把这几个孩子全托给袁鸿林,常年与袁小逸吃住在一起。

    目前,袁鸿林私塾学生人数常年保持在60人以上,收费标准从起初的每节课10元上调到20元一节课,教室也从当初20平方米的门面换成现在的大教室。袁鸿林介绍,自己实行的是个性教育,对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收费,调高收费标准是为了家人的生存。

    袁鸿林介绍,到私塾来上学的孩子家长要么是教师,要么是有钱人。袁鸿林借题发挥说,老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私塾颇具讽刺意味,“我不让孩子去学校,老师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说明老师清醒意识到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

    [专家] 家庭教育有缺陷

    谈到外界对小逸没有经过学校教育、可能在社会交往方面有欠缺的质疑,袁鸿林语气变得比较激动,“有人说我把女儿关起来教,说我闭门造车,这是一个误解。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从一开始我给孩子找了不少朋友”。

    袁鸿林表示,学校并不等于社会。“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交往方面还是出问题?”袁鸿林反问道。

    对于袁鸿林倡导和实践的私塾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子芳认为,孩子的个性、智力等都存在差异,在这方面教育部门也作过一些尝试,比如“尖子班”、“少年班”等,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袁鸿林的做法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

    武汉大学教育专家王开敏女士则表示了担忧,袁鸿林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社会化怎么完成?人总是要走上社会的,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都是要从小培养,这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姜 鹏 浙江海盐报道)

    [新闻链接]

    上海“孟母堂”——首个全日制私塾

    2005年9月,全日制的“孟母堂”在上海松江开设。教学内容以读经为主,其中语文读的是 《易经》、《道德经》、《论语》等中国古代传统典籍;英语从莎士比亚名著《仲夏夜之梦》起步;数学由外聘老师根据读经教育的观念,重组教材、编排数理课程;体育课以瑜珈、太极之类修身养性的运动为主。“孟母堂”的出现一度被媒体称为 “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

    对此,2006年8月,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文表示:“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私塾教育违背新《义务教育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 ... content_924245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16:38: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媒体报道的想法 (2008-08-13 15:41:38)

标签:媒体 教育 现代私塾 杂谈   分类:哈利杂评

因为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一直坚持纸媒体发稿前应经本人看过。这一做法并不是想限制报道者,而是尽可能避免事实上的出入。然而,令我头痛的是,事前答应归答应,最后往往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发完稿才通知本人。一看报道,对其中的各种与事实不合的地方,虽然未必十分重要,但总觉得犹如芒刺在背,令人浑身不舒服。记者先生,为了保持稿子的质量,为何你就不乐意让我先看一下呢?



这次对我及女儿的报道,已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高峰。8月9日以来,已有四家报纸发过报道。我想如无新意和深度,应该是可以打住了。当然如果愿意深入讨论,我还是乐意奉陪,特别是对能够提供充分表达本人理念和观点的媒体,我会积极配合。教育问题是个大话题,教育的改革确实是需要国人认真思考和积极参于的一个领域,特别是需要在多元化和多样式方面探索新路子。



目下,在我这里还有两家的媒体人员在工作。希望他们能为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16:52:14 | 只看该作者
何振:教育无科
支持,把节目做好.
(2008-08-12 09:10:59)
博主回复:
目前浙江电视台正在拍片,准备做成新闻专题片。上海电视台也来联络拍新闻专题,我暂时推后了,觉得没必要拍那么多重复的专题片。因为拍电视篇,干扰我们太大,很累。另外,还允诺了浙江台的少儿节目,过几天就要来。
(2008-08-13 15:29: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364b10100a67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09:40:10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364b10100a75g.html
与某报记者的对话(8月13日22:00-23:45) (2008-08-13 23:44:56)
标签:现代私塾 媒体 教育 杂谈 袁小逸   分类:现代私塾2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好!我是……,下午和您通过电话的。
harry 说:
你好,我是袁鸿林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好!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您的消息,您的博客我也看了部分。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想问一下您,您的女儿小逸是否可以教所有的课程了?
harry 说:
她可以教英语、文言、阅读与写作、钢琴初步…… 总之她会的东西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哦,教课效果如何?作为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她如何能做到自己不分神,且有节奏、有效率地给她的学生上好一堂课?
harry 说:
教的效果,应该说非常好
harry 说:
应为没有可比性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harry 说:
她应该是创了一项纪录
harry 说:
今天浙江电视台拍摄了她讲课的实况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创造了什么纪录?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今天录的是讲哪几堂课的内容?
harry 说:
教育史上最小教师的记录
harry 说:
而且是多门课程的教师
harry 说:
英语与文言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是自己背课,还是您帮忙背课?
harry 说:
我上课不备课,她也学我,不过她还不知道如何备课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很难想像。她怎么分配一堂课的时间?
harry 说:
她在时间上分配得几乎很合理
harry 说:
可能是平时观察我上课的情况吧,她多少带有模仿
harry 说:
不过也有她自己的特色,实际上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轻松
harry 说:
她认为她的课比我幽默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如何能够管住她的学生?而不让课堂秩序“失守”?
harry 说:
她很严肃,学生们也都知道她的厉害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请详细说明一下。
harry 说:
当然通常会有她妈妈在场
harry 说:
她会很认真地批评那些走神或不认真的孩子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那些孩子的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她教吗?
harry 说:
甚至会出现比她大的孩子被批评得很不好意思
harry 说:
迄今为止,家长们都接受,而且是每堂课的收费跟我一样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呵呵,她每堂课收费多少呀?
harry 说:
20元\小时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可是您是博士,她小学还没毕业呢。
harry 说:
但她的上课效果也不错呵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应该算是您早教成功的结果吧?她是从小就接受您的这种特殊教育的,和她一起陪练的孩子如何?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对不起,我要停顿一下,下午先约好的那个采访对象打电话来了。
harry 说:
好的,需要我等吗?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是的,不好意思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要不我一会儿把采访提纲发到您邮箱里?
harry 说:
女儿能有现在的能力,确实受惠于早教
harry 说: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好,那我这个任务采访完就发提纲,您把我刚才的问题回答完,好吗?
harry 说:
很可惜,当时那批与她同时接受我早教的孩子,后来都去了学校,缺乏后续教育的延伸,都被废了“武功”
harry 说:
我有一个观点:再好的早教,如没有合适的后续教育,多半难于真正成才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还在线吗?要在线的话,我们接着聊,要不在线的话,我把提纲发到您邮箱里。
harry 说:
Yes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噢,好的。谢谢!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想问一下,小逸现在有学习的自觉性吗?
harry 说: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还是您每天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好教课与自己学习的问题?
harry 说:
自己安排自己学习,需要的时候让她代上一下课,并不是让她当劳动力。
harry 说:
是不是地上上课,也能促进她的学习
harry 说:
时不时地上上课,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哦,这样呀。她每天觉得快乐吗?
harry 说:
我所见到的孩子中,她是最快乐的,而且一点也没夸张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她的快乐来自哪里?
harry 说:
如果你有幸见她,也会同意我的
harry 说:
发自内心
harry 说:
她可以很自由地从事她自己喜爱的学习
harry 说:
同样,她也不乏自己的朋友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游戏
harry 说:
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孩子没有快乐,那么他绝不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听到您这样说,我想把写稿的重点放在小逸身上,不知您是否愿意?
harry 说:
这是正确的选择
harry 说:
如果可以,我想最好把她的《也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同时发表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那是论文还是她的讲课稿?
harry 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f7101009mmr.html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哦,我一会儿看看。可能不能全部发表,只能摘录部分,因为我们对一个人物的报道只有一个版,2000多字。
harry 说:
一篇能反映她水准的文章
harry 说:
她是值得你们花版面的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可是我们只有一个版面。
harry 说:
遗憾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还没有哪个人物破过例,用两个版的篇幅来做,只有地震和奥运会这样的专题是连续多天、多个版面跟踪报道。
harry 说:
她是个奇迹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怎么个奇迹法?能否说得详细一点?这个奇迹是您创造的还是她本身有奇迹的基础,您又推了她一把?
harry 说:
你要的是真正的新闻,不是普通的报道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是的,是真正的新闻。可是我们的新闻有一定的操作模式,最终都是要通过版面来反应。
harry 说:
一个能写散文、诗歌、小说的九岁孩子,不是新闻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harry 说:
但迄今尚无既能上课又能写学术文章的九岁孩子
harry 说:
而且所达到的深度,一般人难于想象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有的,我采访过一位,在北京,也是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是否给过她什么观点或帮助?
harry 说:
请将他的论文转给我看,可以吗?
harry 说:
我开过一些文史课,会对她有启发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几年前的事了,他妈妈带着他到武汉来,我们见过几面。文章没留。他能熟练地与外教对话。
harry 说:
论文最说明问题:思维、知识与表达(文笔)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是的。她居然还写博客了。
harry 说:
请注意她有两个博客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刚才给了一个,还有一个是什么?
harry 说:
找老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f7101009mmf.html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那个猫姐姐的故事就是她准备写的自传吗?
harry 说: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哦,她现在肯定睡了吧?明天能不能跟她说两句呢?
harry 说:
可以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接着问您问题,您看了网上关于您的众多评论吗?您的女儿知道这些评论吗?
harry 说:
知道,她正在研究,因为,接着她自传会涉及媒体报道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那些报道或评价对她有没有什么影响?
harry 说:
会有,但目前难于确切评估,我想会利大于弊
harry 说:
因为会进而促使她的自我意识更为深入和丰富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很多神童父母在孩子“成功”前,一般不愿意媒体采访,您对此截然相反,为什么?
harry 说:
第一,她不是神童;第二,自幼让她与媒体接触是我的既定方针;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为什么?
harry 说:
第三,只有真正经受得起媒体与舆论,才能证明她的情商与自省能力
harry 说:
心态的良好是她最大的优势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您还有一个问题没回答我,您刚才说到她是奇迹的问题,我问“怎么个奇迹法?能否说得详细一点?这个奇迹是您创造的还是她本身有奇迹的基础,您又推了她一把?”

harry 说:
一个能写散文、诗歌、小说的九岁孩子,不是新闻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harry 说:
但迄今尚无既能上课又能写学术文章的九岁孩子
harry 说:
而且所达到的深度,一般人难于想象

harry 说:
我开过一些文史课,会对她有启发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哦,我以为这是您对奇迹的解释。
harry 说:
——以上是回答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知道了。再请介绍一下您下一步对她的教育规划。
harry 说:
她在博客上公开说的三件事,也是她下一步的走向之一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好的。那我等着明天跟她直接对话吧,什么时候方便?
harry 说:
同时她还有可能全面完成至高中程度的基础教育
harry 说:
上午10点,如何?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好的。那今天就先这样?我先看看她的博客,好吗?
harry 说:
好,再见!
yjblsz111@hotmail.com 说:
(以上是MSN实录,只改了几个错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5 , Processed in 0.0864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