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xiaoxiaoma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小的doman日记——1岁4个月开始杜曼

 关闭 [复制链接]
5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0:4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G89 于 2009-6-19 16:58 发表
小小妈妈!我看了一些关于李跃儿的视频,我觉得他是不主张早教的,要孩子尽情的去玩。搞到我现在有点矛盾?早教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


抱歉这么久才回复你,这几天正在加紧看李跃儿的书,也在逐步理清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希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给出的是自己一个比较成熟的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李跃儿并不反对早教。我没有看过你提到的视频,所以不知道李跃儿是怎么表述的。但在她回复网友的帖子里,我看到他们的儿童之家里摆了上百种教具(我想巴学园也应该是这样,之所以推测,是因为在李网泡的时间不长,对巴学园的情况了解非常少)。李跃儿和孙瑞雪她们秉持的是蒙特梭利的理念,认为每个孩子内在的精神胚胎决定着孩子怎样发展,怎样成长。而成人所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准备环境,当孩子有某种发展需求时,给予帮助。她们的教具里有触觉的,数学的,语文的,生活的,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她们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习是建立在已经获得的经验基础上,孩子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难度都必须和孩子生命的成长阶段、认知状态以及每个孩子的兴趣相吻合,她们用实物、用现实、用生活教孩子,不赞成学习孩子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不赞成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所以她们赞成让孩子玩,玩沙,玩水,玩面团……玩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最好方法,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但杜曼也是支持这一点的,杜曼说过:小小孩拿到一个玩具用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了解其性能后,就会想法摔、拆;小小孩不喜欢玩具,更喜欢工具,他们拿到小树枝就敲,捅(原文不一定是这样,但就是这个意思)……这都是孩子在学习呀!所以,我想,李跃儿,还有小巫她们所不赞成的应该是杜曼的闪卡--这种传递知识的方式。但是,杜曼和七田真的研究却指出这是开发右脑以及帮助孩子保有右脑功能的途径。当然,右脑权威--托尼.巴赞的书还没来得及看,对于右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赞成孩子早识字,尽快进入自主阅读;我赞成孩子的英语学习从零岁开始,这是符合孩子学习语言的特点的,能够事半功倍。而且,我看到了杨志杰,看到了同同,同心,田田,禾禾,鑫鑫,妞妞……这么多孩子的成功案例,我更看到了这些孩子的妈妈并不是偏执的只对孩子进行闪卡这种单一教育方式。我相信,我,你,还有其他杜曼妈妈也绝对没有偏执到认为只有闪卡才是王道,其他一概不认可。

这就够了。我们博览众长,兼容并蓄,岂不是更好?我用闪卡帮助小小开发右脑,但也不固执地认为必须要让小小练成照相记忆功能--我闪卡的频率达不到,方法可能有误,所以不会拿这个要求去为难自己。就当这是一个亲子游戏,右脑游戏,只要小小接受这种方式,我就坚持下去--现在小小蛮喜欢看百科卡,而且非常喜欢自制书。再说,杜曼学阅读、学数学、学百科、练体能的基础,跟蒙氏,跟李跃儿她们并不是相斥的--所有的学习都以母亲、孩子快乐以及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前提:爱孩子,相信孩子,与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也学习李跃儿,孙瑞雪,小巫的教育理念。我懂得了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我懂得了什么是真爱,而什么是以爱的名义控制、伤害孩子,懂得了孩子自我建构的需求……把这些运用到跟小小的相处当中,颇有成效,觉得自己跟孩子的心越来越近,自己也越来越能理解小小许多自己以前不能理解甚至误解的行为,于是,不再觉得小小不乖、惹妈妈生气,不再觉得小小XX方面比别的孩子弱……孩子得到了父母完全的接纳,有了爱和自由的环境,一定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一个满足了自我发展需求的孩子,有着健康人格的孩子,他将来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我想,这应该是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吧。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4 13: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游来游去 + 2 + 2 您已经想通了,我还在迷茫思考中
苗苗狗的妈妈 + 2 + 2 说得太好了!
baobaomama + 1 + 1 说得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关心,小小目前一切正常。有这么多爱他的亲人、朋友的佑护,他一定没事的。

再次谢谢大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发表于 2009-6-24 13:15:36 | 只看该作者
没事就好!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肯定心疼坏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2 + 2 都是当妈妈的,最能理解这个心痛的感觉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0:35:55 | 只看该作者
2009-6-19 至 25,2岁4个月1天

今天看到一篇好的帖子,转到这儿,也是在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个问题上给自己一个提醒。

关于孩子的专注力,从我家春添说起~~

春添已经2岁10个月,有时候我在电脑前工作或者做饭,小家伙就可以自己静静的玩上将近1个小时,不过必须是他感兴趣的。不只一个人夸赞过春添的专注力很好,玩可以玩得很疯,坐也可以坐得住。记得我们05年8月1日带春添去幼儿园报名,2岁3个月的春添就引起了幼儿园园长的注意,因为家长孩子太多,幼儿园拿出了小桌子小椅子给家长孩子休息,春添那时候正在绘画敏感期,他竟然坐在小桌子边上半个小时没动地方,园长说这么闹腾得一个环境,这小的孩子,可以有这样的专注力,这是难得啊,比他大的孩子还做不到呢。所以我真得很想分享自己的经验给更多的妈妈,希望对她们有帮助。

其实我很赞成1岁之前的孩子使用纸尿裤,除了不太环保,对孩子的好处挺多的。因为根本没怎么给春添把过尿,小家伙在每次探索新奇事物的时候,我们都不用考虑他是否该尿了,而打扰他对每件事物关注度的。

记得在春添1岁3个月的时候,我带儿子去听亲子班试听课,因为来得早,老师安排我们在另一个教室等会儿。因为是在幼儿园里办的亲子班,所以这个教室里有很多玩具大大小小不同样式的汽车,还有很多别的玩具。走路不太稳的春添很兴奋,摇摇摆摆的去拿汽车。而我看这个教室里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就自己找了把小椅子坐下来,看着儿子玩。春添终于选了一辆喜欢的汽车拿到我身边来,也坐在了椅子上玩,其它的汽车他就不太关注了,直到,他认为没有意思了,就会再去挑选另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不一会又来了一位早到的妈妈和一岁半的宝宝。一进教室妈妈就大叫“哇,宝宝看,有这么多玩具啊!”孩子自己拿了一辆小汽车,还没拿稳,妈妈就叫“宝宝你看,这大坦克多大阿”宝宝立刻丢下自己选的汽车,去拿大坦克,可是3秒钟之后,妈妈却又叫“你看,这还有大吊车,很漂亮啊。还有警车,呵,还有摩托车呢。”天啊,我看着孩子的可怜相“那么多玩具,我都像玩,可是玩哪个呢?只好玩一分钟这个玩一分钟那个。”真想告诉那位妈妈,孩子的思维跟不上妈妈的,慢慢来,让他自己选择玩什么,怎么玩。而春添和他相比,手里的汽车已经玩了7、8分钟了。就在那个宝宝,这摸一下那摸一下的时候,我还听到那位妈妈说“你怎么没长性啊,一个玩具玩不到一分钟。”她不知道宝宝的专注力都被她自己破坏了。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后悔,为什么不告诉那位妈妈她孩子的感受,也许我说了以后,那位妈妈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呢。

还有一个场景是我带儿子去翻斗乐园玩发现的,几乎80%的3岁半以前孩子的家长,都会在孩子玩完一项娱乐之后,把他抱下来,帮他决定下一项娱乐。也听到过“宝宝,你玩海洋球都玩了半个小时了,我们花那么多钱进来,总要玩些别的吧?”商量好的孩子,就自愿去。商量不好的孩子,就哭闹,最后没意思的离开。其实那位妈妈应该感叹“天啊,宝宝你的专注力真好,可以在海洋球里玩上半个小时呢!”为什么要打断他呢?每个人可以深入、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有时候也是很艰难的。

我记得还有好友问过我“为什么我家宝贝儿总让我陪她玩?离不开我?”我去她家做客的时候,偶然发现,即使宝宝可以自己玩上一会儿,妈妈也会突然出现“咱们来玩老鹰捉小鸡?”、“你在做什么?”其实我跟儿子在家的时候,如果春添他自己在玩,也没有让我参与的意思,我也会做自己的事情。直到儿子需要我,来找我,我才会加入进去。

也许我总结得不算全面,但至少都是我遇到的典型例子,所以写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


(完)

学习了,反思了,我就是那个嫌孩子只在海洋球池玩而认为他没有得到其他锻炼从而鼓动并转移他注意力到其他玩具上的妈妈!

看了书,看了春添妈妈这帖,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孩子在玩,不要打扰他,不要以成人的心态来评判他的玩从而进行干扰和所谓的“引导”,结果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玩玩具/玩任何东西,不要着急忍不住“教”他怎样才是正确的玩法,这样的结果是阻碍了孩子根据自己内在需要去探索去发展,而孩子的这个内在需要我们成人常常是不得而知的;孩子笨手笨脚地玩,似乎很简单的动作却总是不得要领,不要忍不住告诉他甚至直接就上手了教他应该怎么做怎样才是捷径,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动脑动手去练习解决问题,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最终办到了他会更有成就感!以前有的地方还是做得不好,现在改正希望不算晚。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告诉白天带孩子的外公外婆,他们比我做得更甚啊!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5 10: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游来游去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发表于 2009-6-25 12:26:5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深有感触啊,好好学习了,要时时提醒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2 + 2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发表于 2009-6-25 13:44:3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第一次听说杜曼,我的宝宝七个月,希望还不晚,向楼主学习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2 + 2 不晚不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7#
发表于 2009-6-25 14:3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5 10:35 发表
2009-6-19 至 25,2岁4个月1天

今天看到一篇好的帖子,转到这儿,也是在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个问题上给自己一个提醒。

关于孩子的专注力,从我家春添说起~~

春添已经2岁10个月,有时候我在电脑前工作 ...


谢谢小小妈妈,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2 + 2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发表于 2009-6-25 23:55: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小妈关于专注力培养的转帖。我也是经常忍不住喜欢“教”宝宝的妈妈。平时经常看关于宝宝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书籍,总觉得在“适当”的时候要加强他某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总希望通过“教”能让他达到书上说的水平。殊不知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敏感期到来的时间都不同,一味按书本“教”不仅不能让宝宝感兴趣,还影响了他专注力的培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iaoxiaomama + 2 + 2 是啊,“教”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1:53: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4 10:42 发表


抱歉这么久才回复你,这几天正在加紧看李跃儿的书,也在逐步理清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希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给出的是自己一个比较成熟的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李跃儿并不反对早教。我没有看过你提到的视频......


再回506楼LING89:小小妈妈!我看了一些关于李跃儿的视频,我觉得他是不主张早教的,要孩子尽情的去玩。搞到我现在有点矛盾?早教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

今晚看了李跃儿在新浪回答网友提问的视频了:访谈: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回答网友提问总算明白了你的困惑来自哪里。李跃儿说的那种状况我觉得是指的某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他们把识字、英语、乐器、绘画等技能的学习作为了孩子童年生活的重心甚至全部,剥夺了孩子心灵成长的自由以及内在建构的机会,这样当然是违背孩子成长需求的,这样的孩子就像李跃儿所说今后该学习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看到我这样说,你应该不会再矛盾了吧,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做了吧。呵呵,你看看坛子里那些早教了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宝宝,多棒啊,如果觉得他们还小,说明不了问题,那还可以看看林怡的儿子(原谅我孤陋寡闻,暂时只想到这一个例子,但应该还有很多很多)。

只是李跃儿开篇提到的2岁读闪卡、学英语会损害孩子的内在精神发展我不明白这是怎样的伤害,会大到如李跃儿所说的心理学家都不能用在孩子身上进行试验??学英语我想指的是大人强迫孩子学习,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学。坛子里学英语的宝宝一定不是这样的,他们学习的那个快乐呀,呵呵,反正就我家小小来看不是伤害——因为就跟他学母语一样啊。而关于闪卡我现在了解到的弊端也只是小米爸爸和catxixi都提到的这是一种被动学习的方式,其他就不了解了。因为坛子里也没有曾经的杜曼家长回来反馈过闪卡对孩子精神发展影响的问题。哦,对了,qqyou还说过杜曼会影响孩子的数学思维,但他没直接说如何影响的,只是说“我不想讲那一种方式好还是不好,我要讲的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掌握每一种思维的方式,总有一种是占优势的。如果你引导孩子用一种非通常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的话,其影响会是很明显的。”又找到一句:“其实那些方法,都不是符合孩子真正规律的方法,只是利用孩子在2、3岁的时候,处于无意识的记忆的阶段,把一些无意义的东西,让孩子进行记忆而已。除了记忆训练,没有其他任何益处。”——关于杜曼,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借用李跃儿在视频中打的比方吧,让我们既打井,也给孩子舀水,让他一直有水喝,不好吗?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6 09: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2:43:21 | 只看该作者
正看帖子呢,那边厢小小一声“妈妈”,赶紧跑步过去。小人儿翻来覆去,最后睁开眼,看向右边,翻开我的枕头看了看那一摞厚厚的扑克牌还在,放心了,重又趴下。突然想起什么似地,往左看了看,枕边是几本英文小书,却道:“妈妈,《Run Bunny Run》呢?”我赶紧从床头柜上抓起书,放回原位。小人儿这才满意地睡下。不到一秒钟,“妈妈,要盖苹果被!”——这个是趁他睡着后撤换了的——赶紧重新给换过来,终于没有声音,鼾声又起了。额滴神呐 ,这大半夜的,全都惦记着呢!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6-26 02: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11:53 , Processed in 0.173196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