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uhaitao_t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彤彤的小楼——2005年7月,女孩

[复制链接]
53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2:24:38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早上很平常。读一个小故事,看一小段动画,吃完饭准备出门。现在吃完早饭也要漱口刷牙,因为时间很紧,我们就像伺候老佛爷一样,流水线作业,这边一个人刚把脸擦好,那边另一个人就端着刷牙杯过来了,而且连吐漱口水的小盆都给她准备好了,省得她来回跑,浪费时间。
晚上,奶奶给彤彤发明了新吃法,往蒸蛋里拌饭,一多半是蛋,一小半是饭,拌得糊糊的,彤彤居然吃得还不错。
然后我们一起看完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彤彤在家基本上没怎么看过电视台的动画节目,不过2岁左右时在领她的阿姨家看过喜羊羊节目,有一阵子经常挂在嘴上。
睡前,强力重启睡前阅读活动。彤彤的条件是“先看中文书,再看英文书”。妈妈的条件是“10分钟”。我都接受。于是以播音员的速度读了一本青蛙弗洛格,然后边听着mp3边翻阅机灵狗的书。现在每本书的内容彤彤都知道了,所以不用再多费口舌详细解释,只是在翻书的时候提醒彤彤注意看她所听到的词的对应物。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zhangsh + 2 + 2 好久没有来了,来看彤彤来了!
changannaonao + 2 + 2 那叫猫咪饭。让彤彤自己拌好了,一高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4:21:22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早上,彤彤被我的手机闹钟吵醒,才6点15分就很清醒,过了一会儿就起床了。起床第一件事是找一个“唉,那个可以推的东西呢?”就是昨晚放喜羊羊的U盘。为了怕她弄坏,昨晚给她玩了一会儿就收起来了,用一个古董的128M的U盘替代。这种古董货过去也是花了几百元买的,现在竟成了玩具。
过完年离开舅舅家已经20多天了,彤彤说话还带着姐姐的口气,尽管她们在一起玩了不到8天。事实上,彤彤学的当地口气,比如“你知道不?”,连她妈妈都比不上了。还有,彤彤到姐姐家的第三天,就学会了唱“你不知道你对我多么重要”。
晚上的菜有黑木耳,我对彤彤说:给你吃一个耳朵吧。彤彤觉得很好笑,过了一会儿她一本正经的说“我同学刘xx就经常吃耳朵的。”我问“吃什么耳朵?”彤彤说“吃他自己的耳朵”。“怎么吃?”“他把耳朵拉下来吃掉了,呵呵。”原来是故意说搞笑的话。彤彤每次要说好笑的事情时,会先说“爸爸,我告诉你一件很“帅”的事情”。原来“帅”字还可以这么用。

饭后给彤彤看了2集“小小的我”,还真蛮好看的。玩了一会儿剪贴和逻辑狗。睡前阅读,彤彤非要妈妈陪,爸爸读,两者缺一不可。 耗了几分钟就睡觉了事。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angelabird + 2 + 2 真好~
zhangsh + 2 + 2 好幸福的一家,妈妈陪着,爸爸念
cuiqi_ir + 2 + 2 彤彤说的好玩!
triman + 2 + 2 习惯不错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呵呵,是啊,帅这么用,有意思,小孩子学口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
发表于 2009-2-19 16:48:05 | 只看该作者
我越来越发现,实际上,成长论坛里,就咱这几个3岁孩子的父母来回串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uiqi_ir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7:5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3 angelabird 的帖子

也许是2-3岁正是“塑造”的关键期,小人已经可以开始面向外面的世界,但是通往世界的路很多很多多,家长特别紧张一些。

再过1-2年,家长和孩子已经一起走向了一条路(甚至不自觉),无法回头,岔路也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发表于 2009-2-20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意思是殊途同归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0:23:13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早上跟平常一样。只是如果没有提前起床,时间总是很紧张,因此彤彤的某些拖拉行为很容易成为大人的攻击目标,破坏了晨起和谐的家庭气氛。
晚上开会,近8点才到家吃饭。最近在消耗过年的存货,每天晚饭后一人一个水果,我每弄好一个叫彤彤拿去给谁,彤彤就给谁,而且还比较惦记着要给奶奶。
彤彤妈从家长会上了解到了老师夸奖小朋友的方法,是边做动作边说“稀哩哩哩-哩哩(挥左手),哗啦啦啦-啦啦(挥右手),吴越楚、吴越楚,你真棒(拍手)”。我在彤彤乖的时候也学了一次,不过一开口却错唱成了一首彤彤小时候看的巧虎宝宝版里的歌“稀哩哩哩哗啦啦(下雨啦)”,彤彤听了马上说“不对,应该是稀哩哩哩-哩哩。。。”,说着就会站起来表演一遍。我经常故意说错,屡试不爽。
睡前边听MP3边看机灵狗书若干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0:25:35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早上读了杂志“看图说话”,感觉比“上海幼托”稍微差一点。晚上逃过一个加班会议,准时回家。
彤彤今晚又吃闹妈所说的猫咪饭,偶尔有点搞。不过我现在实行鸵鸟政策,把彤彤的吃饭问题全权交由彤彤妈处理,看到她的胡闹也不管了。反倒是彤彤有点变本加厉了。前一阵子打彤彤时,曾经在桌子下面的抽屉里放了一根小棍子,作为恐吓彤彤的工具。谁知彤彤自己也找了一个棍子放在她那边的抽屉里,时不时的拿出来秀秀说“这个棍子也可以打人的哦”。不过如果我接话说“是的,可以用来打你”,彤彤就会改口说“不过我的棍子打得不痛”。

饭后玩了妞爸分享的贴纸图片,我负责剪,彤彤负责贴,我们还比赛,看是我剪得快,还是彤彤贴得快,这样可以促使彤彤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也可以减少她摸脸的行为。
因为彤彤妈现在又取消了“泡脚”程序,我得重新找让彤彤认字卡的机会,我选择了“跑步时间”。做完几项作业后,彤彤最喜欢的就是和我一起赛跑。我在“跑道”的终点摆上了字卡,规定谁跑得快谁就可以得到一张“冠军卡片”。比赛中,我偶尔赢几次,不过大部分都是彤彤赢,她赢了,我得发给她一张卡片,还得念一遍,还得放上新的卡片。等我做完这些,发现彤彤已经回到了起点,并且开始喊口令“预备起”。 我夸张的抗议声激得彤彤更加兴奋,赢得一张又一张卡片。等到我们两个都跑得气喘吁吁,站定来盘点成果,复习认字,一共跑了30多趟,以一趟来回12米计,总共跑了360米。





[ 本帖最后由 wuhaitao_tl 于 2009-2-23 10: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cuiqi_ir + 2 + 2 真好哇!
angelabird + 2 + 2 这个游戏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8#
发表于 2009-2-23 11:55:15 | 只看该作者
客厅够大的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uhaitao_tl + 2 + 2 来回12m, 单程6m, 不算太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一家人都像平常一样早早起来。彤彤妈要准时去单位值班,我今天也有事要外出,于是就一家人都出门了。彤彤跟着妈妈在她单位里玩。我则是乡下老鼠进城,到市中心的手机市场把自己用了两年的一个“高档”双模手机给卖了,换回来两个新手机。虽然在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生活了近10年,但是我觉得我的生活却与这个城市隔得很远。这里除了有我的住所和工作,其它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几乎就没有“进过城”。

下午除了接彤彤和妈妈回家,其它时间我都在研究新手机的使用方法。晚上又花了不少时间把各种英语的、经典的、故事的MP3都“倒”进新手机,总算赶在彤彤睡觉前来得及给她放MP3陪睡。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燕知草 + 2 + 2 我们用MP3,孩子自己可以按键选择
changannaonao + 2 + 2 写的有趣。直接给彤彤预备个mp3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发表于 2009-2-23 17:1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gelabird 于 2009-2-23 11:55 发表
客厅够大的啊!


这个厅怎么也得40mm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07 , Processed in 0.095701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