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瑜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七杂八记听/读

[复制链接]
831#
发表于 2008-10-28 15:05: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qsqsqs,楼上各位爸爸妈妈真是尽职尽责,我也在不断学习,以前觉得论坛好是有很多资源可以下载,现在觉得好的是因为有各位热心的家长们,将宝贵的经验拿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发表于 2008-10-28 15:4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ebra 于 2008-10-28 11:36 发表
想请问qsqsqs,您家女儿在听MTH的时候,对于她不懂的生词怎么处理?我女儿也在听MTH,有不懂的她也不问,这样的听是否能起到作用?



如果都不问,很可能是盲听,我想效果不会很好,要降低听力程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发表于 2008-10-28 16:03:55 | 只看该作者
丽莹妈咪2008-10-28 15:45威望+5Moon is living thing, are your sure?刚给女儿复习什么是living thing? 开玩笑吧?
丽莹妈咪2008-10-28 15:45金钱+5Moon is living thing, are your sure?刚给女儿复习什么是living thing? 开玩笑吧?


我不是开玩笑,但我是在将科学时代的概念往前科学时代的东西上套。我个人观点认为,这样套,对孩子更深入的理解科学概念和更深入的理解诗歌语言都有帮助。

按照科学的眼光Moon当然不是Living thing;按照张九龄的诗人眼光也就是审美的眼光,Moon是Living thing。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用几种眼光呢?朱光潜说三种,我认为四种——但前提是孩子能明确区分自己用的各种眼光,因为它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的。

现在学校教育的要求是,科学眼光是必须要有的,从科学眼光得出的结论也会是一致的;从审美眼光得出的东西本身就会不一致,学校对这种眼光的要求也更具弹性的多。我认为应该教会孩子区分,这是关键。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8-10-28 16: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丽莹妈咪 + 5 + 5 受教,受教. 也就是拟人化,可以这么说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发表于 2008-10-28 16:19:42 | 只看该作者
而就语文修辞的眼光来说,我以前认识还很模糊,就从这句“冰生于水而寒于水”,现在我更明确了自己的认识:学好中文应该认识到,中文语文修辞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人看世界的一些特点,比如,它常常是基于常识的(因此有时可能是不科学的),它是多用比喻和举例说明的方法的……形成这种认识,对孩子们学好语文很重要。因此结论是:科学的眼光必要,审美的眼光可能可有可无,而对要学好中文的孩子来说,认识中文语文修辞所体现的看世界的眼光也是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8-10-28 16: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发表于 2008-10-28 16:47:29 | 只看该作者
丽莹妈咪2008-10-28 16:28威望+5受教,受教. 也就是拟人化,可以这么说吗?
丽莹妈咪2008-10-28 16:28金钱+5受教,受教. 也就是拟人化,可以这么说吗?


拟人化只是现代修辞学的一种归纳,在张九龄那里也是套了,我想Moon在老诗人的心中,不是任何人可以相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6#
发表于 2008-10-28 17:01: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孩子需要学习一种古老的文字,一种古老的语文,有人说此乃中国孩子的文化胎记,我说乃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应该从这个高度来掌握,也就是掌握其类的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前天看一个5年级男生的语文卷,他在一题中两次将“韧”字写错,右边写成了利刀,结果重复扣分,扣了2分,痛失80分大关。如果说“陶冶”“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比喻,“韧”字就是举例,左边的“韦”的本义是熟牛皮,举熟牛皮为例来表示“韧”的含义,右边“刃”为声符,表示读音。如果孩子能知道这些,就不容易将声符的“刃”改为利刀了。但在“伟大”的“伟”那里“韦”又是声符了。因此理解中国古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对学好语文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Adeley + 2 + 2 Be all ears!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学习一下。
丽莹妈咪 + 5 + 5 听你侃字词句,咱只有搬个板凳来静静听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发表于 2008-10-28 18:50:30 | 只看该作者
“韧”解决了,有助于解决“韬”字,“韬”原意为牛皮制的弓或剑的套子,由此可知“韬略”为何原指兵书,转义为用兵谋略,乃至知道“文韬武略”这个扩展词,又可知“韬晦”为何指隐藏,乃至知道“韬光养晦”这个扩展词。

一二年级课本还尝试讲解字义基础,后来就不能坚持。实际上应更多的讲,更长时间的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花更少时间学好书写和字义,而不是一味让孩子大量抄写。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说文解字
hlp525 + 2 + 2 精品文章!
颀颀妈妈 + 3 + 3 真好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发表于 2008-10-28 19:57:25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读贴胜读书啊!好看!
请继续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9#
发表于 2008-10-28 19: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37 qsqsqsqs 的帖子

方法很好, 就是难得坚持做下来. 我是让颀颀自己看字典查词义.
你写的这些, 让我想起我的初中语文老师,
他课堂上的许多时间都在给我们讲一些字的演变. 从甲骨文开始画起.讲一些笑话, 典故, 对联, 迷语, 听得我们不想他说下课.

[ 本帖最后由 颀颀妈妈 于 2008-10-28 20: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sqsqsqs + 2 + 2 等你儿子上初中了我来教他也让他不想下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发表于 2008-10-28 23:01:06 | 只看该作者
对词义的追求,到我这样,仍算平常,大多是新华字典就解释了的。只是我觉得这种琢磨和思考还是学语文所必要。另外就是要注意培养孩子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6:29 , Processed in 0.614587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