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00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女儿看《美女与野兽》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3 11: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儿请我与她一起看《美女与野兽》,我就与她一起看《美女与野兽》了,感觉不错。最吸我注意的是片子里的几个人物,觉得这个几个人物很有意思。

让我感叹最多的是里面的一个小角色,他时时出现在第二男主角(加斯顿)身边,加斯顿高兴的时候打他,难受的时候也打他,加斯顿从来就没有尊重过他,但他一直在加斯顿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加斯顿,因为加斯顿超出常人的能力,最有力量,打猎的本领最好等等。这个加斯顿身边的小角色很意思,他会在关键的时候,把加斯顿的丑陋和难堪推波助澜到极致,也会在背后对加斯顿表示不服,但在加斯顿丧气的时候,他又倾其所能地全力的积极地鼓励加斯顿

而加斯顿呢,当然是个狂望自大,为所有欲,过分自赏自恋的形象。把加斯顿和这个小角色联系起来看,我分不出他们之间是哪个造就了哪个,感觉他们是一个完美的生物链。这个链太完美了,让我不由地想:如果那个人没有加斯顿或者加斯顿没有那个身边人,他们各自会变成什么样呢?刚开始我认为,加斯顿肯定不会是那个样子的加斯顿,加斯顿身边的那个人也不会是那个样子;突然又觉得,加斯顿一定会是加斯顿,那个身边的人也肯定是那样的身边人,因为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但一定会有一个人在那个位置,成就加斯顿成为那个形象的加斯顿的。

不恨加斯顿也不可怜那个小角色,只可怜他们自己建立的关系是没有原则没有主见地利用别人满足自己,结果只能是毁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1:51: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昨天写的文章。一边写一边想着袁老师和我、水瓶子相互间的交流及其中反应出的东西。说是讨论而实际上的不对话,如象sally知道考不好时对水瓶子的指责和及里面让人直接感受到的推卸,及对互文提出民间说法后的回复等等,某种程度上讲,你把自己演绎成了加斯顿而无形中把别人催化成那个小角色,但我绝不做那个小角色。

说实话,刚开始我的想法是要把小孩托付给你的,但海盐回来,经过N久的思考,我觉得我不能把小孩托付给你,最多只是去学一点你的知识。但某种程度上,你把相互关系变成加斯顿和那个小角色,这是我不决定犹豫的原因。今天,我决定了我绝不做那个小角色。让别的小角色成就你想成为的加斯顿吧。除非你哪天你不想成为加斯顿了,或许我会再出现。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3 12: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 2 你不是那个小角色,他更不是加斯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23 21: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susan_1201 的帖子

佩服。
真是一个勇敢面对自我和他人的女性。好好学习。以前看你写的详细记录,感受到某种真诚自我的力量,某种追求完善人格的力量。里面有很多东西,我虽然不能全然把握,但那种精神却让我怦然心动。也许,这也是我不辞辛劳要追求的东西。
经常碰到强迫症的善良的人们,更碰到了王石的尴尬,还碰到了为王石叫好的帖子都被屏蔽。这样的事情碰多了,我在想,我能不能做一个择邻的孟母。
除非,你不在这一个国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1:43:46 | 只看该作者
我确实觉得王石地震这次捐款和说的话是不合适的,他受尴尬是他应得的,因为他自己原先朔造的形象,因为他自己以前做事要宣传的行为。

你看到邵逸夫,多少逸夫学校、医院,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邵逸夫呢?邵逸夫捐1亿又有什么媒体喧然和关注呢?如果这次捐款没有逸夫媒体又有多少会计较,可这种人却偏偏不会不捐。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4 11: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5-24 21:45:18 | 只看该作者
王石的问题,我不想去深究。为什么会从220万到1亿?是不是大家的力量?我也不想深究。
我只想说,事情太好了就不太真实。看看全国上下的逼捐,你就知道是真实的力量还是逼迫的力量。不管是怎么样高尚的名目,它总只是逼迫。这,跟文化大革命的状态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这个崇尚历史的民族,至今也没有真正、深刻地反省过这一段历史。实话说,还不如日本人对他们自己侵略历史的反省。至少,他们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压力。我们呢?
我们只好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是见了棺材才掉泪,掉泪了则好了伤疤忘了疼,除非再见棺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的《积极的结论》


积极的结论

1

  我小的时候,有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一亩地里能打三十万斤粮食,而我的外祖母一位农村来的老太大,跳着小脚叫了起来:“杀了俺俺也不信”她还算了一本细帐,说一亩地上堆三十万斤粮,大概平地有两尺厚的一层。当时我们家里的人都攻击我姥姥觉悟太低,不明事理。我当时只有六岁,但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姥姥是错误的。事隔三十年,回头一想,发现我姥姥还是明白事理的。亩产三十万斤粮食会造成特殊的困难,那么多的粮食谁也吃不了,只好堆在那里,以致地面以每十年七至八米的速度上升,这样的速度在地理上实在是骇人听闻;几十年后,平地上就会出现一些山峦,这样水田就会变成旱田,旱田则会变成坡地,更不要说长此以往,华北平原要变成喜玛拉雅山了。
  我十几岁时又有过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我住的地方(我家在一所大学里)有些大学生为了要保卫党中央、捍卫毛主席而奋起,先是互相挥舞拳头,后用长矛交战,然后就越汀越厉害。我对此事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北京城原来是个很安全的地方,经这些学生的努力之后,在它的西北郊出现了一大片枪炮轰鸣的交战地带,北京地区变得带有危险性,故而这种作法能不能叫作保卫,实在值得怀疑。有一件事我始终想知道:身为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人,身披销甲上阵与人交战,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自我感觉如何?当然,我不认为在这辈子里还能有机会轮到我来亲身体验了.但是这些事总在我心中徘徊不去。等到我长大成人,到海外留学,还给外国同学讲起过这些事,他们或则直愣愣地地看着我,或则用目光寻找台历——我知道,他们想看看那一天是不是愚人节。当然,见到这种反应,我没兴趣给他们讲这些事了。
  说到愚人节,使我想起报纸上登过的一条新闻:国外科学家用牛的基因和西红柿做了一个杂种,该杂种并不到处跑着吞吃马粪和腐殖质,而是老老实实长在地上,结出硕大的果实。用这种牛西红柿做的番茄酱带有牛奶的味道,果皮还可以做鞋子。这当然是从国外刊物的愚人节专号上摘译的.像这样离奇的故事我也知道不少,比方说,用某种超声波哨子可以使冷水变热,用砖头砌的炉灶填上煤末子就可以炼出钢铁;但是这些故事不是愚人节的狂想,而是我亲眼所见。有一些时期,每一天都是愚人节。我在这样的气氛里长大,有一天,上级号召大家去插队、到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我就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认真考较一下,自己的心脏是否因此更红了一些。这当然也是个很特别的时期。消极地回顾自己的经历是不对的悲观、颓废、怀疑都是不对的。但我做的事不是这样,我正在从这些事件中寻找积极的结论,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2

  我插队不久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军代表把我们召集起来,声色惧厉地喝斥道: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要保卫毛主席,现在却是毛主席保卫了你们,还保卫了红色江山,等等。然后就向我们传达说,出了林彪事件,要我们注意盘查行人(我们在边境上)。散了会后,我有好一段时间心中不快——像每个同龄人一样,誓死保卫毛主席的口号我是喊过的。当然,军代表比我们年长,又是军人,理当在这件事上有更多的责任,这是问题的-个方面;另一方面,知青娃子实在难管,出了事先要昨唬我们一顿,这也是军代表政治经验老到之处。但是这些事已经不能安慰我了,因为我-向以为自己是是个老实人,原来是这样的不堪信任——我是一个说了不算的反复小人!说了要保卫毛主席,结果却没有保卫。我对自己要求很严,起码在年轻时是这样的。经过痛苦的反思,我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无能为力的,假如不是当初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现在就可以说是清白无辜了。我说过自己正在寻找积极的结论现在就找到了一个。假设我们说话要守信义,办事情要有始有终,健全的理性实在是必不可少”。
  有关理性,哲学家有很多讨论,但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它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像我姥姥当年对待亩产三十万斤粮的态度,就叫做有理性。但这一点有时候不容易做到,因为会导致悲观和消极,从理性和乐观两样东西里选择理性颇不容易。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只要碰上了开心的事,乐观还会回来的。不过这一点很少有人注意到。从逻辑上说,从一个错误的前提什么都能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能编出来。所以假如你失去了理性,就会遇到大量令人诧异的新鲜事物,从此迷失在万花筒里,直到碰上了钉子。假如不是遇到了林彪事件,我至今还以为自己真能保卫毛主席哩。
  我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起码在插队时是这样的。直到有一天患上了重病,加上食不果腹,病得要死。因此我就向领导要求回城养病。领导上不批准,还说我的情绪有问题。这使我猛省到,当时的情绪很是悲伤。不过我以为人生了病就该这样。旧版《水浒传》上,李逵从梁山上下去接母亲,路遇不测,老母被老虎吃了。他回到山寨,对宋江讲述了这个悲惨的故事之后,书上写着“宋江大笑。”你可以认为宋江保持了积极和乐观的态度,不过金圣叹有不同的意见,他把那句改成了“李逵大哭”。我同意金圣叹的意见,因为人遇到了不幸的事件就应该悲伤,哪有一天到晚呵呵傻笑的。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虽然形势一片大好(这一点现在颇有疑问),但我病得要死,所以我觉得自己有理由悲伤。这个故事这样讲,显得有点突兀,应当补充些缘由:伴随着悲伤的情绪,我提出要回城去养病;领导上不批准,还让我高兴一点,“多想想大好形势”。现在想起来情况是这样:四人帮倒行逆施,国民经济行将崩溃,我个人又病到奄奄一息,简直该悲伤死才好。不过我认为,当年那种程度的悲伤就够了。
  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众所周知,人可以令驴和马交配,这是违背这两种动物的天性的,结果生出骡子来,但骡子没有生殖力,这说明违背天性的事不能长久。我个人的一个秘密是在需要极大快乐和悲伤的公众场合却达不到这种快乐和悲伤应有的水平,因而内心惊恐万状,汗下如雨。一九六八年国庆时,我和一批同学拥到了金水桥畔,别人欢呼雀跃,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我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男性,我很不容易晕厥,这更加重了我的不幸。我不知道这些话有没有积极意义,但我知道,按当年的标准,我在内心里也是好的、积极向上的,或者说,是“忠”的,否则也不会有勇气把这些事坦白出来。我至今坚信,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了我,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的种种心事,必定会拍拍我的脑袋说:好啦,你能做到什么样就做到什么样罢,不要勉强了。但是这样的事没有发生(恐怕主要的原因是我怕别人知道这些卑鄙的心事,把它们隐藏得很深,故而没人知道),所以我一直活得很紧张。西洋人说,人人衣柜里有一具骷髅,我的骷髅就是我自己;我从不敢想像自己当了演员,走上舞台,除非在做噩梦时。这当然不是影射什么,我只是在说自己。
  有关感情问题,我的结论如下,在这方面我们有一点适应能力。但是不可夸大这种能力,自以为想笑就能笑、想哭就能哭。假如你扣我些工资,我可以不抱怨;无缘无故打我个右派,我肯定要怀恨在心。别人在这方面比我强,我很佩服,但我不能自吹说达到了他的程度。我们不能欺骗上级,误导他们。这是老百姓应尽的义务。


3

  麦克阿瑟将军写过一篇祈祷文,代他的儿子向上帝讨一些品行。各种品行要了一个遍,又要求给他儿子以幽默感。假设别的东西不能保持人的乐观情绪,幽默感总能。据我所见,我们这里年轻人没有幽默感,中老年人倒有。在各种讨论会上,时常有些头顶秃光光的人,面露蒙娜丽莎式的微笑,轻飘飘地抛出几句,让大家忍俊不禁。假如我理解正确的话,这种幽默感是老奸巨猾的一种,本身带有消极的成分。不要问我这些人是谁,我不是告密者;反正不是我,我头顶不秃。我现在年登不惑,总算有了近于正常的理性;因为无病无灾,又有了幽默感,所以遇到了可信和不可信的事,都能应付自如。不过,在我年轻的时候,既没有健全的理性,又没有幽默感,那是怎么混过来的,实在是个大疑问。和同龄人交流,他们说,自己或则从众,或则听凭朴素的感情的驱动。这种状态,或者可以叫作虔诚。
  但是这样理解也有疑问。我见到过不少虔信宗教的人,人家也不干荒唐事。最主要的是:信教的人并不缺少理性,有好多大科学家都信教,而且坚信自己的灵魂能得救;人家的虔诚在理性的轨道之内,我们的虔诚则带有不少黑色幽默的成分,如此看来,问题不在于虔诚。必须指出的是,宗教是在近代才开始合理的,过去也干过烧女巫、迫害异端等勾当。我们知道,当年教会把布鲁诺烧死了。就算我虔信宗教,也不会同意这种行为——我本善良,我对这一点极有把握,所以肯定会去劝那些烧人的人:诸位,人家只不过是主张曰心说,烧死他太过分了。别人听了这样的话,必定要拉我同烧,这样我马上会改变劝说的方向,把它对准布鲁诺:得了吧,哥们儿,你这是何苦?去服个软儿吧。这就是我年轻时作人的态度,这当然算不上理性健全,只能叫作头脑糊涂;用这样的头脑永远也搞不清楚曰心说对不对。如果我说中国人里大多数都像我,这肯定不是个有积极意义的结论。我只是说我自己,好像很富柔韧性。因为我是柔顺的,所以领导上觉得让我怎样都成,甚至在病得要死时也能乐呵呵。这是我的错误。其实我没那么柔顺。
  我的积极结论是这样的: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安徒生有一篇童话(光荣的荆棘路),就是献给这些直率、坚硬的人,不过他提到的全是外国人。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理应有自己的榜样。此刻我脑子里浮现出一系列名字:陈寅格教授,冯友兰教授,等等。说到陈教授,我们知道,他穷毕生精力,考据了一篇很不重要的话本,《再生缘》。想到这件事,我并不感到有多振奋,只是有点伤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 2 王小波的杂文很有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1:01:4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一亩地里能打三十万斤粮食,而我的外祖母一位农村来的老太大,跳着小脚叫了起来:“杀了俺俺也不信”她还算了一本细帐,说一亩地上堆三十万斤粮,大概平地有两尺厚的一层。当时我们家里的人都攻击我姥姥觉悟太低,不明事理。我当时只有六岁,但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姥姥是错误的。事隔三十年,回头一想,发现我姥姥还是明白事理的。

我十几岁时又有过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我住的地方(我家在一所大学里)有些大学生为了要保卫党中央、捍卫毛主席而奋起,先是互相挥舞拳头,后用长矛交战,然后就越打越厉害。我对此事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北京城原来是个很安全的地方,经这些学生的努力之后,在它的西北郊出现了一大片枪炮轰鸣的交战地带,北京地区变得带有危险性,故而这种作法能不能叫作保卫,实在值得怀疑。

假如不是遇到了林彪事件,我至今还以为自己真能保卫毛主席哩。

我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起码在插队时是这样的。直到有一天患上了重病,加上食不果腹,病得要死。因此我就向领导要求回城养病。领导上不批准,还说我的情绪有问题。这使我猛省到,当时的情绪很是悲伤。我提出要回城去养病;领导上不批准,还让我高兴一点,“多想想大好形势”。现在想起来情况是这样:四人帮倒行逆施,国民经济行将崩溃,我个人又病到奄奄一息,简直该悲伤死才好。不过我认为,当年那种程度的悲伤就够了。
  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


如象王小波一样,身处于某些荒唐事中,看到一些混乱的现象,我真的希望自己没有理性,可理性却那样固执地在脑子不肯消失,它们两个在拉锯子战,而自己却象被它们锯成两截一样,煎熬不已,那天我受不了忍不住在网上搜索“精神分裂”。

王小波只说了,小脚外祖母跳着小脚叫起来:“杀了俺俺也不信”,有些头顶秃光光的中老年人,面露蒙娜丽莎式的微笑,各种讨论会上,轻飘飘地抛出几句,让大家忍俊不禁。假如我理解正确的话,这种幽默感是老奸巨猾的一种,本身带有消极的成分。他们是理性的,但又如何呢?中国还是经历了浮夸风和文化大革命。可惜王小波没有说他会怎么样。

不过我相信,王小波的积极结论: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6 11: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 2 生活在那个时代,谁都可能成为一种荒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12 11:59:57 |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虽然看不上《再生缘》的考证,可有人看得上。至少我是看得上的,而且为此我还去看了两遍《再生缘》,如痴如醉。我想,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视野和独特风格。王小波的看不上只要不是达到对陈寅恪口诛笔伐的程度,我也就宽容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17 03: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zhy2001 的帖子

王小波的原文是:

我们知道,他穷毕生精力,考据了一篇很不重要的话本,《再生缘》。想到这件事,我并不感到有多振奋,只是有点伤感。

你知道王小波为什么会伤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17 03: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我在想:如果没有文革,陈老先生会干什么呢?
又一想:如果一直是民主社会,陈老先生会干什么呢?
再一想:世界上有苹果、坚果... ...甚至...苦果,怎么偏偏就没有“如果”涅?

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如果
可心中美好的愿景,却挥之不去
你叫我如何不伤感?



小波如一块拒绝融化的冰
将陈老比拟青龙,困于时势蛰游浅滩,不体鱼虾之乐
行文难免感伤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6-17 03: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20 , Processed in 0.193312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