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半年来孩子们的学习(与家长讨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0:56:58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06462&extra=page%3D1

建议各位家长读一下此文,或许对孩子们下一步的学习会有一些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就此引发出一些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5-26 16:28:3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强烈地觉得,养育孩子要有个性,但是一定要给予孩子信任世界、信任社会的品质。
一个人假如从小仇视社会,对社会及机制充满了不信任,那他长大之后,即便才华横溢,也不一定能够融入社会,融入团队,为社会作贡献。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相信社会是美好的,人类是美好的,前途是美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5-26 16:34:15 | 只看该作者
黄老师和袁老师为什么要将学校教育贬得一无是处呢?
从教材到体制,从教师到学习方式,觉得几乎就没有可赞之处。
至今不能理解为什么?

对于教育之心的根本——宽容,我还是觉得对任何教育都不能一枪子打死,特别对于主流的东西——评议学校应该以什么态度?特别是你想将你的判断和看法加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凭着怎样的慎重之心呢?

我希望我女儿能够明白,她仅只是去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因为学校教育之坏!

[ 本帖最后由 水瓶子 于 2008-5-26 16: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5-26 17:3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水瓶子 的帖子

这个问题很好。虽然曾经多有说明,但还是值得好好说明一下。

首先声明一下,在下没有把学校教育贬得一无是处。在下只是比较性的提到了一些“不是”处,其实在下认为学校教育有很多“是”处,只是没有提到而已。因为,歌颂学校的已经很多了,学校的作用也是显然的,在下没必要再凑热闹累述了。

另外,有必要把学校教育贬得一无是处吗?在下也是从小从学校教育出来的,前前后后在学校接受教育达20年之久,没有学校教育有在下今天吗?在下应该感谢学校才对啊!另外,学校与在下无怨无仇,为何要去仇恨它呢?古今中外学校一直存在着,学校教育一直开展着,没有学校教育能有今天的社会今日的世界吗?为何要去仇恨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呢?

至于“宽容”。在下爱好孔孟佛老,不是给谁看的,也是自己不断要求自己学会仁爱,诚真和宽容。为何独独要仇恨学校啊?因为自己的爱好所以也让小女学孔孟之道,学佛老之法;学忠恕,学仁爱,学诚敬,学博爱,学孝悌。。。。。。她长大又怎么会对学校产生仇恨呢?

至于为何没让小女去学校,并不是讨厌仇恨学校,而是在下希望给女儿提供一种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注意这里是“比学校教育更好”,而不是说学校教育很坏。所以,说学校教育什么什么不好,应该是相对与另一种更好的教育或方法而言。凡事是相对的。

不论什么学校,让孩子获得好的真正的教育才是我们目的,让孩子学会做人真正成才才是我们的目的,至于是去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去官方学校还是去私塾学堂,上学还是自学等等都只是手段途径而已。若条件许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是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一个选择接受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权利和自由。

相对于学校,在下认为我们可以给孩子更广阔的天地,更开阔的视眼,更丰富的选择。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有人是猴子变过来的说法,也可以让孩子学习人是上帝创造的或者人是天地的子女等更多的学说道理;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有辩证唯物的哲学,也可以让孩子学习理学心学唯心存在等哲学;我们让孩子自己去学会思考自己去判断。我们不给孩子套上以**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箍箍,我们不给孩子革谁的命,斗什么争的教育,我们崇尚和平,崇尚人道。

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学校,因为我们不想让孩子做**主义**思想**理论的奴隶,我们不想让孩子在幼小的脖子上套上鲜血的枷锁。我们不想让孩子从小有仇恨,不想让孩子从小学会革谁的命,斗什么争,真的,我们不希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不关乎语文教材不好,学校作业太多,学生负担太重等等,这些都是次之又次的不是不去学校的原因。

。。。。。。

另有时间详细展开。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5-26 20: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5-26 18:30:24 | 只看该作者
又一次我所说的,非尔所理解的——有时候真气馁,觉得表达是件艰难的事情。

我曾经做过人力资源多年,快有一年没具体负责了,最近临时又负责一下人力资源工作,接触到很多年轻人——所以小发一通感慨。

工作是为自己做,不是为别人做,更不是为公司做的。做人也一样,你所有的努力和不曾努力,最终都只是为自己,体现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5-26 18:3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ge57 于 2008-5-24 10:56 发表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06462&extra=page%3D1

建议各位家长读一下此文,或许对孩子们下一步的学习会有一些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就此引发出一些讨论。


两年前我还曾经将这篇文章在某个地方转载过,我自己却不曾好好领会,看来要当成袁老师的作业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5-26 18:5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瓶子 于 2008-5-26 16:28 发表
最近强烈地觉得,养育孩子要有个性,但是一定要给予孩子信任世界、信任社会的品质。
一个人假如从小仇视社会,对社会及机制充满了不信任,那他长大之后,即便才华横溢,也不一定能够融入社会,融入团队,为社会 ...


“一定要给予孩子信任世界、信任社会的品质。”很好!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呢?当然靠教育!那么又怎么教育呢?

世界是虚的,社会也是虚拟的,而人才是真实的。

在下认为要让孩子信任世界的美好、信任社会的可爱就必须或者首先要让孩子去爱人,要让孩子学好去凡爱众------这就是孔子讲的“仁”。一个不爱人的人怎么可能去爱社会爱世界呢?而要学会去爱人就必须学会去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这也就是孔子讲的“孝”。。。。。。。

试问我们自己有多少”仁义礼智信“?那怎么办?总希望孩子超越我们吧?所以,我们想到用千百年来正统的反复检验的全人类优秀的文化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多读读这方面经典的书,从小接受经典文化的教育熏陶。

其实要给予孩子的肯定不仅仅是”信任世界信任社会“,人类还需要很多类似的优良品德。这些宝贵的优良品德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成就自己,完成做人的历史使命。

。。。。。。。
三言两语,随感而发,如有不妥,万望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27 12:08:12 | 只看该作者
华德福有句话似乎很经典:知识不能改变人,体验才能改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5-27 12:50:20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计划,需要循序渐进,这应该是接近真理的规律吧。
如果没有计划,就没有目标,就无法有考核——我是说工作。一个公司的管理,如果永远无计划,无目标,又没有考核,那是多么混乱无序的状况啊。
难道学习不该有序有计划吗?
这一点一直想不通。
等待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5-27 20:4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瓶子 于 2008-5-27 12:08 发表
华德福有句话似乎很经典:知识不能改变人,体验才能改变人。


对。这句话很好。

这句话好像是外国的,咱中国自古也有类似的说法。

知识唯有拿来实践并从中去体验才能改变人,或者说真正对自己有用。西方文明我们简称为“基督文化”。可以说没有“基督”就没有西方的文明。“基督文化”就是一种通过忏悔修善的体验文化,而西方文化中的知识是为“体验”服务的。没有知识,体验也无从谈起。只要知识没有体验是一种舍本逐末,没有知识的体验又是一种空中楼阁。中华文化里不用“体验”一说,不论儒释道都有“修身”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庞大的知识体系也是为了“修身”。修身才能“日日新”才能改变,否则一切知识只是身外的装饰品而已。

有了“知识不能改变人,体验才能改变人”这样的经典的话,作为家长老师,面对孩子又该如何指导去实施呢?到底如何去体验呢?每天到大自然中去才叫体验吗?读书算不算是体验呢?读书就是学知识吗?等等等等,在下也不得而知。

经典的话太多太多,如何解决当下问题才是最要紧的。

随便聊聊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53 , Processed in 0.1405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