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半年来孩子们的学习(与家长讨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5-22 11:24:45 | 只看该作者

20日对Sally半年粗线条变化总结

孩子在袁老师家已经整整半年,我的孩子在海盐,也已经比在家里更加习惯了。
有一次,她将我喊成了“阿姨”,这使我望着她的脸,愣了好几秒。
在这半年中,Sally的进步是在各个方面的。我已经很久没有总结过,也没有在此表示过。是因为相对来说,我已经在慢慢地放松自己的责任感,关于孩子,我已经到了依赖袁老师及师母的程度了。
上周末,她跟爸爸去家旁边的大学校园跑步,一口气跑了五圈。运动能力增强了——曾经我担忧过,在没有正式体育课的情况下,孩子的运动够吗?
Sally的钢琴飞速进步。今年开始,她就回杭州原来的钢琴老师处上课了,老师多次表示惊异,说她像换了一个人。以前是被动学琴,现在完全是主动练琴。每次陪女儿上琴课,是我最感觉享受的时间。
性情上的变化,是我信赖袁老师的重要原因,也是我送女儿来海盐的初衷。现在孩子阳光、宽容、节俭、自律,我真的很满意。

自学能力的提升,应该也是明显的。至少学校里的语数英科,她基本上是自学前进的。难怕所学到的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能力来说,被灌输的掌握和自学的掌握,应该是两个概念。

唯一不能完全放心的,就是有关于学习内容本身。
为什么呢?因为我怕最终我们还是得回学校(我们如果不回学校,那有属于我们可走的路吗?Sally曾经流着泪问我,我没有话能来回答她)学校的教学方式太不一样了。所以我是矛盾的。一方面,从孩子成长本身来说,我信任袁老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袁老师的教学成效,能跟学校衔接吗?
其实我的矛盾对孩子来说是种压力,我也无数次地想跟袁老师说,要不,我们放弃学校那一套吧,放弃学籍,放弃去考试。但是袁老师是非常支持Sally回学校考试的,我没有理由再反对。
要参加学校考试,那她就得承受别的孩子不会有机会承受的压力。这是我带给她的,我时常感觉内疚,因为我的矛盾,化成了她的压力。

这个周末,Sally回家,让她做了一套学校里的数学试卷,差不多得80多分吧。不懂的知识点,只有不知如何判断“约等于”。另外一道统计应用题,是对电表读数没有概念,因此不知如何下笔。
对于语文,因为要求实在太不相同,应该说没什么可比性。而对于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如何判断?我没有概念。

关于阅读,从最近读三国体现出,我一直来担心的阅读问题,仍然存在(一周差不多才读10页书都不到,这几乎不算在阅读)。第一,我觉得她对阅读还是没有建立真正的喜爱之心.我跟袁老师和师母都交流过,希望她能够有固定的时间阅读,你的意思是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不用着急.可是我还是觉得阅读习惯和真正对书本的喜爱,是从这个时候培养的.第二,半年来,她的阅读能力真的并没有显著的提升.虽然以前我带她的时候,没有涉及较宽的知识面的阅读内容.但是阅读量可能远远高于目前.如果这半年来,阅读量有积累,无论内容如何,阅读能力的提升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这方面她较为缺乏.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我总觉得无论如何要把握现在,不能凡事等待“将来的某一天”出现奇迹。我不想有奇迹,我想一步一步走,脚踏实地。
孩子的教育真的不能做冒险的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19:17:1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们的阅读量

这里指的是课余的阅读。我并不认为Sally的阅读量很少。以下是她自去年11月以来读过的书单:

#《八十天环游地球》十余万字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十余万字
《小狗钱钱》十余万字
《可怕的科学*植物的咒语》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人体手册》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显微镜下的怪物》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绝顶探险》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太空旅行记》五万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约八万字
《成语故事》(已读三分之一)原书三十余万字
《城南旧事》(部分)
#《三国演义》(已读四分之一)
#《鲁迅作品集》(部分)

加上还有教科书、课程涉及的资料、杂乱翻阅的书,至少每月要阅读约二十万字。




在这半年余Angella的读书(不完全):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三十余万言
#《鲁迅全集》部分
《上下五千年》八十余万言
#《居里夫人》三十余万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约八万字
#《爱因斯坦传》上,十余万字
《小狗钱钱》十余万字
《可怕的科学*植物的咒语》五万字
#《诗经》(未完)
#《唐诗三百首》(未完)
《汉魏六朝小说选》(未完)
《诸葛亮全传》(未完)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一半)
《黑猫尼诺》
《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
《科学探索者*地球上的水》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
《科学探索者*细胞与遗传》
《科学探索者*人体生理卫生》
#英文《书虫》十来种
#英文床头灯丛书如《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十来种
#赖世雄初级英语*世界名著精选十来种


加#号的,均系本人指定要读的书。若作比较的话,相应Angella的视野要宽一些,涉及文言、英语、科普和纯学术性著作,数量上也大了很多,反映她的兴趣较广,所涉较杂。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5-22 2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5-22 19:25:2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阅读量挺大,好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5-22 20:36:1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的阅读量真的挺大,好羡慕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5-22 21:40:47 | 只看该作者

难易与深浅问题

前面我们好像提到教学内容的难易问题。

我们认为对教学质量用教学内容的难易来区分似乎不是很恰当。

就按难易来讲。太易了,孩子固然喜欢有成就感,但收益可能不大,效率不高,发展空间偏小;太难了,孩子无法吸收,似乎也看不到进步。那么不难不易应该刚刚好吧,但是实际很难操作。

如果我们不用难易改用深浅来说明,那么就教学内容教学所包含的内涵而言,我们认为应该是越精深越广博越好,这样才是真正的大教育,大教学,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有更远大的发展空间,孩子才有可能有高起点。然而,就教学讲解方式和手段而言,应该是越浅白越简易越直观越形象越好,这样才是适合儿童的好教育,好教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深入浅出”!

我们认为现行学校主要是"浅入浅出“,教学内容浅白,教师水平浅白,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浅白。现在某些读经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深入深出“,教学内容精深,但因缺乏相应的教师,一直只是停留在读背阶段,没有浅白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只是通过大量长时间的读背希望孩子有一天能突然开悟自己领会。后续和配套教学的不完善使得本是很好的读经教育也显得苍白无力。

微积分难不难?当然难,那是高中和大学的数学内容;然而只要教学得法,完成能够”深入浅出“的让孩子们掌握。上海的张政老师就做到了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轻松学会微积分。现代天体物理难不难懂?当然难,大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让我们百姓大众了解那神秘广袤的宇宙成为一种可能。教学内容无所谓难易,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讲,如何去”深入浅出“。

袁博士以大学教授的学历背景专职做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课,试看全国上下能有多少?袁博士毫不夸张的认为就从文史领域来讲,他可以把孩子从幼儿认字开始一直带到硕士研究生,试看全国上下能有几个?袁博士亲自将女儿培养至如此成功,试看全国上下又有多少?......

何谓”大学“,有大师才谓之”大学“。我们现在经常关注的是学校,而恰恰忽视了其实最为关键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5-22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晴的阅读书单,允许我稍作一点说明.

#《八十天环游地球》十余万字:阅读此书的时候,我真的很惊喜,以为袁老师对孩子的阅读指导会比较连贯,可是后来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这方面就没有了.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十余万字:只是看了其中几篇,可能三分之一还不到;
《小狗钱钱》十余万字:这册书是二年在家里读的.
《可怕的科学*植物的咒语》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人体手册》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显微镜下的怪物》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绝顶探险》五万字
《可怕的科学*太空旅行记》五万字:可怕的科学系列,一半以上是周末回家的时候,半逼着她读.她的阅读速度到了我看着心焦的程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约八万字
《成语故事》(已读三分之一)原书三十余万字,大概看了80页
《城南旧事》(部分):此书没有自主阅读,周末回家的时候,我当睡前故事给她读了几篇
#《三国演义》(已读四分之一):本周读到四分之一,当是欣喜之事.上周末回家,陪她读到40页.
#《鲁迅作品集》(部分),从孩子口中知道她读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吧,别的不甚清楚.也许她读过,但是说不明白.

以前她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周一本的样子,我天天陪着她读,那时阅读能力也不强,她自己读累了,我就替她念几段.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宁可放弃弹琴也要保证阅读.我自己的私心,是觉得孩子有了对阅读的喜爱之心,那于人生,是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可惜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她身上看到太大的惊喜.

课堂内的阅读我不甚清楚,但是课余的阅读,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够.
Sally阅读速度还没突破.我记得上上周,我们俩在新华书店呆了一天又一个晚上,将<雷梦拉和爸爸>读完.我们是坐在新华书店的地上读的,她读童话书,我读<马云>,流连到不想回家吃饭.这也说明,如果她有时间,她还是接受阅读的,虽然不是那种"痴爱".我可能对我自己想培养个书虫女儿,是要遗憾的了.

我写这个的目的,不是要反驳袁老师.而是这半年来,我对女儿学业的关心,别的已经关心不上,但是阅读这件事,我却无法不闻不问的.以我的判断,现在孩子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才是.

也许我太主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1:32 | 只看该作者
Sally妈:这个书单在发出前,已让Sally确认过,如《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确已读完。

平常,我鼓励他们泛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读,但指定的书则要细读,甚至要求写读后感。后来也是发现他们在阅读中有很多不理解,遂采用集中朗读若干文章和书籍的片断,一边读一边问答、讨论,比如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意在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特别是开了作文课后,更是要求与写作相结合,这类阅读涉及白居易长诗《长恨歌》、《琵琶行》及有关资料;周国平、汪增祺的散文,金性尧的文史随笔;鲁迅著作及周作人散文;期间插入了不少文言小品的介绍。这些都非常需要花时间去细品,会影响泛读的数量,但对他们学会深入阅读是必要的。

在我,阅读的指导,始终未停止过,因为对此我也非常注重。不过,具体落实到每个孩子,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差距很大,这也是事实。然而,这个问题涉及个体基础和悟性,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拿Sally来说,以前的阅读难度与现在的比较,相去甚远,自然也会影响她的阅读数量。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5-23 15: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5-23 13:01: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袁老师告诉我这些,有时候,当家长的,非常需要这些信息。

昨天晚上跟女儿讲,我要组织一场替灾区儿童募捐的琴童义演活动。

http://www.19lou.com/forum-15-thread-11244311-1-1.html

上面是链接,欢迎小逸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6:47:12 | 只看该作者
Angella很乐意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5-23 20:46:33 | 只看该作者

因材因机施教

每次到海盐与袁老师交流,袁老师都会反复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在下深会袁老师的良苦用心。

袁老师的反复强调理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则是sunny目前暴露的最大学习阻力就是理解力不足和缺乏思考的基本能力和习惯,二则是袁老师担心在下一直偏爱于只求背诵不求理解的读经教育而影响sunny。

袁老师的分析是正确的。 sunny的早期教育可以说主要是集中在德行和品性上,在下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认为蒙以养正是关键,修身养德的扎根教育宜是儿童教育的重点,也可以说是所谓的育心教育。因此,sunny几乎没有接受过有关侧重育脑和思维方面的教育。在下目前反思认为,育脑不影响育心,育心育脑应该齐头并进,偏于一方均不是理想而现实的教育。既然已经暴露问题,接下去的教育重心必定要进行挑整。在下要好好听取袁老师的建议,从文言文的深入细化理解和白话文的阅读理解以及数理科学思维和推理训练等多方面来弥补不足,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下推崇读经教育,是推崇其对孩子教学的内容和为弘扬中华文化所起的作用,其实一直不欣赏王氏的教学法。我们不论推崇相信什么,都应该是以是否对孩子有用为出发点,而不是单一的去维护谁维护什么理论。也就是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因机施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调整。所以,在下准备全面调整对sunnyd 教学方法,突出”理解“,强化”思维“。至于如何有步序的全面开展教学,还需袁老师多多指导。

匆匆留言。有空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13 , Processed in 0.28112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