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送孩子来袁老师这里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像小逸一样9岁读到初中的内容同时又深到什么程度,不是要让她读少年大学,不是想让她走捷径,更不是要想在几年内追上小逸.袁老师如果这样判断我,那真的是错了.我真正关注的东西,跟袁老师所说的方向性原则性的东西是吻合的.比如孩子的性格,因为我自己性格上的敏感和情绪化,导致孩子也有这方面的性情,在袁老师这里,得到了很大的修正.多少次我梦里里都是笑着的,感谢袁老师让晴成为一个健康性格的孩子.我也自思不是想让孩子一步登天,半年里读懂三国.因此袁老师用这种带点揄揶的口吻说话,我听着很是异样.其实有时候,跟袁老师交流时,我总是能够感觉到不能尽表我的意思,最后不了了之.我是个特别容易接受人家意见的人,在交流时经常因为对方的反驳,使我失去立场和解释的能力.因此总使得我们的交流有时候并不能真正有效或解决问题.
作为母亲,以及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我们的思考方向和角度难免会有所不同.在此讨论这些问题,这么直率和坦诚,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因此,我的问题应该还是基本停留在,孩子接受程度在不能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时候,是调整课程内容,还是给孩子搭座梯,建座桥?
另外,袁老师说晴近期花大量时间在学校的功课上,导致应该阅读和涉及的内容,她没办法触及.说真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宁可让晴放弃学校的功课,也要让她补足阅读的量.不知道袁老师怎么看.至少袁老师要帮晴找到这个平衡点___我不知道如何表达.
我关于晴阅读三国的状况,说真的挺着急.第一,我觉得她对阅读还是没有建立真正的喜爱之心.我记得有一次跟你交流过,希望她能够有固定的时间阅读,你的意思是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不用着急.可是我还是觉得阅读习惯和真正对书本的喜爱,是从这个时候培养的.第二,半年来,她的阅读能力真的并没有显著的提升.虽然以前我带她的时候,没有涉及较宽的知识面的阅读内容.但是阅读量可能远远高于目前.如果这半年来,阅读量有积累,无论内容如何,阅读能力的提升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这方面她较为缺乏.
在短消息里,我那么草率地说晴文言能力没有长进,其实是出于上面这两点的考虑.因为太直白,说出来才感觉有不尊的意思.其实我的本意,并非如此,请袁老师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