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Sally的学校考试谈起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9 08:5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水瓶子 的帖子

觉得水瓶子的女儿心思细密,性情温和,不失小孩之可爱,甚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29 10:08:56 | 只看该作者
磐·墨 姐姐的能力非一般人能做,我觉得这个跟性格有关.我自己念书时成绩不拔尖,但是也不屑于完全为了分数去念书.当时我清晰地记得自己老是不太看得起只会读书的班长.
但是经常考一二名这种能力,背后应该有别的能力作支撑,并非只是应试能力或高分能力-------想考高分也很努力的人多了,但是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僵硬所说的工作能力,引申到对孩子能力的培育,对于我是耳目一新.教育如果能够这样"倒"着推,是不是会更合理?
但是工作中遵循程序、在重复中不出错、负责的交作业态度,这些是否只能从一年复一年的这样的学习状态中训练出来?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不都是这样被兢兢业业地被训练着的吗?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非能够遵循程序。因此我还是觉得这个跟个性更有关系。僵硬的说法,应该也只是理论上有点相关,但感觉不是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29 14:0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水瓶子 的帖子

本来就不是必然.学校教育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阶段想不一切寄托在这个上面,没戏.

我们从小,老师和家长就教育我们,好好学习,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孩子们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努力上大学,大学就该玩.至于中小学的那些苦难都是些苦大丑深的事情,那还是什么可以用的能力哦.孩子苦读12年,有谁告诉他们哪些能力以后工作有用?虽然孩子常年被过度的训练,但没有人帮他们总结,提点.只有少数人能自己领悟.美国的学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人员,帮助学生选课.我觉得这个制度很好

再说,现在的学校正如袁博士说的,要求次次考试100分,就是不让孩子出错.人那有不出错的.不出错哪里有进步?学校和老师不让孩子犯错,家长不能这样.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家长不能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07:44:24 | 只看该作者
昨晚上的数学课上,我先拿Sally的考试卷上失误的题来讲解,感觉很大的原因是审题不严,导致了一些漏、误。据Sally讲,她觉得时间太紧张,看来做题的速度也有问题。真正没搞懂的只有一道题,即除法的逆运算——从商和余数来推算最小除数和相应的被除数。问Angella,她也不会解。
原题如下:
X除Y=7......6
要求找出Y的最小值和相应的X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30 11:12:20 | 只看该作者
谈点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来自在校读书的低年级孩子.两次考试之后我发现考双百的不一定全是平时能力强的孩子,但最拔尖的孩子一定是双百,我想考试的能力应当是诸多能力的一种,对拔尖孩子来说和如何复习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30 15:23:4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在分数上较这么多真呢?分数又不是实质的东西,只是一个表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31 08:4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8-1-30 15:23 发表
为什么在分数上较这么多真呢?分数又不是实质的东西,只是一个表象。


分数是最实质的东西.
我感觉要在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2-20 14:31:43 | 只看该作者

在家教育准备中

准备从2008年9月份开始给10岁的儿子和1岁的女儿实施在家教育。现正在教育理念、教育程序、 学习材料等各方面做准备。希望能与感兴趣的各位朋友互相交流、切磋。也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鼓励、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22:51:29 | 只看该作者
Sally又将面临考试,我又想起了当时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6-4 08:5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8-1-30 15:23 发表
为什么在分数上较这么多真呢?分数又不是实质的东西,只是一个表象。


分数不是表象,应该是实质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3 , Processed in 0.19302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