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嘀哒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远抹不去的罪恶(流泪中)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12-14 17:3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4 17:10 发表


“仇恨”,恰恰是与大家异口同声的“呼唤和平”背道而驰的。...

多说无益,在该愤慨的时候愤慨,在该抨击的时候抨击,不需要不关痛痒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12-14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髃弟恐祸
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
韂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
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
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
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
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
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
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
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
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
    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史记  齐太公世家 第二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韂公子毁于齐,
立之,是为韂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
其庶兄目夷为嗣
。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
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
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
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
.......

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商久
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觽我寡,
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
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史记   宋微子世家第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7:4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4 17:10 发表


这就是“人身攻击”,但是我并不怪你
因为,个人伤害对于我已经无所谓,刀枪不入
这楼的意义庄严,我不与你作无谓纠缠

对自己诚实,这意味着必须承认这么几个事实和道理:

1、看见这些图片,我们 ...

看见这些图片,鸟儿是会仇恨或奋发,那是个人的事儿,与我贴图的初衷不同,只是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呼唤和平.如果某个人认为看见这些图片会引发仇恨或其它的感想,并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样.

你说这些照片不该挂在这里,只是为了不想让孩子们看到,引发孩子们仇恨的心理,比如一些纪念馆,依旧会经常有大批的学生被组织去参观,你能够阻止孩子们看到么?

另外还有一点:在论坛上目前还没有人赞同把这些图片给孩子们,孩子们看到的机率也很小,如果大人注意,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从这点来说,大家的观点和鸟儿没什么不同.所以鸟儿的反对也是毫无意义的.

疏胜于堵,我说的堂堂正正的纪念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悲情主义还是应该远离我们,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和历史,不要一提起来心里就充满仇恨.中国的历史那么长,如果每件事都让鸟儿充满仇恨,岂不累?

最后,鲁迅先生和鸟儿先生的心理谁更健康,这点有待调查和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12-14 17:5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7-12-14 17:36 发表

多说无益,在该愤慨的时候愤慨,在该抨击的时候抨击,不需要不关痛痒的语言。


霍霍,就凭您那随意性很大的BS和误解
以及为这随意而寻找的牵强理由(这理由,倒是事关输赢痛痒呢)
您能把握什么时候该,什么时候不该么?

你有权力随口说,我有权力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12-14 17:56:28 | 只看该作者
很受不了,非常受不了...尤其看到有孩子...泪如泉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12-14 18:37:32 | 只看该作者


我贴图的初衷,只是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呼唤和平.如果某个人认为看见这些图片会引发仇恨或其它的感想,并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样.

毫无疑问,我们的初衷都是良善的
我们在讨论“这良善目的如何实现”而非其他。

你说这些照片不该挂在这里,只是为了不想让孩子们看到,引发孩子们仇恨的心理,比如一些纪念馆,依旧会经常有大批的学生被组织去参观,你能够阻止孩子们看到么?

引发的不仅仅是仇恨,如果你肯认真阅读鸟文的话(你本楼的帖子,我是认真看的)
我不能阻止任何人向孩子们展示这种图片,但这并不能成为“这种行为就是合理”的借口,这只能证明公益社教工作理念不到位,管理实施粗疏。
不过,你如果真的参观过“专门对孩子开放的纪念馆”的话,一般应该不会公示这种过于血腥残暴的图片。这是人类起码的良知。


疏胜于堵,我说的堂堂正正的纪念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悲情主义还是应该远离我们,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和历史,不要一提起来心里就充满仇恨.中国的历史那么长,如果每件事都让鸟儿充满仇恨,岂不累?

鸟儿向来堂堂正正,要虚伪的话,我何必在这群情激昂的楼里,发出异议?
但是“堂堂正正”也需要考虑对象、时机和场合,不能逾越底线(孩子),不能误导方向(仇恨)。这是方法问题,也是境界问题。
我的前辈家人,有惨遭侵华日军毒手的,也有奋起抗日的
我的纪念方式,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份事,首先明白自己,复兴自己。自己还一团乱麻,华夏复兴就是空话。

如果你够真诚,没有偏见,我想你应该会认真阅读鸟文
就不会产生横线部分,对鸟儿比较歪曲的误解了

最后,鲁迅先生和鸟儿先生的心理谁更健康,这点有待调查和论证

连串的误解,导致了最终的怀疑。





另外,华夏复兴论坛的这个链接,展示的图片就比较恰当,尺度很好,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http://www.hxfx.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30271&page=1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4 18: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12-14 19:06:52 | 只看该作者

无言愤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12-14 20:3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4 17:52 发表

你有权力随口说,我有权力怀疑

严重BS!事关民族尊严,难道是随口一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09:55:2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照片,会引出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恐怕会因人而异.象鸟儿一样感到仇恨的是正常的普遍的心理.正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超越这种最初的情感反应,去发展的看待历史,既不能对过去的那段历史死缠烂打纠缠不放,也不能把过去丢弃一旁,以史为签是为正道.


贴这些照片不是一时的兴起,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凤凰大视野这几天在播系列的纪录片,虽然以前看过部分,这一次看了还是很惊骇,每一次我都没有看完,因为看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心实在痛,这一次也一样.只觉得很有必要贴上来纪念一下.让那些还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看,也许这个贴子并不适合鸟儿这样的人看,因为您已经有"太多的感受"??

鸟儿的家人感受得再多,于鸟儿而言都是间接而非直接的,所以你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不敢苟同.

试想如果没有那些照片和记录片的帮助,仅凭书上和别人的一些介绍,让世人去想象宇宙是什么样的,各人想象的必定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象鸟儿所说的那样"这些图片只是一种反向的刺激,不如正面建设"

不了解战争,就不会知道和平的可贵.
没有经受过饥荒的人,体会不到粮食的珍贵.


中国的道德教化进行了几千年,战争,杀戮何尝断过?那时没有照片,没有网络,孩子们眼见的是礼教,礼节,长幼有序......耳听的是圣贤之声,那些"血腥和残暴"的行为又是从何而学,何人而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10:07:43 | 只看该作者
鸟儿是个认真的人,我很敬佩,理不辩不明.

相信有很多看了这楼辩论的人,也会和我一样更加明确了这些照片应该在什么时候给孩子们看.以及怎么样去看待这段历史.

历史已经过去了,中国应该如何立身于世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明史就无法明智的做出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11:29 , Processed in 0.11275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