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嘀哒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远抹不去的罪恶(流泪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2-13 19:15:2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而已,无须争议

不要四处张贴的意思
是让这些图片,悬挂在它应该悬挂的地方
关于那段历史的公益性网站很多
如果要警醒那些哈日一族,可以给出一个指示性的链接


不过我很怀疑,仅凭这种图片
就能唤醒那些哈日们,蒙昧而物化了的良知
近百年
对道德文化的摧残,罪责首当其冲


如果我们承认这些图片,表现着人类的耻辱
我们就不能否认它们直接伤害着人类的心灵
如果我们强调,它们可以唤醒我们对和平的渴望
那么,扪心自问,这渴望一直就在我们心里
根本无需假借这些图片来激发


良善的目的,可能有着更妥当的表诠方式
对于良知而言,这些图片只是一种反向的刺激,不如正面建设

我们要抓住根本,不要舍本求末
和平的实现,离开道德实践以觉悟良知,别无他途
良知人人都有,唤醒良知的途径很多

不一定要以彰显耻辱为代价

如果说,那些没有看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的人们,永远无法了解那个时刻发生了什么
我们当然可以断言:“看过图片”比“没看过图片”了解历史更深刻


可是,这也许是一种想当然的、对人类理性量化的推测
顺着这个理路,我们还可以顺手得到“论孟中大易”之真义,已然失传的结论
因为几千年前,还没有照相机、留声机呢


鸟儿和诸君一样,关爱生命,期盼和平
只是理解的路径不同,不是反对谁,只是一个建议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21: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牢记历史不叫彰显耻辱 知耻而后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12-13 19:25: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嘀哒嘀 于 2007-12-13 18:30 发表

鸟儿的这段言语,暴露了中国千年文化中虚伪的一面

那些被日军杀害的都是普通百姓和普通的士兵,有钱人有势的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没钱没能力的百姓,坐等宰杀.杀了便杀了,无须纪念,也无须回忆,只须"向深层次找点原因"即可.


被纳粹杀害的那些犹太人,不止数目精确到个位,连婴儿的名字都记录在册,有谁去调查被杀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少?都是谁?三十万只是个估计的数字,没有人去调查那些被杀百姓的数目和名字,所以日本至今抓住这点,说三十万这个数字是毫无根据的,那些照片的很多细节也被日方用来作为抵赖的证据.不能只一味的去指责日方推脱责任,为什么国人从来没有从自身寻找那些该找出来的细节去证明给日方,只一味的愤怒又有何益?从抗战胜利后至今长达七十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人去逐一调查记录那些死难者的名字和数目,这并不是做不到的.随着那些历史的见证人一个个离开人世,这种可能已经几乎没有了,南京大屠杀将成为历史的"疑案",死难的同胞将难以暝目.

南京大屠杀成了一张政治牌.

交恶的时候就抛出来,交好时就低调.恰恰给了日本一张外交牌,想交好么?那就不能再搞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不能说日方无耻,提出这种要求,是我们自己没有正确的去认识,应该堂堂正正的纪念,就象纪念二战中所有被杀的犹太人一样,那些被杀的同胞不应该被遗忘.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永远不能抹去的一笔.
...



楼主一定要记住,立论得有论据支持
仔细审读您的言论,并无有效论据,可以证明您的两个主要论点:

1、鸟儿虚伪。
2、鸟儿代表中国千年文化

当然,我支持您的正义感,以及对和平的真诚期盼
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可以随意立论,且无须逻辑论证地指责谁

“虚伪”是很严厉的指责
如果这指责,只是针对鸟儿个人,那么您请自便
我无所谓
如果您针对的是“中国千年文化”
那么,恐怕您是要承担解释责任的

另外,鸟儿善意提醒楼主(因为66似乎说过,您是坛子里的“达人”)
您的论据,指向的,都是政府作为不作为的方向
而五四至今,国家政府都是以“反传统文化”为己任的
这涉及政治问题,论辩下去,您恐怕会语塞

您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我能理解
您对我个人的指责,我当作提醒
您对文化的曲解,我建议多读书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19: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公理不证自明 有关国耻不用再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12-13 21:11:51 | 只看该作者
hq1966 2007-12-13 20:40 威望 +10 牢记历史不叫彰显耻辱 知耻而后勇
hq1966 2007-12-13 20:41 金钱 +10  公理不证自明 有关国耻不用再证

66文不对鸟题
你的意思我明白,我的意思不知道你是否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12-13 22:29:5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哈日?
为什么日本人簨改历史?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可耻?

历史是不可忘
不可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12-13 23:42:10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这段历史,刚刚看完了外国人拍的记实片《南京》,真是很震撼,借用里面的一句话:这些照片并不是煽动对日本人的憎恨,只希望让所有人认识到,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有时间,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这片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01649&extra=page%3D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12-13 23:5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13:49 发表

图片是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的不是正义
而是痛苦和仇恨,是对人性深深的失望
我们让孩子记得的,不应该是这个

对于那段历史,我们更不应该沉溺于这种浅层次感受
我们要深刻了解历史之所以发生成那个样子的原因

可是,当前流行的竞争文化
就是那段历史的成因之一,弱肉强食
多少人一边津津乐道于这文化,一边切齿痛恨那段历史
如同抽着鸦片劝人戒毒,殊为可笑

我们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就要了解“那段历史的成因”
积弱何以形成?强者当该如何?
人性的黑暗,恐怖如斯

帮助孩子,去除那人性的黑暗
善莫大焉 ...


为什么只派了田妈去日本教日本人民读经。

俺无德之人弱弱地要求王财贵与鸟儿等高人去日本德化其人民,方能免中土之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12-14 00:0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13:49 发表
图片是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的不是正义
而是痛苦和仇恨,是对人性深深的失望
我们让孩子记得的,不应该是这个

对于那段历史,我们更不应该沉溺于这种浅层次感受
我们要深刻了解历史之所以发生成那个样子的原因

可是,当前流行的竞争文化
就是那段历史的成因之一,弱肉强食
多少人一边津津乐道于这文化,一边切齿痛恨那段历史
如同抽着鸦片劝人戒毒,殊为可笑

我们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就要了解“那段历史的成因”
积弱何以形成?强者当该如何?
人性的黑暗,恐怖如斯

帮助孩子,去除那人性的黑暗
善莫大焉


鸟儿的意思我能看懂的,我的不赞同是针对“这样的图片不要四处张贴”说的。

在我住的北方城市,每年“九一八”这一天,要用三分钟时间长鸣警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里,让没有看到的人看看这些照片,让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有所了解——这样的形式可能很浅层,也算了解历史,最终去除人性黑暗和邪恶的方式之一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12-14 03:1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2-13 23:55 发表


为什么只派了田妈去日本教日本人民读经。

俺无德之人弱弱地要求王财贵与鸟儿等高人去日本德化其人民,方能免中土之患。



日本我还是不去了,自个国家还那么多无德无良的
实在无暇分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09:45: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66提供的照片,很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0:0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19:25 发表



楼主一定要记住,立论得有论据支持
仔细审读您的言论,并无有效论据,可以证明您的两个主要论点:

1、鸟儿虚伪。
2、鸟儿代表中国千年文化

当然,我支持您的正义感,以及对和平的真诚期盼
但这并 ...

相信鲁迅先生读的书不比鸟儿少.

之所以说中国千年文化中有虚伪性,并不是本人提出的,当然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只看到满纸都是杀人二字.

虽然是借用狂人之口说出的,却一语道中了那些仁义道德背后的虚伪性,这种虚伪性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而消失,同样存在于现实社会中,根值于国人的骨子里.

读经虽然好,我很赞同,可是经典最好的部分不是它们的思想部分,而是它们的文学的部分,当然思想中也有很多精髓的部分,即使现今也是值得提倡的.

所以,我认为鸟儿还是迂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4:58 , Processed in 0.08247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