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5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子不辨之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9 17: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君子不辨,因为君子儒雅。
因为辩论似乎并不能折服对手,只能促使论辩双方更加坚守自己的立场。

这也许是对儒家文化的片面曲解,也是那些冒充斯文者的有利武器。
我可以侮辱华夏经典文化,但是你不能揭露我的恶行,因为你是君子,你揭露恶行就是攻击我,就不儒雅,就不是君子。
而假如你不能有效揭露这恶行,又说明你所遵奉的儒家文化是迂腐文化。

其实,低层面辩论,才需要“折服对手”,这是情绪化对抗造成的。
稍高层面的辩论,是“揭露恶行”,这是仗义直言,警醒观众。
高层面的辩论,是通过精确深入的解析,以“折服、揭露、痛斥、建立”为方便手段,呈现义之所在。

最高层次的辩论,是辩证的“大辨不辨”。
但这“不辨”不是不说话,而是以“无诤之心”行该做之事。

君子不器。 “是君子,方能不器”。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君子行世无莫无适,义与之比也,一是皆以怀德自律、唯求上达故。
如此道德末世,妖魔惑众之言纷乱,行大仁大义,焉有定型?更非定必“和气生财型”。

“化敌为友”亦非定必以“一团和气的乡愿方式行化”。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不争,必也事关大义乎?
故曰: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君子亦有四恶:居下流者,称人之恶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

故君子有诤,内恭外敬。然内恭是恭于道,外敬是敬于修德之诚。
君子有诤,于其言也,无所苟而已。君子有诤而不忧不惧,坦坦荡荡,毫无扭捏作态,何以故?依于大义而不惑,内省不疚。

故曰:君子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2-9 17:15:35 | 只看该作者
是张老师吗?我是叶子.这这里看到张老师的帖子,感觉真是亲切.

网站办得真棒!祝贺您!能经常看到您的文章真是有幸!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yezi-zhangwei 于 2007-12-9 17: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2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9 17:00 发表

其实,低层面辩论,才需要“折服对手”,这是情绪化对抗造成的。
稍高层面的辩论,是“揭露恶行”,这是仗义直言,警醒观众。
高层面的辩论,是通过精确深入的解析,以“折服、揭露、痛斥、建立”为方便手段,呈现义之所在。
...


辩论之所以成为“低层面”,是因为辩论者局限于主观情绪不能自拔,所有注意力,只集中对待发言者的某一篇言辞,做出即时反应。
比如果行曾经在鸟儿某文下给予点评,曰“你说给谁听?”。
若鸟儿的注意力,只在果行这五个字的意境里打转,必心生猜疑和龌龊。
猜疑和龌龊一旦生起,即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如果稍微不慎重,就会马上卷进去,成为一团纠缠绞绕。

在高层面的辩论中,“辩论”不再单纯与“主观意愿”挂钩,而是一种客观呈现。
也就是说,辩论者必须将自己的认知客观化
此客观化过程,必依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贞定力,不妨参阅牟宗三之《认识心批判》
亦可首先借助NLP有关神经心理学、语言学以及潜意识程序等专业知识,客观了解“大脑运作机制”而后或可有一定程度的“自知之明”。

此自知之明,是客观化自己的“认识”的必然枢纽
否则将堕落在自己昏乱迷惑的执著中,反复纠缠绞绕

如此,方可真正深入逻辑、归纳、辩证法的科学思辨领域,确切贞定知性,把握知识真理
“知识真理”在此时方可真正成为工具,为我所用
此时,当理性的光辉照耀,任何不合真理的污秽阴暗,皆可洞见

文理精辟、毫无绞绕地揭露这阴暗,即可呈现义理所在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9 17: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2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ezi-zhangwei 于 2007-12-9 17:15 发表
是张老师吗?我是叶子.这这里看到张老师的帖子,感觉真是亲切.


叶子也许误会了
鸟儿不是老师,一不学无术的家长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9 17:4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9 17:23 发表


叶子也许误会了
鸟儿不是老师,一不学无术的家长罢了

一般对不学武术的人都尊称为老师的
              学武术的尊称为师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9 17:55:3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怕家有贼,就怕贼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8:1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9 17:00 发表
君子不器。 “是君子,方能不器”。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君子行世无莫无适,义与之比也,一是皆以怀德自律、唯求上达故。
如此道德末世,妖魔惑众之言纷乱,行大仁大义,焉有定型?更非定必“和气生财型”。
...


胸怀天下,聪慧好学,贯通了悟,是“不器”的基础。
不器即是学识通达,演什么像什么,外表没有一个固定形态。
但是,你首先必须是个君子,才可以做得到“演什么像什么”。否则“外表没有一个固定形态”就只能是个甘居下流的烂,洋洋自得地烂。

所谓无莫,即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义所在,纵便身负万人之痛骂,亦是无所忧惧而为之。

大义是什么?
比如,当前王财贵先生传扬民族经典文化,奋力接续民族慧命于萎顿。
此即是大义凛然之举。

或有人说:当前私塾教育存在种种弊端,王财贵当负首要责任
这是十分轻率的滥调,显然没有经过大脑
王财贵先生在经典教育绝亡之际,以一人之力,擎一心之火,引燎原之势,功在千秋
王财贵先生倡导的读经理论,只是一个框架性、指导性理论
有待于各地实践者,根据自身不同的具体情况,予以充实丰满这理论的具体实践内容

夫子2500千年前倡导的“践仁”之路,至今仍未见圣人铺天盖地,难道责怪夫子错了么?
难道因为有广岛原子弹,就能痛责爱因斯坦,否认他的伟大么?


正因为不悖逆夫子的人伦常道,以一“真诚”恒作牵引
君子方可下学贯通,而得以上达圣贤慧心实德
真正了悟后,方得以不器,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此,面对这个时代“不知羞耻”的通病
因其深重,善根深藏,必不能只是以一味的和颜悦色,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外貌来对治
当该揭露,即毫不留情揭露
当该痛斥,即仗义据理痛斥

何以故?非针对某人,实一演绎,为众人观。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9 18: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2-9 18:21:4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有个故事:王阳明在教弟子“致良知”,说人人都有良知。有个江洋大盗,杀人如麻,把王阳明绑架,对他说:我盗人越货,坏事干尽,你却说人人有良知,请问我的良知在哪?拿得出来,我就放你走,拿不出来就杀头。王阳明说:那你得答应我按我说的去拿。强盗答应了,王阳明要他先脱去衣服和裤子,强盗照做,这样一件件脱到只剩下一条底裤,王阳明要他再脱,强盗不答应了,王阳明这时说:这就是良知。知道羞耻就是良知。强盗心服口服,把他放了。

这时我想,要是王阳明搁到现在,保准没命,有些人底裤都会脱。为什么呢?《无量寿经》云:"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世尊这话温温吞吞,其实骂人特别厉害,”先人无知,不识道德“这不是说没家教吗?骂到人家父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2-10 07:19:47 | 只看该作者
君子有诤而不忧不惧,坦坦荡荡,毫无扭捏作态,何以故?依于大义而不惑,内省不疚。
==============
顶。
=========
《无量寿经》云:"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
骂人也是心慈。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2-10 08:22:45 | 只看该作者
天高任鸟飞君和果行育德很是恃才傲物。

看这个成语或上面这句话务必请你们客观,不要主观意愿了;亦务必借助NLP有关神经心理学、语言学以及潜意识程序等专业知识,客观了解“大脑运作机制”而后或可有一定程度的“自知之明”,不要心生猜疑和龌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30 , Processed in 0.08431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