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新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新)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2: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风中白杨 的帖子

白杨君,这个“删除”是你的,只是我给了它另一个内涵。

语言文字有了背景故事看起来就觉得浅显明白了。

中华文字内涵丰富,诸如仁、义、孝、忠等等等等,我们现在发现每一个背后有无尽的内涵。虽然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均对他们有很深很好的领会。为什么?是历史,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在展演和赋予了文字的内涵文化的内涵。

有好多人主张儿童读经不讲解,我们始终认为这一主张自有它的有理性,它在某些层面是合理的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字教条化死板化。经书很多内容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解释的,很多人有感觉,对经书的内容心里有领悟就是表达不出来,或者说即使表达出来了又发觉与心中领会的有很大的差距。那这样我们怎么讲给孩子们听呢?自己都把握不准又如何教孩子去领会呢?算了吧,干脆不讲含糊过去,干脆等到孩子成人再等大师来给孩子讲解吧!有些事我们可以含糊,有些事我们不能含糊。我们发现,在孩子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体验基础,直接去讲文字经书的内涵意思是很难有效的,即使孩子有所理解也是很肤浅表面的,这点理解对他将来深入理解经书的作用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

我这么一讲好像又绕到读经到底要不要讲解这个话题上了。我上面的文字好像是支持读经不要讲解的,诸位看官,你们认为呢?我先把话题打住吧,等大家批评完了,我再继续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3:06:35 | 只看该作者

真理、争理与正理

有人误认”争理“为”真理“了。真理是争来的吗?

我们不知道”真理“两字是国产的还是外来的,我们不知道中华经典中有没有”真”“理“两字合用的。我们现在知道”真理“两字好像有点”道“的意思。

我们似乎觉得”正理“必然是”真理“,但”真理“不一定是”正理“。

我们不知道”真理“的反面是不是”假理“,但我们知道”正理“的反面是”邪理“。

”争理“不论争什么,争得的理都是”邪理“。因为争本身就不太善良,不太忍让。而”正理“是善良的
,是宽容的。

所以”放弃“是”正理“,”忍让“是”正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是人间的”真理“,但不是”正理“。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7-12-10 15: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2-10 14:09:24 | 只看该作者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人间的真理吗?
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现象,就如人看到水都向下流,说水之向下者水之性也,其实是一种现象,一种普遍的现象。真理可能更为隐密也一些吧,或者可能就可以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真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12-10 14:34:08 | 只看该作者
新唐人先生(您什么时候直接叫我白杨了,我就不加先生或老师了.) 说的这些,境界太高了,我有些做不到.

讲解不讲解,我心已然有数,当然,是对我自己的境况而言.我的答案非常不适用于他人.切切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2-10 21: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新新唐人 的帖子

的確,我們看問題,要因事究理。
不過,你在舉這個例子的時候,“孔子”的稱謂並不是可有可無的,統而觀之,是在利用孔子的名頭。
古代,也有很多人寫東西,要托名人的名字,不是嗎?
這當然只是一種手法,說不上絕對的對錯,我只是指出來,多餘的話,不說了。
事實上,這個故事,我以前看過,主角不是孔子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12-11 09:41:11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到底读经好不好?!我觉得古典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的想法是:在上常规学校的课余,要求孩子每天读20分钟的<论语> <唐诗>  <史记>,读熟会背.不必一门心思的只上读经类的私塾,太冒险了.
日积月累,孩子的语文成绩绝对差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SYQ0216 的帖子

SYQ0216 所言甚是。

说来说去,读经当然好!读经当然有必要!

让孩子上常规学校然后每天化时间读点经典,那真是太好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难得读经非得去全日制读私塾?但问题是我们往往不能两全。上了常规学校,繁重的功课作业够把孩子累垮了,我们还要额外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很多家长试了做了,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坚持?我们不能怪家长,实在是迫于无奈啊!

鱼与熊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2-11 11:5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SYQ0216 的帖子

我就是这么打算的,每天读不了,周日,周日读不了有寒暑假,读多少算多少,就算不读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8:25:05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指责我们说我们连经典的门都没摸到,顶多只是窥到了点庙堂之美。

我们觉得很对啊,这哪里是指责,这是实话实说啊。

我们至今真的不知道经典的门在何处,不知道经典的门是什么样的,不知道经典的门是什么做的,不知道谁有资格进经典之门,不知道有谁在把经典之门。

但我们相信经典的门一定很高很大很雄伟很壮丽。

我们,一个渺小的生命超过2M高就够不到的微微生命,怎么干怎么能够去随便摸经典之门呢?凭我们的视力,我们看不到经典的门。

经典的门很高很大,那经典的窗同样很高很大,我们也找不到经典之窗,所以如果说我们窥到点庙堂之美,那是有意抬举我们了。

有人又指责我们智慧小,我们觉得很对啊。这不是指责,这也是实话实说啊。

智慧大大智大慧,还在这论坛瞎折腾干什么啊?大智大慧,神通大显,开功开悟了,跳出三界了,还在凡间跟常人在一起?

所以,我们真的没摸到经典之门,没窥到庙堂之美。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在这里瞎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12-18 08:41:44 | 只看该作者
摸到自己生命之门就可以,经典只是可以被我们用来借鉴或帮助把握自己生命之门的一个工具或资料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0 , Processed in 0.09129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