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新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2-8 06:4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新新唐人 的帖子

原来孔子是觉得对糊涂人说也说不明白,所以才不说。

认真的学习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办法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我们不争就会有自身生命,民族命运危险的时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8:3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白杨#41

白杨君问得好啊!

我们这里指的争辩,主要是无谓的口舌之争,为一口气而辩,俗称打口水战。有人没理他可以强词夺理,有人有理但不善言辞。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自认拥有真理的时候,也最好谦逊忍让一点,化干戈为玉帛。

记得蔡礼旭老师讲课中说过,争可以上升为斗,斗又可上升为战,我们今日之社会为何这么不太平,为何还有那么多暴动战争,都开始于口舌之争啊。

当然我们不争辩,不是说遇到暴徒我们也不反抗,遇到敌人侵略我们也不抵抗,那是两回事。

当暴徒攻击侵犯我们的人身,人类社会的道德和法律都要求和允许我们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啊,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啊。但是,我们面对这些事也得好好反思反思,他为什么要冲我而来啊?我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得罪他了啊?。。。。。。孔子、释迦、耶稣等等圣哲教育我们凡事都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找找自己的问题,而不要到别人身上去找原因!

我们认为圣人的经典是一把剑,这把剑的刃是应该朝向自己,这把剑是用来修剪自己的心的。可有好多人他们拿这圣人经典的利剑是对着别人的,老是拿别人开刀,刺伤别人的心。唉。。。。。。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7-12-8 08: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2-8 08:5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新新唐人 的帖子

新唐人先生的说的境界,我还真是没有达到呀! 我觉得我能够做到不争就很好了,对自己很满意了,哪里还能够反思自己呀? 蔡老师也老说"行不有得,反求诸已."这个学而时习之,真的象新唐人先生说的,不是生命的自然过程,而是要不断的努力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3:12:49 | 只看该作者

重温美文--------继续讨论

人生感悟: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人无疑应该坚守内心的原则,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不能因为屈服于压力或贪图物质利益的享受就轻易的妥协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然而,在个人的名利或物质利益受到损害或由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如果能大气大量的退让一步,则不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大忍之心的体现。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在非原则的问题上或在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上,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就能得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对于别人的过失,虽然必要的指正无可厚非,但是若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的更加精彩。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简单的道理给忘记了。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河人胡常与汝南人翟方進在一起研究经书。后来胡常先做了官,名誉却不如翟方進好。胡常为此在心里总是嫉妒翟方進的才能。当与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進的好话。翟方進听到这些事之后没有以牙还牙,而是想出了一个退让的方法。每当胡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时,翟方進就主动派自己的门生到胡常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且诚心诚意、认认真真的做好笔记。世间长了,胡常就明白了这是翟方進有意推崇自己,于是内心十分不安。以后在官场上就不再贬低而是赞扬翟方進了。翟方進有意退让的智慧使他与胡常化敌为友。

在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率兵征伐,一举擒获了朱宸濠,为朝廷立了大功。但是当时受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就四处散布流言:“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伐,才抓住朱宸濠自我解脱。” 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与总督张永商议道:“如果退让一步,把擒获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作妥协,江彬等人很可能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擒获了朱宸濠,是总督军门和士兵的功劳。如此一来,江彬等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王阳明称病到净慈寺修养。张永回到朝廷之后,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之举,正德皇帝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就免除了对王阳明的处罚。王阳明以退让的方法,避免了飞来的横祸。

以上的两个事例说明,翟方進以退让之法,化敌为友,王阳明则以退让之法顾全了大局,保护了自身的安全。就现实社会的生活而言,努力進取、坚持不懈的行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既需要勇敢拼搏,也需要有为有守。退让不仅是一种机智,也是一种坚忍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瞬间的忍耐,将使狭隘的人生之路变的无限广阔。

http://fadu9.blog.163.com/blog/static/517513702007102094116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12-9 11:43:14 | 只看该作者
负荆请罪说的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呢?这些人的境界,真是令人景仰,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景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2: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风中白杨 的帖子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故事给中华儿女阐释了忍让谦卑知错必改的中华文化精华.

俗话说"宰相肚里可撑船".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宽容博大的胸怀"删除"了廉颇心中的妒忌仇恨.这就是忍让的力量,宽容的力量,善的力量.

蔺相如难能可贵,廉颇也了不起啊.

当他知道了事实真相后,深深被丞相的博大胸怀所感动.立即反思自己的言行,忏悔自己的过错并且马上改正用实际行动负荆请罪.廉老将军因知错必改负荆请罪从而名扬天下.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是我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精华.我们应该好好向我们先辈祖宗学习学习再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2-9 13: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新新唐人 的帖子

确乎如此,确乎如此啊!

我发现新唐人很会幽默嘛,那个"删除"逗得我哈哈大笑!

不过我要记得笑不露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2-9 19:14:58 | 只看该作者
對不起,我只是想知道關于孔子的那個故事,出處是哪里,謝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8:16 | 只看该作者

寒山与拾得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0: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天涯在小楼 的帖子

小楼的治学精神可敬可贺啊!

搞学术就是要这样严谨踏实,要搞清楚我们研究的对象人物事件的出处和来龙去脉。

不过,在这里,好像我们讨论的对象人物事件的出处和来龙去脉似乎不是特别的重要。孔子的这个故事有可能有史书记载,有可能没有;有可能是历史史实,有可能是后人凭空杜撰。也就是在这里这个故事是历史抑或是寓言都显得不是很重要。因为我们关心的是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什么,在启发我们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在启发我们什么生命智慧。

无论中外历史上都留下了很多激发我们智慧开启我们心灵提升我们生命的不朽故事,有神话,有传说,有历史,有寓言。。。。。。这些故事教育着我们一代有一代,我们在这些故事中吸取营养不断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31 , Processed in 0.08051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