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780|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常小实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30 15: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height="727"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8" border="0"><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77%" height="4"><div align="right"><img src="http://www.iibaby.net/jiao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div></td><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23%" height="718" rowspan="2"><div align="center"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77%" height="674">家常小实验解答身体的疑问  孩子一点点长大,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会产生许多有关身体内部活动的疑问。如果只是抽象地用语言或借助图片给孩子讲解,孩子们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因为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这时,家长需要的是细心、耐心&mdash;&mdash;  家常小实验,解答身体的疑问  以下为家长朋友介绍的几个小实验,有空闲的时候,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或许可以帮您解答孩子关于身体问题的疑问,同时也能增进您和孩子间的那份默契和亲情。  永不休息的心脏 和孩子一起摸着胸口,在一定的时间内数心跳的次数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爬楼梯,再记录此时心跳的次数,和前次记录作一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心跳会随运动的激烈程度而加快。再取一只气球,注满掺水的红墨水,比作是充满血液的心脏。气球接口处用一根胶管连接,比作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胶管另一端用橡皮筋扎紧。然后让孩子松开橡皮筋,气球中的红墨水便会流出,让孩子明白,心脏是通过血管向身体各处输送血液的。在操作过程中您可以和孩子讨论:心脏里的血会流光吗?心脏不停地跳动累不累?什么时候休息?并向孩子介绍血液从心脏流出,又回到心脏的原理。  胃的工作 取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放入若干饼干、碎面包块等,然后倒入饮料,将袋口用橡皮筋扎紧,比作是装满食物的胃。让孩子用双手揉捏挤压塑料袋,并观察袋中食物的变化,从而让孩子了解胃的功能。家长可与孩子讨论:胃中的食物太多好不好?太少好不好?帮助孩子理解人需要正常适量地进食。  肠的吸收 取一可乐塑料空瓶,从瓶盖的下端起至瓶底剪去一块,变成船状,比作是肠的一段。在瓶的内壁垫上几层纸巾,然后让孩子将前一实验中塑料袋内的食物存放在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原来液体的食物变干了,水分被周围纸巾吸收了。家长可与孩子讨论:如果一连几天不大便会怎样?让孩子了解肠有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与水分的功能,如果几天不大便,大便会变得又干又硬,影响健康。  舌的味觉区 准备一些糖水、盐水、醋、辣酱、中药(苦味),让孩子自己在纸上画舌头形状(可画得大些)。然后分别把各种味道的调料,一涂抹在舌尖、前两侧、后两侧、舌根处。让孩子自己逐一尝试。  特别的&ldquo;照相机&rdquo; 准备一面小镜子和一架照相机。先让孩子照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问问孩子:眼睛里面和外面有什么?然后对照着照相机,让孩子了解眼睛的功能:眼珠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东西。眼睑像照相机的镜头盖,保护眼珠,不让灰尘进入眼睛和有利于眼睛休息。您可与孩子讨论:如果眼睛看不见会怎样?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体验眼睛看不见所带来的不便。  气味箱 准备几个杯子,在每个杯子内倒入不同的常用调味品如:酱油、麻油、料酒、醋、花生酱等。蒙上孩子的眼睛,让孩子逐一闻闻杯中放的是什么。  其实,有关认识人体器官的小实验还有许多,以上选取的几个小实验,实验材料的收集和操作都便于在家中进行,在这些实验中,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一些生理常识,最重要的是,同时也会激发孩子探索与发现的兴趣。</td></tr></table>此帖由 丫丫妈妈 在 2005-08-31 14:29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8-31 10:00:57 | 只看该作者
  盖高楼了,爬得喘不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2:17:08 | 只看该作者
四个试管中分别是高锰酸钾、粉笔灰、混凝土、植物油也可以自己选则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2:12:2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4">家庭小实验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 size="3" /><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size="3">利用空玻璃药瓶和一些必要物品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中空白处(也可以试验某些其他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font face="宋体" size="2"><font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kx.pyjy.net/source/czhx/RY/_OLE1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脸盆喷水 [ 作者:陈其尧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97 更新时间:2004-8-1 文章录入:海风 ] 取一只搪瓷脸盆,将脸盆上的油污洗净,盆内放九成的水,置于固定性良好的桌面上,再将双手上的油脂洗干净。用左右两手的大拇指,沿盆的边沿对称的两侧,各按边沿用力进行有节奏地来回的摩擦,随着摩擦节奏的不断调整和力度的加大,脸盆中的水珠就会向上飞溅,实验效果理想的话,水珠可高达l0厘米左右。   它的科学道理是: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固有频率,脸盆也是如此。当左右两个大拇指有规律地按一定距离对称地在盆边沿摩擦,摩擦产生的振动频率和脸盆本身的固有频率达到同步一致时,脸盆就发生共振。(例如,1906年当一队骑兵通过俄国彼得堡附近的一座桥时,马队整齐步伐的振动频率和桥本身的固有频率达到一致,桥梁坍塌,人仰马翻,坠于河中),共振时,脸盆周壁发生横向振动,这种振动,犹如在平行于水面方向用手急速地拍打水,迫使水珠喷溅,煞是有趣。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历史文物&ldquo;双龙洗&rdquo;的模拟实验,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七百多年前就对力学的共振现象有了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你有兴趣的话,不妨模拟一下,惟手和脸盆上的油污要洗得干净,对称力度要大,左右两边摩擦距离宜适中,当两个大拇指在盆边沿达到一定摩擦节奏时,共振现象就会出现,实验就成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2:09:10 | 只看该作者
水土流失小实验  

[ 作者:刘锦爱 张翠屏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22    更新时间:2004-8-1    文章录入:海风 ]



一、实验材料

  木板、塑料饮料瓶、铁钉、脸盆、花草、黄土、水等。



二、实验步骤

  1.在一块长约350毫米、宽约250毫米的长方形木板上,按图上的要求用60毫米宽的木板围成一个框架,再在木框一端安装两个高200毫米的支架(图1)。





  2.用铁钉在一个较大的塑料饮料瓶上钻三排均匀的小孔(图2)。





  3.将黄土呈斜坡状装入木框内,在一侧种上苔藓和杂草,另一侧裸露,什么也不种。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图3)。





  4.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图4)。





三、实验现象

  没种花草等植物一侧的土壤有很多被水冲到了脸盆里,而种了植物一侧的土壤被冲到脸盆里的极少。



四、实验原理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它的根可以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它的叶可起缓冲作用,让流下的水的冲力减弱后才渗入土壤中。所以,裸露的土地易被雨水直接冲刷而流失。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最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2:08:58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小小降落伞<p align="center">马洁珍  一. 实验目标  (一) 体验制作降落伞的乐趣,有认真操作的习惯。  (二) 简单理解降落伞运行的原理和知识,体验空气阻力的作用。  二. 实验准备  餐巾、报纸、手帕、剪刀、粉笔、棉线、图钉、小玩具,有关跳伞运动的VCD。  三. 实验步骤  (一) 引起兴趣。  1.&ldquo;请小朋友看VCD,看看叔叔阿姨在干什么?&rdquo;  2.&ldquo;降落伞是什么样的,你还见过有哪些不一样的降落伞?&rdquo;(出示降落伞的图片)  3.&ldquo;为什么人带着降落伞从高空降下来会比较安全?&rdquo;(了解空气阻力的作用)  (二)操作。  1.&ldquo;你想做个降落伞吗?想做一个怎么样的降落伞?&rdquo;  2.介绍材料,鼓励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可以结伴做,也可以独立做。  3.幼儿制作,教师观察并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再记录幼儿的制作情况。  (三)分享和评价  1.选择伞面材料,按自己喜欢的样式裁剪和装饰。  2.用图钉在伞面的周边打小孔。  3.选择自己认为合适长度的棉线做伞绳。  4.最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做伞兵。  (四)制作程序  1.带小朋友拿自己做的降落伞到旋转楼梯上放。&ldquo;看谁的降落伞能慢慢地往下降&rdquo;  2.&ldquo;为什么有些降落伞一下子就降落到地面上?&rdquo;引导幼儿从材料及制作方法上发现问题,并且给机会这些小朋友改进自己的降落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1:56:40 | 只看该作者
无中生有 -------------------------------------------------------------------------------- 材料:两个空的广口瓶、盐酸、氨水实验:将两个空的广口瓶并排放在桌上,可见瓶内空无一物。将右边的一只瓶倒立在左边的瓶口上,让瓶口相对,不一会就有乳白色的烟雾充满两个瓶内。在左边广口瓶中,滴入盐酸数滴,在右边瓶中,滴入氨水数滴,不一会,两瓶分别充满了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将氨气瓶倒立在氯化氢气瓶上,由于分子运动,上下瓶即充满了氯化氨的白色烟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1:56:01 | 只看该作者
马铃薯电池  

--------------------------------------------------------------------------------

用马铃薯可以做成许多味美可口的菜,但你没想到马铃薯还可做电池吧?不信,你试一试。



材料:

分别长5cm宽1cm的锌片和铜片、马铃薯、铜线、灯座、回纹针



实验:

用锌片和铜片插在一只马铃薯上,间隔1cm,这样马铃薯电池同普通电池一样,有了正负两极。

用13条短铜线将12个马铃薯电池互相串连。串连的意思就是第一个电池的锌片用线接到第二个铜片,第二个的锌片再接第三个的铜片。这样连成一长链,同时用回纹针夹紧缠绕锌片和铜片的线,使其接触良好,最后,两端接上灯座的正负两极,1.5伏特的小灯泡就会发亮。

如果取锌片困难,可以剪废电池内的锌壳当锌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21:55:41 | 只看该作者
番茄电池 -------------------------------------------------------------------------------- 材料:导线、灵敏电流计、番茄、铜片、锌片。实验:1.取2个半熟的番茄,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 2.用导线将铜片与锌片及电流计相连,观察现象。原理:番茄汁显酸性,当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时,形成原电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9:13 , Processed in 0.09452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