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592|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早识字读书的将来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30 04:5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06月30日     一直在思考让孩子保持照相记忆能力和提前掌握大量知识对孩子将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看到sofiemama的经历后,头脑里好像明白了一些。    清楚的一点,孩子的学习方式不适合现在的学校教学方式。老师的讲解灌输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太慢,往往注意力不能集中,会应付考试,还会引起老师的不喜欢,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还会独特与同学。一下子也想起来,身边的好朋友煜其实就是这样的孩子。她父母给她的早教就是很小看文字卡片,她上学时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反抗老师不学习。严重偏科,数理化都不学,但是她没有那么强的照相记忆能力,所以考大学时受挫。动手操作能力差,体会别人的情绪和周围情景去适应的能力差。但是她其实逻辑思维能力是很强的,爱思考,有悟性。这些特点和她在小学时受到老师不喜欢的待遇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受她的父母影响也大。好象为了避免这样的不好的影响,孩子就只能不在体制内上学。象现在有些孩子在家里学,或者半天在学校。提前很小就考大学。那么这样的生活,不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的步骤,对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很多成人对童年都很向往,都认为那时无忧无虑,没有现在的生活压力,也不用考虑经济自立。所以就非常反对让孩子提前进入大学和成人的社会生活。希望孩子能多多享受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希望孩子进入尔虞我诈的成人社会。仔细思考一番,却感觉是因为我们从小是没有独立的精神和能力才导致的。我们的社会文化没有把孩子的成人独立走入社会看成是一种可庆贺的成长,而是一种憎恶,最终原因我们认为自立和谋生是困难的疲累的,现在过大的压力和竞争更加剧了这样的看法。传统上我们国家也是有庆贺男孩女孩的成人礼,现在却完全丢弃了。在重独立自立的西方国家,很多孩子都是先工作或者去体验生活以后,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和一生的奋斗方向,才又去上大学的。这样大学所选专业是真正自己喜欢的,也是人生职业生涯中的真正一环。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提前进入社会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或者缩短了的小学中学时间,孩子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先去工作,远游,创作等等,然后再去上大学。解决了这个疑问,但是还有和同龄人生活培养情商的问题。    孩子理解他人心理感受能力和交往的基本技能应该都是家庭中习得的。然后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去实施自己的交往技能和体会并修正。孩子这方面的自我建构,自信,性格,影响力,领导力和价值观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建立并稳定的。跳级和半天的学习生活使孩子独特于大部分同学,肯定是对孩子有影响的。但是也有可能家长,老师引导的好,对孩子有更好的影响。假如是真的这样,那么孩子在14,15岁性格稳定,独立生活能力具备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去开始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好的。    这样的生活对孩子的交朋友的情感需求能满足吗?想想我自己一直喜欢上学是因为学校里有朋友同学,放假回家了没有朋友才让书来陪伴。但是一个独立的人对朋友的需求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象我小时那样,要人时时陪着。这样的话,孩子的半天学校生活环境应该能满足的。跳级提前上学交往的是比自己大很多的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呢?好像感觉人需要的朋友是和自己心理年龄差不多大的人,而且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生理年龄也许不是特别重要?但是这样总是变化的生活和朋友的分离,没有很长时间一直结伴的同学,也许是个大问题。但如果有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群体,一起这样的学习生活呢?    也许这样的思考都是空中楼阁,还是要问问有这样的经历的人是最清楚的。这样的后续教育不考虑清楚,孩子现在要不要识字读书学习系统的知识都是个疑问,只能是保持孩子多方面的学习探索的兴趣和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体魄。此帖由 dyly 在 2005-12-05 16:26 进行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renjifei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0-7-11 22:43: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早期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大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0-7-1 11:16:04 | 只看该作者
我原本也想要保持孩子多方面的学习探索的兴趣和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体魄,但身边别人的孩子都上兴趣班了,我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0-6-30 15:41:2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只要用心教孩子就行了, 至于方法手段,没有一定的,再好的手段方法,不用心去做,也会事与愿违,例如楼上举的例子。早识字也好,十二岁再读书也好,读经也好,不读经也好,只要把心用在孩子身上,没有不有回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0-3-12 17:54:5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种有深度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0-2-14 18:35:12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能看到更多用心的家长.很受启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9-12-10 00:32:48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能看到更多别有用心的家长,我家的孩子还小,中值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发表于 2009-12-9 12:3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5-6-30 23:14 发表
我觉得学校的问题并不是减负的问题。问题在于孩子在学校不快乐! 我们所在的这个区是教改实验区,孩子所在的学校用的是教改教材。我想应该是减负的教材。所谓的减负,从语文上我看不出来什么,阅读量倒是大了。 ...

呵呵,不仅是孩子不快乐,我估计老师也不快乐!
其实现在老师也是很矛盾的,自己本身就是应试教育下的产品,能当上教师本身这个过程就不见得是个快乐的过程,如何让他们让孩子快乐!
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所以。。。减负不是一时半回的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9-11-5 11:14:05 | 只看该作者
太有感慨了
我和我老公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我是幼年时期被大量输入的典型代表,3岁已经可以出口大量的背诵文章等,记忆力被很多人赞扬。但是,我的典型表现就是,不会自我思考,书说什么是什么,有问题就找书,找别人问。不过自己大脑,感触很浅,对外界和隐性问题发现度非常低,抽象思维能力很差。但是,按照规矩来做事情,可以做的很好。最多也就是个将才了。

我老公,幼年过的润土式的生活,动手能力极强,不看书,自己特别爱思考,他思维的深度经常要我砸舌头,跟自己找的专家论点一样。出问题,事情,都是自己动脑筋。朋友们都喜欢找他出主意,自己对非常多的隐性事情可以提前思维,对发展有方向性的把握。老想别人觉的正常的事情,发现自己的机遇。如果评价,我可以评价他是个帅才。但是他不遵守规矩,有个性,初期交往的人很难接受。

哪一种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9-10-17 15:52:3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那么多爸爸妈妈的话 觉得深有感触 最近因为太忙对宝宝的早教也是有一天没一天 觉得很内疚 从宝宝一周八后认识了早教 并开始实施 到今天已经快一年了  总在想 为什么要给宝宝早教 提早认字真的对他好吗? 看了很多的意见 再看自己的宝宝  现在两周半的他已经非常的喜欢看书了 只要给他看书 他能坐很久 只是一直要我给他念 也不知道他到底认识什么字 但是 光凭这份注意力 我就很满足了 我不想他成为什么神童 我只要我宝宝以后学习时能轻松些就好了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 就很满足了 希望现在做的一切能让我的宝宝以后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2:24 , Processed in 0.08926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