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371|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讨论】关于terrible two你是怎么看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6 23: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看“《给孩子自由》─小巫/着 连载 ”的帖子,勾起了我曾经对terrible two的
思考。索性单独做个主题放上来,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关于terrible two的问题。
(感谢dyly关于terrible two对我的回复,感觉你的理论水平挺高的。也请你分析一
下我的看法。)

什么是terrible two?
幼儿到2岁左右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说“不”,经常任性、哭闹、
难以调教。英语中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
岁”。

先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terrible two是孩子在小时候亲子关系没构建好,安全感没满足
够而导致的一种不良现象。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通过观察Q,我的想法渐渐
改变了。我现在觉得terrible two是孩子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我感觉terrible two和
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构建好,和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
是说尽管孩子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她/他还有可能出现terrible two的。terrible
two是孩子自身发展(需求)的一种表现。


下面是一段我的育儿日记,谈到这个问题。我很想听听大家是怎么想的。
----------------------------------------------------------------------------------------

** terrible two? miracle two? **

记得去年底,和Q的老师Kristen meeting时,聊起了toddler的行为。妈妈那时感叹
terrible two的可怕。而K老师却笑着说她从不认为那是 terrible two而觉得那是
miracle two。正是因为着迷于这个miracle two,她才选定focus on toddler班的。
虽然那时她也有解释给妈妈,可妈妈还是不大能理解她的意思。

可以说,到Q进入 terrible two以前,妈妈一直都是尽量满足Q的要求的:母乳
喂养到1岁;如果Q想在商店街的地上打个滚,好,打吧。妈妈等;和小朋友们一起
出门玩,别人都自己走,唯有Q要妈妈一直抱着。好,妈妈就一直抱着。很多情况
妈妈宁可自己磨厚脸皮也不多给Q什么压力。可以说是很宠着Q的。可一进入
terrible two,妈妈发现Q是宠不得了。不是妈妈不想宠,而是Q不停地给妈妈出
难题,往前也是NO,往后也是NO。(比如出门让他穿外衣,他说NO,那么好吧
就不让他穿外衣吧,可他也说NO。你再让他自己做决定,他还说NO。)往往是Q
把妈妈逼到不得不说NO的地步。于是,“战争”开始了,全家人都精疲力竭。
妈妈想,这样下去不行,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妈妈开始琢磨Q,观察Q对妈妈一言一行的反应。妈妈发现Q进入 terrible two后,
渴望两样东西:1,关于感情的认识。2,关于被约束的渴望。关于1,妈妈已经象祥
林嫂似地唠叨了无数遍。有趣的是第2条。妈妈发现Q都是先用哭闹来对抗妈妈的约
束,但以后又表现出很强的自制力来遵守规定。而且因为有了约束,Q和妈妈的关系
比以前又亲密了一层。

妈妈一直都赞同蒙氏的精神胚胎的理论。相信孩子是由自己的精神胚胎引导着成长
的。作为人,为了发展他社会性的一面,他必须经历约束,自律这一步。对于这么
大的孩子,他们不会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渴望约
束。只是一种潜意识(这也许是人类进化这么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本能吧),让他们
的行为变得古怪,把自己卷入trouble,让自己碰壁。从而给自己创造出体验“约束”
的机会。

再说到亲子关系,妈妈认为这是一个亲子互动成长的过程。婴儿依赖父母,父母给
她充足的关爱,便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信赖关系。这是一种很好的亲子关系。但不是
说这种信赖关系就能维持永远。当孩子长到TODDLER了,她已经开始渴望比充足的关
爱更高一层的爱--约束就是一个。只有孩子从父母那得到了自己渴望的约束,这种
亲子关系才能又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之后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应
该一直向着精神、意志的高层发展。维持好亲子关系,需要父母随时洞察孩子,透
过表明的行为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这往往是对父母的一个挑战。

。。。语无伦次地记下这些日子心里想的事情。不能说这些想法多成熟。但有一点,
妈妈现在也认同K老师说的miracle two了。和两岁的Q生活在一起的确是太奇妙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7-23 17:26:4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放出来看看当时的讨论了,不知道当时的前辈经过了那个时期后,是否有什么心得体会,留给我们即将经历的人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7-18 15:11:0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翻出这个很久以前的帖子,一口气看完。
确实有不少值得借鉴的观点。
宝宝一岁多了,现在脾气见长,似乎有T2的趋势,严阵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5-7-31 16:25:41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7-1 00:51: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好多什么时期,什么时期的提法,并不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孩子在这个时期出了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存在,例如青春叛逆期,更年期等,这个时期的出现,说明人有了问题,并不正常。并不是说到了青春期就一定叛逆,到了更年期就一定综合症。因此一定要消除这些症状才是正常的。
如果教育得法,两岁说no的,或者可能要等到四岁才说,也许,很顺利着陆,没有青春叛逆期。关键还是要看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6-27 14:01:41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孩子怕我,听起来很可怜,但这确实是我最得意的事情。其实,孩子快四岁了,我从来没动过孩子一个手指头,甚至没有一次大声的呵斥过他,但我确实能掌控住孩子。这里面的窍门就是一句话:“坚决、一致”,孩子做不应该的事情,简单的说一句话就可以了,“No”,声音要轻轻的,但眼睛一定要看着他,认真地正式的对他说。另外要坚持一贯性,无论自己心情的好坏,都要坚持同一个原则,不能因为自己心情好就随孩子去随意,更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孩子合理的要求给否定了。还有一点是重要的,“No”不可以滥用,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方面。有些妈妈每天都是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其实就是在唠叨,对孩子来说,那个“No”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I]

Qmom这就是我说的约束,在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的建立规则。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真是每次看大家的讨论都能引起很多思考,把学过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咀嚼消化一阵。

快四岁的孩子还这样容易被掌控,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理念有差别,这绝对不是我想要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6-21 23: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5-6-21 12:20:13 | 只看该作者
看高手们的讨论,感觉真是一个字——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6-20 21:37:47 | 只看该作者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关于吃糖还有玩电源这一类无法直接建立因果关系的自律,其实也可以部分地依靠自由法则来解决,我给孩子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动画片里的角色被电击的画面,一个是小丑牙医给孩子拔牙的戏剧画面,效果还不错,对这两个事情都有些恐惧感。不过电源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些,我儿子玩遍全家后发现最神秘最有威力的东西就是电源,所有的东西都连着它。曾经,尝试玩电源是他最盼望的事情,为了不打击他的探索也为了早点打发他的好奇心,我给他买了一个新的插线板,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就抱着插线板插拔。现在已经没有兴趣了。
根据最近学来的例子,可以引导的更好的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欧是不是能做到这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5-6-20 20:26:23 | 只看该作者
天问+-->引用:天问 高,实在是高。
养孩子累人啊,欧门家孩子从手机到高压锅什么都感兴趣,样样都要耐心解决,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22:26 , Processed in 0.07865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