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3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博士父亲“育儿经”(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3 17: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访谈》2004年11月18日

(主持人段欣——下略为“段”):上学读书,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然而,前不久,在海盐传出了一位博士父亲在家里全程培训女儿的新闻,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今日我们就把这对父女请到了演播现场。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说的博士父亲袁鸿林先生,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就是袁先生的小女儿。欢迎你们!现在大家都知道,你是北大的硕士,而且还有南开的博士学历,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
(袁):主要学的是史学,也从事过其他专业的研究,比如说国际关系这样的专业。
(段):好像离教育有点远……..
(袁):说实在的,也就是最近几年,因为自己女儿的问题才注意到教育。
(段):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孩子的教育问题?
(袁):大概在我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吧。
(段):是什么触动你或激发你
(袁):主要是因为我看女儿很聪明,便萌生一些想怎么教她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我不是幼儿的专家,那么要教自己的女儿,就不能抱着盲目的做法,所以应该要去研究一些东西,知道一点早教的内容,促动我去查阅一些资料,研究一些问题。那么看得多了以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段):我听说,起先的时候,你还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过一段时间的,是吧?
(袁):没错,前前后后有一年左右。
(段):后来为什么又不上了?
(袁):因为最后我们发现孩子不太适应幼儿园,比如说,总共去了一年,但是她呆在家里头有半年。
(段):为什么?
(袁):这就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了。一方面她老生病,就是说三天两头要去吊针了,要去看病了。还有,她有时就是身体好一点,她又耍赖,死活不肯去。
(段):你认为这是上幼儿园引起的么?
(袁):也不一定说全是幼儿园引起的,但是从我们自身的感觉来说,小孩对幼儿园这样一个环境不太适应。这个应该说是我们也头疼的事情。但是没办法,我还是觉得应该让她回到家里。
(段):但是一个孩子回到家里,你要对他进行全程教育的话,对你们夫妻双方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袁):应该说有很大的改变。因为我考虑到女儿的教育问题,我就要做一些尽量要适合女儿教育的这样一个……给她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和氛围。
(段):可以说你当时还是下了一定决心的吧?
(袁):没错。就是办一个我既能教书和又能教女儿的这样一个环境,也就是后来办的“哈利快乐英语角”。
(段):作为一个家长,要给孩子进行一种全面的教育的话,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比较大的。那么你起步的时候,是不是也碰到了一些难题?
(袁):首先就是说,对孩子的心里要有所了解。就我所知,无论哪个幼儿师范,都不可能离开儿童心理学。这个很关键,就迫使我去看一些书,也迫使我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课程,也迫使我了解一些幼儿园的一些常规的教学方法。等看完这些,再接触一些早教的资料以后,我发现我完全不应该按那些东西去做。
(段):但是,以你一个人的能力,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一个培养?
(袁):我想,就目前而言,我不仅能做到,而且比幼儿园要好很多。这是个事实。
(段):那么你是怎么来给你孩子——小逸,实施这个教育计划的?
(袁):首先,我觉得应该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后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相联系。它不是孤立的。第二个,早期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然后在这个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也是花了很多心血。现在从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早教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段):小逸,阿姨问你几个问题好不好?你以前上过幼儿园,你自己还有印象吗?
(小逸):印象?
(袁):对,记得不?Do you remember?
(小逸):Yes>.
(段):为什么不喜欢上幼儿园?
(小逸):因为幼儿园不好。中午睡觉,我不想盖被的时候,老师要给我盖;我想盖被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要给我盖。
(段):就因为这个事情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小逸):吃饭的时候,每人一两块小饼干,我吃啊吃啊,一两块,也不够。本身每人两块一块的……
(段):在幼儿园吃不饱是不是?
(小逸):嗯。
(段):那你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得开不开心啊?
(小逸):有的时候,人家小朋友疯的时候,抓我一把…….
(段):你就很讨厌,是不是?
(小逸):(点头)
(段):那么回到家里,现在爸爸每天做你的老师,你喜不喜欢?
(小逸):喜欢。
(段):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小逸):他就是先把我的语音镐会,就再教我读。
(段):听说你的英语学得很棒,你有自己的英文名吗?
(小逸):Angella.
(段):你会用英语表演节目吗?
(小逸):可以。
(段):给我们表演一个什么节目?
(小逸):什么节目?什么节目?——你说呢?
(段):唱一首英文歌,好吗?
(小逸):(唱)You are my sunshine
----the only sunshine,
Yo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ay.
               You never know , Dear,
how much I love you.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段):哇,好棒。那你会不会用中文唱儿歌?
(小逸):中文啊,中文一般都不会。
(段):会不会简单的儿歌?
(袁):背诵毛泽东的《咏娃》呢?
(小逸):《咏娃》,毛泽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袁):你再把你改过的那个变成《咏猫》的(背一下)……..
(小逸):《咏猫》,袁小逸,独坐客厅如虎踞,桌子底下养精神。夜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老鼠敢作声?
(段):很有趣啊,你现在最喜欢学什么?
(小逸):现在最喜欢学英语、日语、中文…….
(段):袁先生,从你的教育理念里面,我感觉到,你对这个英语特别看重。英语是不是非常重要?
(袁):不光是英语,我觉得小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应该以语言为核心。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一个载体。小孩子学习语言,不仅对语言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思维训练很有价值。如果同时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还有英语、甚至还有其他语言的话,他会处于一门、两门、多门语言之间各种思维的互相切换、转换,所以对他的思维训练就非常有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非常注重语言的学习,包括英语的学习。
(段):是不是因为你的有硕士、博士的学历,然后,外语方面,你有这方面的特长,所以你对这个特别看重。
(袁):本身我在这方面也不弱,但是,不是对语言本身的看重。因为确实像英语这个语言,很有意思:它的语速非常快。她的思维方式和汉语不一样。那么如果小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或这种能力正在形成过程中,用各种思维形式对他进行训练的话,那么这个思维的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思维的多样性,对于他这个思维空间的打开,以后的创造性,包括逻辑思维的严密性,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不是只把它当成学一门英语,而是还把它作为早教的一个核心来处理的。它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4-30 23:28: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个说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31 09:48:2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看猿博士那么厉害,我们这些不会英语的普通的父母该怎么办那?我看还子去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你培养一个再好的孩子.也不能把他总放在家里.总是要让他向社会.因为他要生存.幼儿园不习惯去,那小学怎么办?呵呵!没有恶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09:31:36 | 只看该作者
szanny+-->引用:szanny 很开心楼主同我们分享英文学习的经验。

我在教多多英文方面一直是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虽然明明知道这正是学英文的好时期无耐我的水准有限,社会资源也缺乏,现在只是尽力而为。

我现在用杜曼的方法同时教中英文的阅读,发现这种方法似乎更适合于英文阅读,多多明显更喜欢英文卡片和家制书。我现在正想找一套比较有系统性的教材,看到楼主的推荐,觉得《少儿剑桥英语》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能否更多一些这套教材的信息给我?

有没有用过这套教材的妈妈们也一起讨论一下?
《少儿剑桥英语》分预备、一、二、三级,我已采用此教材教自己及其他孩子一年多。在我们海盐当地,首批通过三级考试的学生,全部是我的学生。但我最近,准备停掉剑桥班。主要原因是:
1。教材不够精,显得散乱。在我看来,这套教材还应需要大的修改。
2。对幼儿确有吸引力,无非图多,可以涂涂画画,但也因为此,过多消耗掉孩子的精力,并影响孩子的认读(只看图,不认字)。——这一点是与其他教材作比较时,就会感觉到。所以,我宁选《新概念》。
再者,它的考试、教官培训、教材定价。。。。。。等等,封闭型和商业化特强,令我讨厌。在目前国情下,一切过于商业化的教育,都应该遭到抵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28 01:28: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1-27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很开心楼主同我们分享英文学习的经验。 我在教多多英文方面一直是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虽然明明知道这正是学英文的好时期无耐我的水准有限,社会资源也缺乏,现在只是尽力而为。 我现在用杜曼的方法同时教中英文的阅读,发现这种方法似乎更适合于英文阅读,多多明显更喜欢英文卡片和家制书。我现在正想找一套比较有系统性的教材,看到楼主的推荐,觉得《少儿剑桥英语》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能否更多一些这套教材的信息给我? 有没有用过这套教材的妈妈们也一起讨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2:32:20 | 只看该作者
yanguang+-->引用:yanguang 1母语和外语不能同时学,2除了言语智力,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智力,3外语仅仅是工具4本领大的人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4幼儿园老师的水平是比不上你,能超过你。就不正常了,4  好老师确实很重要
刚写了一篇文章,还是草稿,现贴在这里。至少能回答你和其他人的问题,并促进讨论。

语习中外是核心
   袁鸿林

语言学习是早教的核心

研究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成才个案后,我深感:语言学习,对于幼儿是无比重要的。了解了现代科学关于人脑在幼儿时期发展的基本成果后,我坚信:语言(包括外语)的学习,以及和语言学习相联系的思维训练,应当成为幼儿早教的核心。而且,我觉得,在早教中,多门语言的施教就更具有价值,只是难度也自然更高。

女儿Angella在一周岁时,已能说不少短语和短句,而且口齿清楚。我反对教孩子方言、儿语,所以在家里只说标准的普通话。当时并没有教她外语。其实妻子提过多次:你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不教她?我的回答,不是说太早就是说她还小。在当时的意识中,我认定母语未学好之前不宜教外语。我也不清楚究竟是因为某些专家的意见呢,还是关于幼儿学外语导致语言混乱的报道,竟对我产生了如此恶劣的影响。但我现在却认为,如家庭或环境有条件,一、二门外语与母语同时教幼儿,不仅可行,而且更好。——无论是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还是真实的事例都可以对此验证。

我有个外国朋友,他六七岁的孩子能说四种语言:英、俄、法、伊色列语,住比利时。父亲从事贸易,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用多种语言与世界各地的商人洽谈。据他讲,环境加上父母的着意教育,使孩子学会了上述四种语言。他还说,他们犹太商人能使用三、四种以上语言的,很平常。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和世界的一体化进程,我相信我们华人也会出现很多能使用多种语言的家庭。有报道说在深圳的华人家庭,进行双语教育,非常成功。根据现代科学关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的研究,语言(包括外语)的学习,从理论上讲是越早越好,在孩子一岁左右呀呀学语之时,就开始教外语,那是最理想的。如果要想让外语成为孩子的第二、第三母语,那么一定要在6岁前教,最迟不要晚于8岁。在十三岁后学外语,除非有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又特别下功夫,就很难有优异的成效。

结合我们华人的具体情况,有两点特别需要说明:一、汉语的发声、发音和语音、语调,以及思维习惯与英语(包括其他西语)有着很大差异。而在2-8岁,孩子的听能、语言的模仿能力,以及思维的兼容性,都处于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二、在此年龄段学习语言,特别是外语,对孩子的智商开发极为有益,甚至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语言是高级思维的载体,也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实质上就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是知识点的累积和面的拓展。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讲,学外语就像学音乐一样,绝对有益无害,且越早越好。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幼儿学习语言失败,多半是方式方法的不当,而并非不该学习。

先搞语音再教读

电视台主持人问Angella爸爸是怎样教她英语时,她答道:他先把我语音搞会,再教我读。她说的是真话,也是最简单的总结。

我认为,学英语,第一位的是语音。我教Angella英语始于她两岁半。最初主要是教唱歌,也认认字母卡,说几句简单的口语。记得第一支歌是《音乐之声》的《Do,Re,Mi…..》,还有《雪融花》、《字母歌》……后来买了好几张歌碟,一首一首往下教,太难的就让她听。哪个孩子不爱唱或不会唱?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和愉悦的歌声,几十首歌唱下来,也就建立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英语确实是可以轻松唱会的。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正式给她上课。我特别注重孩子的听、唱、读、说,并且不嫌其烦地随时纠正她的语音。因为英文的很多音素,中文没有,小孩子有时就含糊过去,比如th的发音要用舌头伸出来摩擦门齿。我教那么多孩子,没有一个例外,都需要反复纠正。再比如说,中文更多用口腔的前半部发音,而英文大部分要压到口腔后部去发音,舌头的运动和口型的大小等,这都需要经常提醒。中文靠四声来辨音,英文听词就要靠轻重、长短来搞清,在句中更有强弱的变化需要注意。而这些感受就要靠朗读来培养,我的语音很纯正,所以小逸主要是模仿我。等读音没问题了,语速也有了,听力也就上来了。输入到一定的时候,她自然就会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我总觉得,语音不好,听力难上,说更免谈,学英语一辈子会很累。

结合少幼儿的具体情况,利用他们对声像刺激的敏感,因而记忆容易、深切的特点,充分使用外语原声声像资料,应当是首选的方法。视听资料,我主要用过《GO GO学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和《小乌龟学美语》等,这些,以及更多的迪斯尼系列动画片,都是小孩子特爱看的。教材则采用《少儿剑桥英语》初级和一级,稍后转向《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剑桥的书有很多画,色彩丰富,字也印得大,小孩子喜欢,涂涂画画,颇有兴趣。但问题是零散杂乱,不如《新概念》一课一课,读起来很爽。

自从她看着书本朗读开始,朗读就是我英语教学的主纲。并结合英语角的教学实践,把我的朗读方法总结成“哈利英语朗读三步法”:1)简单短句,着重单词元音长短、轻重和强弱在句中的差异和使用,感受纯正的英美语音,解决语音因素的问题;2)一般句子,着重连读、失去爆破(或省音)、变音等技巧,重点感受意群,并开始加快语速;3)复杂长句,着重语调、运气、共鸣,重点感受思维方式和句法结构,并尽量把语速加快至(或接近)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的语速,实现与英美原声的接轨。我的朗读法,只强调反复的读和听,不主张背诵,而主张感受——眼到、心到、口到、耳到。自然能背也不错,但还是要看着书读,几乎没有笔头功课。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才符合像英语那样的拼音文字。就连单词都不背,因为通过自然字母拼音法的学习,把读音与字母组合联系起来,记住了读音,也就记住了单词。我国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撇开语音,专讲语法,死背单词。结果学习多年,好一点的学生只是能够对付考试,听说还是不行,差一点的就几乎是一无所得。这种残废式的英语学习方法必须摈弃。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完全不同于象形文字汉语,用学汉语的方法对付英语,自然文不对题,事倍功半,学生学得很累,所得甚少。这实在是英语学习和教学上的最大误区。

采用我的这种读法,无论幼儿还是大点的孩子,普遍感到快乐,没有压力。纯正的语音,流利的语速,和英语思维的语感,就从反复不断的朗读中,很快感受到,并很快能输出。从发音准确,到一课又一课的流利朗读,再到听懂和脱口而出——感受到的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感。

就拿Angella来说,从来不知背单词为何物,也很少动笔写,却也不知不觉就能拼读单词,能够在正式上课一年半后,读完剑桥的初级、一级,读完《新概念》的一册,进入第二册的学习(同时还在读PETS一级),不仅能认读,理解,而且能听能说,语音纯正。我觉得,英语已开始成为她的第二母语。当然,在对幼儿教学中,也要设法游戏化。比如幼儿就很喜欢我的打牌学习法:用扑克牌大小的英语字母卡来玩抢牌,先读出字母,然后说出该字母起头的单词;说得快且说得多为赢。Angella在英语角玩抢牌游戏,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输给她的就有好几位好斗的初中生。我还培养她当小老师,这样可以在教和学中互动,也可加强她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对此她也很乐意。当记者问Angella最喜欢学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英语,因为我已能教小朋友啦!

再加日语与法语

在Angella正式上英语课后半年,我又给她开了日语,学习的方法大致如同英语,只是用时较少,进度稍慢。等她基本过了语音关,我选了日本人编的《新日本语基础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为主要读本。因为里面有日、英文的对照单词表,我在训练她用英文和日文相互切换,而不是只通过母语中文来理解。按计划,在本文发表时,我当已给她开出第四门语言:法语。两门东方语言(中、日)和两门西方语言(英、法),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对进行思维训练很有价值;它们的实用性也很强,在我看来,现今的研究者或学问家,无论在哪个领域,离开了多门语言,是难于成为大家的。
——至于Angella在学了多种语言后,会有什么好处,我将在其他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1-26 11:26:22 | 只看该作者
huge57+-->引用:huge57 1。人类的进步,肯定与语言和继承传统文化有关系,如果这方面没进展,至少进步得要慢一点。
2。我实在怀疑现在的很多老师是否有资格来教孩子,除非你真地想糊弄孩子。
——以为然否?
1母语和外语不能同时学,2除了言语智力,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智力,3外语仅仅是工具4本领大的人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4幼儿园老师的水平是比不上你,能超过你。就不正常了,4  好老师确实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1-25 14:38:1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非常有趣的现象。说明几点:1.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的确有很多不足,导致部分儿童不喜欢幼儿园。2.其实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是趋势,父母只能承担教育一部分的功能,不可能有全职父母,因为人无完人。孩子还是需要向更多的人学习,向自己的经历学习的。3.太多父母功利心太强,往往语言啊,算术啊,钢琴啊,等等比较容易评估孩子是否有进步,所以父母愿意在这上面投资,其实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等见效慢,不易评价,因此很多父母忽略了,但也许这些才是最根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20 22:57:07 | 只看该作者
博士专门教女儿,我们就一直关注此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8 04:05 , Processed in 0.08664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