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41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他山之石粗浅汇总 - 倍耐妈搜索好文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6 19:4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个帖,贴上自己看到的对自己有启发的文章。
有的是祖师大德的,有的是教育专家的,更有一些是有经验的爸妈前辈的...

看文章取经时,我老爱开几十个窗口,好的文章存啊存的最后都不知道存到哪里去了

所以借宝地一角,储存一下(对博客很菜鸟,存word文档最后又不知去向了,放在这里还有个好处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嘻嘻。)里面也许会加入个人的心得,或自认为重点。

有缘路过的爸妈朋友们,各取所需就好。本茅棚只是个人“备忘录”而已!!仅供参考
本人笨妈一个,如有粗浅的地方,还望大家不要见笑,。。。能给宝贵意见和建议那就更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nmamtfkx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6-16 18:34:3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恩倍耐妈妈的汇总资料.真的是非常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6-15 08: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倍耐媽媽 的帖子

谢谢收集。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5:03:24 | 只看该作者

練字方法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rdu.html

从2005年3月在家指导孩子读经以来,每天的家庭生活基本象个学堂。围绕读经,还有国乐欣赏,书法练习,静坐等。书法练习因为不得法,走了很多弯路。
三个孩子从2005年3月到2007年底一直是练习一寸见方的中楷字,每天16开练习2页,每页20字,就是40字。上午一页,下午一页。先是用铅笔双钩,然后“描红”,每页也大概需要半小时左右。所以,一直进步不大。从2008年初,我们对书法练习进行了检讨,并给孩子找了一位书法老师(中国书协会员)。这个老师的指导原则和我们的知见相同。他要求大字入手习练,就练“欧”体(原来一直就练欧阳询九成宫),提悬笔(悬肘悬腕)每天对临止一字。并将书法常识给孩子们做了介绍。自此以后我给孩子们买了毛边纸,格子是12公分见方的每页28个格子,每天练习两页(上午一页,下午一页)每页大概需要20多分钟,就练习一字,每天突破一字(56遍),有些难度大的字,两天突破一字(反复练习112遍)。练习大字上手很快,到今年春节乡下的春联都是两个孩子写的,已经有模有样了。到今日进步就更大了。从5年的练习书法中,我的经验是:
1、练习书法从大字入手,很容易上手。悬肘悬腕起初颤抖,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平稳。这样练习书法、习练大字,孩子也很易得定。大字能写好了,中楷、小楷也能迎刃而解。
2、练习书法也和读经一样不能贪多求快。一贪多求快,就心浮气躁,不易得定,每天止练一字,突破一字,看似很慢,实际一年下来回过头来看看是很快的。事实上,书法的练习也是围绕读经而进行的。
3、儿童最好从“欧”体入手练习。“欧”体习练后,进可练行书,退可写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可进可退。我督导的杨晓燕是专练“柳”体的(一门深入),她柳体写的很好,春节她家的春联都是她写的。但她写的钢笔字就跟不上练“欧”体的写的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4:35:2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真的有护法神

原来真的有护法神(原创)


昨天看了上面那篇【睡眠超过四小时?!】心里便暗暗发心也要精进,只睡四小时,多学习。
世上一切法,都是对我说的,不是对别人说的,是来教育我的,不是要我教育别人的 -- 净空法师说过。

晚上本打算按照佛的教导,22h30睡的(研究才知道,子时-23h到凌晨1h睡眠最重要),但是没有做到,早上零点45分才睡下的,谁知,到了早上4点45分,宝宝睡觉不哭的,却哇哇哇大哭大叫起来,我醒了,一念佛,哭声戛然而止。我才知道我不用闹钟,怕影响家人,宝宝却当起了“护法”(多是护法用宝宝把我叫醒),看看天很黑,怕一个人在书房,拿了念佛计数器继续躺在床上念,念到500多就又睡着了。(我以前夜梦很多,很惊醒,睡眠特别差,如果睡前默念佛号,会睡的很好,有一次,浴室里的大肥皂缸从水斗上方掉下来这样的巨响,我都不知道,早上才发现。)
。。。到了早上7点15分,宝宝又嚎啕大哭半分钟,我眼睛睁开,明白是叫我起床,她马上又不哭了。直到现在(8h30)还在睡

分享一下这个“神奇”的经历。
可见人若下定决心要努力,要向好的学习,纵然自己有很多习气烦恼,各方面因素都会来帮助我们成就的。

顺便说一下,这不是偶然,去年发心一天要念三遍【地藏经】,每天早上宝宝都会把我叫醒,而且我适应些,就每天提早一小时,准时把握叫醒,我起床后,她继续呼呼大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2:03:2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女儿和其表弟是怎样突破识字关的

我的女儿和其表弟是怎样突破识字关的

女儿从
两岁半时在我的带领下开始读经,是从《弟子规》开始的每天早上、中午、下午三个时段我们父女一同读,每次也就30、40分钟,但读不上10分钟她就坐不住了,她在炕头玩她的,我双盘将经书摆在炕桌上一直读我的,小孩子耳根很利,虽然她一直在玩,但经典还是不知不觉的灌进去了。我就将这100-120字的经典一直读(一直要读到200多遍,有时甚至300、400遍),有时两天、有时需三天。方才进行下一个单元。除我们父女二人共读以外,女儿还有早上、下午各一小时听CD机读诵《弟子规》(此时是将弟子规1080字,整个循环播放),用此方法《弟子规》读完,接着读《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延延缠缠将《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读完,已经一年时间了。紧接着我们从头复习,此时主要是指读了。在读的过程中,我用纸箱(酒箱、烟箱)裁剪成10公分见方小方块,用纸裱糊美观,自己用毛笔工工整整每张写一字,用千余张将《千字文》写完,起初每天认字三次,只认10个字,第二天抽去3字,加进生字3个,其他的字块不让她接触。不一年功夫,这些字女儿都基本认识了。再将这些卡片码在一个大纸箱中,当成她的玩具,每天玩玩、拼拼。这样到2006年过春节时女儿已经将多半《论语》背诵完了,每天仍坚持复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这时5岁的女儿识字关已经基本突破了。待《论语》读诵完毕,读《道德经》时,90%以上的字都认识,已经基本没有障碍了。所以,用读经典、背经典,结合《千字文》卡片,女儿用两年多时间就突破识字关了。
女儿的表弟陈兴荣,2003年10出生,小女儿13个月,从2006年9月读诵经典。父母长期出外打工,其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其家与村子较远,相对隔绝,所以免却了其他各种干扰。祖父母都一字不识(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认识),我给他家买了一套CD播放机和音箱,教会使用方法后,他在祖母的督促下,每天读经7节课,已经熟背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背的非常熟炼。他走的识字路与我女儿又不同。他是听大循环读经的,就是先《弟子规》整个循环,待听耳熟后,就背诵。熟背后,听《三字经》大循环,听耳熟能熟背后,继续《千字文》、《孝经》。待整本《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熟背后,集中复习3个月,每天指读整本书3遍。其后,将《论语》一章一章循环听读、耳熟后,自己背诵;熟背后再进行下一章。到今年6月份《论语》熟背了,从6月份到现在一直指读。半月前我验收,《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和《论语》上的字都认识了,识字关已经突破了。并用一个星期时间学习拼音全会了。现在读《大学》,不用CD播放器,自己读,没有任何障碍了。一个没有老师教的6岁儿童,就这样轻松突破识字关了。这个孩子很听话,这样良好的读书效果。其祖父母表示一定要坚持在家读经,直至上初中。


真誠的感謝 赤壁幽谷前輩 的法佈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1:33:27 | 只看该作者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感謝:http://www.xuefo.net/show1_32720.htm
                                                                                                

        
   
《唐诗》,我们比较不鼓励先背,因为诗里面有太多的情感。在康熙皇帝的著述里面,他二十岁以前的皇子、皇孙,不让他读诗词,为什么?人的理智不知道要几十年才建得很稳固,但是人的情感不用教都自己来。我也在课程里面讲过,自己没有谈过恋爱,唱情歌还可以让底下的人在那里掉眼泪,不用学就很会。所以明明就没什么苦,被那些歌曲一影响愈来愈苦,触动了很多那种情绪的部分,触动多了就容易感情用事。所以我们看看现代年轻人怎么样?
  以前看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直接把他们当地现在在唱的歌拿来听一听就知道。所谓「移风易俗,莫善於乐」,音乐可以移风易俗,音乐也可以败坏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社会如何?请我们去看看排在前十名的歌曲是唱什么,那就知道了。为什么必须在小学的时候就教他们如何判断好的对象?因为上了初中以后,一大堆情歌一唱下去就没有理智,所以先打预防针。所以《唐诗》并不是在读古文的安排的前面。
  我们看《四库全书》,经、史、子、集,集是属於文学类,文学都是排在后面。最重要从哪里下手?经典。再来历史,因为历史是经典表演,所以我们才读《德育故事》。再来「子」,这个「子」是对经再进一步去发挥。因为经书都已经传了几千年,所以各个朝代的读书人都会在那个朝代再下他的注解。现在让你去看宋朝的注解,你看懂不懂?有点懂,可能又不会太懂;但是你假如看清朝的,可能就更亲切一点。
蔡礼旭老师 的弟子规问答汇集  蔡礼旭老师 主讲  (第一集)  2005/2/23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节录自细讲《弟子规》52-116-41)  档名:52-359-01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3 07: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1:28:57 | 只看该作者

净空法师: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净空法师: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习气,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为什么呢?它是激发感情的。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喜怒哀乐,这就障了道。道是什么呢?是清净心,是如如不动。所以佛教诫初学守持八关斋戒,就清清楚楚教导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戏,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所以不可以贪着,这是妨碍正法,要把它舍弃得干干净净。如果是没有学佛之前学的,在学佛之后拿它作为接引众生的工具,这个很好,未尝不可。以前没有学,现在出了家,再去拼命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弘一大师的艺术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他用书画来接引大众,跟众生结文字缘结得很深,这个可以的。为什么呢?它已经不妨碍道心了。所以这情形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过去没有学,现在就不要再学了,一心一意去读经、念佛,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正法

文章来源:净空法师《晚晴集讲记》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3 07: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1:20:27 | 只看该作者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

感謝: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93456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为什么?文学里头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读什么东西?读经、读史,文艺方面东西一概不可以;读诗词歌赋是在二十岁之后,二十岁之前在德行上扎根。
经典是德行、是学问,史是见识,从这上扎根。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3 中国传统教学的特色就是在家庭,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可以说这种教学在中国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国初年才疏忽,渐渐不重视了,在民国二十几年之后真的断掉了。

4 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张开他会看了,他会听了,从这时候教起。所以《弟子规》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举一动让小孩看,让小孩听,他慢慢就学会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凭什么?凭家教

5 你看他眼睛张开,会看、会听,他也不懂事,他也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就已经印到他阿赖耶识里去了。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这个人的德行从根就扎稳了。

6 三岁之前扎稳了根,那个根坚固,就知道他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接触这个社会他不会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从小的时候给他种下去的。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外国其他民族上没有听说过的。

7 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是家教。七岁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七岁才开始读书,读的都是经史没有说私塾里面开始的时候,就教儿童读这些诗词歌赋,决定没有。

8 诗词歌赋一定是在十五、六岁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学这个东西。康熙要求的标准高,他规定子孙二十岁之后才可以学,这决定正确,为什么?不让你有邪思。
  
-- 淨空法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0:59:16 | 只看该作者

净空法师关于《弟子规》的重要性所作的开示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xaw.html



净空法师关于《弟子规》的重要性所作的开示




今天我们救自己,救一切众生,救世间所有一切大圣大贤的教诲,都要从从《弟子规》下手,从《十善业道》入门。十善业道依然落实在《弟子规》,没有《弟子规》,十善业道会落空。……《弟子规》就是十善业道落实在生活中。(华严经12-17-1351,2005.1.10澳洲)

    ……蔡老师能够听了之后,把这个真的做到了,百分之百落实。他在香港讲的四十个小时,我听了十遍。以后他的光盘出来之后,可以加上六个字:“净空法师鉴定”,他讲的就等于我讲的一样。(契入诸法实相离苦得乐21-264,2005.3.6澳洲净宗学院 )

    蔡礼旭老师为我们介绍的课题:《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让大家明白地体会到,《弟子规》正是儒佛大道修学的基础。它是中国儒家家庭教育精华的集大成,也是彻底落实真诚爱心最基础而具体的课本。(“永怀护持深恩,立志效法前贤”,2005年4月净宗学院院讯第九期)

    当我们时时能够以《弟子规》、以《十善业道经》为标准,就能够判断好坏对错,也能够有能力去抉择,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什么样的人应该敬而远之。

    我们也看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但是诸位同修,只要人学过《弟子规》,邪师说法对他不起作用。但是邪师很厉害,他讲一百句话,九十句是真的,十句是假的,可是这十句就可能让人万劫不复。我们明白这个实际情况,也非常心急,希望《弟子规》赶快推广开来。因为当人的心空掉的时候,邪师很容易入侵,这时候理智要赶快建立起来。……所以我们要赶快把《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无量寿经》推广开来,可能就救了一个人、救了一个家的命运,也可能成就了一个人当生成佛的因缘。(《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52-118-38)
(注:《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

    “五者随喜功德”。弟子规当中说:“道人善,即是善;…”。而当我们在随喜功德,这个功德跟自性相应才能随喜赞叹。因为我们也了解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些邪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听众?旁边有没有很多人也在随喜他的功德?有很多,才会让这么多人信任他,所以他们的随喜错误了。记得有一次,我们有一位老师参加一场讲演,两个小时,是在称赞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结果两个小时下来,底下的听众大半都开始赞叹:他讲得真好!讲得真精彩!我们的老师也很冷静,当大伙都坐下来,他就问了一句话:请问这位老师从头到尾有没有谈到孝道?所有的人都说没有谈到孝道。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孝道跟师道,而孝道是德行之本,谈了两个小时,连最根本的东西都没有谈到。这个时代挂羊头卖狗肉的非常非常多,……(“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第2集52-118-02,2005.3.6澳洲)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就是“孝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

    ……这两年当中,务必要落实《弟子规》,《弟子规》每一条要做到。不是说我念得很熟、我会背、我能够默写,没用处,要做到,每一句都要做到,这叫实学。《了凡四训》是第二部,熟读深思,世出世间的道理都在其中,这一本书教导我们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真相。……(人人皆可成圣贤,2001/9/12,澳洲净宗学院,档名21-109)
(注:净公常提到,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汇编》和《安士全书》,提倡因果教育,化解劫难)

    我们有《弟子规》、有《十善业道》,有这个基础,这两样东西落实了,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决定没有问题。(华严经12-17-1366)

    净业三福是我们净宗学院的修学指导纲领。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

    儿童教育从《弟子规》下手奠定根基。
注:这些年来我国社会上提倡的儿童读经,没有重视《弟子规》和德行、道德上的修养,读经出现一些弊病,小孩经书读多了,贡高我慢,瞧不起父母、老师。另外读经,中国古时候教学的原则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而他们的方法主张多读,陆陆续续去读太多经书,读经的教育就犯了过失详见“学佛问答(答华藏净宗学会提问)21-250”,2004.9.6启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今天,全世界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族群、哪一个宗教,都要从《弟子规》学习。我们要向全世界推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到我们山上来访问,我把这个向他推荐。现在我们要积极地把这个课程(推广),我介绍三样东西:《认识佛教》、《弟子规》、《十善业道经》。这三样东西能够化解冲突,能够促进全世界的安定和平。……(详见“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做好人是自己的本分:从落实《弟子规》做起。”2005.3.14启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编号:21-265)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2 18: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4:24 , Processed in 0.087003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