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980|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凑热闹,俺也从玩游戏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9 16: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到老易发那个 大家会让孩子用摩尔庄园这类网站吗?  投票统计,俺也凑热闹投了一票,选择的是“路过”,实际上我是在等着老易来讲这个问题。今天朋友告诉我,那个帖子出来了,我就去看了看,题目是:有建设性的消磨时间 ,看完之后,感觉基本是彻底的不赞成,于是干脆起一个楼,批驳一下,顺便说说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老易的帖子看过很多,有赞成的、也有不太赞成的。老易比较愿意汲取现代比较先进的思想,也自己去亲眼看过、思考过。所以他的帖子里,新的概念比较多,新名词也不少。但毕竟老易是学文科的,所以他骨子里的传统的思维也是很明显的,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的就比较突出了。

老易的帖子,主要涉及了以下的几个观点,我先总结一下,然后分别议论:

1、游戏之类的娱乐,基本是浪费时间,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
2、家长以对孩子玩游戏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3、应该选择什么样游戏

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说说,游戏是否浪费时间。说这个问题,恐怕要涉及一个重大的问题,也是多少年来人们在追寻的问题,那就是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从小就被灌输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共产主义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现在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是理智分析一下,去除其中的政治意义,我们就会发现共产主义这一乌托邦,确实是一个诱人的目标。

比如我们那时候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劳动成了人类的一种需要。通俗地说,到了那个时候,工作不再是被迫的,而是一种愉悦,就像目前很多城市人愿意去吃农家菜、种点地、搞搞采摘一样,大家都觉得工作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玩的事情了,而只有具备专业能力,同时有足够资格的人才有资格去工作、去享受这一乐趣。

非常欣慰地看到,这一理想目前在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在逐步的实施了。比如在美国,人们工作更多的会考虑这个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自己的理想所在。你现在去问美国的普通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目标根本不是什么常春藤学校,很多人会告诉你他毕业后想去做一个售货员、一个校车司机……,因为哪怕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低下的工作,也完全可以保障他们的生活。

有人依据这个说美国的下一代彻底完蛋了,美国将来没有希望了,中国很快会追上美国了。但实际上我们高速发展了很多年,差距到底还有多大呢。

真正最大的差距,是在思维方式方面的。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是农业社会,崇尚的是不停的工作,和自然界和生命去争。我们的民族很擅长那些繁复的东西,比如一个优美的织锦,可能会花费一个人好几年的时间。如果个别爱好者也就罢了,如果全社会都这样,工业社会和发明创造就远离你而去了。

我们从小被灌输,先苦后甜,小时候不娱乐、不享受,先要成名成家,然后享受。很多人成名成家了,然后就真的只去享受了,也就在没有什么进步了。大多数的人,因为没能成名成家,就被教导着要努力工作,把享受留到退休以后,那时候再去读书、再去旅游。

我们的社会曾经把人当作螺丝钉,不过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让你去做什么,你就要去做什么。

所以我们看到了国外的很多人,做着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那么的敬业、是那么的专业,是那么的愉快,产生了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和创作。所以也很少有人会在工作的时间去玩游戏。而我们这里的这些工匠们呢,在繁重重复的劳动力无聊的工作,掌握了比较好资源的人们则可以喝茶、看报、玩游戏,因为他们对所做的事情是那样的厌恶,所他们也不可能出现什么灵感、什么创意,他们需要的就是熬过这些时间、挣够了金钱,买了食品去养活老婆孩子。这个社会往往就像大家口头禅所说的在“瞎忙”。

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生活的每一天都快快乐乐才最有意义!人生有限的时间是让我们享受快乐的,不是让我们建设性的消磨的!

很高兴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在进步,很多人学会了休闲、度假、旅游,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作为父母的人们,很多人脑子里存在的还是陈旧的思维方式。

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爱好越来越丰富,不仅有游戏迷,还有歌迷、戏迷、电影迷、电视迷、驴友、收藏嗜好者,想当年知青插队的时候,老乡们天一黑唯一的娱乐就是造孩子,知青们就是打扑克、侃大山,后来开放一些了,大家都在哪里打麻将,到处都是哗啦哗啦的声音。非常高兴地看到社会在进步,因为现在我身边难得找到几个麻将迷了。

所以作为娱乐,电脑游戏不过是其中一种,你如何说这个娱乐就是好还是坏呢,你怎么会觉得他就是浪费了时间,而不是获得了一段娱乐的时间呢。

说法不一样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在老易的帖子里,学而妈妈反驳得很好
达尔文不务正业,整天玩虫子,荒废神学;曹雪芹不务正业,只知道和姐姐妹妹玩耍,不懂仕途经济;胡克不务正业,磨了不少玻璃片,还不如学学拉丁文......
尤其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登堂拜相是唯一正途,其他的都是奇淫巧技,汤显祖、李时珍、曹雪芹都是科举不成,才去改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

至于老易说到一些人上班玩游戏不对,这是没错的,当然也有些老板会在员工完成了既定目标后,不去过多干涉员工的行为,但大多数情况属于不符合职业规则的。而后面老易依据的几个例子就很好笑了,比如当年明月,他以前是我在天涯煮酒论史时的老朋友了,当时他《明朝那些事儿》的连载帖子,大多数都是在上班时间写的,而不是老易所说的什么“业余”时间,其实上班写这个,和上班玩游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知道老易厚此薄彼,是不是以成王败寇作为标准呢?老易有没有比较一致的职业标准呢。

老易对于那些玩游戏的员工,得出一个结论,说是他们家长以前不控制孩子玩游戏,以至于上班的时候都不能控制自己,所以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父母要严格控制,甚至从小让孩子远离游戏。首先要说老易没有做过调查研究,如果老易去和那几个员工谈谈,我敢打保票,这几个孩子父母,80%是在他们孩子年代,严格制止他们玩游戏的(那个年代可能还没有电脑游戏,一般是游戏机或者游戏厅吧)。实际上大家去网上搜索一下,那些游戏上瘾的孩子,哪一个家庭不是从小就严格禁止孩子玩游戏的!这说民什么呢?说明家长严厉禁止根本无效。他们上大学了,父母还有控制能力么?你不给他买电脑,可是你能能防止孩子去网吧玩么?你不给他钱,你能防止它盗窃其他人的钱物去玩游戏么?孩子工作了,父母能在上班的时候坐在他的后面,盯着孩子不玩游戏么?

肯定不能,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从小接触游戏,不要和社会脱节,不要让孩子总对游戏有神秘感,对游戏有一种得不到的欲望。同时让他们在玩游戏的同时摆正各种事情的位置和次序。

老易后面又说了一下什么游戏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这个更是好笑。游戏就是游戏,对于小孩子,因为他们尚不成熟,必须对于游戏有一个分级的限制,在这点上,我们国家做得非常不好,电视里给孩子的动画片,往往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其危害甚于大多数的游戏。但老易把 WII说成是有益的游戏,这就很好笑了。玩那个远远没有去高尔夫球场上打高尔夫有乐趣。那个不过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品而已。有点像整天开车的人,下班后就去健身房骑一会健身自行车当作休闲和娱乐,而那些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和送孩子上学的人,却都在梦想一辆汽车一样,都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异化。

游戏就是玩的,好玩就是最重要的,锻炼身体有很多方法,用游戏也可以锻炼身体,但不能说它就是一种好游戏。

我们国家愿意寓教于乐,也就是在各种娱乐中加入教化的目的,什么结果大家都知道。相反地美国的那些动画片,没有谁非要去教化孩子,却因为选择正确,祛痘在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生活态度。

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寓教于乐,而是寓乐于教,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到他们人生所需要的知识。

对老易的批判就此打住,下面说说按自己是怎么做的,不过这纯属个人的操作,大家切切不要随意的模仿,因为这些做法的前提,是你是一个有着一贯的思想和目标的父母,否则仅仅模仿形式,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出了问题千万不要来找我算账。俺说过要大智慧,不要小技巧的。

我是相信心理学上的饥饿理论的,尤其是对孩子,更是如此。

我儿子出生以后,我就用手头的大量资源给他做准备,动画片很多,目前孩子看过的不过20%,有些孩子不喜欢看,有些还不到孩子的年龄,孩子不适合看的根本不会买,也不会下载。俺家也不会像有些家庭一样,为了孩子干脆电视都不开。相反地,我家电视经常会开一天,尽管没人去看,顶多听个响。

目前的现象是,孩子基本平时不大看电视,对儿童节目里的那些垃圾动画根本没兴趣,除了偶尔看看《喜洋洋和会太郎》,但也不会到了点就去等在那里看。像《奥特曼》这类的垃圾动画,尽管他周围的孩子们非常多着迷的,我儿子去不屑去看。相反地他对于一些医学最新进展、紧急救援、警察探案实录、空难记录等成人节目反倒是比较有兴趣,偶尔会和我一起看。

游戏也是如此,我儿子从两岁就开始玩游戏,很多类型的游戏他都玩过,包括jumpstart这类的教育游戏里也有他喜欢的,I spy也有一些他爱玩的。但他玩的都是很多其他类别的纯游戏,很多都是大孩子甚至成年人爱玩的游戏。现在上学了,时间比以前少了,但比没有停止玩游戏,只是相对的少了。很高兴的事孩子到现在还没有什么上瘾的迹象,如果让他选择周末去爬山、玩水还是选择在家里玩游戏,他肯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孩子有兴趣的东西很多,他怎么会去痴迷在游戏上呢?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平时家长总是限制,让孩子饿到了,所以孩子才会不断的惦记。当你把玩游戏作为一种常态的事情,孩子就会对待。其实孩子玩游戏,我们父母不是没有控制的,孩子的游戏是我来选择的,不适合孩子玩的游戏,国家不去控制,但我会去控制。我还会去给他找精品的游戏去玩,玩过这类游戏的孩子,对那些很垃圾的游戏肯定看都不屑去看。当然一个做父母的,如果自己都没玩过几个游戏,恐怕做起来就很困难了。

实际上允许孩子网游戏,并不是不加以控制,但在与怎么控制。要让孩子懂得事情时有先后次序的。孩子回家以后,知道第一个事情失去完成作业,第二个事情是吧我们让它每天做的事情做完。剩下的时间他都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玩游戏,也可以玩别的,唯一的要求就是玩一会游戏要起来走一走,以保护眼睛。

经常孩子晚上事情很多的时候,我会把孩子其他的事情缩短时间,也要让孩子留出一点自己支配的时间来。前几天孩子作业非常多,我就暂停了他弹琴,那天他做完作业说想打一关坦克,我就跟他说,那你应该先去把钢琴弹了才可以。孩子自然就先去弹琴了,因为他知道这几件事情的优先级和先后次序。

教育孩子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要让孩子懂得主要的事情是什么,什么时候适合于做什么。不仅仅是玩游戏,以后孩子大了还会有很多痴迷的东西,或者是唱歌、或者是画漫画,只有让孩子有了对事情进行有效计划的习惯,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这些事情,哪一个是一个禁止就可以解决了的呢。

我对我的孩子很有信心,今后他不会在学校阶段让我们在诸如游戏、音乐、追星、收藏这类容易上瘾的事情上让我费心的,因为这些问题,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都解决了。至于他以后成年后如果痴迷于什么,甚至把该项事情作为自己的事业的话,那我们做父母的就不会去管了,我们相信只要他热爱、他用心,依靠我们小时候给他打下的基础,他完全可以做出一些成绩来的。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19 23: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xiong5 + 2 + 2 码字很辛苦滴说,拜个。
ciscotang + 1 + 1 献身说法的qq孩子多大了,这点比较关键。
dragonnice + 2 + 2 我很赞同。辩得挺热闹的.慢慢学习
hq1966 + 10 + 10  晕倒 这么长的帖
天问 + 9 + 9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1-5-26 16:30:12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老易的观点,生活中我也是这么做的

我家电视只看动画片用,动画片也是筛选过的,国产的基本不让看,看也是看早期的,比如三个和尚,牧童,小蝌蚪找妈妈之类的

我儿子爱玩IPad,我给他下载了不少游戏,但是不用动脑子的,暴力的一律删除。我的原则就是电脑游戏只能玩益智的,或者能锻炼身体的。网游不能玩,想互动找真人去。

支持玩群体游戏,支持玩运动类游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1-5-26 01:34: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错了。。。QQ的观念我是赞同的。。。。。也是这么作的。。。。而且效果很好。。。

我就是一个爱玩游戏的爸爸。。。讲一讲我的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吧。。。。。他也是很早就接触了游戏的。。。。但我一直对他灌输的观点是。。。。我们的生活。。。。和小朋友玩。。。踢球。。。打卡片。。。玩悠悠球都是游戏。。。。是一样的。。。。他一阵子迷上这个。。。一阵子迷上那个。。。。有一段时间他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游戏。。。。我心里还是暗暗的着急。。。。但还是不动声色的陪他玩。。。。帮他过关升级。。。。但我知道。。。。在他这个年龄。。。。。他只是没有找到更引起他兴趣的东西而已。。。。。。所以我就更多的鼓励他户外活动。。。教他踢球。。。。后来有一阵他和我说。。。。他最喜欢的有两件事。。。。。踢球和打游戏。。。。我感到高兴。。。。因为他能从踢球中得到和打游戏一样的快乐。。。。他将来也就会从更多的方面得到这种快乐。。。。

球我是天天教他踢。。。。而游戏我规定只有休息日的两天能打。。。我组织小朋友们一块比赛。。。。他在游儿园里的活动时间也爱和小朋友们比赛。。。。现在每天回来都很兴奋。。。。主动要求踢球。。。。他的球技随着练习而提高。。。成为他们班最强的一个。。。。小朋友们都争着要和他一伙。。。他感到愉快。。。。这些都是我想要带给他的。。。。。我想教给他的不止是球技。。。。还有坚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练习。。。。就象学习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年累月的。。。你会达到不敢想象的地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欢迎光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1-5-20 17:08:48 | 只看该作者
ms  qqyou和小易一样都是不玩游戏的人……可信度极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8-14 08:52:13 | 只看该作者
我目前的做法和QQ不完全一样,我对游戏没他那么精通,所以无法和孩子一起玩,分享通关的乐趣。但是我会从论坛上搜罗一些不错的游戏选择性地推荐给孩子玩,当然总的时间上会有所控制——和他商量好时间、次数、条件。。。
到目前为止,他很喜欢玩游戏,但并不算沉迷。
因为他知道就是不玩游戏,生活里也有太多的乐趣。——昨天晚上去他的卫生间才发现,他把一支彩笔泡在了脸盆里,制造了小半盆红水,也不知道打算用来做什么玩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我差不多也是这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8-14 07:47:49 | 只看该作者
戒除尤其是预防孩子游戏上瘾,我的总体认识和qq的大体一致,就是需要家长有开放的态度和整体的思考,而不是用打补丁的方法,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补上一块,也不管这块补丁是否与整体“衣着”相协调。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8-14 07: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7-8 11:49:34 | 只看该作者
逻辑有点让人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2: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2 老歪 的帖子

楼上说得很对,游戏绝对是一件大事,而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考虑,而不是简单的去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9-7-7 16:52:57 | 只看该作者
提到游戏,我还真有话想说。

多年前,我曾经是游戏迷,尽管那时的游戏和现在的没法比,我也是经常玩得天昏地暗,不能自己。

现在的游戏比那时的游戏好玩多了,但是我再也没有心思去玩这些东西了,一是工作忙没时间,更重要的是我对此没兴趣了。

根据我的经历(当然,我的经历是很局限的,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我觉得,孩子玩游这件事是一件大事,不是小事,家长一定要重视。重视孩子的游戏,并不是说简单禁止或者完全放开,而是要根据家庭的环境、尤其是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玩游戏。

比如说,像楼主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个性的孩子,楼主就可以采取基本放开、适当引导的方式。楼主的这种方式,对部分家庭、部分孩子是很好的,但是对家长确实是挑战,需要像有的人说的那种“大智慧”才行。

有的人基本赞同用禁止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游戏问题,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问题在于,在禁止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家长是否给了孩子恰当的、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游戏这东西,是专门设计来吸引孩子的,一般来说,家长很难找到比游戏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另外,家长可以在家里禁止孩子玩游戏,但是很难禁止孩子在外边玩;可以在小学甚至中学禁止孩子玩游戏,但是不可能禁止孩子上大学玩。

可能也有一类孩子,对游戏根本没兴趣,家长也许认为这是好事情,这样的孩子省心。但是我不太看好这类孩子,他们学习也许很优秀,但是可能不会走得太远。连游戏这样有吸引力的东西(不是说所谓的“垃圾游戏”,而是说一般游戏)都不感兴趣,那还能对什么真正感兴趣呢?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这样的孩子具有非凡的自制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因为他也许日后可以成就大事业,但是小的时候太过可怜了。

有人提到游戏与生活目的的问题,我也赞成这种说法。我们这一代,受*革*命*和*共*产%主#义的教育,人生的目的自然也就是那个了。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活着是为了吃,而不是吃为了活着。

一点粗浅看法,欢迎批评指正,但是我不参与辩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Lppbb + 2 + 2 有话就讲,有论就辩才好嘛^_^
长用户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9-7-2 16:53:47 | 只看该作者
qq此帖拜读了,是近期以来少有的好帖。。

有个感觉: qq的方法,的确是大智慧,但是适用范围上属于少数高明家长的秘籍,学是学不来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家庭和普通的孩子,还是多学习老易的奋斗说,老老实实做好功课,否则极有可能剑走偏锋。。

对于我,我还是认为孩子尤其是小孩子需要控制,需要灌输(或者叫影响),需要磨练。。
在我家,民主,自由,从来就是有限的。呵呵。

孩子也喜欢玩游戏,摩尔庄园也玩,Azada 也玩,最喜欢的一款游戏好像也是论坛里(小意?)介绍过的,一个人、一条狗,登陆小行星的探险游戏,名字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做法,是最好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5:48 , Processed in 0.09216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