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0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两条路(新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4 01: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条路是:以饭碗为导向的谋生之路。
另一条路是:以大师、大家、天才为导向的出人头地之路。

第一条路:

以前事情想得容易了。觉得只要家长,孩子齐努力,考上重点大学不难,其实很难。
因为重点大学属于淘汰性的,你再努力,别人比你更努力,你还是考不上。
因为名额有限,注定大批人进不了重点大学,那么,孩子的饭碗问题就面临着威胁。

因为经济危机的因素,今明年大学生的就业会成问题,我最近看报道说有个大学的学生当家教
的工作不好找了,现在改作家政了。

现在的问题真的有点棘手了。国家最近推出的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几乎都是基建,
基建更需要民工,大学生的不要。郎咸平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结构性问题,
我们是制造大国,欧美是服务业大国,而服务业,如营销,管理,金融,物流,传媒,
电信,教育等需要大量大学生人才。所以美国大学生数量很多但就业不大成问题,起码
过去是这样的。许小年对这次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好像比较失望,他觉得服务业
才能支持更多人就业,而制造业不会。我觉得他说的这个主要是指大学生就业吧。

国家目前对传媒,电信,金融等服务领域控制得非常严,民营资本空间很小,大学生很难进
这类企业。所以大学生真的很可怜,纷纷做家政,做保姆了。这情景让人想起当年的下岗工人。

我过去曾说,让孩子搞计算机然后进军工企业报效祖国。这想法不错,但只是一个想法,
风险极大。进这种企业,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想很多人会羡慕日本的大学生,日本大学等级森严。进了东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基本上日本最好
的企业随便挑。而我国不是这样,即使你进了北大,清华还是不保险的,找好工作还是非常之难
的。因为前面说了,适合大学生就业的私营企业太少了,而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没有关系是很
难进的。而公务员考试现在的火爆堪比高考。

每个人本能的厌恶风险,但现实就是考大学成了一件高风险的投资。那么,有没有其他路?

现在再来看第二条路,

第二条路是培养孩子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的。这条路的培养难度大,风险比较大。但回报也大。
这条路其实最大的风险是,一个孩子成名成家并不一定是培养出来的,天赋会在里面捣乱,
如果没有天赋,或者个性不适合走这条路,就是再努力也不一定成功。

所以现在当家长的是很焦虑的,我的一些文章,说这条路不行,那条路不通,实际上是增加了
家长的焦虑。那么,我到底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想法帮大家解除这种焦虑呢?

我的想法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我们回到问题的起点,孩子的第一条路不就是谋一个饭碗吗?
那么,我们能不能搞一个战略战术,最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是有的。

我们想想,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什么技能肯定能有饭碗?我希望大家一起想。

第一个,我如果是个非常好的厨师,我是不是不愁饭碗?好像巴菲特说,即使经济危机时代,你如果
是个最好的厨师,最好的律师,最好的医生,你永远会有工作。

第二个,律师。这个行业我不大了解,有了解的说说。

第三个,医生。

第四个,外语人才。现在英语已经普及化了,那么,能不能多学点外语,我懂三门外语,再狠点,五门,是不是就不再发愁工作?
外国小朋友动不动就说自己会三、五门外语,中国孩子好像极为稀少,是不是可以挑战一下?

第五个,程序员。

第六个,作家。

第七个,唱歌。

第八个,画画。

第九个,留学。

360行,哪个行当最容易找到工作?最重要的是,哪个工作从小培养能够抢得先机?
如果把律师当成第一职业,就得在文科方面未雨绸缪了。如果把程序员当作第一职业,就得加工理工科。
如果想留学,而且去德国,德语得提前准备。

有人觉得琢磨这些累,那么,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可以。未来变数太多,有时候预测费力不讨好。
但凡事预则立,如果规划恰当,措施有力,那么,成功的概率更大些是肯定的。

超前规划是必须的,超前学习也是必须的,当然如果孩子智力普通,眼前的功课都应付不了,那么,就不要勉强
超前学习,要超前的是职业的谋划。因为这样的孩子也许并不适合走学业这条路,更要抓紧考虑职业准备,
比如,让孩子去练练舞蹈,没准能靠这端上不错的饭碗。

这个时代,想偷懒说我平庸我快乐还真是有点不合时宜。除了父母的手段高强,能为孩子保驾护航,
否则,平庸到连饭碗都成问题那就没法快乐了。优秀的平庸也是平庸,不能前面有个优秀的称号
就自己麻醉自己。鲁迅那时的中国是“做奴隶而不得”,今天的形势是“做庸者而不得”。

大家注意到,我现在很少提天才,大师等等的培养了。就是说,大师,天才不要刻意去培养,
一方面,大师,天才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有的成功者,靠父亲的偏执成功了。但不是说,任何偏执的父亲都能成功。
的确时不时就会有人造天才成功的例子,像经济学家穆勒,像大物理学家维纳,像朗朗,
但是,这样的个案太少,经验也太个别,没法普及。

另一方面,孩子真是天才,大师的料。说实话不是想扼杀就能扼杀的。这种人的抗争精神很强,
毛泽东的老爸让他当帐房先生他抗争,华罗庚的老爸不让他学数学他抗争,海顿的父亲不让他学琴,
他半夜起来偷偷练哥哥的琴。

所以说,孩子你可以放心的管,不要瞻前顾后,我要是毁了孩子的天才怎么办?
如果使劲管都管不了,那么你该暗自庆幸,没准孩子是天才的坯子,当然
前提是孩子走正路,是为了正当的兴趣抗争。

管的时机也很重要,太早不好,太早应该放,8岁,或者10岁之前,让孩子什么都接触接触,起码
得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是不是天才。如果莫扎特的老爸不是乐师,而是一个厨师,他天天听炒菜
的声音估计也成不了音乐神童。贝多芬也一样。如果过了十岁,基本上很多天才应该脱颖而出了。
你可以大致观察出他有无天赋。如果观察不出,或者拿不准,就按照自己的规划来,不要管孩子
的兴趣诸如此类,兴趣就是兴趣,兴趣必须服从饭碗的大局。当然,这里不是说不给孩子发展兴趣
的机会,而是说,把兴趣业余化,兴趣是该玩的,不是花大量时间去学的。

比如弹琴,一看基本上成不了朗朗,孩子也不怎么热爱这东西。就由专业变业余,不要心存幻想,
不要做小概率的事情,除非孩子强烈地与你抗争,呵呵,电子游戏这样的兴趣除外。

如果孩子不争,很顺从,这孩子要不就是暗合你的心愿,要不就不是天才的料,其实这很不错,
乖乖听话没准饭碗无忧。

我现在基本是个规划派了。有人说,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少了很多自由和快乐。
很可能会这样。但如果注意管理艺术,孩子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归根结底,现在是特殊时期,在特殊情形下,孩子必须得管。当然前提是科学化管理,不要胡管,
家长要多学习,思维不要混乱,父母是一种职业,要想成功,不付出一定的努力是不可能的。

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两条路,实际上你只要考虑好第一条路就可以了,那就是以饭碗为导向的谋生之路。
我们很多时候想法太复杂,瞻前顾后,这样会贻误战机了,尽快把问题简化,目标明确化,
这样就可以尽早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fchn608 + 5 + 5 非常赞同这2种道路的分法。
9143in + 2 + 2 父母是一种职业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小易转变太大了 ^_^
luck1 + 2 + 2 好好学习一下,谢谢^_^
颀颀妈妈 + 3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12-15 16:50: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不是冒牌的易先生哦~~~

晕菜

[ 本帖最后由 梦幻妖精 于 2008-12-15 16: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君涵妈妈 + 2 + 2 天才的回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12-15 14: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r00892 于 2008-12-15 11:13 发表
我宁愿自己的孩子做年薪10万被炒鱿鱼的那个,也不做年收入1万的人。年薪10万说明他的工作能力,此处不养爷自由养爷处。就算暂时找不到工作,也总有积蓄。年薪1万的就很难说了。

能挣多少钱与你的教育有关,但与你规定的孩子的人生方向无关,或者说负相关。与俺要说明的事几乎无关。

首先说明:劳务出口,特别是低端的很低技术的劳务出口在中国东部,由于工资上涨,汇率变化,行业景气是江河日下,是夕阳产业了,做劳务出口的人自然的失业压力剧增。但在不用多说,5年前吧,还是一个热门行业,想进我们公司是很困难的。要说20年前,那时出口名额都紧俏的要命,从业者更不怕没有人员了。谁能有眼光在20年前(或者说5年前)看到现在的状况,又如何规划职业。20年前的规划又有何用,只是害了孩子。

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好的习惯了态度,并不是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其实孩子有了正确的态度,家长是不愁孩子学不到知识的——他要学和要他学能一样吗。想起99的一个评论:教育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2-15 13:40:23 | 只看该作者
两条路糅合在一起走好一些,这样我会比较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2-15 13:38:4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你去真的吵架试验下, 就知道了!

这个论坛上来得晚, 还没见过吵架的!
这里面许多文章互相对立, 也只能算是拍砖, 还没上升到吵架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2-15 13:3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shanlon2008-12-15 13:27金钱+1互相拍砖能快活! 但是吵架还能快活的人 ...
shanlon2008-12-15 13:27威望+1互相拍砖能快活! 但是吵架还能快活的人 ...

这样的人很多的,在很多坛子上和大家一起斗嘴、吵架、甚至诡辩

但基本是乐着写的,即使挨了骂也都还在那里笑。

开心么,要是搞得自己气呼呼的,不如就去潜水吧,何必出来乱说,给自己找不开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15 13:23:53 | 只看该作者
俺不是什么专家现在专家都快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俺活着也不是为了混饭吃

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快乐

泡坛也快乐,写帖子也快乐,甚至吵架都在快乐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anlon + 1 + 1 互相拍砖能快活! 但是吵架还能快活的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2-15 11:23:16 | 只看该作者
哪条路都得独具慧眼,还得看好了方向,如果偏离了航道,难免会走沟里,坑里,

第二条路很诱惑人,光晃晃的,按部就班估计够呛,还真得有先知先觉,推理一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2-15 11:21:0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路会由你去策划, 但是他走的路不一定是你策划好的..
但是并不等于你就不要去策划了...

想起以前听到的一个乞丐和状元的故事了...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12-14 22:16 发表
呵呵,没看见。明显的偷换概念。
用这种完全可控的环境选择权偷换了完全不可控的人和社会。人可以选择环境,适应环境,但很难控制环境。
偷换概念后的规划(更确切的说是计划。我规划我出国留学,好像是病句哈。),非常好。因为这不是对人生的规划,是对具体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的选择计划,以及为确知的环境所做的准备。

谁也不会说规划无用,但规划应是指导性的,阶段性的,是有确知目标的规划,并且也不是父母执行这些规划,是孩子。

人生刚刚开始,孩子的思想还没有定型时就规定好孩子的人生路走哪条路,选择什么职业,就是好高骛远,用简单的战术偷换战略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2-15 11:15:1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总是会长大的..........

送你一个辩证法:
计划是必需的, 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12-14 21:24 发表
换成引导很好!但换成引导,楼主的规划(俺觉得是规定)如果不调整恐怕很难实现。因为这做主的就不是楼主了,是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0:11 , Processed in 0.07938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