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09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对于蒙氏、杜曼和读经三种早教理论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31 17: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早听说的是,但是了解很少,最近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的感觉是,蒙氏从人格上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在训育的过程中,强调孩子的自我学习,家长或老师不应像传统那样占据主导地位,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给予帮助。      我最早对早教理论倾倒投入的反而是杜曼的理论,他的理论在国内外都属于小众,他和随后的七田真都重视孩子在3岁前的右脑阶段,右脑的研究还很少,大众的了解更少,怎么说吧,看起来很有点潜意识,特异功能的感觉,特别是七田真,在潜意识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还写了大量的书。杜曼理论实践的成果在幼时很突出,让人惊讶幼儿的潜能,但是他缺乏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容易陷入父母过于主导的困境,不利于孩子自我心智的成长。特别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很突出,更容易使父母急功近利。其实这与杜曼不考试的理论是截然相反的。

      最近又看了一些读经的文章,也有很多人在推荐并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在实践,侧重通过诵读中西传统经典,使孩子较早的接触人类文化中的精萃,利用孩子小时候记忆力好的优势,背诵成人难以背诵的大量经典文章,可以轻易做到出口成章,诵读同时采用指读的方式还可以帮助孩子识字。我对这种不求理解,但是强调“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有点存疑,矛盾的是此时不背诵,以后又很难背诵了。

      以上三种早教理论各有优势和侧重,我认为应该以蒙氏为中心,杜曼可以作为手段,读经可以充作内容。这些对父母的要求都很多,比如蒙氏,要求父母能把蒙氏的理论内化,自然的延伸在生活教育中,还要买大量的教具并学习操作。杜曼要求父母能在较早的时候开始,结合孩子生活制作卡片和家制书,这个工作量和成本也很巨大;读经现在已有很多的成套书,音像制品,价格不算特高,最难的是父母自身的古文水平和英文水平,只有自身的古文水平和英文水平较高,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早教说到底,还是双高人群(高学历高收入)才有能力实践的。

[ 本帖最后由 游来游去 于 2009-7-31 17: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7-31 17:45:58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认同读经,这个是不需要高收到高学历的。只要有心,加上坚持,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7-31 17:48:5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的只要父母认识字就可以进行,可以和宝宝一起学习。不懂没关系。关键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父母要参与到其中去。如果你想让你家宝宝读经,一定自己要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5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杜曼的理论,从来没有接触过。
关于蒙氏,我接触的是李网的理念。可以说我的孩子应该在爱和自由里成长的,这种理念的执行至今仍然在,对于他的各种敏感期我也小心呵护,当然执行算不上很好。
至于那些教材有必要嘛。难道不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替代。这些只是商家吹嘘出来的副产物。
我的孩子不属于好带的,主观性很强,而且又敏感,对于喜好分的很清楚。但是3岁之后,他懂得事情慢慢多了,有些东西应该给他讲道理,而不是什么都由着他性子来。改拒绝的就拒绝,不能把爱泛滥啊。
读经的话,建议你看看王教授的材料,根本不需要家长有很好的古文功力,再说,我们这些人古文功力好的有多少。当然家长不可以偷懒,要自己念,靠录音机,孩子不会学好。言传身教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5 15:51:10 | 只看该作者
早教说到底,还是双高人群(高学历高收入)才有能力实践的。

对于这句话很不赞同。
早教说到底,父母的爱心和耐性更重要。那些所谓的教具商业化的味道重了。
当然那些边缘山区穷的没法上学的家庭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5 18:46:4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说的这三种早教理论我有幸都接触过,应该是有发言权的.投入最多的是蒙式和读经,杜曼企图深入研究过,但可惜儿子当时对闪卡一点好奇都没有了,一眼都不看,正好当时又是全身心投入读经中,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所费精力和时间甚多,我只好放弃了.
    蒙式我是接触最早也是了解理论和实践最多的,当初出于对其教具的好奇,给儿子报了早教班,可以玩教具,也有专业的老师辅导,有了专业人士的辅导,教具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并不象我所认为的单调无用.而蒙式理论也是很有用的,我就是接受了她的三岁以前全吸收的理论才有信心开始读经的.而且她还注重于生活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了自立能力的同时,也把生活和教学联系起来.举两个例子说明:1,儿子上的蒙式班每天一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孩子们把所有的桌子柜子椅子都抹一遍,老师会教顺着宽度呈直线的抹,而不是糊乱抹,每次玩完教具,要把垫在下面的工作毯卷起放回原来的地方,我是很惊讶于三岁的儿子就能把工作毯从最边角以最小的弧度卷成最细的卷子.每堂课都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在生活区操作,从小班开始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切面包,做三明治,蒸鸡蛋(除了蒸以外的所有工序),连盐都是自己撒,尝之前以为会淡而无味,或咸不有入口,尝完,简直是美味,一点不夸张,通过搅鸡蛋液和撒盐的动作锻炼手腕的控制力.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做完以后要把案板擦干净,把盘子叉子洗干净放回原位,把抹布洗好挂起.然后下一批小朋友开始操作.这一系列动作在我看来就是生活能力的训练,但老师说,这一步一步的顺序操作其实锻炼了孩子的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思维模式,具体名字我忘了,很有道理的.关于蒙式教具,确实很贵,但也确实如上面家长所说,是可以自制以替代的,网上也有很多自制模式教具的文章.蒙式的理论在网上也能下到,所以并不算是贵族式的.
    关于读经,说的太多了,只想针对"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再说两句,这句话可能对有理解力的人特别是成人说的,因为我就是在陪儿子读经中,很多句子第一遍读都读不通,好象也没一百遍,几十遍吧,再读就边读边想到了它的意思,不是刻意去想,就是意思就出现在了脑子里,而且,每次读一遍,意思就更明确一些.楼主不妨试试读个几十遍吧,那种其义自现的感觉真的很神奇,有点象看三维画,随着图象越来越清晰,感觉越来越舒服,到最后全看清了,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就是这种感觉.值得你去读一百遍.

[ 本帖最后由 junning7475 于 2009-8-5 18: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游来游去 + 2 + 2 谢谢你的分享,对我很有启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6 09:11:4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大家的讨论很受启发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6 16:13:5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蒙氏和读经相结合。我觉得二者应该是不冲突的。读经其实也是利用幼儿期潜能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作为蒙氏语言领域的一种补充,加入中国的特色。在幼儿阶段让孩子背诵经文对孩子来说好像是一种游戏,孩子入门后会越来越喜欢,有一种满足感。这比被动的背一些广告词好,也比无系统的背些诗词强。杜曼的闪卡也是利用幼儿这一时期的特点达到识物认知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6 16:30:05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同意一楼的看法。
相对蒙氏而言,读经和杜曼的成本相对低很多。也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利用闪卡形式学习汉字,和读经识字相辅相成,达到既背诵了经文又能识字的目的。
蒙氏需要家长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光五大领域教具操作就有上百种之多,除了专业人士,很难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对于很多家长,往往只是片面了解要自由,但是忽略了其实如何引导孩子更关键。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在贯彻蒙氏的理念,无需刻意使用专门的教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6 17: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withyouever 的帖子

其实我倒觉得相对于杜曼的点卡,蒙式的教具自制或是找生活中的替代品相对容易,也不用多少钱。可能我投入的比较多吧,只要把蒙式相关书都找来看看,蒙式教具的操作还是很容易掌握的,而且还可以以此类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5:04 , Processed in 0.07871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