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29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目标:培养天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7 03: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才,一种理解是天生之才,天赋,天分之意。
另一种理解是能力超群之人,其能力之高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也难以理解这种能力的由来,只能用老天赐予之神力来解释。

天赋可遇不可求,不是人人都能长成姚明那样,
但是,能力超群之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的,
而不必十分借助于天赋。

在培养天才的过程中,天赋是什么?
天赋实际上只是一个参考系数。

如果孩子生下来一切认知能力正常,身体发育正常,
这个孩子被培养成各界领袖和学术大师的可能性就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是个脑瘫儿,那么,可能培养成各界领袖
和学术大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们相应对他的要求
会低些,对这样的孩子而言,有一技之长,能够生活自理,
自食其力,其实已经是天才了。

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正常的,所以,成为各界领袖和学术大师的可能性几乎是同等的。
但现实是,成年后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普通乃至平庸,实际上是教育不到位所造成。
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潜力没有被开掘出来,被耽误了。

我开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说起来有意思,是为了反对人造天才进而查阅了大量资料,
查阅的结果是,人造天才是可行的。但是,天才造出来之后要尽量低调,很多悲剧不是
由于孩子过早成才造成,而是由于父母的虚荣,功利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比如说斯特纳夫人,100年前在美国与卡尔维特齐名,她的女儿维尼弗雷特8岁就成
了小作家,会说几国语言,9岁时还当上了老师,教比自己大的孩子世界语。这孩子
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写的诗现在也有一定流传。

但是,虽然此人活了80多岁,可是28岁就销声匿迹了,有点像我国那个归隐的宁铂。

此人归隐前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没有什么比把一个孩子当成教育样板来宣传更可怕的事情了。

她的母亲,斯特纳夫人,就是把她当成了自己教育理论的样板,她推出的《自然教育法》
有一定价值,对教育进步有贡献,但是,自己的女儿从此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媒体看在眼里,写在纸上。我没有少年成名的经历,但我感觉,
这种滋味是相当不好受的,看过《1984》的人都知道,处处被“老大哥”监视的人生是多么
痛苦的人生。现在,这个孩子就是这样,全社会都成了“老大哥”,在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这种教育样板跟其他小明星还不一样,其他小明星,比如唱歌的,表演的,大家还不是那么
挑剔,你是教育明星,那么,大家对你严格要求那是自然的。你需要不断出作品证明自己,
还要在各方面能力保持相当的水准。估计宁铂就是不堪如此重负,下决心归隐的。

实际上更大的影响可能在心理方面,这些孩子可能心理成长上会有一些寻常人难以体会的
东西,我研究的另外一个个案,一个11岁便进入哈佛,举办数学讲座雷倒了麻省理工教授
的真正的神童,塞得慈,成年后生活也很不幸。其父亲也是到处以他为样板,宣传自己的
教育理论。当然,他父亲的很多教育理论的确有很多真知灼见,但不应该的是,以自己的
孩子做样板。

这种以自己孩子为样板宣扬自己教育理论的人在今天我们的社会非常常见。
就是我们这个论坛里也有。

因为积累的上述个案,我一般反对这种以自己孩子为样板的做法。
当然,这种反对可能并不奏效,因为很多人会把这种做法作为成功捷径。

毕竟,孩子是自己教的,自己是教练,孩子的成功实际上也就代表了自己的成功,
自己的正确。从宣传效果来讲,这是最直接的宣传方法。出名容易,说服力也强。

与巨大经济回报相比,孩子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更有一些父母,实际上并不真正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而是把孩子作为一种工具,
这种做法,也许也很难从道义上完全否定。因为社会复杂,为了谋生,不是有很多父母
领着孩子卖艺吗?如果我们仅仅把这种做法视作卖艺,也许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

我现在真是老了,什么都能理解,都能宽容了。

我以前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见到这种事情就大加批判一通。
这种做法实际上给我自己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让人家以为我是专门反对早教,
反对培养天才的斗士。实际上,我反对的仅仅是天才培养中种种不当的做法。

就我内心深处来说,实际上每个父母都有一样的想法,就是要把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培养成天才,
培养成能力超群,才能超群的人。

如果没有这个目标,仅仅满足于培养一个平庸之才,那还费什么劲搞什么早教?
其实,由于诸位父母的努力,我们现在在论坛上就已经看到了许多小天才,我希望这些小天才将来成年后能继续
优秀下去,成为影响这个国家,影响时代的大天才。

就我个人来说,这也是我的追求,这应该是一切教育从业人员的目标,

当然,培养天才是系统工程,我考察斯特纳夫人以及卡尔维特这些人,这些父母的确是有一套的,
不能因为他们后来犯的错误就否定他们前期的努力和教育实践啊。我过去还的确犯过这种
形而上学的错误,为了否定而否定,实际上,任何教育实践,如果存心找茬挑毛病的话那还真是
一挑一个准,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种东西啊。

其实考察任何时期的大天才,背后都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教育的伟大力量我在美国是受过心灵震撼的。
我不说正常人,什么比尔盖茨,乔布斯,诺贝尔获奖者,我只说我见过的残疾人。

有一个残疾人,患有一种脑病,只能靠轮椅行走,而且说话极其含糊不清,但此人照样大学毕业,
跟我一起就读研究生课程。对我来说是震撼的事情,其实在欧美屡见不鲜。教学楼里,各种残疾人
往来穿梭,见多了其实真的感觉残疾人跟正常人也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这种地方能出现《闻香识女人》这种电影,能出海伦凯勒这种传奇,
盲人能当州长,而霍金这样的残疾人能当学术大师。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是教育的力量。如果教育能把一个个重度残疾的人培养成正常人都难以匹敌
的天才,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教育的力量?

我在美国时有一种冲动,想采访100个美国残疾人,后来因母亲的手术中断学业也不得不把这个想法放下。
但是我觉得如果从残疾人教育入手来谈教育的伟大,那是十分有震撼力的事情。

我更愿意把发达国家的现状看成我国的未来。不必抱怨我国教育如何如何,路在脚下,
不要抱怨环境,要适应环境,我随着年纪的增长对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抱着欣赏的态度,
这个国家目前的状况已经超出了我十年前的想象,所以没必要抱怨什么,从自己做起,
未来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也是靠我们每个人具体的努力,各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
天才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所以把目标定为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只是说,高远的目标还需脚踏实地的努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一旦取得很好的成就,
尽量不要过早将其推到聚光灯下,
那可能是毁掉天才最快捷的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35 金币 +35 收起 理由
欢喜宝贝 + 2 + 2 我很赞同。
颀颀妈妈 + 3 + 3 好大的题目;
secretgarden114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woodhead + 2 + 2 很中肯的文章。
昨日乱昏山 + 2 + 2 我很赞同。
qqyou + 2 + 2 精品文章!
luck1 + 2 + 2 谢谢老易!喜欢读你的文章!
pianocrazy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17 09:25:2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17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天才可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17 10:06:32 | 只看该作者
嗯。老易在反思自己,也在展望未来。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已经有很多奇迹了。或者说,已经有父母,在创造早教的奇迹了。
丁俊辉算不算是?说到残疾人,赏识教育理论周弘的女儿,算不算是?可惜这样的个案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2-17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订目标是好的,我也赞同订个目标,而且我觉得目标订得越细越好,比如,我心中希望孩子能够在对人方面如何如何,在学术方面如何如何,在个人才艺方面如何如何,这些计划往往会让你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灌输或者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向着你为他引领的方向走去。
并且目标订得高些也是好的,比如,现在开始就把目标定在清华,而后来即使上不了清华,也能上个人大不是。
但有一点,我都不认为这些是天才的标准,天才太高,够起来太累,凡人还是订个凡人的目标好,至少心理压力小些。并且这些目标既然都是家长来定的,那家长就一定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压力,暗地里帮着孩子使劲,面子上一派和气才对,如果硬是为了怎么样毫无顾忌的把孩子往哪条路上赶,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17 10:29:23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体系”这类词还是慎用的好。

就以“赏识教育‘理论’”来说,一个孩子的成功经验,只不过是一个个案而已。既然是个案,就具有不可复制性。可悲的是,这一个案披上“理论”的外衣,再加上某些商业化的运作,已经成为很多很多家长育儿的主导思想,最终却误导了家长。

奇迹是好事情,更是坏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qyou + 2 + 2 一针见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2-17 10:49:17 | 只看该作者
天才、全才、专才、偏才这些概念,最好还是要理清,否则极易产生似是而非的结果。

比如天才一般都是说天生具有的超长能力,比方有些孩子从小就有一户常人的音乐理解力,有的孩子有超乎寻常的数学能力。所以天才一般不是去刻意培养的

而专才是可以可以培养的,我们国家就是培养专才的最有办法的国家了。比如体育项目,几乎是从小就进行职业性训练,于是可以培养出一些世界冠军。但是大家都看到那些夺冠的很威风了,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大量被淘汰的人,因为这种专长的培养而度日艰难。

全才也许是一个理想,但比较可以适应多种选择

偏才则一般是娱乐的需要,就好象我们看吉尼斯大全,里面有很多有独特才能的人,每个人都会令我们叹为观止,但是那个东西目前仅仅可以作为娱乐,尚不能当饭吃。

其实我们养育孩子,主要是希望他开始步入社会以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能力,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到底孩子今后会喜欢什么,我们目前也不知道。所以比较好的、可靠的办法,还是尽量全面的发展为好。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6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子云 + 10 + 10 我也想捏虫子!
woodhead + 2 + 2 虫子捏也捏不死。
昨日乱昏山 + 2 + 2 同意!看你的贴总觉得电脑上爬个虫子。
hi5 + 2 + 2 我很赞同。
pianocrazy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17 12:10:48 | 只看该作者
目标定得高,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现在就是在执行中存在问题。如果执行的环节中有一环脱节,目标就完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17 12:46: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同意老易说的,不论订什么目标都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QQ说得对,我最希望我的孩子有能力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17 13:21:1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家长,没几个打算培养天才吧,,,天才,一看这词,就好像晚年凄凉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晃晃叮 + 2 + 2 哈哈,与我心有戚戚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8:41 , Processed in 0.09505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