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父母应该知道的营养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6 11:32
标题: 父母应该知道的营养知识
看了这个论坛的帖子与回帖,觉得有不少的父母对营养知识知道得不多,很多都是报纸和电脑上怎样说,就怎样做。特别是有时候有的说这样好,有的说那样好,这些父母就会很迷茫,究竟信谁的。现在贴几个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给这些父母参考,最后强调,各个小孩各有不同,在看了指南后,应该按照自己孩子的情况,适当地做一些调整。
       首先是婴儿的膳食指南:(节选)
       1.鼓励母乳喂养
  2.母乳喂养6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婴儿是指从出生至一周岁的孩子,这段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一年内体重的增加为出生时的两倍,因此需要在营养上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子双方的亲近和身心健康。提倡、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80%以上的婴儿获得母乳喂养至少在6个月以上,最好维持一年。
  对于患先天性疾病,或母亲因病不能授乳的情况下,应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各种营养素齐全的、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配方奶制品或其他同类制品,并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喂养。
  早在孕期就应做好哺乳的准备,做好乳房的保健,注意营养,保证乳房的正常发育。产后应尽早开奶,母婴同室,坚持喂哺.母乳一般可满足婴儿出生后4-6个月的营养需求,但为确保婴儿发育的需要与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应在出生一个月后,在哺乳的同时,补充安全量的维生素A及D(或鱼肝油),但应避免过多。
  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一岁断奶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断奶过渡期。此时应在坚持母乳喂哺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为婴儿所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其发育需求,保证婴儿的营养,顺利地进入幼儿阶段。过早或过迟补充辅助食品都会影响婴儿发育,但任何辅助食品均应在优先充分喂哺母乳的前提下供给。
  补充断奶过渡食物,应该由少量开始到适量,还应由一种到多种试用,密切注意婴儿食后的反应,并注意食物与食具的清洁卫生。在通常的情况下,婴儿有可能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反应,例如皮疹、腹泻等。因此每开始供给孩子一种食物,都应从很少量开始,观察3天以上,然后才增加份量,或试用另一种食物.辅助食物往往从谷类,尤以大米、面粉的糊或汤开始,以后逐步添加菜泥、果泥、奶及奶制品、蛋黄、肝末及极碎的肉泥等.这些食物应该加入适量的食用油,但不必加入食盐。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4:42
标题: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
1.每日饮奶

  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1-2岁的幼儿需要特别呵护。孩子的身体发育迅速,需要吸取许多营养物质,但是他们的胃肠还不够成熟,消化力也不强,例如胃的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牙齿也正在长,咀嚼能力有限,故应增加餐次,供给富有营养的食物,食物的加工要细又不占太多空间。每日供给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也注意供给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有条件的地方,每周给孩子吃一些动物血和海产品类食物。要引导和教育孩子自己进食,每日4--5餐,进餐应该有规律。吃饭时应培养孩子集中精神进食,暂停其他活动。应让孩子每日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海产品除了鱼以外,还有紫菜、海带等)

  3-5岁的孩子有的进入幼儿园,他们活动能力也要大一些,除了上面照料幼儿的原则外,食物的份量要增加,并且逐步让孩子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引导孩子有良好而又卫生的饮食习惯。一部分餐次可以零食的方式提供,例如在午睡后,可以食用小量有营养的食物或汤水。

  应该定时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做记录,以了解孩子发育的进度,并注意孩子的血色素是否正常。应该避免在幼年出现过胖,如果有这种倾向,可能是因为偏食含脂肪过多的食物,或是运动过少,应在指导下做适当的调整,着重在改变不合适的饮食行为。

  成人食物和儿童食物是有区别的,例如酒类绝不是孩子的食物,成人人为可用的“补品”,也不宜列入孩子的食谱。平衡膳食就是对孩子有益的滋补食物。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和小朋友共同进食,以相互促进食欲。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4:45
标题: 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
1.保证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3.重视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指的是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阶段。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这一部分孩子,在饮食上,往往被家长误看作大人,其实他们仍应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呵护。

  一般情况下,孩子应合理食用各种食物,取得平衡膳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子不低于母亲。应该让孩子吃饱和吃好每天的三顿饭,尤应把早餐吃好,食量宜相当于全日量的三分之一。孩子每年的体重约增加2--2.5千克,身高每年可增高4--7.5厘米。身高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增长快些,故往往直觉地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瘦长型的。少数孩子饮食量大而运动量少,故应调节饮食和重视户外活动以避免发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不应该饮用酒精饮料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这些孩子。要引导孩子吃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肉应该丰富些,奶类及豆类应该充足些,并应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应该引导孩子饮用清淡而充足的饮料,控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的摄入,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吃过多的糖果和甜食易引起龋齿,应注意防止并重视口腔卫生和牙齿的保健。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4:46
标题: 青少年的膳食指南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12岁是青春期开始,随之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身高每年可增加5-7厘米,个别的可达10-12厘米;体重年增长4-5千克,个别可达8-10千克。此时不但生长快,而且第二性征逐步出现,加之活动量大,学习负担重,其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成年人。

  谷类是我国膳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每日约需400--500克,可因活动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蛋白质是组成器官增长及调节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各种激素的原料。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为优质蛋白质,为此膳食中应含有充足的动物性和大豆类食物。

  钙是建造骨骼的重要成分,青少年正值生长旺盛时期,骨骼发育迅速,需要摄入充足的钙。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钙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还不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为此青少年应每日摄入一定量奶类和豆类食品,以补充钙的不足。中小学生中缺铁性贫血也较普遍,有些青少年的膳食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以促进铁的吸收。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时常吃些海产品以增加碘的摄入。

  近年来,我国有些城市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逐年增长,已达5%-10%。其主要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变成脂肪而导致肥胖。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往往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低血钾、低血糖、易患传染病,甚至由于厌食导致死亡。正确的减肥方法是合理的控制饮食,少吃高能量的食物如肥肉、糖果和油炸食品等,同时应增加体力活动,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4:57
标题: 小孩早餐食物种类单调有待改善
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马冠生研究员指出,我国城乡中小学生每天早餐食用4类及4类以上食物者仅为0.9%,食用1至2类食物的比例高达87%。这表明我国少年儿童早餐食物种类单调,结构不合理,有待改善。

  评价早餐营养质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的量,一种是根据早餐食物种类的多少。

  马冠生研究员指出,食物可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以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等4类。如果一份早餐中包括了4类食物,早餐的营养质量就“充足”;如果包括了其中3类,早餐的营养质量“较好”;如果只包括其中2类或2类以下的食物,早餐的营养质量“较差”。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早餐提供的营养素很难从午餐或晚餐中补充,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差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表明,不吃早餐的少年儿童全天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某些矿物质如钙、铁、维生素A、叶酸等的摄入低于吃早餐的少年儿童,不吃早餐对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乃至健康有不利影响,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体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早餐的食物量宜相当于全天食物量的1/3。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4:59
标题: 这些食物别和牛奶一起吃
常喝牛奶对健康大有裨益,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留点神,有些食物是不能和牛奶一起服用的。

橘子与牛奶

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

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果汁与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牛奶与糖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

牛奶与巧克力

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牛奶与药

有人喜欢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药,其实,牛奶会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由于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
因此,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22
标题: 宝宝服用补品鱼肝油慎防维生素A中毒
遂宁市凯旋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的计生干部王海英提醒新生儿父母说,“宝宝过多服用此类补品,容易鱼肝油中毒的情况,使孩子的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什么多吃鱼肝油会引起孩子中毒呢?王海英介绍说,鱼肝油中毒,主要指的是维生素A中毒。目前配制的鱼肝油制剂,有浓缩鱼肝油滴剂和丸剂两种类型,其成分均为维生素D和维生素A。这两种维生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来说,都十分重要。维生素D主要用于防治佝偻病,而维生素A对保证孩子眼睛、皮肤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均起重要作用。但有一个问题常常易被人们所忽视,即在这些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要比维生素D的含量高出许多。如长期使用该类制剂给孩子服用,或用其较大剂量治疗佝偻病的话,即容易造成大量的维生素A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据研究,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时(每克普通鱼肝油含维生素A850国际单位;每克浓鱼肝油含维生素A5-6.5万国际单位),会引起急性中毒。如每天服用5万-10万国际单位,连续服用6个月左右,即可发生慢性中毒。此外,孩子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和耐受程度可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在服用鱼肝油未超出上述范围时,亦可出现轻度的中毒症状。

  王海英介绍说, 孩子发生急性维生素A中毒时,常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等现象;而慢性中毒的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往往是体重减轻、贫血、四肢肿痛、毛发枯干、脱发、皮肤干燥等异常情况出现。

  王海英认为,给孩子合理服用鱼肝油,是防止中毒发生的唯一措施。其中包括:1、严格遵照医嘱给孩子服用鱼肝油制剂,不可滥用,不可多用。一般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可给浓缩鱼肝油3-4滴,不应超过6滴。2、防治婴幼儿佝偻病时,尽量给孩子补充不含维生素A的纯维生素口制剂。3、如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给孩子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则应由医生严格限制用药时间。4、在孩子服用鱼肝油时期,一旦发现其出现维生素A中毒的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服,并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25
标题: 儿童基本饮料应该是水
儿童总被要求喝大量的牛奶,甚至有的家长让孩子把牛奶当“水”喝。但路透社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小孩喝牛奶越多,长得就越胖,而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会令小孩发胖。

  一项对1.2万多名年龄在9岁至14岁的儿童进行的研究显示,喝牛奶越多的儿童体重大于喝牛奶较少的儿童。

  哈佛大学的这个研究小组在其研究报告中说:“喝牛奶最多的孩子体重增加较多,增加的卡路里就是罪魁祸首。”这份研究报告刊登在《儿童青少年医学文献》上。

  研究报告说:“与我们的假设相反,牛奶所含脂肪与体重增加无关。”

  领导这项研究的生物统计学家凯瑟琳·伯基说,青少年喝低脂牛奶可能更随意。

  一份8盎司(225毫升)的全脂牛奶含热量150千卡,一杯8盎司的低脂牛奶含热量100千卡,一杯8盎司的脱脂牛奶含热量85千卡。

  伯基说:“实际得到的信息是,儿童不应把喝牛奶当成减肥或试图控制体重的一种方式。”估计美国有16%的儿童超重。

  参与这项研究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沃尔特·威利特博士说,他对铺天盖地的牛奶广告感到担忧。

  他说:“儿童基本的饮料应该是水。我们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孩子根本不喝牛奶,但是他们长大后却有着健康的骨骼。”
    牛奶是很重要,但是每天喝牛奶最好不多于一斤。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29
标题: 健康饮食金字塔
1、谷类 谷类是面粉、大米、玉米粉、小麦、高粱等等的总和.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特别是以玉米或高粱为主要食物时,应当更重视搭配一些其他的谷类或豆类食物。加工的谷类食品如面包、烙饼、切面等应折合成相当的面粉量来计算。

  2、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经常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有许多共性。但蔬菜和水果终究是两类食物,各有优势,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尤其是儿童,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蔬菜、水果的重量按市售鲜重计算。
  一般说来,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3、鱼肉蛋 鱼、肉、蛋归为一类,主要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它们彼此间也有明显区别。
  鱼、虾及其他水产品含脂肪很低,有条件可以多吃一些。这类食物的重量是按购买时的鲜重计算。肉类包含畜肉、禽肉及内脏,重量是按屠宰清洗后的重量来计算。这类食物尤其是猪肉含脂肪较高,所以生活富裕时也不应该吃过多肉类。蛋类含胆固醇相当高,一般每天不超过一个为好。

  4、奶类和豆类食物 奶类及奶制品当前主要包含鲜牛奶和奶粉。宝塔建议的100克按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来折合约相当于鲜奶200克或奶粉28克.中国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钙,奶类应是首选补钙食物,很难用其他类食物代替。有些人饮奶后有不同程度的肠胃道不适,可以试用酸奶或其他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包括许多品种,宝塔建议的50克是个平均值,根据其提供的蛋白质可折合为大豆40克或豆腐干80克等。

       5、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 本帖最后由 肥兜兜 于 2008-2-27 15:30 编辑 ]

健 康 飲 食 金 字 塔.gif (21.8 KB, 下载次数: 0)

健 康 飲 食 金 字 塔.gif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35
标题: 英专家称汽水饮料有损牙齿健康
英国医学专家近日指出,汽水饮料是欧盟国家青少年牙齿健康的一大杀手。

  据阿尔巴尼亚《世纪报》6月5日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教授罗克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欧盟国家畅销的汽水饮料中,有92%的饮料对14岁左右青少年的牙齿健康有很大危害。一个14岁左右的儿童如果每天喝一杯汽水饮料,那么其牙龈就会发生病变。一个12岁左右的儿童如果每天喝4杯到6杯汽水饮料,那么其牙龈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就要增加25%。

  报告还说,汽水饮料比传统的糖类和酸性食品对牙齿的损害要大1倍以上。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37
标题: 有些食品孩子不宜多吃
多吃蔬菜对孩子身体有益,但是有些蔬菜却不宜多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吃零食要适可而止。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再者,儿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卫生,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葵花子:葵花子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还能造成因“津亏”引起的儿童干燥症。巧克力: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等症状,影响食欲。
   不宜多吃不是不吃,是要掌握其中的量。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5:40
标题: 儿童饮食问题堪忧 八成钟情“洋快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国际会议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我国城市少年儿童的饮食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中小学生情绪化进餐,饮食速度过快,“垃圾食品”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在调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时显示,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父母行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家庭富裕的学生吃“洋快餐”和每天都吃保健品(营养品、补品)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家庭困难的学生。 

  零食中“垃圾食品 ”比例偏高

  调查发现,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高达95%,“从不吃零食”的仅为2.3%。零食中糖果、巧克力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有饼干、蛋糕等甜点和瓜子、花生等干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方便面、羊肉串等烧烤或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垃圾食品”也成为孩子们的零食,选择的比例分别是31.3%、30.4%和34.1%。

  八成以上城市中小学生钟情“洋快餐”

  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都吃几次”和“几乎每天都吃”的有6.1%。节假日、庆祝生日、考试取得好成绩、同学聚餐聚会,去吃“洋快餐”成为三至四成孩子的选择。此外,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洋快餐的喜爱程度越高,表示“非常喜欢洋快餐”的中学生为25.5%,小学生为43%。

  用餐无规律,漏餐或情绪化进餐现象严重

  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最容易被忽视或遗漏。调查发现,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只有77%,其余23%分别是多数时间吃(15%)、很少吃(7.3%)、从来不吃(0.6%)。不用早餐的结果通常会使孩子们精力难以集中,影响上午的学习效率。“没有足够的时间”、“不饿或不想吃”、“嫌麻烦不愿意吃”、“觉得吃不吃无所谓”、“不喜欢早餐中的食物”、“省钱”等成为漏餐的理由。用餐无规律还表现在45.7%的家庭有“家里开饭时间不固定”的情况。

  普遍进餐过快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仅成年人忙忙碌碌,连孩子们吃饭也在赶时间。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们普遍进餐过快,尤其是早餐和午餐。20.3%的被调查者在5分钟之内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儿童在15分钟以内能够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战速决,18.3%的少年儿童在10分钟之内吃完午饭,72.5%的少年儿童吃午餐所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有晚餐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少年儿童在20分钟内吃完晚饭。

  营养学家们认为,少年儿童进餐时间每顿饭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餐过快,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不仅加重胃肠的消化负担,降低食物营养消化吸收的比例,而且也无法激起孩子们对饮食的兴趣。进餐过快,还容易导致饮食过量,造成肥胖。

  专家们指出,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少儿的成长及其不利。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摄入的营养,不仅需要维持机体新陈代谢,还需要有适量的储存以保证继续生长发育的需求。一旦错过了这一重要时期,将给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如何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呢?有关专家认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营养搭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能一味的大鱼大肉,“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其次,增加活动量,多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第三是一定要控制孩子对零食的摄取量。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7 16:07
标题: 掌握正确的做饭方法,留住食物的营养
烹调可以让食物有更好的口味、清除某些有害物质,并促进消化吸收。但是,在我们洗菜、切菜、做饭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部分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及矿物质。

  做主食时,我们淘米、蒸饭的过程,会使大米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尼克酸和矿物质丢失。淘米时搓洗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丢失的越多。有人喜欢吃涝饭,即将米煮到半熟涝出,丢弃米汤后再在蒸笼中蒸熟。用这种方法做的米饭,大米中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的保存率分别仅为17—33%、50%和24%。而不丢弃米汤的蒸饭中,硫胺素保存率为62%、尼克酸为30%、核黄素则可以达到100%。面粉经高温处理后,营养素损失较少。煮面条中上述3种营养素的保存率可达70%;保存营养最好的是玉米面窝窝头,3种营养素的保存均可接近100%。

  炒蔬菜时,急火快炒营养素损失较少,蔬菜中的维生素可保存60—70%,其中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在80%以上。我们做饺子馅时,常将蔬菜在开水中焯过后剁碎、挤汁,这使维生素的损失率高达80%。此外,很多人洗菜时喜欢将它们浸泡一段时间,这也会造成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损失。蔬菜的合理加工原则是:最好用流水冲洗,不可在水中浸泡;煮菜时要等水开后再将菜下锅,汤和菜一起进食;焯菜要在水沸腾时放入,尽量减少菜在水中的时间,焯完的菜不要过量地挤去其中的水分。而洗一些肉类食物,如鸡、鸭等时,水温最好不要过高,这样可以防止脂肪溶于水中,降低其营养价值。洗鲇鱼、泥鳅等时,注意不要过多地洗去其表面的黏性物质,因为它是一种胶质营养素。

  另外,原料加工的形状越大越利于保护其中的营养素,因此切菜时不要过碎、过细,否则,营养素与空气接触过多容易氧化,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

  从肉类的烹调方法来看,以炸所损失的维生素最多。如维生素B1,在炸时损失45%、煮为42%、焖为30%;维生素B2的损失分别为43%、18%、10%。许多维生素都是溶于水的,比如牛肉炖后营养保存率为56%,其中44%是汤中所含。猪肉中的维生素以炒猪肉保存最多,清炖及蒸则保存较少;炒猪肝中维生素的保存率高于卤肝;肉类腌制时所造成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损失很少,只有1%—5%左右。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8 09:21
标题: 狂吃蛋和肉,导致铁流失
许多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体内缺铁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这与孩子们吃肉不吃菜有关。

  原来,很多妈妈认为蛋黄和瘦肉中含铁最多,所以让孩子大量吃肉,却不注意让孩子吃蔬菜和水果。没想到,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走,一查却是缺铁性贫血。营养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高级营养师荀晓霖大夫认为,蛋黄、瘦肉中所含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多数都会被排泄掉。三价铁只有在存在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二价铁被人体吸收,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含得最多,因此,荀大夫提醒家长,让孩子吃肉的同时也相应地多吃些菜和水果。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8 09:30
标题: 你的孩子真的喝了牛奶了吗?
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喝一些乳制品就是喝了牛奶,其实这是错的,因为营养学会推荐: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应该是100克里含大于或等于2.9克,即是蛋白质的含量应是大于或等于29%;而酸奶就是大于或等于2.3克(2.3%);而乳制品(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酸酸乳呀、加了水果或其他东西的牛奶如木瓜奶、芦荟奶等)的蛋白质含量最多只有2%,而很多都只是1%左右。营养学里把牛奶称为优秀蛋白,就是因为它所含的氨基酸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比较合格,所以我们在选购牛奶时,一定要留意包装标签上蛋白质的含量啦!另外,钙的含量就是100克里含大于或等于100毫克就是最好了。因此,父母要记得了,饮乳饮料不等于牛奶。请为孩子选购好牛奶,确保孩子喝好牛奶。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8 09:33
写了那么多,没人回复,心情真不爽!唉~怪不得老师说,我们学营养的,前面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作者: lchenglin    时间: 2008-2-28 13:32
原帖由 肥兜兜 于 2008-2-28 09:33 发表
写了那么多,没人回复,心情真不爽!唉~怪不得老师说,我们学营养的,前面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呵呵,主要是字太多了,看起来比较费劲儿。
楼主辛苦了。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2-29 15:49
标题: 原来如此!
其实我已经将学术性的用语尽量删除了。主要是觉得有很多的父母对营养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将我在营养学学到的,告之大家,希望大家对营养学有个正确的了解。同时,这也是我们公共营养师的职责。(虽然我现在还在念,没拿到证书,但是你们的回帖是我写贴的动力呀!这些知识有的是在我们正式的营养网上复制的,有的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的)
作者: wangwjk    时间: 2008-3-2 16:4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geklang    时间: 2008-3-2 23:00
谢谢楼主分享,内容很好!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3-3 12:32
标题: 膳食营养对儿童的情绪状态及性格形成有帮助
美国已进行系列研究,探讨膳食营养与青少年和儿童情绪行为的关系,其中多动症、学习无能、进攻性行为等都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结果证实,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人脑内至少有5种神经递质的前体不能在脑细胞内合成,而必须来自食物。
  在生活中当儿童情绪有某些方面的不良表现时,就应主动的根据膳食营养理论调整膳食供给,将孩子的情绪状态调节到较佳状态。例如,当孩子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吓,或遇到某些紧张环境,心中产生恐慌时,应多让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的食品,  这样会有助于平衡心理压力、消除精神障碍。因为人体在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时,会消耗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仅维生素C就要消耗平时的8倍多。食物中缺乏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精神状态不良,这时应补充富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等海产品。在儿童性情急躁、脾气不好时,选择含钙多的食物,例如像虾皮、牛奶、酸奶等,具有明显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如果孩子情绪较低落,除了缺少维他命B和C以外,还可能缺少钙、铜、铁等矿质元素或色氨酸。此时,多给孩子吃些黑豆、干果、瘦肉、苹果、橙子等富含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就能明显改善。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应尽可能多样,以发挥杂食之利,提高膳食营养的改善情绪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对情绪很不利。蔬菜水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相反的,动物性食物,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之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另外,钾对于体内过剩的钠能否顺利排泄出去,极为重要;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的儿童,通常无法摄取足够的钾。因此,多余的钠无法全数排出,残留在体内,成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此外,深海鱼、低脂牛奶、鸡肉等都是能帮助孩子产生良好情绪的食品。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鱼油中的ω-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而温热的牛奶向来就有镇静、缓和情绪的作用;鸡肉富含能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消除烦躁不安情绪的维生素B12。
    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或激动易怒、难以控制情绪的儿童,首先要改掉糖分摄入过量的膳食习惯,要有意让他们多吃碱性、富含钙质的食品,像牛奶及虾、蟹、鱼和海带等。
    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的孩子,平时要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固执的孩子,应首先减少食用肉类食物,但可多吃鱼,蔬菜以绿黄色为主,减少盐分摄入量,饮食以清淡为主。
     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或消极、依赖性强的儿童,要建立以肉类为重要膳食成分的饮食习惯,同时大量食用水果、蔬菜,要多吃含维生素A、B、C特别是维生素B1类的食物,如猪羊肉、小麦胚芽以及鱼贝类、大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加强独立性及耐受力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判断力及养成自立、积极的个性;偶尔吃一些辣味食品,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缺乏信任、胡乱猜疑的儿童,在膳食上主要是热量的摄入太少。鱼肉类蛋白质的缺乏会导致贫血、体力不足,情绪紧张不安、对人不信任等。一定要吃高蛋白食物,如牛肉、猪肉等,要多食用牛奶和乳类制品。如果能持续不断地吃这些食物,体力将会很快恢复,猜疑、不安的情绪状态也会消失。
    容易焦虑不安的孩子,在膳食上多见于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饮食习惯常常是早、晚餐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快。调整方法是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如花生、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蜂蜜、肝、豆类等,同时饮食要清淡,切忌口味太重。
    总之,在儿童的情绪发展和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膳食营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当依据膳食营养和生理、心理学规律,科学合理地调整他们的膳食供给,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情绪状态中成长,形成良好的性格。◇
作者: forwards    时间: 2008-3-3 14:49
标题: 非常有用的信息
谢谢楼主的辛苦。
仔细看过,的确补充了不少以前忽视的饮食知识,例如蛋黄与维生素C的结合,看来以后给宝宝光吃蛋黄是很不够的,需要补充维C多的一些水果或蔬菜了。
作者: 肥兜兜    时间: 2008-3-4 11:40
标题: 从幼儿园食谱原则学会如何给宝宝配餐
本方法适合2-6岁小朋友
   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是衡量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幼儿提供“全面、平衡、适量”的膳食,是幼儿园应尽的任务。所谓“全面”,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全面供应;“平衡”指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以及营养素相互之间比例合适;“适量”是各种营养素的数量既不欠缺又不过量,且幼儿能接受。
   一周食谱中荤素的使用尽量不重复,主食尽可能多地换花样,每周至少安排两餐杂粮饭。食物更换时,可更换品种和烹调方法。如用肉类换肉类(牛肉换猪肉,猪肉换鸡肉等)、谷类换谷类(米粉换面条、杂粮换杂粮)、豆腐换香干等,各种瓜果蔬菜轮换供给。这样,不但营养齐全,而且适合幼儿的生理需要,增强了孩子们进餐的兴趣,使食物中的营养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根据幼儿肝脏中贮存的糖原不多,体内碳水化合物较少,再加上活泼好动,容易出现饥饿。除了安排每日三餐之外另增加了课间点、午点和晚点,将全天食物量恰当地分配到三餐三点中去。早餐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幼儿上午学习和活动的需要;午餐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晚餐稍清淡一些,安排一些易于消化的谷类、蔬菜和水果等,晚点加服牛奶。
    早餐安排谷薯类、奶豆类、蔬菜水果类的组合食物。中晚餐均为两菜一汤模式。橙绿色蔬菜安排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每周规律安排海带、紫菜、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
    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鱼、肉、禽类安排全日量合计约50g。肉类用牛肉、猪肉、排骨、鸡、鸭类轮换安排,深海鱼类每周规律安排1~2次,每周规律安排少量猪肝、猪血。禽蛋类全日安排量约50g。豆类每天约25g。用鲜豆、豆制品轮换使用。
    每人每日用油控制在10g左右,用盐控制在4g左右。
    在烹调和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多采用清蒸、红烧、高温急炒等烹调方法,少采用油炸的方法,使幼儿能从定量的食物中获取尽可能多的营养素。食物搭配时,尽量做到米面搭配、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经常调换花样品种,粗粮细作,细粮巧作,以促进幼儿良好的食欲。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