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肥兜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应该知道的营养知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2:32:36 | 只看该作者

膳食营养对儿童的情绪状态及性格形成有帮助

美国已进行系列研究,探讨膳食营养与青少年和儿童情绪行为的关系,其中多动症、学习无能、进攻性行为等都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结果证实,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人脑内至少有5种神经递质的前体不能在脑细胞内合成,而必须来自食物。
  在生活中当儿童情绪有某些方面的不良表现时,就应主动的根据膳食营养理论调整膳食供给,将孩子的情绪状态调节到较佳状态。例如,当孩子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吓,或遇到某些紧张环境,心中产生恐慌时,应多让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的食品,  这样会有助于平衡心理压力、消除精神障碍。因为人体在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时,会消耗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仅维生素C就要消耗平时的8倍多。食物中缺乏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精神状态不良,这时应补充富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等海产品。在儿童性情急躁、脾气不好时,选择含钙多的食物,例如像虾皮、牛奶、酸奶等,具有明显的缓解压力的作用。
    如果孩子情绪较低落,除了缺少维他命B和C以外,还可能缺少钙、铜、铁等矿质元素或色氨酸。此时,多给孩子吃些黑豆、干果、瘦肉、苹果、橙子等富含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就能明显改善。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应尽可能多样,以发挥杂食之利,提高膳食营养的改善情绪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对情绪很不利。蔬菜水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相反的,动物性食物,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之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另外,钾对于体内过剩的钠能否顺利排泄出去,极为重要;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的儿童,通常无法摄取足够的钾。因此,多余的钠无法全数排出,残留在体内,成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此外,深海鱼、低脂牛奶、鸡肉等都是能帮助孩子产生良好情绪的食品。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鱼油中的ω-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而温热的牛奶向来就有镇静、缓和情绪的作用;鸡肉富含能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消除烦躁不安情绪的维生素B12。
    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或激动易怒、难以控制情绪的儿童,首先要改掉糖分摄入过量的膳食习惯,要有意让他们多吃碱性、富含钙质的食品,像牛奶及虾、蟹、鱼和海带等。
    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的孩子,平时要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固执的孩子,应首先减少食用肉类食物,但可多吃鱼,蔬菜以绿黄色为主,减少盐分摄入量,饮食以清淡为主。
     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或消极、依赖性强的儿童,要建立以肉类为重要膳食成分的饮食习惯,同时大量食用水果、蔬菜,要多吃含维生素A、B、C特别是维生素B1类的食物,如猪羊肉、小麦胚芽以及鱼贝类、大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加强独立性及耐受力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判断力及养成自立、积极的个性;偶尔吃一些辣味食品,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缺乏信任、胡乱猜疑的儿童,在膳食上主要是热量的摄入太少。鱼肉类蛋白质的缺乏会导致贫血、体力不足,情绪紧张不安、对人不信任等。一定要吃高蛋白食物,如牛肉、猪肉等,要多食用牛奶和乳类制品。如果能持续不断地吃这些食物,体力将会很快恢复,猜疑、不安的情绪状态也会消失。
    容易焦虑不安的孩子,在膳食上多见于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饮食习惯常常是早、晚餐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快。调整方法是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如花生、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蜂蜜、肝、豆类等,同时饮食要清淡,切忌口味太重。
    总之,在儿童的情绪发展和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膳食营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当依据膳食营养和生理、心理学规律,科学合理地调整他们的膳食供给,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情绪状态中成长,形成良好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3-3 14:49:0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用的信息

谢谢楼主的辛苦。
仔细看过,的确补充了不少以前忽视的饮食知识,例如蛋黄与维生素C的结合,看来以后给宝宝光吃蛋黄是很不够的,需要补充维C多的一些水果或蔬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1:40:49 | 只看该作者

从幼儿园食谱原则学会如何给宝宝配餐

本方法适合2-6岁小朋友
   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是衡量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幼儿提供“全面、平衡、适量”的膳食,是幼儿园应尽的任务。所谓“全面”,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全面供应;“平衡”指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以及营养素相互之间比例合适;“适量”是各种营养素的数量既不欠缺又不过量,且幼儿能接受。
   一周食谱中荤素的使用尽量不重复,主食尽可能多地换花样,每周至少安排两餐杂粮饭。食物更换时,可更换品种和烹调方法。如用肉类换肉类(牛肉换猪肉,猪肉换鸡肉等)、谷类换谷类(米粉换面条、杂粮换杂粮)、豆腐换香干等,各种瓜果蔬菜轮换供给。这样,不但营养齐全,而且适合幼儿的生理需要,增强了孩子们进餐的兴趣,使食物中的营养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根据幼儿肝脏中贮存的糖原不多,体内碳水化合物较少,再加上活泼好动,容易出现饥饿。除了安排每日三餐之外另增加了课间点、午点和晚点,将全天食物量恰当地分配到三餐三点中去。早餐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幼儿上午学习和活动的需要;午餐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晚餐稍清淡一些,安排一些易于消化的谷类、蔬菜和水果等,晚点加服牛奶。
    早餐安排谷薯类、奶豆类、蔬菜水果类的组合食物。中晚餐均为两菜一汤模式。橙绿色蔬菜安排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每周规律安排海带、紫菜、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
    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鱼、肉、禽类安排全日量合计约50g。肉类用牛肉、猪肉、排骨、鸡、鸭类轮换安排,深海鱼类每周规律安排1~2次,每周规律安排少量猪肝、猪血。禽蛋类全日安排量约50g。豆类每天约25g。用鲜豆、豆制品轮换使用。
    每人每日用油控制在10g左右,用盐控制在4g左右。
    在烹调和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多采用清蒸、红烧、高温急炒等烹调方法,少采用油炸的方法,使幼儿能从定量的食物中获取尽可能多的营养素。食物搭配时,尽量做到米面搭配、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经常调换花样品种,粗粮细作,细粮巧作,以促进幼儿良好的食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3:07 , Processed in 0.28531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