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果不是大孩子欺负小孩,而是比如穿衣等,大孩子会做,但小孩由于生理和认知并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不可能学会,这样他会处于被动状态,这样是否也有可能受挫啊?
答:看来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妈妈,问题想的很细。非常乐意说一下我的认识,不足指出请见凉。
您说的很对,穿衣服等日常生活方面大小孩子的确存在着差别,这也是蒙氏教育日常生活训练的主要方面之一——照顾自己。可以这么说,无论孩子大小,在上幼儿园之前基本上不会自己照顾自己,都需要蒙氏的日常生活训练。但请注意这里不同于普通幼儿园的常规训练,这里除了直接的训练目的外,更有深层次的用处。
如果有的孩子会穿衣服等照顾自己,也并不能使幼儿自卑或受挫。身旁也有例子,比如大人会很多幼儿觉得很神奇的行为,幼儿并不觉得自己不会而自卑,您也可能见过小孩子非常乐意跟大孩子玩。大人或大孩子的行为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而不是嫉妒对象。
讲到理论就更佳清晰了。儿童的认知成长有4个阶段,后面2个是小学生与中学生相关的,前2个才有关于儿童。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是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是通过感知及运动去感知事物的,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喜好的也是别人喜好的,总之自己是最好的,从来不与别人比较。所有好与坏、聪明与愚蠢全是大人的标签,显然大人这些标签才是孩子自卑的源泉,而不是别的孩子。
2-6岁是前运演间断,包括前幼儿期与幼儿期,在这个阶段,物体继存性观念有所改善,但“脱中心化”却要到5、6岁才开始。在比较基础上的自卑是不可能产生的。也就是说从“成熟”的基础上并不存在你担心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