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让孩子的自信在童年时受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6 22:1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让孩子的自信在童年时受伤
  我不敢表现自己”,“我不知道怎么说不”,“我害怕别人的议论”,“必须当众讲话时,我不知所措”,“我爱别人,可不觉得自己值得别人爱”,“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么说,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法国心理治疗师雷哈德卢旺认为:“缺乏自信”这个说法,好像一个杂物柜,什么都能往里装。实际上,当一个人说自己“缺乏自信”时,这就表明他在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在爱情或工作上出了问题。也许有的人在工作中应付自如,勇往直前,但是在感情生活上却畏惧退缩;还有的人能够出色地开展一个新项目,却不敢向领导要求提高薪水。这些人的问题出在哪儿?根源是什么?

  缺乏自信的人都有过独特的经历,没有人天生就是害羞或自卑的,而是后来变成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不自信的因素都是在同父母曲折的关系中孕育的。即使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神经质负全部责任,但是父母的某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态度还是诱因之一。


将自己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长得真不好看!”一个母亲对她年仅五岁小女儿说。小女儿胖乎乎的,还处于懵懂之中,而母亲似乎已经看出女儿无法替自己去实现梦想。母亲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家,最终没能实现。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愿,她希望女儿以后能考进舞蹈学院。

  从弗洛伊德以来,我们就知道父母总会把自己的伟大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相信:在自己失败的领域,孩子一定能够成功。有些父母太执著于自己的梦想,甚至无法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他们一旦发觉孩子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就会感到极大的失望,于是便开始打击孩子,不断地用言语贬低孩子。既然父母的话像圣旨一样不可违背,那么孩子就会顺着他们的想法去想,认为自己的确一无是处。孩子长大以后,这些压抑的情绪就会在各方面反映出来,他在爱情、工作以及同他人的关系中都会受到影响。那些受父母投入精力越多的孩子,这种表现就越明显。


漠视孩子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凯蒂小的时候父亲总是这样要求她。凯蒂长大以后才明白,父亲这么说就是想否认她会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不想为孩子操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哪怕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凯蒂都会惊慌失措。如今凯蒂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从父亲的教育中吸取教训,会注意捕捉孩子压抑自己的信号:他为什么没有小朋友?为什么在课上不敢发言?

  有些父母自己还问题缠身,无暇也无力关心孩子。他们对孩子的问题只有视而不见。我们不能指责这样的父母。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漠视会造成孩子成人后的心理问题,而如果这些问题在孩子小时候认真对待原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已经属于成功人士,孩子的胆怯怕事对他们的自尊心是个打击。他们的漠视是为了不让自己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而实际上,正是他们的压力让孩子变得羞涩、笨拙。


过度保护孩子


  “不能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太危险。”很多焦虑的父母都有过度保护孩子的倾向。的确,如果以焦虑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生活中确实是险象环生…… 父母的这种焦虑会传染给孩子,这时孩子还没有抵御的能力。既然爸爸和妈妈这么担心孩子的安全,以为孩子会随时死去,那么孩子内心也会接收到这种恐惧,并且开始为自己的性命担心。他会避免参加有危险的活动,处处谨慎小心,慢慢就对自己失去信心。

  心理治疗师雷哈德卢旺认为:焦虑是一种可以转移的情感,最后完全可能发展成一种不敢面对他人,不敢面对权威的恐惧。我们还会发现,焦虑引起的压抑和恐惧会在其它领域反映出来,和最初引起焦虑的问题已经没有关联。


理想的空缺


  芬妮的父母是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孩子长大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他们反复向孩子灌输一种观点:在生活中,必须满足现状,老老实实过日子。这样,芬妮成人以后,她的工作虽然无聊之极,她却不敢换工作。

  心理治疗专家伊丽莎白马丁认为:让我们敢于变化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理想;树立这些理想,父母要信任孩子,要鼓励孩子注意倾听自己内心的愿望。


过分夸奖孩子


  “我的女儿太出色了,聪明绝顶,又那么漂亮!”母亲这么夸女儿,一旁的女儿则羞愧得简直无地自容。的确,为了认识自己的价值,我们需要别人的尊重和夸奖。不过,心理专家马丁认为:过分夸奖同贬低一样,不能帮助人树立自信,都会让人变得脆弱。因为过分夸奖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潜力有多大。因为父母的过分夸奖,我们一生都会努力,去追求父母希望我们扮演的那种形象,而这又是我们的能力远远达不到的。所以,我们总会有失败感,无论怎么做都做得不够。


家长潜意识里的愿望


  有些家长潜意识中的愿望,尤其是敌意的愿望,会严重伤害孩子树立自信的努力。因为潜意识是人们不能控制的。确实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不够成熟,比较神经过敏,把孩子看作自己危险的对手,害怕孩子成功,害怕孩子超过自己。孩子的内心会敏感地觉察到父母的愿望,他们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比如表达障碍、恐惧、封闭等。

  孩子缺乏自信与父母的教育有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的成长轨迹,深深地烙刻着父母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它的负面影响可以被矫正。成年以后,我们把握自己命运的可能性永远存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27 01:21:0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一篇文章,谢谢分享!

对于“过分夸奖孩子”,我有用过度之嫌疑。我一夸我女儿,她立马就贬低自己,过分谦虚起来,我知道,我的夸奖给她压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27 18:53:2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女儿还是夸奖的多,批评的少.不过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优点也确实是太多了,想不夸奖都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28 15:36:1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30 10:47:09 | 只看该作者
很深刻呀,好好学习一下。undefin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28 , Processed in 0.15218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