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民族尊严不能靠谎言维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0-24 14:03: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的观点俺基本上是同意滴.  放眼看看好象是少数哈, 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0-25 12:57:35 | 只看该作者
没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0-26 09:21:4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同意贴子观点的。66的比如很贴切: 
      古代西洋有成串的珍珠
  古代中国有散放的珍珠
  散放的珍珠也是珍珠,但不是项链或手链;古代工匠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在世界上都是超前的,但没有被推广深化,最终没有变成理论学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0-26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13:39 发表
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其中关于儒道佛的一些描述确实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无论是儒道释哪一家,都不鼓励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儒家的中心兴趣是以牺牲物质追求和物质进步来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为此视“奇技淫巧”为“玩物丧志”,刺激邪欲的“动乱苗子”,道家有浓厚的反智主义传统,不但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庄子更论证过“以有涯随无涯(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殆矣!”四大皆空的和尚们就更不用说了。 "


  
  中国古代曾有百家争鸣
  墨家是鼓励发展生产发展技术的

  儒释道不鼓励但也没有反对
  顶多算轻视
  比较起古代西洋宗教对科学发展的阻挠以及对科学家的残害
  中华文明真是太文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0-26 18:13:40 | 只看该作者
5行以上的帖基本不看
支持一下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0-27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中国的古代哲学决定了中国没有自然科学“这句话说得很对,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的确没有研究科学的大环境,相关文献记载较少。同等品质下,散落的珍珠的确没有成串的珍珠价值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0-27 10:49:51 | 只看该作者
坐个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1-29 19:59:04 | 只看该作者
朽木不可雕也,与西方相比,咱门是练内功,懂吗?不要鼠目寸光了,生物的共性你知道吗,为了生存,生物概括的讲有两个行为:1繁殖,2.进化.其中进化分两中,内部与外部,中国是内,西方是外部.东方是哺乳动物,西方是甲壳动物.什么鸟科学,过度的科学就是迷信.该产生统学了.只科不统,一盘散沙.只统不科,故步自封,井井有条.等着吧,要不了几年,中国西部,有一个秦始皇会出现,以阴阳五行来统一科学界(质量kg-金, 空间m-土, 能量j-火, 时间s-水, ?-木),超弦就是气.--硬件电子界(二极管-金,三极管-木,电阻-火,电容-土,电感-水)----硬件电脑软件界(处理器进程控制-金,内存内存控制-火,网络网络控制-水,主板文件系统-土,操作系统进程间通信-木)----医学界(改八大系统为五大)---生物界(改达而文的适着生存为主动性修道成仙一致于长生不死,也就是人的大脑中的信息可以移植,不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欢迎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1-29 20:48: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zhang 于 2007-11-29 19:59 发表
  ……
  生物界(改达而文的适着生存为主动性修道成仙一致于长生不死,也就是人的大脑中的信息可以移植,不灭.


  
  信息移植
  或者说“软件”流传
  与俺琢磨的相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1-29 21:26: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13:39 发表
hq1966 2007-10-24 12:43 威望 +10  这贴观点有点错乱
hq1966 2007-10-24 12:43 金钱 +10  这贴观点有点错乱

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其中关于儒道佛的一些描述确实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无论是儒道释哪一家,都不鼓励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儒家的中心兴趣是以牺牲物质追求和物质进步来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为此视“奇技淫巧”为“玩物丧志”,刺激邪欲的“动乱苗子”,道家有浓厚的反智主义传统,不但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庄子更论证过“以有涯随无涯(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殆矣!”四大皆空的和尚们就更不用说了。 ...



说老实话,写这个帖的人是不懂装懂
这么弱智的观点你也认为有道理,说明你对儒释道知之甚少。

文化中有糟粕,就要清晰厘辩抛弃。但首先你总得找到那“糟粕”到底是什么。
“儒家中心兴趣”这个词汇,即表示此人根本不懂儒家,更不用说道家佛家了。

可以断定,这家伙连“科学”的定义是什么,都搞不清楚。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1-29 21:2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6:44 , Processed in 0.08064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